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同步练习1(苏教版选修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响速率与化学平衡
专项训练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到两个选项正确〕
1.为加速漂白粉的漂白作用,最好的方法是
A.用水湿润B.加热枯燥C.加NaOH D.加少量稀盐酸
2.反响3Fe(s)+4H2O(g)Fe3O4(s)+4H2(g)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

能说明反响到达平衡状态的表达是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Fe3O4的物质的量不变
C.v(H2O)=v(H2)
D.反响不再进行3.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合成氨工业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合成氨反响一般选择在50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只是因为考虑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B.合成氨工业必须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C.目前我国的合成氨工业一般采用的条件是:T,500℃左右;P,20MPa—50 MPa ,这时平衡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已接近100%
D.有研究说明,在400℃、压强超过200MPa时,不必使用催化剂氨的合成反响就能顺利进行4.Na2S2O3溶液跟稀H2SO4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Na S O H SO Na SO SO S H O
+=++↓+。

223242422
以下各组实验中,溶液中最先变浑浊的是
反响反应物H2O
温度Na2S2O3H2SO4V
℃v(mL) c(mol⋅L-1) v(mL) c(mol⋅L-1) 〔mL〕
A 10 5 0.1 10 0.1 5
B 10 5 0.1 5 0.1 10
C 30 5 0.1 5 0.1 10
D 30 5 0.2 5 0.2 10
5.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反响:。

在反响到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假设缩小容器的体积,那么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一定增大
B. 一定减小
C. 一定不变 D . 不能确定
6.可逆反响到达平衡后,无论加压或降温。

B的转化率都增大,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气体
A. A为固体,C为,正反响为放热反响
B. 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响为放热反响
C. 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响为吸热反响
D. A、C均为气体,正反响为吸热反响
7.反响A2〔g〕+2B2〔g〕2AB〔g〕的△H<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响速率增加,逆向反响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响速率增加,从而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
C.到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响平衡正向移动
D.到达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响平衡正向移动
8.反响:A + 3B 2C + 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响速率分别为:
①②
③④
t 4 t 5 t 3 t 2 t 1
t 0
v v (逆)
v (正) v (逆) v (正)
t
v (逆) v (正)
t 6 该反响进行得最快的是A .①B .④C .①④D .②③
9.在其它条件不变时,10℃时以某物质表示的反响速率为3 ,温度每升高10℃反响速率是原来的2倍,那么温度为50℃时,该反响的速率为:
A .48 ·S -1
B .36 ·S
-1
C .24 ·S -1
D .12 ·S -1
10.以下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 2
B.温度控制在500℃有利于合成氨反响
C.参加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
D.工业制取金属钾 Na(l)+ KCl(l) NaCl(l)+ 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 成蒸气从反响混合
物中别离出来
11.工业生产苯乙烯是利用乙苯的脱氢反响:针对下述反响,有人提出如下观点,其中合理的是
A .在保持体积一定的条件下,充入较多的乙苯,可以提高乙苯的转化率
B .在保持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充入不参加反响的气体,有利于提高苯乙烯的产率
C .在参加乙苯至到达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不断增大
D .仅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工业生产苯乙烯选择恒压条件优于恒容条件 12.热化学方程式2SO 2(g)+ O 2(g)
2SO 3(g);△H=-QkJ/mol 〔Q >0〕,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
项是
A.2molSO 2(g)和1mol O 2(g)所具有的内能大于2 molSO 3(g)所具有的内能
B.将2molSO 2(g)和1mol O 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响后放出QKJ 的热量
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响移动,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Q 值减小
D.如将一定量SO 2(g)和O 2(g)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响后放热QKJ ,那么此过程中有2molSO 2
〔g 〕被氧化
1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下反响:M 〔g 〕+N 〔g 〕
R 〔g 〕+2 L 此反响符合下面图像。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正反响吸热,L 是气体 B 正反响吸热,L 是固体 C 正反响放热,L 是液体 D 正反响放热,L 是气体 14.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响:X(g)+3Y(g)
2Z(g);ΔH <0。

以下列图表示该反响的速
率〔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t 2、t 3、t 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参加量。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t 2时参加了催化剂
B .t 3时降低了温度
C .t 5时增大了压强
D .t 4~t 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 15.可用右侧示意图象表示的是
反响
纵坐标 甲 乙 A 等质量钾、钠分别与水反
H 2质量

R
的含量

B 相同质量氨,在同一容器

2NH 3N 2+3H 2
氨气的转化率
500℃
400℃
C 体积比1:3的N 2,H 2,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2NH 3N 2+3H 2 氨气的浓
度 活性高的催化剂 活性一般的催化剂 D 2m01S02与lm0102,在相
同温度下2S02+022S03
S03物质的量
10atm
2atm
16.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复原反响:
ClO 3-+HSO 3-→SO 42-+Cl -+H +〔未配平〕。

