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4)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df931376c66137ee06194d.png)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8分)1.填空题(6分,每空1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2)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诗经·》)(3)东晋陶渊明是一位精神上超脱世俗利害,淡然自足的诗人,在《饮酒》中他写了“,”的诗句,表达自己身居世间而对争名逐利的官场冷漠和疏离,获得了宁静的生活。
2.选择题: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可实际上,它的历史作用却远远超出经济交流的。
而今天,“丝绸之路”所经地带又重新成了的所在。
A.界限举世瞩目 B.界限举足轻重C.范畴举足轻重D.范畴举世瞩目二、阅读(62分)(一)阅读下文,回答3-7题。
(15分)(1)在国外时看到,人们对时事做出价值评判时,总是从两个独立的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国家或者社会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经线;另一个方面是个人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纬线。
回到国内,一条纬线就像是没有,连尊严这个字眼也感到陌生了。
提到尊严,英文是"dignity",这个词不仅有尊严之义,还有体面、身份的意思。
(2)中国历史上有过皇上对大臣施廷杖的事,无论是多大的官,都可能受到如此当众羞辱,高官尚且如此,遑论百姓。
除了皇上一人,没有一个人能有尊严。
有一件最怪的事是,按照传统道德,挨皇帝的板子倒是一种光荣,文死谏嘛。
说白了就是:无尊严就是有尊严。
此话如有任何古怪之处,罪不在我。
到了现在,已经不用见官下跪,也不会在屁股上挨板子,但还是缺少个人的尊严。
(3)每到春运高潮,大家就会在传媒上看到一辆硬座车厢里挤满了人,厕所里也挤了人。
谈到这件事,大家会说国家的铁路需要建设,说到铁路工人的工作难做,提到安全问题,提到所有的方面,就是不提这些民工这样挤在一起,好像一个团,完全没有了个人的尊严──仿佛这件事很不重要似的。
辽宁省沈阳市辽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辽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4e847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e.png)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墨家学派衰落成因赵建成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界百家争鸣。
当时学者以儒墨并称,非儒即墨,二家并为显学。
然而盛极一时的墨家学派,在秦汉之后几乎销声匿迹了。
作为墨家学派创始人的墨子,其生平事迹已经开始变得模糊,或者说遭到漠视。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人皆立传记,仅在《孟子荀卿列传》的最后对墨子附以24字的内容,简略不备而又含糊不明。
在秦汉之后,墨家几乎再无传人。
盛极一时的学术流派突然衰落,这是一个颇有意味、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略窥其原因。
2018-2019学年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2018-2019学年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https://img.taocdn.com/s3/m/e887554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1.png)
2018-2019学年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试题数:15,满分:1001.(填空题,10分)补写出空缺部分。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___ ;漫江碧透,___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___ ,___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___ 。
溯游从之,___ 。
蒹葭采采,___ 。
所谓伊人,___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问答题,10分)阅读文本,解答问题。
迷津处一片蒹葭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305篇,最爱就是这首《蒹葭》。
蒹葭二字似乎天生就是给诗歌作题目的,在纸上写,耳边听,嘴中念,心里想,都那么美,那么可思而不可言。
这两个带草头的汉字也特别像身段娇好的美人,还带着那么点山野气,露水味儿。
② 《蒹葭》是那种很彻底也很孤绝的诗,“诗无达诂”或“诗不可译”之类的话仿佛是为这类诗量身定做的。
谓予不信,可试着改动或删除它一个字,你会发现,一整首诗都会喊“疼”!这样的诗注定是一个谜,公然挑战我们的情商和智力。
古往今来,对这诗的解读早已成为一大悬案。
譬如《毛诗序》认为这诗是讥刺秦襄公“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也”。
《诗本义》的解释更有趣:“所谓伊人者,斥襄公也,谓彼襄公如水旁之人不知所适,欲逆流而上则道远而不能达;欲顺流而下则不免困于水中,以兴襄公虽得进列诸侯而不知所为,欲慕中国之礼义,既邈不能及;退循其归,则不免为夷狄也。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de2ee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8.png)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们是谁”的认知..其次;民族历史记忆具有唤醒民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文化泛娱乐化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为了娱乐可以随意篡改、编造历史;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推波助澜;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最后;文化泛娱乐化背后充斥的物质欲望、个人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既要求文化生产者主动担当;又要求文化消费者能动省思..文化生产者要努力挖掘时代元素;让自己的文化产品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与未来发展趋势对话;传播好真善美..文化消费者始终坚持追求文化精品的品位;对戏说历史、解构崇高、调侃英雄坚决说不;这样文化泛娱乐化就会失去生长空间..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化商业化浪潮直接造成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B.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要解决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C. 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都对文化泛娱乐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D. 文化泛娱乐化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缺乏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将会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分析了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的倾向;为文化泛娱乐化的一系列表现提供了内在依据..B. 