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研究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第2单元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
第4章新媒体的类型理解2
第1节网络人际传播
第2节网络群体传播与网络组织传播
第3节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4节Web2.0
第5章Web1.0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掌握2
第1节搜索引擎
第2节门户网站
第3节垂直网站
第4节电子商务网站
第6章博客掌握2
第1节博客的特点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匡文波 著, 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2.参考资料:石 磊著,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闵大洪著,《数字传媒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蒋宏、徐剑著,《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理解新媒体管理的有关问题;
6、理解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Web2.0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特征。
2.教学难点:新媒体的经营模式、管理需求,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2、老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
3、基础知识与重点讨论相结合。
《新媒体研究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1404403课程学时:30学分:2
适用专业:新闻学
开课时间:四年级一学期 开课单位:文学院
大纲执笔人:刘荣大纲审定人:刘汉光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具有创造性策略和构思的专业的职业化的媒体新人。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对传统媒体已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熟悉新兴媒体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是必须的。作为新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它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色的课程。
第3节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
第4节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
第5节网络舆论的管理
第10章新媒体的微观经营理解2
第1节网络广告
第2节电子商务模式
第3节收费服务模式
第11章新媒体中的著作权保护理解2
第1节新媒体中著作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2节新媒体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第3节“避风港”原则和“红旗”原则
第节新媒体著作权的技术保护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
第1章新媒体导论理解2
第1节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第2节新媒体的优势
第3节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第2章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掌握2
第1节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
第2节新媒体研究理论模型
第3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第1节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
第2节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由精英走向大众化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章新媒体导论理解章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掌握章新媒体的类型理解章web10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掌握章博客掌握章社交网站掌握章视频网站掌握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理解节网络舆论的管理第10章新媒体的微观经营理解节收费服务模式第11章新媒体中的著作权保护理解单元新媒体的未来
第4单元新媒体的未来:移动信息传播
第12章手机媒体理解2
第1节手机: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
第2节手机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
第3节手机媒体与新闻传播
第4节4G:手机媒体发展的催化剂
第13章手机之外的移动信息传播理解2
第1节电子阅读器
第2节平板电脑
五、考察范围与形式
就课程内容选择专题写作课程小论文。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理论讲解中将运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加以辅助。具体基本要求有:
1.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资料,理解媒体发展的现状。
2、理解新媒体的发展在媒介产业的地位及对媒介产业的影响;
3、掌握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的基础知识;
4、理解新媒体的发展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第2节微博
第7章社交网站掌握 2
第1节社交网站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
第2节社交网站对传播的影响
第3节社交网站带来的一些问题
第8章视频网站掌握 2
第1节视频网站的概念及特点
第2节视频网站的发展历史
第3节视频网站对传播行业的影响
第3单元新媒体管理
第9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理解2
第1节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
第2节新媒体的管理对策
第2单元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
第4章新媒体的类型理解2
第1节网络人际传播
第2节网络群体传播与网络组织传播
第3节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4节Web2.0
第5章Web1.0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掌握2
第1节搜索引擎
第2节门户网站
第3节垂直网站
第4节电子商务网站
第6章博客掌握2
第1节博客的特点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匡文波 著, 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2.参考资料:石 磊著,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闵大洪著,《数字传媒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蒋宏、徐剑著,《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理解新媒体管理的有关问题;
6、理解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Web2.0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特征。
2.教学难点:新媒体的经营模式、管理需求,结合具体案例展开分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2、老师讲授与学生互动相结合;
3、基础知识与重点讨论相结合。
《新媒体研究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1404403课程学时:30学分:2
适用专业:新闻学
开课时间:四年级一学期 开课单位:文学院
大纲执笔人:刘荣大纲审定人:刘汉光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具有创造性策略和构思的专业的职业化的媒体新人。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对传统媒体已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熟悉新兴媒体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是必须的。作为新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它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色的课程。
第3节正确看待新媒体的双刃性
第4节发达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
第5节网络舆论的管理
第10章新媒体的微观经营理解2
第1节网络广告
第2节电子商务模式
第3节收费服务模式
第11章新媒体中的著作权保护理解2
第1节新媒体中著作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第2节新媒体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第3节“避风港”原则和“红旗”原则
第节新媒体著作权的技术保护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
第1章新媒体导论理解2
第1节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第2节新媒体的优势
第3节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第2章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掌握2
第1节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
第2节新媒体研究理论模型
第3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第1节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
第2节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由精英走向大众化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章新媒体导论理解章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掌握章新媒体的类型理解章web10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掌握章博客掌握章社交网站掌握章视频网站掌握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理解节网络舆论的管理第10章新媒体的微观经营理解节收费服务模式第11章新媒体中的著作权保护理解单元新媒体的未来
第4单元新媒体的未来:移动信息传播
第12章手机媒体理解2
第1节手机: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
第2节手机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
第3节手机媒体与新闻传播
第4节4G:手机媒体发展的催化剂
第13章手机之外的移动信息传播理解2
第1节电子阅读器
第2节平板电脑
五、考察范围与形式
就课程内容选择专题写作课程小论文。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理论讲解中将运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加以辅助。具体基本要求有:
1.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资料,理解媒体发展的现状。
2、理解新媒体的发展在媒介产业的地位及对媒介产业的影响;
3、掌握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的基础知识;
4、理解新媒体的发展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第2节微博
第7章社交网站掌握 2
第1节社交网站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
第2节社交网站对传播的影响
第3节社交网站带来的一些问题
第8章视频网站掌握 2
第1节视频网站的概念及特点
第2节视频网站的发展历史
第3节视频网站对传播行业的影响
第3单元新媒体管理
第9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理解2
第1节新媒体带来的负效应
第2节新媒体的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