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汀是一颗闪闪的红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爱无疆,国恩浩荡;横空出世,赫赫永昌。

莎朗旋转,歌声飞扬,林隐鸟兽,水映碉房。

远客闲游,神清气爽;百姓安居,百业兴旺……
这段歌词,乃是吟唱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羌城永昌。

永昌原来叫安昌,曾是安州区(原安县)的县城。

自明洪武七年(1374)降安州为县迁治安昌,到2002年县城迁至花荄,安昌作为县城历时628年。

2008年,“5·12”特大地震突发。

翌年2月,民政部下发批复,将安昌等地划归北川管辖;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下发批复,在安昌以南设立永昌。

2020年12月,安昌并入永昌。

从此,安昌作为镇名就“消失”了。

斯土钟灵毓秀,积淀厚重人文。

1904年12月,杨朝熙就在古镇安昌呱呱坠地。

后来,朝熙成长为沙汀,上升为一颗闪闪红星。

如今,沙汀这颗红星,会同羌城永昌上空的闪闪群星,朗照着新时代的神州大地。

沙汀是一颗闪闪的红星




虚构窑
百年星辰
. All Rights Reserved.
1·朝熙,是他出发前不可回
避的文化符号
古镇安昌,本是福地。

城北玉泉山下,
“洞里渺无边,隔绝人寰”。

炼丹道具犹存,谓
之“仙洞遗踪”。

汶江自白马埝依山南流,在
圣灯山下积水成湖,中秋时节,明月倒映其
中,谓之“灵珠秋采”。

城南五云山下,汶江和
茶坪河汇入安昌江,“十里烟波横短笛”,“渔
舟频击绿杨湾”,谓之“南津钓艇”。

黄昏之际,
“酒散泉香”“西岩处处下牛羊,一片光芒留不
住”,谓之“圣灯夕照”。

南塔附近,火盘山下,
唐家洞中,“泉拖千丈白”“当头列画屏”……
然而,沙汀生不逢时——
—家运国势俱衰,空有
奇山秀水。

沙汀生在凌晨,取名为杨朝熙。

祖籍湖
广黄州,清初辗转入川,定居安县河清乡龙湾
子。

历几代人,家业渐兴。

祖父杨仁和粗通文
墨,长于书法,在县衙谋了一个抓捕、看管犯
人的差事,举家迁居城关(安昌)西街,遗留田
产200亩、街房一院(装板房),全由朝熙二叔
打理。

二叔无后,过继朝熙为子。

朝熙五岁
时,生父病逝,紧接着二叔也去世了,家政转
由母亲主持。

可是另外三个叔父不服,经常
跟他母亲吵架,母亲多次求助亲友调解,但不
管用,到第二年,只好把家分了。

祖父遗留的
田产、街房,按五房分作五份,母亲领着朝熙
和他的兄长朝绶按两房计算,分得田产80亩
和几间街房。

此前,由于二叔经营不善,又因
为办理他父亲和二叔的丧事很是铺张,家中
债台高筑,仅焦姓字号一处就欠下银子二三
百两。

这些债款,分家时经公议全由朝熙母
亲偿还,因此,过了冬至节,索债人纷至而来,
母亲很难应付,时常以泪洗面……在分家过
程中,骨肉间的薄情、长辈们的争吵,让朝熙
受到莫大伤害——
—不时躲入后院,独自黯然
落泪。

丧夫之痛,生活之难,助长了他母亲望子
成龙的迫切愿望。

清宣统三年(1911)春天,朝熙刚满七岁,
母亲聘请桑枣人孙永宜先生来家发蒙,行拜
师礼后,先生首先教读:“幼而学,壮而行;上
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
后。

”然后让他入座,教他描红,填写“幼学壮
行”四个大字。

9岁那年,改聘增生蒋品珊先
生(也是桑枣人)来家坐馆,先后教过《千字
文》《增广》《龙文鞭影》。

11岁时,改聘本地附
生于瑞武先生来家执教,讲授“四书五经”和
《幼学琼林》《千家诗》。

老师要求严苛,教材
枯燥乏味,朝熙经常旷课——
—他最感兴趣的
是随母亲赶庙会,听老师课外讲《聊斋》里的
鬼狐故事,以及跟随舅父郑慕周跑“码头”、坐
茶馆,与三教九流人等厮混。

朝熙虽然家有
债务,却也衣食无忧,而他和同伴们偷偷跑到
城外金矿玩耍,发现那些金夫子可就没他这
么幸运了——
—挖金沙的洞子深不可测,金夫
子们成天爬进爬出,衣不蔽体,一日三餐犹如
猪食;病了,倒下去了也没人管……朝熙甚是
迷茫,深感同情,然而,他的一些同伴竟然还
要欺辱、嘲弄这些人。