文章第二段论述了文化泛娱乐化的一系列表现形式;重点剖析了其大行其道的原因和具体危害..C. 文章第三段论述了文化泛娱乐化对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D.文章在深入分析文化泛娱乐化危害之后;指出了我们面对这一现象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它往往使厚重的文化更有亲和力;但也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的深度与厚度..B. 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受到侵蚀带来了文化泛娱乐化问题的出现..C. 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共同维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来面对文化泛娱乐化的不良趋势..D. 只要文化消费者共同努力;自觉抵制那些恶俗的文化;文化泛娱乐化就会失去生长的空间..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造心毕淑敏蜜蜂会造蜂巢..蚂蚁会造蚁穴..人会造房屋;机器;造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但是;对于我们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自己的心;谁是它的建造者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双手;塑造而成..造心先得有材料..有的心是用钢铁造的;沉黑无比..有的心是用冰雪造的;高洁酷寒..有的心是用玻璃造的;晶莹脆薄..有的心是用木头造的;安稳麻木..有的心是用垃圾造的;面目可憎..有的心是用谎言造的;百孔千疮..造心要有手艺..一只灵巧的心;缝制得如同金丝荷包..一罐古朴的心;淳厚得好似百年老酒..一枚机敏的心;感应快捷电光石火..一颗潦草的心;门可罗雀疏可走马..一滩胡乱堆就的心;乏善可陈杂乱无章..一片编织荆棘的心;暗设机关处处陷阱..一道半是细腻半是马虎的心;好似白蚁蛀咬的断堤..一朵绣花枕头内里虚空的心;是假冒伪劣心界的水货..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没有一片乌云;可以覆盖心灵辽阔的疆域..没有哪次地震火山;可以彻底颠覆心灵的宏伟建筑..没有任何风暴;可以冻结心灵深处喷涌的温泉..没有某种天灾人祸;可以在秋天;让心的田野颗粒无收..心的规模;也可能缩得很小很小;只能容纳一个家;一个人;一粒芝麻;一滴病毒..一丝雨;就把它淹没了..一缕风;就把它粉碎了..一句流言;就让它痛不欲生..一个阴谋;就置它万劫不复..心可以很硬;超过人世间已知的任何一种金属..心可以很软;如泣如诉如绢如帛..心可以很韧;千百次的折损委屈;依旧平整如初..心可以很脆;一个不小心;顿时香消玉碎..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因为人生有太多的压榨和当头一击;会与独行的心灵;在暗夜狭路相逢..如果没有精心的特别设计;简陋的心;很易横遭伤害一蹶不振、也许从此破罐破摔;再无生机..没有自我康复本领的心灵;是不设防的大门..一汪小伤;便漏尽全身膏血..一星火药;烧毁绵延的城堡..心为血之海;那里汇聚着每个人的品格智慧精力情操;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有一颗仁慈之心;会爱世界爱人爱生活;爱自身也爱大家..有一颗自强之心;会勤学苦练百折不挠;宠辱不惊大智若愚..有一颗尊严之心;会珍惜自然善待万物..有一颗流量充沛羽翼丰满的心;会乘上幻想的航天飞机;抚摸月亮的肩膀..当以我手塑我心的时候;一定要找好样板;郑重设计;万不可草率行事..造心当然免不了失败;也很可能会推倒重来..不必气馁;但也不可过于大意..因为心灵的本质;是一种缓慢而精细的物体;太多的揉搓;会破坏它的灵性与感动..造好的心;如同造好的船..当它下水远航时;蓝天在头上飘荡;海鸥在前面飞翔;那是一个神圣的时刻..会有台风;会有巨涛..但一颗美好的心;即使巨轮沉没;它的颗粒也会在海浪中;无畏而快乐地燃烧..选自百年中国性灵散文;有删节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开头借鉴诗歌的表现手法;以蜜蜂造巢、蚂蚁造穴起兴;引出人类要塑造美好心灵的话题..B.“心可以很硬”这一段运用了比喻、排比、借代、夸张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C.“心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这里的“心”指人的精神世界;包含品格、智慧、情操等;在文中的意思是说人的精神决定人的成就..D.结尾以船喻心;以下水远航象征开启新的人生之路;喻指美好的心灵可以使人直面困难;承受挫折;永葆生命的活力..E.本文意象新奇、联想丰富、文笔灵动;是一篇优美的富有哲理的散文.. 5.请从内容和修辞手法上赏析画线句“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8题..材料一: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材料二: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徙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材料三: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80%以上;甚至有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下图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材料四: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他们建设养老服务网络;搭建养老服务平台;有需要的老人只需要拨打一个服务热线电话;或者是通过网上下单;就能享受到各种服务..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通过“互联网+”把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空巢老人的数量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B. 虽然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下已成为社会难题..C. 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来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D. 把“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出现了诸如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各种各样的矛盾;直接造成了空巢老人问题..B. 根据材料二;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诸如“医保”改革政策的落实;“空巢”之痛势必短期内可以获得有效解决..C. 根据材料三中相关数据可知;农村空巢老人患病率非常高;突发疾病是他们猝死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D. 依据材料四;经过市民政局的积极努力;南京市的空巢老人已经能够享受到便利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8. 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一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同“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史记·高祖本纪二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沛公然.其计认为……对B.会项伯欲活.张良救;救活C.头发上.指向上D.刑.人如恐不胜刑法10.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3分A.沛公从.百馀骑樊哙从.良坐B.沛公欲王.关中窃为大王.不取也C.项羽果率诸侯兵西.哙遂入;披帷西.向立D.无内.