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强省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文化强省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萍乡市文化强省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省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萍乡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强省建设决策部署,积极履职,主动作为,从文旅融合、文旅产业和文化事业、文艺创作、文艺活动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文旅融合开局良好
一是全面完成了市县文旅部门机构改革任务。
在全省率先制定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完成了班子分工和科室人员调整,确保了改革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二是加快推进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出台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方案》,起草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三定方案》(送审稿),目前正在审批程序。
三是高标准承办了两个全省性现场会议和活动。
今年5.19中国旅游日江西分会场活动暨萍乡市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萍乡武功山火热进行,我市推出了12项子活动和春夏精品旅游精品线路,受到了省厅领导和各地市新闻媒体的高度评价,也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应。
6月27日,全省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暨旅游厕所革命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萍乡召开,省文化和旅游厅池红厅长亲自出席,全省各设区市等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萍乡市作了典型发言,得到了省文旅厅领导
的充分肯定。
(二)文化事业稳步推进
一是推进两个“国字号”创建。
着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全面启动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先后召开了高规格的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和培训会,加快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网络建设,完成5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372个村(社区)、104个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市图书馆将于今年年底竣工,市文化馆建设纳入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常态化督导,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创新工作举措,营造创建氛围,形成创建合力。
深入推进武功山创5A工作,市委主要领导专程对接国家部委,得到了很好的成效。
按照创建标准加大了武功山景区项目建设、精细化管理的督导力度,使景区时刻保持迎检状态,积极做好各项迎检准备。
二是艺术群文工作繁荣发展。
歌曲《真情永恒》在省、市电台电视台广为传播,电视剧《初心》荣获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影《带你归家》完成拍摄制作并得到公安部、国家禁毒委及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情景诵读《驿站里的萍乡》在2019年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萍乡·武功山站”活动开幕式上精彩演绎了萍乡深厚的文化底蕴;莲花采茶戏《将军还乡》选段作为全省四个红色现代戏选段之一,并于7月底参加了第七届江西艺术节开幕式演出。
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成效彰显,春锣《闹洞房》获全省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展演优秀演出奖,上栗傩舞队获全省首届傩文化展演展示活动二等奖,全市三县两区均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制定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高标准完成了“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快闪活动、2019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晚会暨“新时代好少年”颁奖仪式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是文旅节庆活动精彩不断。
今年以来,全市组织开展了200余项文化旅游活动,第四届广场舞比赛、非遗进景区、“书香萍乡”全民阅读等活动形成常态。
全市乡村旅游节连续举办了六届,实现了季季有主题、县县有节庆品牌、周周有节事活动,今年50余项活动有序推出,武功山美景、湘东广寒寨四八门杜鹃花和白竺大丰桐花多次登陆央视,央视媒体深度聚焦萍乡“花海经济”,叫响了萍乡旅游知名度。
四是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截止2019年1月份,萍乡市的5个县(区)都已经建成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了全覆盖,比省委宣传部要求2019年6月全面完成的时间提前了半年。
所有县(区)都具有了“两微一端”、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平台,在采编发体系重构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2019年5月,萍乡又召开了全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升工作推进会,对提升各县(区)融媒体中
心建设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9年6月,省委宣传部对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进行了评估,萍乡有3个县(区)进入全省前40名,其中有1个县(区)进入全省前20名。
(三)文旅产业稳健发展
一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02家,完成营业收入32.41亿元,同比增长10.9%,总量位居全省第七,四小地市第一,增幅列全省第六;旅游产业保持稳健增长势头。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和21%,达到序时进度目标;全市新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影院3家,城市影院达到13家,票房收入2373.66万元,同比增长32%。
二是文旅项目建设力度加大,文化旅游、数字动漫、包装印刷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
全市40个重大项目中有8个是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7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7.3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10.15亿元,占年计划的58.67%。
其中总投资25亿元的凯光新天地项目已完成入园道路、停车场规划,安源路矿旅游景区一期建设工程EPC项目中标方岭南股份已进驻。
杨岐山景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加快推进。
芦溪县仙凤三宝园新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是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结合萍乡实际,立足本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始终坚持文化强市战略,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萍发[2018]18号)《萍乡市2018-2020年文化发展改革实施意见》(萍办字[2018]25号)《萍乡市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规划(2018-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组织调研起草推动萍乡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拟定的《关于我市加快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土地、税费、人才、融资等七个方面分别给予文化企业支持,文件已于2019年8月完成征求意见阶段工作,拟于近期正式发文。
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及时将《江西省文化产业园认定及规范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做好2019年江西省文化产业扶持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国家文化产业项目库申报相关工作的通知》转发给所辖县(区),并召集县(区)宣传部、市文广新旅局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和相关重
点企业负责人,部署园区认定、资金申报和项目入库工作。
四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安源纪念馆、萍乡博物馆、市图书馆入选全省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
成功举办2019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华东赛区萍乡市分赛区暨萍乡市首届文化创意大赛,我市“萍乡傩”“蜃唐仕女”“山水趣文”“云中白鹤、才子佳人”以及“安源红文创系列”等5件作品入围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全国及海外文创百强项目,数量列华东赛区第一。
其中《萍乡傩文化》、《安源红文创系列》于8月18日参加了2019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总决赛,并分别荣获2019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组委会特别奖。
萍乡赛区暨2019萍乡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荣获最佳赛区奖。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程度较低。
虽然我市红、古、绿传统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拥有众多“名片”,但资源潜力尚未转化
成产业实力,与之相关的文化产品、会演、娱乐等服务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滞后,文化内涵利用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我市文化产业主要是靠烟花爆竹产业支撑,产业主体在经营上基本上局限于传统主业,其他门类如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服务、文化创意设计等没有明显优势。
尤其是龙头企业缺乏,文化+科技型企业更少。
2.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全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出台。
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只有130万元,难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另外,我市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文物保护、维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较为紧缺。
3.文化科技人才总量不足。
我市文化人员总量偏低,文化人才匮乏。
既懂文化建设规律、又懂市场管理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紧缺,特别是文化创意人才、策划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奇缺。
这种状况,较大影响和制约了传统文化转化为产业经济的速度与效益。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制定我市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从财
政保障、用地政策、融资机制和人才培养引进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优越的政策环境。
2.进一步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创建第四批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建设,推动市文化馆、美术馆建设,提升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建设改造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提档升级。
3.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
坚持“引进来”,推动文化企业落户萍乡,充分挖掘文化消费市场;坚持“走出去”,瞄准花炮、动漫、包装创意等文化主导产业,以县(区)为单位,突出特色,各有侧重,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树立“文化+”的发展理念,开展文化创意乡村、文化特色小镇、非遗小镇创建活动,抓好文化创意产品试点开发,提升文博场馆发展活力,加快培育新兴文化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