2022年新股中期策略:近端新股空间压缩远端新股正当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新股中期策略:近端新股空间压缩远端新股正当时
报告要点:
今年上半年科创板优质新股较为集中,目前近端新股整体空间压缩2022 年上半年A 股上市且开板至今涨幅为正的股票共有44 只,科创板股票为32 只,占比72.7%。
整体而言,科创板优质新股更为集中,呈现出非常强的结构性特征。
众所周知,新股首日开板估值取决于两个因素:发行估值和首日张跌幅。
在发行估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首日涨幅的压缩有利于新股上市后二级市场机会的展开。
例如,2022 年4 月份新股市场经历了较为集中的破发,首日涨幅大幅压缩,4 月中下旬上市的优质新股例如拓荆科技、药康生物、景业智能、纳芯微、经纬恒润等上市后取得不俗表现。
伴随着市场回暖,进入6 月份后,以科创板为例,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由2022 年4 月的-10.94%回升至6 月的73.01%,达到2021 年10 月份以来的最高值。
尽管科创板6 月份首发PE(摊薄)60.64 倍较5 月份71.7 倍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位置。
合并两者来看,新股首日开板估值(TTM-PE,月度中位数)自2022 年4 月份阶段性低点后开始回升,6 月份(96.26 倍)较5 月份(54.6 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首日开板估值抬升会挤压新股上市后的短期二级市场空间。
随着上市时间推移,新股估值消化和基本面改善有望同步进行,布局远端新股正当时
根据2009/7/10 -2021/6/11 期间的2795 家新股上市前四年整体涨跌幅统计,可以发现新股年度涨幅随着上市时间延长而逐年上升(-11.25%、0.80%、17.60%、22.26%)。
背后的逻辑可能是:新股上市前处于经营上升期,上市后由于流通市值较小且有新股溢价导致估值高企,募投项目建设处于初期,业绩贡献需要时间;上市第二年、
第三年期间,募投项目由建设转为投产,产能逐步释放并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和业务拓展成本,业绩增速容易出现先抑后扬;伴随着募投产能释放、业绩出现拐点,收入端或利润端会呈现均值回归式增长,估值方面经过消化也处于相对低位。
站在目前时点,我们建议关注2019 年7 月-2021 年上市的远端优质新股。
投资建议:
近端重点新股:中无人机(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龙芯中科(龙芯处理器及配套芯片)、华海清科(半导体化学机械抛光(CMP)设备)、昱能科技(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组件设备)、思特威(CMOS 图像传感器芯片)、纳芯微(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含车规级)、拓荆科技-U(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唯捷创芯-U(射频功率放大器模组(PA 模组))、中复神鹰(碳纤维材料)、长光华芯(半导体激光芯片)、和元生物(基因治疗CDMO)、华秦科技(隐身及伪装材料)、东微半导(高压超级结MOSFET)、晶科能源(太阳能光伏组件)、天岳先进(碳化硅衬底)。
建议关注药康生物(实验动物小鼠模型)、经纬恒润-W(电子系统科技服务商)、英集芯(电源管理芯片)、普源精电-U(通用电子测量仪器)、中触媒(移动源分子筛、催化剂)。
远端优质新股:基于前述分析,从统计数据来看,在上市第2 年容易出现股价表现的拐点式变化(2009/7/10 -2021/6/11 期间的2795 家新股上市前四年整体涨跌幅-11.25%、0.80%、17.60%、22.26%)。
目前,建议关注2019 年7月-2021 年上市的远端优质新股。
风险提示:
新股大幅波动风险;新股业绩不达预期风险;新股募集资金项目
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系统性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