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范文800字高中(通用7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笔记范文800字高中(通用7篇)
读书笔记范文800字高中篇1
有这样一本书,它向我们展现出海底美丽的景色,说明了海底的神奇,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在海上冒险的惊心动魄……这本书就是——《海底两万里》。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作者是儒勒·凡尔纳。
他主要讲了:有许多人在海上发现了”独角鲸“,”独角鲸“多次把轮船撞毁,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威胁。
于是阿龙纳斯教授与其他人一起到海上去寻找”独角鲸“。
这是一次危险的旅行,但阿龙纳斯教授是一个热爱科学、甘愿为科学献身的人。
他们历尽艰险,经过3个月的航行,终于找到了”独角鲸“。
但这时,他们遇到了大风浪,阿龙纳斯教授和康塞尔、尼德。
兰掉进了海里,被出来透气的尼摩船长发现了,成了船长的俘虏。
原来,”独角鲸“是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潜艇。
尼摩船长要进行一次海底两万里的航行,是为了实施他的复仇计划。
教授和另外两位他的朋友由于成了船长的俘虏,逃脱不掉,只好跟着尼摩船长进行了一次危险而奇妙的海底旅行。
这次旅行,遇到了一连串千奇百怪的故事。
我们跟着船长、教授一起观赏了美丽的珊瑚王国,领略了太平洋下四千里罕见的鱼群等海底的奇妙美景。
其中,美丽的海底平原一章,作者生动的描述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海底岩石上铺满了色彩绚丽的植虫动物,发着磷光、成群结队的水母……让人感觉实在是太美了!
在航行中,会遇到许多危险。
虽然尼摩船长做了一些令人不可理解的事(如撞毁船只),但在危险时刻,他还是表现出了善良的一面。
一次,他们遇到了章鱼,有一位船员被章鱼卷了起来。
尼摩船长奋不顾身的和其他人一起尽力援救,但是最后,这名船员还是葬身海底,使得尼摩船长悲痛欲绝,呆呆地站着,泪水盈满了他的眼眶,让我感觉他还是满有爱心的。
这本书中,作者将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融为一体,使人感觉他们活灵活现。
让我们一同坐上这艘潜艇,一起在海底遨游吧!
读书笔记范文800字高中篇2
书名:《1984》——乔治·奥威尔
作者:乔治·奥威尔
出版日期:1949年
页数:384页
背景介绍:这是一本反乌托邦小说,描述了一个极权主义政府如何崛起,以及个人自由如何受到威胁。
主人公温斯顿身处一个名为“英美国”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个人思想、感情和行为都被严格控制,只有党(TheParty)才是真正拥有真理的。
通过一系列荒诞的事件和心理折磨,奥威尔揭示了极权主义的危害和人类自由的宝贵。
深入分析:在《1984》中,奥威尔通过温斯顿的遭遇,深刻揭示了极权主义的本质。
温斯顿受到党的高压政策,被迫接受党的思想控制,他反抗、挣扎,但最终被党所吞噬。
这使我们思考,在一个人人被控制、思想被禁锢的社会里,人类的基本权利和个人自由如何得到保障?
对比与参照:与其他反乌托邦小说相比,《1984》更为深入地揭示了极权主义的本质和危害。
例如,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虽然也对现代科技社会的病态进行了批判,但与《1984》相比,它更多地关注于娱乐和消费文化对人类精神的摧毁。
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1984》是一部具有深刻思考的作品。
它不仅揭示了极权主义的危害,还提醒我们要珍惜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警惕类似极权主义的现象出现,保护自己的思想独立和言论自由。
创作风格:奥威尔以荒诞的手法描绘了极权主义社会的种种荒谬现象。
他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如党代表穿着黑色制服、标语牌上反复出现的口号等,使得小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奥威尔在小说中运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讽刺幽默,使得小说在批判现实的同时也充满了人性的温情。
结论:《1984》是一部具有深刻思考的作品,它通过荒诞的情节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极权主义的危害和人类自由的宝贵。
作为高中生,我认为我们应该多读这样的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勇气,为我们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读书笔记范文800字高中篇3
标题:《追风筝的人》读书笔记
今天,我深入阅读了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
这部作品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在此,我想分享我的阅读体验和思考。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以阿富汗历史变迁为背景,以两个孩子的生活为主线的小说。
通过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和转变,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也看到了爱与背叛的交织。
阿米尔和哈桑是两个孩子,他们之间的友情是故事的情感线索。
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和付出,让我深感震撼。
然而,阿米尔为了自己的利益背叛了哈桑,这一行为无疑是他一生中的痛。
这也使我反思了自己是否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做过类似的背叛。
这部小说还探讨了阿富汗的历史和文化。
胡赛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的风土人情,使我仿佛身临其境。