诸侯军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1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3分A.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沛公然其.计樊哙侧其.盾以撞C.令子婴为.相窃为.大王不取也D.沛公以.樊哙、张良故以.待大王来12.下列为文中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B.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C.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D.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亚父劝项羽击沛公..飨士;旦日合战..5分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春夕旅怀崔涂①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 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14.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上句描绘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写我依依不舍送春归去..B. 颔联第二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子规啼声与三更月色;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C. 颈联“故园书动”写自己长久在外;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D. 尾联运用反问的手法;言外之意是:我要归去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如此为何还留滞他乡呢15. 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 ”这两句就是佐证..2陶渊明的饮酒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3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4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 ;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 ..第II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小题..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体量巨大、保存容易、镌刻困难、端正严肃、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一些基本特点;包括书写方式、表达内容;以及实际功用和精神赋予;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 ;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 ;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用的样式..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C.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D.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亘古不灭朴素无华息息相关扬长避短B.亘古不灭朴素无华休戚相关相得益彰C.亘古不变质朴无华息息相关扬长避短D.亘古不变质朴无华休戚相关相得益彰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C.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20.下面是某节目组一则致歉声明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因为剪辑中的一些失败;这个节目中的一个片段引起了观众的曲解;节目组已第一时间作了修正;并发表致歉声明;恳请广大观众的认可;也希望大众不要再对该片段进行散布..以后我们将不忘初心;严肃剪辑;认真审核;给广大观众带来优秀的节目..21.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四个词总共不得超过10个字..4分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 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小;行路也更轻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的人用大木头搭在沟壑上而有了桥;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读了上面两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最新】吉林省白城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最新】吉林省白城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3e3481551810a6f524869e.png)
白城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单项选择题按照对应题号涂在答题卡上,其余答案在答题纸上作答。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
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
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
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俠以武犯禁”。
侠,是一种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
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
洪七是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
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80d651647d27284b735186.png)
2018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共六大题,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踱.步(duó)汩.汩滔滔(gǔ)披露.(lòu)揠.苗助长(yà)B. 干.禄(gān)虚与委蛇.(yí)滥觞.(shāng)狼奔豕突.(zhū)C. 涸辙(hé)浩浩汤汤(shāng)否.泰(pǐ)敷衍塞.责(sè)D. 侘傺.(chì)风声鹤唳.(lèi)莅.临(lì)鸿鹄.之志(h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
本题中,A项,“披露”的“露”应读lù,意思是“陈述;表白,宣布”,读lòu的时候,用于口语。
“狼奔豕突”的“豕”应读shǐ,意思是“猪”,“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撞一样。
形容成群的坏人到处乱窜破坏。
D项,“风声鹤唳”的“唳”读lì,鸣叫,意思是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的样子。
故选C项。
【点睛】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
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黑龙江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789b5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c.png)