是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

有一天,
沙汀正在背书,窗外突然来了一百多号人,扛
着火枪、拿着梭标,吆喝着首义成功了,安县
光复了,云云。

初见此情此景,朝熙格外新奇,虚






沙汀故里窑安昌古渡
. All Rights Reserved.
虚构窑
百年星辰
但他不会想到,从这以后,社会更乱,生活更遭。

在他9岁那年,时值二月,春寒料峭,邻县绵竹的袍哥头目侯国志,竟带领一千多号人,前来攻打县城。

守城官军与土匪彼此僵持,隔空对骂,声震云天。

母亲瑟瑟发抖,朝熙惊恐万状,舅父不动声色——
—为防土匪破城后杀红了眼,他深夜用绳子系着箩筐,自城西将朝熙母子等拉上城墙,再小心地放下去……朝熙逃到城外,紧随母亲奔跑,路上爬坡上坎,转眼间就累得迈不开步子了。

母亲喝道,你慢梭梭的,不要命了啊!朝熙只得硬撑着继续奔跑,暂避到西山一户吴姓农家。

土匪围城三日,终未攻破,悻悻然撤离。

朝熙回到家中,夜里常被恶梦惊醒。

彼时,人命犹如草芥,杀人就像宰鸡。

朝熙13岁那年,正月初九“上九会”,郑慕周就杀了一人。

被杀那人,外号陈红苕,手下兵丁百余,自封独立司令。

杀人原因,是陈红苕不
守江湖规矩,公然抢占舅父的拜把兄弟李丰
亭的地盘,对他百般羞辱。

杀人方法颇具创意:陈红苕正躺在榻上烧烟,郑慕周进来了,笑道,听说哥子搞了一支德国造的瓦尔特,见识一下如何?陈红苕得意地从枕头下面把瓦尔特摸出来,又顺过来。

郑慕周一边把玩,一边询问,有子弹吗?陈红苕说,有啊……像是不经意间,郑慕周将枪口对准陈红苕;又像是不经意间,郑慕周扣动了扳机。

枪声一响,血雨飞溅。

郑慕周轻描淡写地说,对不起啊,不小心走火了,然后扬长而去。

仇报了,耻雪了,担惊受怕的日子也来了。

母亲忙把朝熙兄弟二人送到“青云堂”中药店躲起来,郑慕周也赶紧转移到
乡下去了。

其间,朝熙曾以年幼作掩护,给舅父传递消息、密运子弹;还曾跟随舅父“跑滩”,去过许多乡村,见过众多大爷、乡绅、店主、长工、挑夫以及乞丐之类角色。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路,与他出发的地方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古镇安昌,是朝熙出发的地方。

朝熙这个名字,注定是他出发之前不可回避的文化符号。

正因为有了这个符号,他才有了杨家的血缘和杨家的一份财产,自然也才有了母亲为他聘请先生授课的条件,同时也才有了一个机会——
—切身感受宗法家族的腐朽、社会生活的卑污、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残酷无情……
2·子青,是他在时代洪流中的自我定位
民国七年(1918)年,朝熙14岁,他舅父郑慕周招募了一百多号人投军,始任川军某部连长,翌年升任营长,继而升任旅长。

舅父对朝熙期望甚高、要求甚严,先是高薪聘请中江贡生游春舫来家授课,继而又让他去县城南街师范学校附读。

1922年春,又通过私人关系安排朝熙到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

朝熙学习英语十分吃力,就向班上英语成绩最好的同学张君培请教。

君培是涪陵人,此前曾在省一师当过“小工”,经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得到过四川马克思主义先驱王右木等人栽培。

君培除了辅导学业之外,还向朝熙推荐进步报纸副刊《学灯》《觉悟》和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主办的《人声》;课余,他们时常谈论马克思、圣西门和社会主义,共同探讨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社会改造问题。

君培家境贫寒,衣着简朴,学习勤奋,性格乐观,朝熙对他十分钦佩———因受君培影响,他舅父送来的呢制服、皮鞋和自行车等,他都羞于使用。

1925年,君培患了肺病,不幸英年早逝。

朝熙十分难过,曾在一篇名为《播种者》的纪实性文稿中深情地回忆道,是君培“把我从茫没无际的挣扎里挽救出来”。

班上还有一位同学叫汤道耕,是新都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虚构窑
百年星辰
后来成长为大名鼎鼎的现代作家,笔名艾芜。