此外,小说中还涉及到种族、阶级、宗教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阿富汗和整个中亚地区都相当严峻。
这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这些社会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阅读《追风筝的人》让我明白,我们都有过背叛和谎言,这是人性的弱点。
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阿米尔在背叛后痛苦挣扎,最终找到了自我救赎的方式。
这使我明白,即使我们犯了错,也有改正的机会。
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努力弥补自己的错误。
此外,这部小说也让我思考了关于友情的本质。
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诚让我深感震撼。
我反思了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无私付出?同时,我也意识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坦诚和信任的基础上的。
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友情,并努力维护它的纯洁性。
总的来说,《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深刻的小说,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弱点和错误,也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力量。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小说,从中获得启示和力量。
读书笔记范文800字高中篇4
悲哀、悲惨、悲痛、悲观或死亡、不幸的同义语,它与日常语言中的“悲剧”一词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就会有亚里士多德的感受,感受到的是悲剧的美丽与伟大,莎士比亚所塑造的每个人物每一幕都那么每句话都有着戏剧的崇高。
这复仇的火焰源起于国王的阴谋。
克劳狄斯国王为了争夺先王的王位、王冠与王后,竟不念手足之情将毒药倒入先王的耳腔,谋杀了先王,得到了一切。
国王所编的谎言使鬼魂迟迟不能消散。
于是,哈姆莱特王子决定替父报仇,安息游荡人间的鬼魂,因为他多次错过机会,最后虽然杀死了国王,却也死在了同样是替父报酬的雷欧提斯的剑下。
爱情的忠诚与背叛或许是复仇的另一大因素。
哈姆莱特也曾想大声唤醒这个背叛了父亲的王后,让王后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错。
在击剑中,她代饮毒酒而死去。
王子虽然在复仇的时候曾让奥菲莉娅万般伤心,然而,在心上人即将下葬的时候,他也曾止控不住心中的悲伤,伤痛不已。
即使是复仇的不得已也不能掩盖王子对奥菲莉娅的忠诚、纯洁的爱!
从罗森克兰兹与吉尔登斯吞反复无常的探密与告密中,足以见证这两位从小与哈姆莱特王子一起长大的朋友是如何利用他们与王子之间的交情来换取国王与王后的嘉奖,或是加封爵位,或是赏赐珍宝,而得到的一切有一份真诚的友谊中的信任重要吗?霍拉旭虽是个军官,但却在哈姆莱特将要面对未知的危险,对话鬼魂的时候不撇下王子一个人逃走,而是尽自己的力量拉住王子。
复仇时他始终没有违背对哈姆莱特王子许下的诺言,只字不提所看到的一切。
在哈姆莱特临终之前,他也曾想喝下剩下的毒药,与王子共长眠……哈姆莱特与霍拉旭之间虽是军臣间的忠心耿耿,但更多的是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心中的那堵友谊之墙!
波洛涅斯有一对拥有高尚美德的儿女,然而他自己竟是如此得虚伪,为讨国王、王后的欢心,他不惜出卖女儿的珍贵爱情,他在国王、王后与王子之间油腔滑调,故做媚姿,最后因偷听王子与王后的对话,惨死在哈姆莱特王子的剑下。
他的爱管闲事与虚伪不也折射出人性丑恶的一面吗?“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读书笔记范文800字高中篇5
读书笔记:《红楼梦》与《格林童话》的比较
在这篇*中,我将比较两部经典的作品——《红楼梦》和《格林童话》。
我们将从背景介绍、对比分析、创作风格、读后心得四个主题出发,探讨这两部作品的异同。
首先,对两部作品的背景介绍进行简要概述。
在中国,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小说,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描写了贾家荣辱兴衰的历史进程。
而《格林童话》则是一部源于德国的民间故事集,由格林兄弟搜集并整理,其中包含了众多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
接下来,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红楼梦》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贾家荣辱兴衰的历史进程,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家族衰败的悲欢离合。
而《格林童话》则以独特的创作风格,讲述了各种奇幻的故事,让读者沉浸在想象丰富的世界中。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的爱情故事是小说中的主线情节,反映了封建社会家族间的婚姻观念和道德伦理。
《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等故事,则以其奇幻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了人性的美好与善良。
在创作风格方面,两部作品各有特色。
《红楼梦》以其精湛的文学手法,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而《格林童话》则以其奇幻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例如,《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对联谜语等文学手法,增添了作品的文学价值。
而《格林童话》中的夸张手法和比喻修辞,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