黑龙江2019-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适应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查字典语文网高一语文试题栏目为大家收集了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来帮助大家更好的把握考点,希望大家可以在本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果。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解并描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解并描述亲身经验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它们转化为听众的阅历;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闻,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洁差异外,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分并不明显,经验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解并描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验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验和遭受,《》中的故事是的行侠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闻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的小说供应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密切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的区分清楚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肯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或许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一生,积攒下多数的见闻、或趣事,当他晚年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解并描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解并描述目的。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一中大江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一中大江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6da8194b73f242336c5f44.png)
台山一中大江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一语文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可以救命的一氧化碳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知道身体组织受毒素、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药物等侵害时,血红素加氧酶-1(简称HO-1)会及时对抗相应的受伤和感染,此时体内会自然地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不过,当时人们都认为一氧化碳是组织代谢的副产品。
然而,美国科学家所罗门•辛德在1993年提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扮演了一个有意义的角色。
它有协助一氧化氮管理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例如大肠的收缩、胃的排空等。
但是,研究人员作了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检查出一氧化碳在人体中的准确作用。
由于一氧化碳对人体有益,一些科学家想把它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使用稍有不当,就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一氧化碳能紧紧结合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羧化血红蛋白,使氧气无法载运到全身。
当人体内2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和晕倒的情况;当人体内40%左右的血红蛋白转变成羧化血红蛋白时,就会夺人性命。
因此,有科学家反对把一氧化碳引入对人类的临床治疗。
但美国的奥古斯丁•乔和弗里茨•贝奇称,医药界不该这么快拒绝一氧化碳的治疗潜力,一氧化碳疗法是紧急情况下最好的方法。
2001年上半年,乔和贝奇领导的研究小组指出,患者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有助于防止器官的排斥反应。
他们在进行老鼠心脏移植时,用一种叫“卟啉”的化学药品将HO-1封闭,一星期内老鼠有排斥移植的反应产生。
但如果将老鼠置于含微量一氧化碳的空气中,则可以幸存。
也就是说,吸入动物体内的微量一氧化碳可以完成H0-1所能完成的任务。
这个实验也说明,20世纪60年代人们在研究HO-1时发现的一氧化碳不是代谢废物,而是在HO-1的作用下,人体为生理防御反应所产生的气体。
2001年年底,美国的大卫•平斯基的实验表明,一氧化碳对肺移植手术也大有帮助。
最新-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2018届语文科试卷-人教
![最新-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2018届语文科试卷-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360800b8f524ccbff121842b.png)
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18届语文科试卷命题人、校对人:鞍山一中高一语文备课组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姓名用蓝、黑色钢笔或水性笔书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主观题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干燥.zào 狗吠.fâi 漫.江mǎn 漪.沦qǐB.满载.zǎi 青荇.xìng 坎坷.kē长篙.gāoC.彳.亍chì层.林chãng 粗糙.zào 峥.嵘zēngD.分.外fân 苍.茫cāng 踟蹰.chú煤屑.xiâ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复辟.bì忸怩.nì泥.古nì熨.帖yùB.呵.欠hā女红.gōng 提.防dī谈吐.tǔC.绯.红fēi 信札.zhá隽.杰jùn 靓.妆jìngD.敷衍.yǎn 创.伤chuāng 绿.林lǜ古刹.chà3.下列各项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苍桑坍圮狼籍发酵B.弥望幽辟蓊郁桔子C.班斓漫溯廖廓揉碎D.渺茫侵蚀枉然佝偻4.下列各项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烦恼轮番初具规模一泻千里B.佳作人才大材小用长备不懈C.振奋既使脍炙人口丰富多彩D.讲授座位明辨是非妨患未然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人类对新千年的和平祈祷犹在耳畔,然而战争这一阴影又一次升腾在人类头上。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250cd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b.png)
铁人中学2019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
