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加工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加工在道路工程中的
应用
摘要:在介绍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价值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
加工方式,包括简洁加工、混凝土结构垃圾废物再生技术、砖混结构垃圾废物分
离加工技术、转筒结构烘干碾压回收技术、水洗式除尘技术,并提出了建筑垃圾
再生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要点,以科学处理建筑垃圾,确保其能够有效回收。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加工;道路工程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增长,其对于建筑材料的利用规模迅速增长,致使建筑垃圾数量也开始增加。

传统建筑垃圾处理工艺整体回收速度较慢,
二次利用价值较低。

随着相关技术不断革新,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开始在道路工程
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对其加工工艺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明确主要技术细节,促进
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价值
建筑基础材料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可以成为再生材料,在建筑或通行道路
施工中得到有效利用,替代传统砂石基础材料用于施工建设。

这种利用方式不仅
可以有效解决建筑资源逐渐枯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实现大规模回收结构垃圾废
物的目标,有利于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避免在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消耗过多
成本。

同时,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可以显著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经济效
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目标。

2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加工方式
2.1 简洁加工方案
通常情况下,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加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简洁式技术处理。


种技术属于较为粗放的加工措施,能够快速完成分类操作,降低成本并节约处理
时间。

可以采用人工处理方式,对建筑垃圾进行初次筛选,快速去除无法处理的大块结构垃圾废物或缺乏加工价值的结构垃圾废物。

随后,便可以采用反击型破碎装置将结构垃圾废物处理为粒径相对较小、强度水平高的基础材料颗粒。

部分建筑垃圾内部含有钢筋、铁丝等物质,同时还可能存在废弃木材与塑料等。

针对这些加工难度较高的基础材料可以利用磁选、风选处理工艺,使两种杂质得到有效剔除,避免增加后续处理难度与成本。

2.2 混凝土结构垃圾废物再生技术
在建筑施工阶段,废弃混凝土属于较为常见的结构垃圾废物类型。

因此,在针对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处理时,需要采取废弃混凝土加工技术,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在道路工程中二次发挥价值。

通常情况下,针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加工需要利用破碎装置、筛分装置、传送装置、搅拌配料装置等。

经过相关装置处理,可以使混凝土废弃基础材料内部的异物得到去除,包括钢筋、玻璃、木材碎屑等[2]。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区分废弃混凝土的基础材料类型。

若为砖块废弃混凝土,则需要采取其他利用工艺,避免出现回收问题。

2.3 砖混结构垃圾废物分离加工方案
在针对砖混建筑垃圾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分离加工技术,使其能够得到科学回收,避免混合处理导致负面问题产生。

砖块与混凝土的物理参数差异较大,包括基础强度、吸水性、密度等,若混合利用可能会导致基础材料的稳定性受到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采用科学加工工艺,使砖块可以与混凝土基础材料实现分离回收目标。

在此类结构垃圾废物完成初级破碎流程后,即可导入分离工艺模块,使其能够得到有效回收。

在分离前,若条件允许应增加磁选设备,使内部具有磁性的杂质能够得到清除。

完成分离的混凝土废弃块需要导入破碎装置内进行二次处理,并利用风选工艺去除轻质基础材料。

通过采用此类分离加工方式,能够使其在二次利用阶段发挥重要功能,包括生产墙体砖、铺筑通行道路表面、底部基层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2.4 转筒结构烘干碾压回收技术
针对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处理时,可以利用转筒结构式烘干碾压技术开展回收
操作。

此类工艺能够对强度小于320MPa的建筑垃圾基础材料进行初步破碎处理,为随后的烘干处理流程提供基础条件。

烘干环节需要执行风选分离、过筛、碾压
等操作,结束后便可以进行烘干,使基础材料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为后续进一步
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转筒结构式烘干相对于传统工艺存在差异,其可以提高工作
处理效率,并节约基础运行成本,具有显著经济优势。

因此,在针对建筑垃圾
进行碾压加工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利用转筒结构式烘干工艺,使其能够与实际流
程相结合,达到理想利用目标。

2.5 水洗式除尘技术
建筑施工阶段,经常会产生扬尘等负面问题。

这些尘埃最终会沉降在结构垃
圾废物表面,导致其回收处理性能下降,不利于后续进一步利用。

因此,需要针
对建筑垃圾进行除尘处理,为回收流程提供基础条件。

常见的除尘工艺以振动筛
选方式为主,此类技术能够在开始破碎前去除大部分尘土,但在实际利用过程中
仍然存在一些尘埃残留。

若建筑回收基础材料的洁净度要求较高,如水泥混凝土
路面铺筑等,便会导致施工效果无法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影响工程效益与质量。

因此,需要在建筑垃圾回收过程中采用全新工艺,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除尘。


洗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可以利用清洁水源对建筑垃圾进行冲洗,使表面
存在的堆积灰尘得到有效去除,避免污染后续流程。

通常情况下,水洗除尘需要
通过喷淋与冲洗方式开展,主要在完成筛分阶段后进行。

通过合理利用水洗除尘
工艺,可以显著提高结构垃圾废物回收处理效果。

3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加工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3.1 特殊地基结构应用再生材料要点
在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进行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特殊地基结
构的处理,避免地基结构出现问题引发通行道路安全事故。

若通行道路施工项目
地基结构属于湿陷黄土类型,则需要注重提高承载能力,尽可能降低湿陷级别。

利用再生材料处理时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操作,即挤密桩法与垫层法。

挤密桩法
需要利用混凝土再生材料与砌块再生材料,这两种基础材料的基础硬度级别与强
度级别均高于黄土地质条件,因此可以有效代替传统道路施工材料,实现加固地
基结构的目标,提高其承压性能。

在利用回收基础材料进行处理后,可以使地基
结构的强度增加,有利于抵抗形变与压力,改善通行道路的承载性。

在实际利用时,需要注重桩体应力的处理。

桩间土形变模量会低于桩体本身,若其产生应力
集中问题,会使底部区域应力下降,进而降低持力层出现负面现象的可能性,提
高地基结构利用质量。

3.2 不同道路工程灵活应用
通常情况下,通行道路施工项目在不同地段区域存在差异。

因此,利用建筑
垃圾再生材料时也需要结合道路本身特点,灵活调整利用方案。

通过科学利用回
收基础材料,可以使通行道路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基
础成本投入,有利于强化整体建设经济性。

例如,在公路或桥梁项目建设时,若
遇到承载能力相对较差的地区可以采用建筑回收基础材料利用工艺进行处理,包
括CFG桩体或孔内深层强夯等。

这些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承载能力,避免通行道路
建设基础过差导致的问题,有效提高安全性并延长预期使用寿命。

若通行道路项
目区域存在大面积薄弱地质问题,还可以利用强夯置换技术,使再生材料能够有
效完成填埋操作,尽可能提高整体强度级别,实现理想建设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加工与利用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相关工艺的
处理,确保技术细节能够符合实际需求,为后续通行道路正常运营提供理想条件。

参考文献:
[1] 吴小华 .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用做路基填料的性能浅谈[J]. 建材与装饰,2019(24):45-46.
[2] 王尚军 .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关键技术探讨[J]. 建筑工程
技术与设计,2018(21):3226.
[3] 阳利君 . 建筑垃圾在混凝土砌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
2019(34):186-187.
[4] 樊兴华,薛振华 .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路用性能研究[J].粘接, 2020(9):133-138.
[5] 李万举,丛铖东,王文宏 . 建筑垃圾材料在北京公路工程中的试验研究[J]. 中外公路, 2019(4):265-2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