在阅读完这两部作品后,我对它们的得失进行了深入思考。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它的文学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但是,《红楼梦》篇幅冗长,读起来可能会有些枯燥。
而《格林童话》则是奇幻故事的集大成者,它的奇幻故事让人沉浸其中,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但是,《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有时候过于夸张,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
总的来说,《红楼梦》和《格林童话》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它们各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两部作品的异同,从而更好地欣赏它们的艺术价值。
在阅读这两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它们的文学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一些人生的智慧。
希望读者们能够从这两部作品中获得启发和收获。
读书笔记范文800字高中篇6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
讲述了聪明、正义、勇敢的主人公汤姆和他的伙伴哈克、乔埃、贝琪等的冒险经历。
他们是一群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的孩子,智慧让他们在危险时化险为夷,并以他们孩童的“特立独行”带给人们惊喜和反思。
这本书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进行了讽刺。
汤姆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他正直、勇敢、富有正义感。
比如,一天半夜,汤姆和哈克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去盗尸的罗宾逊大夫、印第安乔喝酒鬼波特三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乔把大夫杀了,并把,罪赖到了被打晕的波特身上。
当时被吓坏的汤姆和哈克发誓,要对此事严守秘密。
但是善良的汤姆在很长时间内良心一直饱受折磨。
在大家都以为凶手是波特时,汤姆终于克服了恐惧,勇敢的说出了,。
由此可见,并不是逃课、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都是坏孩子。
他们身上也许有很多“好孩子”身上没有的优点,他们有自己的特点,自己发亮的那一面,可是大人们总是单纯的把学习好、听话的孩子认为成“好孩子”。
可是学习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一个人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试想一下,如果看到谋杀案,的不是汤姆而是“好孩子”席德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呢?,很有可能就被掩盖了,席德可能会因为害怕而掩盖争相,让波特成为,凶手的替罪羊。
汤姆还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孩子。
当他和贝琪被困在山洞里时,他们在洞里历尽波折,饥饿、干渴、黑暗和恐惧不断袭击着无助的他们。
迷宫中的汤姆不断鼓励着贝琪,让她鼓起勇气,振作起来,不断安慰她。
充满智慧的汤姆找到了水源,利用风筝线探路。
尽管饥饿和死亡的预感让他悲痛万分,但是他却始终努力在贝琪面前装出信心十足的样子,让同样饥饿、干渴的贝琪充满希望,自己在昏暗的山洞里,去寻找出路。
好人终会有好报。
正义、勇敢的汤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宝藏,成为了大富翁,不管走到哪,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欢迎。
读书笔记范文800字高中篇7
纵观《雷雨》我眼前分明突兀作孽二字。
不公平的命运,无人道的社会让善良的人善良地死去,正义的人正义地消亡,而唯独让那奸诈险恶的人呼风唤雨,坐吃金山。
那作孽的日子如雷雨般倾狂而至。
当爱已成往事
周朴园你还记得热恋时的海誓山盟吗?还记得两厢厮守是的甜言蜜语吗?不,当你热血沸腾得要取回一个富家小姐时,那些爱意无半点温热,那些情便以成往事。
你无情得将刚生下小孩才三天的侍萍赶出家门。
身子正虚弱的她还要拉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这不声明要泯杀那无辜的母女吗?只因你得贪欲让侍萍走上绝路。
而上天连一个了结的机会都不给侍萍,她获救并背着那块隐痛的疤清贫度日。
随让侍萍把一切都看得很明白而走出那段被弃的阴霾要多少个以泪洗面的日夜。
那年那岁她的内心是那般雷雨倾狂。
天成全了你的无情!
当作巧重逢时
天让恩怨重逢。
当侍萍已由当年的娇女到如今人老珠黄时,偏又遇到那曾让她恨入骨髓的人周朴园。
周朴园做戏般声称自己纪念着侍萍当年的总总时,侍萍
居然被感动了,周朴园的虚伪开始显露。
如他果真这么惦记着侍萍,当初为什么那么绝情的将侍萍抛弃,为何不千方百计得找回侍萍。
形式上空洞的纪念只如冰冷的纸上行墨没有温热只有险恶。
他只是在为自己的罪行找一个唯美的托词,以证明自己是多么有情有义。
而他咄咄逼人的破口说出是谁指使你来的才回到本真。
圆滑疑心浓厚的面目终显。
当他面对侍萍,处心积虑来掩饰丑恶时他的内心是那般雷雨倾狂。
当热血遇上奸诈
鲁大海与周朴园不仅是悲剧的蔓延,又是两种阶级的对立。
周朴园丧尽天良的剥削,压迫,与鲁大海矢志不移的反抗成为上代恩怨的再续。
鲁大海的耿直与放抗热情让人折服。
而在周朴园这老奸巨猾得人面前他却那么稚嫩,天真。
一切都由周朴园一手操控,把玩掌中。
看来要对付恶势力单有一股热情是徒劳的。
当鲁大海得知矿上工人已经妥协上工时,自己遭背叛,他的内心是那般雷雨倾狂。
《雷雨》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对人心的窥视。
而它反应的人情冷暖,世道险恶并不是指定格于那个时代。
今朝的霓虹高厦间又有多少雷雨倾狂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