因为新都距离成都稍近,道耕接触“五四”新文化稍早。

道耕喜欢新诗,先后推荐朝熙阅读胡适之的《尝试集》、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女神》狂飙突进,酣畅淋漓,对朝熙的震撼尤为深刻。

从此,朝熙迷上了新文学。

之后,两人成为挚友,不仅一起阅读鲁迅的短篇《故乡》《狂人日记》,还涉猎到了挪威作家汉默生的小说《饿》、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长篇《你往何处去》。

朝熙小时候背过旧体诗词,看过《三国演义》,听过江湖艺人讲述评书《七侠五义》《水浒演义》,但他当时不大可能想到诗歌、小说居然还有这种写法。

以《饿》为例,作品讲一位帅哥遇一美女,被她带入家中,留宿一夜,不料早上起床,路过客厅,发现一具男尸……其后方知那是美女的丈夫,瘫痪了二三十年,前几天终于死了。

这种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的布局,以及作品深邃的寓意,给朝熙留下
了深刻印象。

阅读,极大地开阔了眼界。

朝熙钟爱读书与思考,迷恋哲学与文学,自然也对学术界颇为关注,其中“科玄之战”
对他启迪尤甚。

那是1923年,北大教授张君劢发表文章,声称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这个问题。

地质学家丁文江予以猛烈抨击,挖苦张教授是“玄学鬼”附体了。

梁启超、胡适之、吴稚晖和孙伏园等文化界名流,纷纷著文表态,引发举国关注。

成都属于内地,相关文章朝熙不大可能全都看到,但毕竟看到一些。

在《太平洋》杂志上,朝熙就曾读过一篇写得相当风趣、幽默、泼辣的文章,作者斥责道,你们既然反对科学,为什么出了门还是要坐火车轮船,而不去坐鸡公车?本来,民主和科学是“五四”运动撑起的两面大旗,但因安县过于偏远,朝熙知之不多。

而这次有幸见识这场大讨论,又因为读了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之类具有唯物主义观点的著作,朝熙进一步补了“五四”的课。

朝熙身体力行,热心社会实践,同样难能可贵。

1922年6月12至13日,他和成都各校师生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的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前往议会请愿,要求划肉税作办学经费。

议员们唆使轿夫(他们多有轿子)驱逐学生,动用警察软禁学生代表,遂激起公愤、引发骚乱……最终,当局被迫通过划全川肉税作教育经费的议案。

1923年,朝熙参加了平民教育运动,多次和同学们走上街头,教小工、小贩、人力车夫和家庭妇女等人识字,给他们读报、讲国家大事。

还与道耕一道,自发印发传单,抗议旧社会,宣传新思想。

1924年,对于朝熙而言,具有特殊意
义———他在华阳书报流通处购书,无意中结识了周尚明。

华阳书报流通处是成都传播新文化的一个窗口,专卖进步书刊。

尚明是成都人,生于裁缝家庭,比朝熙小四岁,少时饱受贫困之苦,1923年暑期考入省立第一师范
学校,1925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

1929年沙汀与省一师学友冯棣君(右)合影
. All Rights Reserved.
虚构窑
百年星辰
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担任共青团成都市委书记。

尚明在校外办了一个少年俱乐部,朝熙曾在那里读过《通俗资本论》等理论著作,也曾饰演《刀痕》《一个漂泊者》《假洋鬼子》等剧目中的配角。

他们常在一起批判种种弊政,讨论马克思主义,畅谈社会主义。

尚明充满激情,朝熙冷峻深沉,他们性格不同,却不妨碍交流。

1926年7月,朝熙师范毕业,改名“只
青”(后为“子青”)。

只青,就是只有青年自觉接受新文化、新思想,自己方有前途,国家才
有希望。

子青不想安于现状,想到外省求学。

7月中旬,子青乘火轮,出三峡,至南京,原想报考东南高师,但见讲义陈腐,遂去北平报考北大。

子青拜见了旅居北平的舅父郑慕周,了
解到鲁迅等人已经离开北大,感觉“北平已变成了一块沙漠”。

10月,随同舅父踏上返乡之路,12月回到安昌。

子青想到途中看到北伐军占领下的武昌,群众在街头欢呼,青年在街头宣传,他总是静不下来,“总想往成都跑”。

岁末,到成都会见尚明,尚明向他介绍了四川军阀易帜、国民党分裂成左右两派,左派具有革命性之类话题。

子青听了,心里敞亮了许多,不再那么孤寂。

1927年2月,子青再次前往成都。

3月
中旬,周尚明突然问他是否愿意加入共青团。

子青激动不已,点头表示愿意。

时隔数日,尚明通知子青,入团申请已获组织批准,“以后由我负责同你联系”。

5月中旬,经尚明介绍,子青又被中共成都特支批准为正式党员。

此前,子青已经知晓,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中共许多优秀党员受到了残酷镇压。

但是,子青无所畏惧,因为他所经历的生活,他所见到的生活,就是《狂人日记》中“吃
人”的生活。

因为走出乡关之后,通过对各种思潮的比对,他郑重地选择了信仰马克思主义。

10月,“中共安县特支成立,属四川临时省委领导”,子青毅然担任主要负责人。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路,与他所处的时代也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