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哺育了自己的家乡的酷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同流合污。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志向,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准备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
去找寻了解自己的君主。
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终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志向。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
《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
《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必需头脑醒悟,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同流合污。
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备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
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原来就自相冲突。
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接受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肯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
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牢靠资料。
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黑龙江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黑龙江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2fd29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5.png)
2019-2019学年黑龙江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答案黑龙江2019-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已经为大家发布,下面是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答案,查字典语文网预祝大家可以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果。
7.(1)其间莫非没有刚正的人,却不能经受攻击倾轧,大多没有安家的地方。
(2)副使崔应麟望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便送到朝廷。
【解析】5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恳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说法错误。
(二)【答案】8.答:诗人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然后写曹霸画的马奇妙雄峻,似乎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显得相形失色。
曹霸作画前先奇妙运思,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挥而就。
9.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都描摹过,但各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再用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可谓层层铺垫。
(三)【答案】10(1)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三、【答案】11.(1)E项3分,B项2分,A项1分,CD不给分。
(2)①遇到两个良师,一个发觉他具有语文潜力,一个指引他摆脱专业的困惑。
②敏锐地看出信息时代语文的发展趋势,吸取中国传统语文的养分。
③开展探讨依据客观实际详细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
④他独立思索,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建性。
(答对其中三点即可给满分)(3)答案:①奥数应建立在爱好之上,属于探讨性、高层次学习;②奥语文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和功利化,不利于系统学习语文;③语文着重引导学习的爱好,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
(4)答案:①爱好广泛,内心充溢童趣,让专业探讨充溢活力和朝气;②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有广泛爱好,有利于打通文理隔膜和思维障碍而开阔专业探讨的视野;③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他的语文探讨;④看围棋竞赛,更培育了他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⑤爱好广泛,有利于洞察时代发展背景下的专业探讨趋势,吸取滋养专业探讨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
2019年秋季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2019年秋季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100ecfeb7360b4c2f3f64d3.png)
2019年秋季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整理了2019年秋季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试题中共有七道试题,分别为:基础知识、文言文、默写、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作文,下面就一起来练习吧。
一、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泄露(l u) 叱骂(ch ) 拘泥(n ) 怅然若失(ch ng)B. 逮捕(d i) 窠臼(kē) 洗漱(s ) 强词夺理(qiǎng)C. 眩晕(xu n) 脊髓(j ) 谰言(l n) 婀娜多姿(nu )D. 强劲(j ng) 依偎(wēi) 结束(sh ) 间不容发(jiā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摩擦斑澜含辛如苦匪夷所思B. 缉拿雾蔼亦真亦幻苍海桑田C. 哀悼咳嗽风驰电掣筚路蓝缕D. 馨香慰籍呕心沥血光采照人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市各所高校的招生计划经市教委统一之后已开始执行。
②一踏上这块土地,曾经的一幕幕立即在我的眼前。
③法律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________的义务。
A. 审定浮现扶养B. 审定呈现抚养C. 审订呈现抚养D. 审订浮现扶养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黄淮海麦区的小麦生产,由于加强了春季管理,目前长势良好。
B. 靓靓牌休闲女装,在款式上、质量上、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C. 中国的青少年对法国最著名的童话书《小王子》是不陌生的。
D. 这次会议讨论了如何提高市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同学们背着书包,精神抖擞、生机勃勃地来到学校,参加新学期的开学典礼。
B. 我不愿见孙舞阳,我讨厌她那不可一世的神气。