该反响的速率随c(H +)的增 大而加快.以下为用ClO 3-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 应V-t 图。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反响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 +)所致 B .纵座标为V(H +)的V-t 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 C .后期反响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响物浓度减小 D .图中阴影局部“面积〞可以表示t 1-t 2时间为n(Cl -)增加 17.右图A 、B 是等体积容器,K 是开关,活塞可以左右移动。

在一定温度下,关闭K ,向A 中通入一定量的NO 2。

发生:2NO 2(g) N 2O 4(g);△H<0。

那么以
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保持活塞位置不变,翻开K ,体系中气体颜色先变浅、然后略加深
B .翻开K 一会,再关闭它,向右推动活塞时,最后A 容器的气体颜色比B 的浅
C .翻开K 一会,再关闭它,把A 容器加热,活塞向右移动,A 中气体颜色变浅
D .翻开K 一会,再关闭它,向B 中通入氩气,B 中气体颜色不变
18 进行如下实验:在A 锥形瓶中放入10g 绿粒大的碳酸钙,在B 锥形瓶中放入5g 粉末状的碳酸钙,分别参加50ml 1mol/L 盐酸。

如以下列图〔图中:X 表示时间,Y 表示锥形瓶中碳酸钙减少的质量〕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19. 反响2A(g)B(g)+Zc(g),在一定条件下到达新的平衡,密闭容器内压强增大p%,测得A
的转化率为p%,那么z 的值为
A .1
B .2
C .3
D .4
20.将气体A 2和B 2等物质的量注入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反响生成C ,平衡时测得c(A 2)=0.58mol/L ,那么c(B 2)=0.16mol/L ,c(C)=0.84mol/L ,那么C 的分子式为
K
A B
活塞
A.AB2B.A2B4C.AB D.A2B
21.以下反响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A〔g〕+bB〔g 〕mC〔G〕+nD〔g〕,表示其已到达平衡状态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平衡时的压强与反响起始的压强之比为m+n/a+b
B用物质A表示的反响速度与物质C表示的反响速度之比为a/m
C物质B的浓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D单位时间内x mol B参加反响同时有x mol B生成
22.可逆反响:A2() + B2〔〕2AB〔〕;ΔH=-Q kJ/mol,当温度和压强改变时n(AB)的变化如以下列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A2、B2及AB均为气体,Q>0
B.AB为气体,A2、B2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Q>0
C.AB为气体,A2、B2有一种为非气体,Q<0
D.AB为固体,A2、B2有一种为非气体,Q>0
23.如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Ⅱ是恒容密闭容器。

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参加2mol X和ⅠⅡ
2mol Y,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响并到达平衡(X、Y状态未知):2X( )+Y( )aZ(g)。

此时Ⅰ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那么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X、Y均为气态,那么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Ⅰ>Ⅱ
B.假设X、Y不均为气态,那么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Ⅰ>Ⅱ
C.假设X为固态,Y为气态,那么Ⅰ、Ⅱ中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相同
D.平衡时Ⅰ容器的体积小于V L
24.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
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以下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
A.2 mol SO2+1 mol O2B.4 mol SO2+1 mol O2
C.2 mol SO2+1 mol O2+2mol SO3 D.3 mol SO2+1 mol O2+1 molSO3
25.现有3个体积相等的密闭容器,都进行以下反响:CO2(g) + H2(g)H2O(g) + CO(g),反响所处的温度相同,但起始浓度不同,其中
甲:n(CO2) =n(H2) =1 mol; 乙:n(CO2)=1 mol, n(H2)=2 mol;
丙:n(CO2) =n(H2)=1mol n[H2,O(g)]=1 mol.
到达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乙>甲>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甲>乙>丙
26. 可逆反响在2A(g) + 3B(g) ==== 3C(g)一定条件下,使一定量的A和B反响到达平衡状态时,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平衡混和物的体积是反响刚开始时的3/5
B .平衡混和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比为2 :3 :3
C .单位时间内假设消耗了a mol A ,必须同时也消耗了1.5 a mol 的C
D .平衡混和物中各物质的浓度相等 二、填空题 27. 某化学反响 3 A
2 B + 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 、D 的起始浓度为0。

反响物A 的
浓度 c 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10
20
30
40
50
1 500 2.0 1.6 1.3 1.0 0.8 0.8
2 500 C 2 1.2 0.8 0.8 0.8 0.8
3 500 C 3 1.7 1.3 1.0 1.0 1.0 4
600
2.0
1.1
0.9
0.9
0.9
0.9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以下填空:
〔1〕在实验 1 ,反响在10 min ~20 min 内平均速率为_______ mol /〔L·min 〕
〔2〕在实验 2 ,A 的初始浓度 C 2 _______ mol / L ,反响经 20 min 就到达平衡,可推测实验 2 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 3 的反响速率为 v 3,实验 1 的反响速率为 v 1,那么 v 3 ____v 1 (填<、>或=),且C 3 ______ 2.0 mol / L (填<、>或=)
〔4〕比较实验 4 和实验 1,可推测正反响是______反响(填吸热或放热)。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加热时,N 2O 5
N 2O 3+O 2,又依下式分解:N 2O 3
N 2O+O 2。