朝熙终能成长为子青,关键还是他本人在时代洪流中的自我定位。

出淤泥而不染,于莲而言,颇易;近墨者而不黑,于人而言,甚难。

子青生于宗法家族,长在乱世之中,却能终生坚守这一定位,委实难得。

3·沙汀,是历经千锤百炼后的闪闪红星
入党之初,子青受中共川西特委负责人、国民党(左派)川西特派员刘愿庵委派,负责筹建国民党安县党部。

建成不久,川西地区又被国民党右派控制,他们委任邑人魏道三接收县党部,大搞所谓“清党”。

子青拒不登记,巧妙进行斗争。

7月,由县行政会议推荐,经中共党组织批准,子青出任安县教育局长,撤换了一批无德无能、把持校政的清末遗老,选拔了一批进步青年担任校长,郑慕周开办的天后宫小学也被扩充为完全小学……然因步子太大,年底即被卸任。

1928年2月16日,子青赴成都向组织
汇报工作,往见周尚明而不晤。

晚上,方知

晚年,沙汀和艾芜(即汤道耕,左)亲切交谈. All Rights Reserved.
虚构窑
百年星辰
明等10名中共党员、2名共青团员、2名青年学生已被反动军阀残酷杀害……军警昼夜巡逻,空气十分紧张。

子青逗留数日,未能找到组织,只好返回安昌。

4月,子青又去成都寻找党组织,希望找到知晓他身份的刘愿庵、高凌等人,可怎么也没找到。

有一天,子青终于找到高凌,高凌告诉子青,刘愿庵到重庆去了,他本人也把组织关系搞掉了……子青与党组织,就这样失去了联系。

子青甚感沮丧,但未放弃信仰。

他以汶江小学为舞台,在青年中传播社会主义常识。

他推行“德、智、体、美、群”五育办学方针,组织教师制定校训:“我们要养成为社会服务的精神,我们要养成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他拜请(委托)在省一师教过他国文的张秀熟先生为安县图书馆选购了几千册新书,其中多为“五四”新文学丛书、欧洲批判现实主义名著以及哲学、社科类书籍。

1929年春节之后,子青再去成都寻找组
织。

这期间,“红灯教”聚众突袭安昌,展开巷战,砍伤了川军驻县某部团长袁如骧。

教徒
手持长矛,号称刀枪不入;士兵武器精良,犹如砍瓜切菜。

被打死的教徒,让人抓住辫子拖放堆在一起;被打伤的教徒,满大街滚爬大骂教主的法术全是骗人。

3月,子青回到安昌,听闻一个谣言,说子青是教匪攻打县城的幕后主使,他躲到成都去正是为了避嫌。

舅父郑慕周大为惊骇,喝问子青为啥不到外面去闯?子青“感觉正中下怀”,稍作准备就去成都,再到重庆改乘轮船……入秋之后,抵达上海。

10月,经同乡萧崇素介绍,结识了周扬、周立波和赵铭族。

11月,与任白戈等9人创办“辛垦书店”,他因出资最多,入股500元,被推选为董事长……他们陆续出版了《论帝国主义》《经济决定论》《伊里奇的辩证法》《果尔德小说集》等译著。

1930年3月9日,子青聆听鲁迅关于《美术上的现实主义》的演讲,深受启发。

1931年4月,他完成处女作《俄国煤油》之后,跑到北四川路横滨桥上闲逛,意外碰到省一师同学汤道耕,遂邀请至家中长谈,两人联名去信向鲁迅先生请教小说创作的题材

1985年6月,沙汀回乡,伫立南河桥头,眺望故园山水
. All Rights Reserved.
虚构窑
百年星辰
题。

12月25日,鲁迅回信告诉他们:“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1932年10月30日,子青出版首部短篇小说集《法律外的航线》。

