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第一轮复习 美术理论知识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刻(即红文、朱文)和阴刻(即白文),阳刻就是将所需刻 的字的周边留空,印面仅留有所需要的文字内容,钤盖时印文 为红色,现在用的公章就是这种。阴刻与之相反
印文凸出则钤出红字
印文凹陷则钤出白字
33
传统型中国画
黄宾虹《山水册页》 构图:方形, 方法:勾擦点染 潘天寿《记写雁荡 山花》 构图:横 式,方法:双勾重 彩画山花幽草,大 笔浓墨画岩石
36
中堂:中国旧式房屋,客厅中间墙壁适 宜挂上一幅巨大字画,称为"中堂"。
条幅:长条形的字画称为条幅, 如对联是由两张条幅配成。较长 诗文,如不用中堂写可分裱成条 37 幅,非常美观。
册页 将字画装订成册, 称为册页。近代有文 具店特别将装裱册页 成本,以供人即席挥 毫。册页可以折叠画 面各成方形,而与下 列长卷有不同之处。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这幅画作者以严谨的 铁线描,画一叶扁舟, 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 钓,船旁以淡墨寥寥 数笔勾出水纹,四周 都是空白。画家画得 很少,但画面并不空。 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 渺,寒气逼 善于在章法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 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 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 柳宗元 · 江雪 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景观。这种"边角之景"其特点正如前人所指 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这种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 出的 诗—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 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 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 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予人以 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 17 玩味不尽的意趣。所以马远又号“马一角”。
6
张萱 (唐)《捣练图》工笔重彩
《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 络线到烫熨三部分活动中 的妇女们的情态,表现的 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 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 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 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 风格。
7
《古帝王图卷》 (唐· 阎立本)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 不仅仅满足于外形的肖 似,而是更着重人物性 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 即传神,形神兼备
凌 霜 自 行 , 不 趋 炎 势 筛 风 弄 月 , 潇 洒 一 生 空 谷 幽 香 , 孤 芳 自 赏 剪 雪 裁 冰 , 一 身 傲 骨
25
古代文人画的特点:诗书画印结合
郑燮(zhèngxiè),字 克柔,号板桥。为“扬 州八怪”之一,其诗、 书、画世称“三绝”, 擅画兰竹。 画竹特点: “眼中之竹“、“胸中 之竹”、“手中之竹”。
美术第一轮复习学案 中国画 油画 摄影 一
书法
雕塑
建筑
——中国画、 书法、篆刻 10-10-9
素描 篆刻
设计
1
本课内容提要:
2
笔、墨、纸、砚
3
技 法
题
材
工笔
写意
人物
肖 仕 像 女 画 画
山水
历 水 史 风 故 青 墨 俗 事 绿 山 画 画 山 水 水
花鸟
花卉、 蔬果、 翎毛、 草虫、 畜兽
没 浅 骨 绛 山 山 水 水
14
咫尺千里(自然山水、眼中山水、心中山水)
山水在画中,依然是人物的陪衬,虽然勾画已经较前细致,但在比例上还远不能相称, 水面狭小不能泛舟,峰峦低矮似是土堆。画面平铺直陈,富装饰感然而缺乏空间感。
魏晋南北朝——山水画的萌芽——《洛神赋图》(晋· 15 顾恺之)
《游春图》(隋· 展子虔)长卷
隋唐以后——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
38Βιβλιοθήκη 黄 宾 虹 《 山 水 册 页 》
扇面
斗方:可压镜,可平 裱。指一或二尺见方 的书画或诗幅页。尺 幅较小,一般指25— 50厘米见方的书画作 39 品。
——折枝法
画中描绘了一只绚丽丰 润的锦鸡,停立在芙蓉 枝干上,回首注视着翩 飞的双蝶,表现出跃跃 欲试的神态.锦鸡的回 头,芙蓉的微微弯垂,使 花,鸟,蝶三者之间紧密 联系起来,而产生了美 丽动人的艺术效果.左 下角那丛萧疏的秋菊, 也被描绘得婀娜多姿. 画上的题字是赵佶的瘦 金书体.书法与工细,富 丽的画风是相一致的. 23
特点:笔法 上运用斧劈 皴,墨法上 运用虚实相 19 间的手法。
小结:
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 采用散点透视,追求意境。
20
能力提升
1、以下关于《溪山行旅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艺术地刻画出我国北方山川的壮美 B、是范宽传世的唯一真迹,右下角树丛中有范宽的名款 C、是我国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山水画 D、运用高远法画出了山的巍峨 2、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 ___ 是山
水画大发展和成熟阶段。 A.秦汉 B.宋元
C.明清
D.五代、两宋
21
韩滉的《五牛图》(唐)长卷
画中五只不同形态的牛,从琐的角度表现了牛的 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 切。这幅《五牛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我国 22 现存的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
《芙蓉锦鸡图》赵佶宋徽宗,宋代第八个 皇帝. 创造的书法字体“瘦金书” 此图采用的是 花鸟画的一种 特有的构图形 式。由枝头折 取一枝用来写 生,以一枝联 想全株,再配 以禽鸟、草虫 蛱蝶,精心捕 捉近景中所蕴 藏的美。
12
能力提升
一、中国古代画是中华文化的宝藏,其中有一幅作品堪称登峰 造极之作,它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罕见的杰作。画中550多个各 色人物,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 性,构图疏密有致。宋徽宗将之奉若珍宝,历代皇室争相收藏。 1、这幅杰作是 A、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B、阎立本的《步辇图》 C、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2、对这幅杰作赏析不对的是 A、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 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 B、作品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 象。 C、作品分为三个段落,高24.8厘米,长525厘米。 D、该作品是一幅浪漫主义的风俗画。
13
能力提升 3、《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 所作。关于此画特点的描述,以下哪些是正确的 ①绘画技艺高超,刻画细致入微 ②人物形象传神,以纪实手法绘成此图 ③用写意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④描写置身于宴乐中的韩熙载心事重重、抑郁无 聊的神情 A、①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C、②③④ 4、中国古代人物画主要的艺术特色是 A.明暗 B.以线造型为主 C.传神 D.随类赋彩
8
《步辇图》 (唐· 阎立本)
9 思考:此画怎样体现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的?