C. 听了这句话,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嫣然一笑,转身走了。
D. 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生前所获的歌剧奖项擢发难数。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01bcd3192e45361166f51d.png)
⑤要求学者破除现代知识的分割边界
⑥研究上的要求是专业分割的.
A。 ①④②⑥③⑤B。 ⑥①⑤③④②C. ①⑤④②③⑥D. ⑥①④⑤②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文段前后谈到两种治学区别,(5)(6)正好相对,应该分属两种方式,结合前文“思维惯性是分门别类的”可以判断(6)紧承其后比较合理。(1)中“而”表转折,“纵横贯通”与“学科分类”相对,(5)中“要求”的主语是“传统治学”,(3)中“进入”的主语是(5)中的“学者”,两句中“古人的知识世界”与“现代知识”相对,答案容易确定。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A。 陆羽是名弃儿,不知父母是何许人,后被一和尚在河边拾得收养。他的名字源于《易经》中的“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B. 陆羽在苕溪边,闭门读书,还与有名的高僧和隐士相聚,整日喝酒聊天,他虽然说话结巴,却很善变。
C。 陆羽嗜茶,精于茶道,著有茶叶专著—-《茶经》。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知道陆羽擅长茶道,就召陆羽煮茶交流。
9. (1)端坐着学小孩子念念有词的样子,禅师抓住他,让他割草。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71d6cedd3383c4bb4cd276.png)
2018年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7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怡当的一组是:①屋室虽然小了点,可布置得很有溫馨感,生活在里面。
②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一点清福吧。
③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的汽车。
④那个可避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派苍凉。
A.怡然自得消受简单品味B.春风得意消受简陋品味C.怡然白得享受简陋体味D.春风得意享受简单体味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B.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域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撖蝽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C.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在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D.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无时无刻惦念者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3.下列各项中修沣手法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我要用手柑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竽那托住太阳的大瓶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B.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创/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者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者/冷漠,凄清,又惆怅D.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4.下列各句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A.他上肢拄者拐杖,艰难地移动着下肢,三步一停,五步一欲,终子席上了山顶。
B.父亲分别跟母亲和我亲切搵手话别。
他紧紧捤着母亲的手说:“我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归来!”C.新媳妇哭了一天一夜,头也不梳,也不洗脸,也不吃饭,躺在炕上,谁也叫不起来,父子两个没了办法。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字音考析含答案(最全整理50题)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字音考析含答案(最全整理50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a5103eddccda38376bafe1.png)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字音考析含答案(最全整理50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敕(chì)造翠幄(wò)宸(chén)翰笑靥(yàn)B. 炮烙(lào)商贾(gǔ)歆(xīn)享栈(zhàn)道C. 扪参(shēn)猿猱(náo)跬(kuǐ)步迁谪(zhé)D. 藩(pān)篱蜕(tuì)皮曳(yè)兵鸡豚(tún)【试题来源】北京市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解析】C试题分析:A项,笑靥yè,B项,炮烙luò,D项,藩篱fān。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如本题“敕”“栈”“谪”属于统读字,“藩”属于不能按形声字读半边的字,只能记忆。
“贾”“烙”属于多音字,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如“烙”只在“炮烙”这个词中读luò,其余都读lào,可以记少不计多。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 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扪参历井(shēn)B. 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过(niù)C. 蹙缩(cù)歆享(xīn)砧板(zhēn)鸡豚狗彘(zhì)D. 庠序(xiáng)洿池(kuà)贾人(gǔ)间或一轮(jiàn)【试题来源】北京市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9f862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b.png)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基础(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间.或(jiān)遁.隐(dùn) 赭.色(zhě)矫.揉造作(jiǎo)B. 按捺.(nà) 游弋.(yè)绿林(lù)恣.意妄为(zī)C. 劲.敌(jìng)晕.船(yùn)圈.养(juàn)山石迸.裂(bèng)D。
追溯.(shuò) 饿殍.(piǎo) 诡.谲(guǐ)酾.酒临江(shī)2。
下列各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
然而,任何阻拦与坚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憾动人心的迁徙。
前方在招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
B。
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蜇居异境.C. 人们感怀并摹写大自然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烦,感慨历史的苍桑。