原想署名沙丁,意为金夫子,也就是在沙里淘金的工人;道耕建议他改“丁”为“汀”,子青欣然接受。

自此,中国文坛上就有了“沙汀”这个名字。

是年11月,沙汀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6月,选任“左联”常委会秘书。

1936年春,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左联”自行解散。

6月,中国文艺家协会成立,沙汀当选为候补理事。

在这之前,“左联”党团成员戴平万由东北返回上海,了解到沙汀早已加入中共,但是关系掉了。

平万是广东人,中国工人运动先驱、东北义勇军早期领导人,深知失掉组织关系要想证明有多困难———提议沙汀重新入党,他“可以介绍”。

沙汀当即表示,愿意再次申请。

那时,“左联”虽已解散,党团组织犹在,没过几天,入党申
请就被批准了。

沙汀历经曲折,重回组织怀
抱,信念更加坚定,数十年来,他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各种诱惑。

1937年,日寇挑起卢沟桥事变。

8月13
日,淞沪抗战爆发,士兵血肉横飞,平民流离失所,头上飞机轰鸣,耳边炮声隆隆……10月,由夏衍介绍组织关系,沙汀前往重庆,开展文化界抗日救亡活动,曾任成都文化界救
亡协会监委。

1938年8月,沙汀奔赴延安,任鲁迅文学院文学系代主任,随贺龙去敌后根据地体验生活,写成长篇报告文学《随军散记》。

1939年12月,沙汀重返重庆,负责文化界抗日救亡联络工作。

1940年11月,完成短篇小说名篇《在其香居茶馆里》。

皖南事变后,中共南方局根据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十六字方针,报经周恩来批准,安排沙汀回乡隐蔽。

1942年5月,成都行辕密令安县当局逮捕“奸伪重要分子”沙汀,幸好,舅父消息灵通……此后七八年间,沙汀蛰居在山沟里,饱一
顿,饿一顿,引发胃病,时常吐血,但他从不放弃创作,相继完成了长篇“三记”和一部中篇小说、30多个短篇小说。

这些作品主要反映川西北农村生活,多侧面地揭露了大后方的抗战时弊、新旧痼疾。

新中国成立后,沙汀历任川西区文联副主任、四川省文联主席和全国人大代表等职。

他长期深入到三台等县生活、劳动、思索、创作,1959年3月,出版文集《过渡》,收入反映新生活、塑造新人物的短篇小说和特写14篇。

1960年初,沙汀刚一看完《红岩》初稿,就去重庆找到罗广斌、杨益言交换意见,建议重庆市委安排他们赴京参观、开阔眼界。

翌年8月,读完修订本,沙汀又在成都约请两位作者“谈了四五个半天”,谈话涉及题材、主题、人物、细节语言诸多层面。

沙汀首先说,我的意见可以听,可以不听……讲的对不对,你们自己判断;到底听不听,你们自己作主。

这样,他们一边喝茶、扇着扇子,一边侃侃而谈,气氛十分融洽。

“双枪老太婆”传奇色彩是多了还是少了,是删除还是保留,作者拿不定主意,沙汀一锤定音:“生活中本来就有传奇……”
多年以来,沙汀不辞辛劳,为培养青年

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11月第一版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5月10日,绵阳市文联党组书记陈晓霖一行拜祭沙汀墓。

沙汀手迹







家、繁荣文学事业,付出大量心血。

1966年5
月,“文革”爆发。

7月13日,沙汀受到《四川
日报》点名批判。

从此失去自由,辗转遭受囚
禁——
—家被抄了不说,还要挨批挨斗、挨训挨
打……但他泰然自若,常吟“刑天舞干戚,猛
志固常在”以明斗志。

继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试验成功之后,听闻氢弹试爆成功的消息,沙
汀高兴得像个孩子;对于“卫星上天,红旗落
地”之类歪理,沙汀嗤之以鼻。

他还创造性地
将所谓写“交待材料”变成写回忆录,前后写
成数十万字,为党的文学事业留下了一笔珍
贵史料。

粉碎“四人帮”后,沙汀重获解放。

1978
年2月以来,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
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等职。

年过耄耋之年,仍旧笔耕不辍,相继完
成、发表中篇小说《青杠坡》《木鱼山》《红石
滩》,出版回忆录《雎水十年》。

1991年11月,
沙老双目失明,告别京城,回到成都。

1992年
12月14日病逝,享年88岁。

据中共中央组
织部批文,沙老党龄65年。

落叶归根,寻龙山为沙老敞开怀抱;魂还
梓里,安昌江为沙老倾情吟唱。

金乌玉兔两轮
勤,林茂河清业态新;笛动羌红歌伴舞,满城游
客爱山珍。

他的故里,已经建成国家5A旅游景
区。

瀑布回流上九天,银花抛撒浴婵娟;光飞色
动羌城醉,舞起歌随民似仙。

他的乡亲,已经全
面过上小康生活。

敬爱的沙老,安息吧!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