在1L 密闭容器中,将
4molN 2O 5加热到t ℃,O 2的平衡浓度为4.5mol/L ,N 2O 3的平衡浓度为1.62mol/L ,那么t ℃时,N 2O 5的平衡浓度是。

N 2O 的平衡浓度是。

编号
起始状态(mol)
平衡时HBr(g) 物质的量(mol)
H 2 Br 2 HBr 1 2 0 a
(1)
2
4
29. t ℃时,将3molA 和2molB 气体通人体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
(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响:3A(气)+B(气)
xC(气),2min 时反响到达平衡状态(温度不变),
剩余1.8molB ,并测得C 的浓度为O.4mol/L ,请填写以下空白: (1)x=__________。

(2)比较到达平衡时,A 、B 两反响物的转化率:α(A)________α(B)(填>、=或<)
(3)假设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人少量氦气(氦气和A 、B 、C)都不反响)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 .化学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
B .化学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
C .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D .正、逆反响的化学反响速率将发生同等程度的改变
(4)在t℃时,假设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人amolC ,欲使到达新的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同,那么至少应再充人__________(填A 或B)________mol(用a 表示),达新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为n(A)___________(用含a 的式子表示) 30. I .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
A 〔气〕+
B 〔气〕
C 〔气〕
〔1〕假设开始时放入1molA 和1molB ,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 ,这时A 的物质的量为mol 。

〔2〕假设开始时放入x molA ,2molB 和1molC ,到达平衡后,A 和C 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 和3a mol ,那么x = mol ,y =mol 。

〔甲〕大于2 mol 〔乙〕等于2 mol 〔丙〕小于2 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作出此判断的理。

〔3〕假设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参加3molC ,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 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II .假设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响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响。

〔甲〕a <b 〔乙〕a >b 〔丙〕a =b 〔丁〕不能比较a 和b 的大小 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32.某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参加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为8.5的N 2和H 2的混合气体4mol 使之反响合成氨,达平衡后测得NH 3的体积分数为m 。

保持温度不变,只改变起始物质的参加量使反响重新到达平衡后,NH 3的体积分数仍为m 。

假设N 2、H 2、NH 3的参加量分别用x 、y 、z 表示,那么x 、y 、z 应满足:
(2) 1 0.5 a (3)
m
n (n ≥2m )
①温度、体积恒定时,假设x =0,y =0,那么z =; 温度、压强恒定时,假设x =0,y =0,那么z ; ②温度、体积恒定时,假设x =0.75mol ,那么y =,z =; 温度、压强恒定时,假设x =0.75mol ,那么y =,z ; ③温度、压强恒定时,x 、y 、z 应满足的关系是:。

33.在实验室中做以下实验:把物质A 、B 按一定比例充入一个外表积为3002
cm ,容积为2 L 的球形容器,使压强为P ,然后将整个容器用加热器加热到t ℃时,发生如下反响: 2A 〔g 〕+B 〔g 〕
2C 〔g 〕;H =-180 kJ·
1
mol - 〔1〕假设平均每分钟生成0.5 mol 的C ,那么此反响速率可表示为v 〔C 〕=____________;
假设容器外表向外散热速率平均为400 J·1min -·
2
cm -,为了维持恒温t ℃,平均每分钟需用加热器提供________kJ 的热量;
〔2〕反响过程中A 〔g 〕、B 〔g 〕、C 〔g 〕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列图,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 ___。

A .10~15 min 可能是参加了正催化剂
B .10~15 min 可能是降低了温度
C .20 min 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
D .20 min 时可能是增加了B 的量
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D
6.B
7.B
8.B
9.A 10.BC 11.BD 12.AD 13.D 14.A 15.A 16.B 17.AD 18.C 19.C 20.A 21.CD 22.B 23.AC 24.CD 25.A 26.C 27.⑴0.03 ⑵ 2.0 参加了催化剂 ⑶ > (4)升温度达平衡后A 的浓度增大,平衡左移,故正反响为放热反响.
28.0.94mol/L 1.44mol/L
29.⑴x=4 ⑵ > ⑶ C ⑷ B a/4 2.4+0.6a
30、〔1〕〔1-a 〕〔2〕2、3-3a 、〔丁〕、因a 是一个小于1的不确定值,所以n B 也就不确定了 〔3〕
=
+-a a a
)1(2a
a -2。

〔4〕乙、〔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响,故反响到达平衡后a >
b 。

31〔1〕2a 〔2〕0、0.5〔3〕2(n -2m )、 (n -m )a
32、①=2mol >0 ② 2.25mol 0.5mol 2.25mol ≥0 ③ y =3x z ≥0 33.〔1〕0.25 mol ·1
L -·1
min - 〔2〕75 〔3〕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