D. 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查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耸然。
即使看不到狼的踪迹,也听不到狼的声音,它也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
3.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它不仅仅成了波兰人朝拜的,举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游览的古迹,而且为数众多的外国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都把造访这个伟大艺术家的摇篮看成自己一生的夙愿。
②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③若再要点些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
A. 胜地度过景象 B。
胜地渡过景致C. 圣地渡过景象D. 圣地度过景致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有几家院墙上爬着些藤蔓植物,这时抽出点芽,看上去就茸茸的,还伴着些枝枝节节.....B.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
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6f6a1b67ec102de2bd8964.png)
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卮.(zhī)酒杯杓.(sháo) 体恤.(xù) 蜚.(fēi)声国际B. 菲.(fēi)薄抹.(mā)布攒.(cuán)射螳臂当.(dāng)车C. 残骸.(hái) 通缉.(jí) 创.(chuàng)伤沆.(hàng)瀣一气D. 字帖.(tiě) 氓.(méng)隶押解.(xiè) 书声琅琅.(lǎng)【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B项,菲fěi薄;C项,通缉jī,创chuāng伤;D项,字帖tiè,押解jiè,琅琅láng。
故选A。
2.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影牒戊戌寒喧心无旁骛B. 殒身屠戮租赁胸无城府C. 消夏平添聘用夙兴夜寐D. 妆奁垝垣文身直截了当【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
A项,影牒——影碟,寒喧——寒暄。
故选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来到英国后,她发现周围的同学们个个都有特长,或能歌善舞,或能言善辩,而自己却别无长物....,什么都不会,简直是个自卑的丑小鸭。
B. 父子俩虽然身在不同的岗位,但是相互勉励,比翼齐飞....,父亲王发升率全村人走上科技致富路,儿子王新峰在部队荣立二等功。
北京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c6d85d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f.png)
北京市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悲怆(chuàng)舳舻(zhú)模样(mú)毋庸赘(zuì)言B.给予(jí)愀然(qiǎo)黏合(zhān)百舸争流(gě)C.摇曳(yè)胡同(tóng)酾酒(shī)锲而不舍(qìè)D.静谧(mì)烙印(lào)贫瘠(jí)商贾(gǔ)云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A.毋庸赘(zhuì)言;B.黏(nián);C.同(tò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虽然那里也有空旷净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B.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杖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
C.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D.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静寂;B仗着;D地濒。
字形复要明确考察范围、学会归类辨析,特别留意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然后再比较理解,加强影象。
复时留意要明确范围,把握重点,重视积累,学会归类辨析记同音字,比较理解记形近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阳县盘湾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语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的是()魏晋时期的嵇康,算不上人物,政坛上未闻其异响,沙场上未见其,但《晋书》《三国志》中有其传记,《隋书》《唐书》《宋史》等史籍中均有其文集,并被录入《四库全书》。
嵇康所以闻名,在于他被后世誉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竹林七贤这一名头具有划时代的文化符号意义,把魏晋名士的人格魅力渲染得。
A. 翻云覆雨壮行淋漓尽致B. 叱咤风云壮行栩栩如生C. 翻云覆雨壮举栩栩如生D. 叱咤风云壮举淋漓尽致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
B. 女排世锦赛首轮比赛中主攻手朱婷多次扮演起接应的角色。
郎平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主要原因是在未雨绸缪,为接下来小组赛对阵意大利而早做准备。
C. 近日,美国宣布对台军售。
这次对台军售总额3.3亿美元,外界普遍认为规模和数量并不是很大,主要是本着以一些军机的零部件为主。
D. 此次中美经贸摩擦,是美国单方面挑起,一手制造的。
对于美国挑起经贸摩擦,要深刻认识其原因,予以妥善应对。
3.下列各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B.意有所及,梦亦同趣C.漫江碧透,百舸争流D.或师焉,或否焉4.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国庆期间,好朋友给我寄来了贺卡,我只好笑纳了。
B.近年来崔老师研究唐诗,完成了拙作一本,我也仔细地拜读了一遍。
C.今日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光临,请开怀畅饮。
D.你的犬子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小狗,呆萌可爱。
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说到悲切,当下最令人忧心的依然是读书习尚的缺失和读什么书的问题。
;。
①然而,起决定作用的永远是主观因素②但应考、恋爱及各种难违之约、难却之情也纷至沓来,每每令其应接不暇③童年的味蕾、童年的习惯已经形成,倘使荒废精力、远离书本,那么肯定只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④青少年固然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正是读书的好时候A.②①④③B.④②①③C. ②④①③D. ①④②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20分)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6、下列各句中黑体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很多人。
C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无论,不分。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哪,岂。