《步辇图》是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 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 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北宋) 风俗画 长卷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 (今山东诸城)人。这 幅画描绘的是汴京(今 河南开封)清明时节的 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 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 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栩栩如生的描绘了北宋 都城汴京的日常社会生 活与习俗风情。通过这 幅画,可以了解北宋的 特点:散点透视法,创造情景交融的意 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 境 人民的生活。
27
小结:
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似与 不似、借物抒情、托物言 志。
28
能力提升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国的花鸟画家善于
托物言志、缘物寄情。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把在花鸟 画中借物抒情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笔下的鱼、鸟 形象,冷落孤寂、白眼向天,表现了愤世嫉俗的情怀, 这位画家是 B、朱耷 A、郑板桥 C、石涛 D、倪瓒 2、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 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 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是____绘画的特点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D、民间绘画 C、中国文人画
描绘了江南 二月桃杏争 艳时人们春 游情景。全 画以自然景 色为主 技法特点:以线勾描物象,色彩明丽,人物直接以粉点染。其双 勾夹叶法和点花法等对唐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产生很大影响。 《游春图》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 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 16 阶段。
31
比较中国花鸟画与书法
中国绘画和中国书 法关系密切 用笔方法相通→
工具相同:都是使 用毛笔和宣纸 竹竿用篆书法,枝用 草书法,叶用八分法 32
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 章”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 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 “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10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是以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的生活轶事为题 材绘制而成。由听乐、观舞、休闲、清吹和宴散等五个既可 独立成章,却又相互关联的片断所组成的画卷,无论是造型、 用笔、设色方面,都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绘画技 11 艺。
小结:
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 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 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西千 南磨 北万 风击 。还 坚 郑劲 燮, 《任 竹尔 26 石东 ——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中国的水墨画具有 独特的风格,它的特点 是运用水墨的浅深浓淡 来表达各种事物所具有 的光与色。施用水墨, 大体可以分为“焦”、 “浓”、“重”、 “淡”、“清”五种墨 度
徐明 渭《 菊 竹 图 》 轴 *
29
甲骨文 金 篆 隶 楷 草 行 文 书 书 书 书 书
最早的汉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又称为"钟鼎文",是殷商时期(主要是西周)青铜器上刻铸的文字 起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 也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一种规范字体, 特点:1、 笔划均匀一致,笔形圆转勾连,笔势舒展流畅;2、形体长圆,大小 一致 又称"汉隶", 特点: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划长而直划短,讲 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又称为"真书","正书","正楷",盛行于唐代。特点:笔形平直,没 有波折;笔势伸展,大方;2,字形变扁方为方正,大小均匀工整 形成于汉代因为要求快,所以笔划书写连贯,部件结构追求减省, 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代表:张旭《肚痛》和怀素《自叙 帖》张旭被称为“草圣”。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形成于西汉。行书中保留楷书 的特点多的,叫做"行楷";保留草书特点多的就叫做"行草".最著 30 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结构齐 合图白 :石 竖《 式蛙 *声 方十 法里 :听 浓山 淡泉 》
34
融合型中国画
徐悲鸿《群马图》构图:正方形 方法:中国传统笔墨西方写实画法
李可染《春雨江南 35 图》方法:西方写生用光,中国传统的积墨法
小知识:
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 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 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 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 扇、团扇等。
4
工笔画和写意画
(梁 南楷 宋《 )李 白 行 吟 图 》 写意画注重
工笔画表现上 工整细致,细 节刻划详细, 染色时层层渲 (曾 染。 明鲸
)《 张 卿 子 像 》
神似, 笔简意 赅. 讲究书法 用笔,注重 用墨,以墨 代色。
5
早期绘画
引 魂 升 天
最早的独幅绘画——帛画(《龙凤仕女图》《人物御龙图》
《早春图》(北宋· 郭熙、郭思)
山水取景构图上,创 “高远、深远、平远” 之“三远”构图法。自 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 远;自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 远山,渭之平远。”
18
(《 元六 )君 子 图 》 倪 瓒
(《 明风 )雨 归 舟 》 戴 进
特点:创造情景交融意境的 同时更强调艺术个性风格
《墨葡萄图》轴 (明.徐渭)
卖齐半 *萧生 痫晚落 抛风魂 闲;已 掷笔成 野底翁 藤明* 中珠独 。无立 处书
24
徐渭(1521-1593), 字文长,又号青藤 道人,生活在明 代后期,杰出的具 有革新精神的文 学家,画家,书法家. 尤擅大写意花鸟 画.说明了当时的" 文人画"已经走向 成熟
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 大夫所作之画,借以抒发 “性灵”或个 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 政治的愤懑之情。苏轼第一次提出“文 人画 梅 菊 竹 兰 ”这个概念,不过,他不叫“文人 , , ”,叫“士人画”题材多为四君子 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