7、下列各句中黑体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A古之学者必有师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C吾从而师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8、下列各句中黑体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D人非生而知之者小学而大遗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第一段正面阐述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B.第二段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其子”习句读从师与“其身”惑而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分别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第三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教师的作用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D.最后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起,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分)(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分)(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分)三、默写(12分)11、根据提示填空。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己,。
(荀子《劝学》)(2),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3)蟹六跪而二鳌,,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4),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5)哀吾生之须臾,。
《赤壁赋》(6)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7)《论语》中论述“知”“仁”“勇”的名句是,,。
(8)联合国大厅雕刻的孔子名言是,。
(9) 山不厌高,。
《短歌行》四、阅读古诗《涉江采芙蓉》,回答12—14题。
(10分)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2、简要回答诗人为何忧伤?(3分)13、《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意境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4分)1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一句在抒发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3分)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回答18-21题。
秋祭刘建超(1)“小贱妃”是红酒小说里的人物,红酒写小说,故事都以相思镇为背景。
(2)当年,相思古镇有个唱青衣的女演员,演皇妃爱由着自己的性子,她忘了自已是身穿日月龙凤衫的金枝玉叶,只要一出场,手端玉带侧身站定,就冲观众抛媚眼儿,师姐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贱妃”。
“小贱妃”的戏非常出彩,深得观众喜爱。
县里的一个头头儿想非礼“小贱妃”,岂料“小贱妃”戏里戏外是两样人,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他,全没了往日的妖媚。
(3)我赞叹红酒笔下的人物形象,很想见识一下“小贱妃”的原型。
红酒认为我的想法很可笑,那“小贱妃”是她把舅舅讲的故事加工后虚拟出来的人物,怎么能去现实中对号入座。
(4)我和朋友相约去相思古镇寻访一座明末清初的古戏楼。
时至晚秋,天已渐凉,道旁的白杨树在秋风中哆嗦着,枯黄的落叶萧瑟地飘零着。
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
(5)古戏楼孤零零地坐落在村口,看上去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沧桑。
戏楼是两层土木结构硬山式建筑,下面的一层据说是演员起居和放置道具的场所,二层就是演出用的戏台了。
台子上的楼板已经破裂,围栏也变得腐朽不堪,两根柱子上有楹联一副,字迹依旧遒劲飘逸,“是虚是实当须着眼好排场,非幻非真只要留心大结局”。
(6)村里人见有陌生的面孔来访,便三三两两地聚过来,好像也是第一次看到古戏楼,与我们一起转悠着看。
(7)这里唱过大戏吗?我觉得这不过是民间艺人杂耍的地方。
唱过!全本的《穆桂英挂帅》、《西厢记》、《铡关案》都唱过,你们不知道,听老人说原先这戏楼子对面是东大庙和昭帝寺,再往前两里地就是清代的商铺一条街,繁华得很。
每逢大集这儿都唱大戏,一唱就是七八天。
热闹着哩。
(8)噢,那你们听没听说过,当年剧团里有个绰号叫“小贱妃”的在这里唱过戏?(9)村民摇摇头,这是明清的戏楼,几十年前被当做学校,后来成了危房,学校早搬走了。
(10)我走到二层的戏台前,凭栏眺望,想象着当年的繁华场景,怂恿我的朋友唱了一段《梅妃》:下亭来只觉得清香阵阵,整衣儿我这厢慢节徐行……(11)朋友喜欢戏曲,上大学时曾修过此类课程,程派的韵味还是有的,我叫了声好。
(12)村民都是在豫剧、曲剧窝里泡大的,对京剧没有多少概念。
唯独一个背着柴草的老婆婆似乎听得很专注,还轻轻地点着头合着节拍。
(13)婆婆,一看就知道您懂戏啊,我这位朋友唱得怎么样?(14)婆婆说,程派唱得还中,就是神态不像。
(15)哈,真遇到行家了。
婆婆,您给指点指点。
(16)婆婆环顾四周,犹豫着。
(17)婆婆,我们从城里来,专门来寻访古戏楼。
看这戏楼子多年没有琴鼓声了,它寂寞着哪。
我看您老懂戏,也来一段吧,也不枉这戏楼子在咱村口矗立了几百年。
婆婆被我说动了心,放下柴草,掸掸褂子上的浮尘,伸手捋了捋头发,蹒跚着走上戏楼。
就在她往台中央一站的那个瞬间,我们都惊呆了,只见她全没了刚才的不安和拘谨,一个亮相,开口唱的是《西厢记》里的红娘。
(18)一曲唱罢,竟然往台下丢了个飞眼。
我们大声叫好。
(19)村民说,还不知道怡萍她娘会唱戏哩。
她闺女怡萍在剧团唱戏,多少年也没唱出个啥样法。
听说傍了个大款,立马就出名了,在城里买了房子买了车,要接她娘进城享福,她娘死活不去还把闺女给骂走了。
(20)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
(21)品咖啡时,我把经过告诉了红酒,我说她肯定就是当年的“小贱妃”,假如她当初能灵活些,别去得罪权贵,现在也不至于沦落到这种地步,没准还在舞台上风光呢。
(22)人,总要活个气节吧。
说完,红酒不再搭话,凝神望着窗外,轻轻地唱了两句。
什么词没听清,只是觉得那曲调除了低回婉转外还有些许惆怅忧伤…(有删改)15.分析文章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16.分析文中第(4)小节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4分)17.概括“小贱妃”的形象与文中老婆婆的形象相似点并作简要说明。
(6分)18.本文以“秋祭”为题,“祭”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概括。
(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3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回答22-23题。
大师何以诞生李海默①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能不能诞生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大师?乐观者言,只是时间问题,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自然会诞生。
悲观者言,现今与中西学术传统的原典路径皆割裂太深,隔阂太巨,无以为继。
笔者苦思此“问题”,发现其中有一大悖论,此悖论不解决,这个“问题”终究是个伪问题。
②首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当今中国需要大师?在笔者看来,呼唤“大师”的焦灼来源于公众与社会的一种普遍认知:中国已经如此发达,学术文化领域“大师”的缺失是明显不合理与不匹配的,这让中国丢脸,因此迫切需要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