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苏教版原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任安书苏教版原文
报任安书苏教版原文
序言:
《报任安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珍贵的家书,体现了古代中
国文人的学问和思想,同时也是一篇反映社会变革的历史文献。

其中
所述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于我们现今了解当时的社会和历史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苏教版的《报任安书》更是在原文的基
础上注释分析,加深了对书信内容的理解,使我们更加深入地领悟到
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下面将对苏教版的《报任安书》原文及注释
进行详细阐述。

一、报任安书苏教版原文
敬天法太岁,靖康致政,民安物阜。

欲书之,乃未晚也。

王业已兢兢业业,竭力尽事,赖成康之佐。

纵马蹈阁,垂拱而治,鞠
躬致君,不蔓不枝,何其有哉!然业经三十年,未有所成,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大定,而南北诸侯,或承平而强,或建安而雄,或盘桓而蔽。

自关、郑以来,几经乱离,祸及幽、燕,厥甚于太原,士民凋残。


者天灾,征戍、无备;果者人事,昏乱、佞臣。

贼心不内,氓愁民艰。

岂不悲夫!
王业既终,大国无代,晋阳之虏扰我东疆。

时诚危急,臣弑逆篡位,
至于北海,胡人五百里内,可不戒哉!
嗟乎!祖宗之茂,神器之灵,降自天而协于于干,奄有周室。

承大业
之衰,建国以来,历七百有余年,惟此文武之盛,乃可方称。

而今际
会东北之兵,自京师以南,诸臣以至于陈、蔡,莫不痛心疾首。

然皆
知进而不敢退,退而不敢进,言不可宣,志不可夺,是以奋不顾身于前,忠犹存乎怀中,斯以报君子也。

至于兄弟,父子,夫妇,男女,同室,异域,亲疏,故旧,所未亲睦者,一视同仁,以付东流,此则事上人之大义也。

上深虑远算,下笃于克己。

纳百川之源,流万物之伦。

川不厌复之浸,海不辞盈之涌;期于成器,制于斯道。

既明德性,又载群瑞,本乎天德,流于下化,成于至仁。

二、苏教版注释
1. 敬天法太岁:原文表达了对天的尊敬、对太岁的顺从。

2. 靖康致政:靖康之变使宋朝衰落,但报任安仍然致力于政治,文中
表现了对政治事业的莫大关注和执着。

3. 业经三十年,未有所成:报任安一生致力于政治事业,但三十年后
他仍然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但他对待事业的坚韧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4. 中道崩殂:原文毫不隐瞒报任安的死亡,诚实地表达出他的去世曾
给他和他所在的国家(宋朝)带来的巨大打击。

5. 大国无代:王业去世后没有人能够顶替他的地位,这为各种矛盾的
出现埋下了伏笔。

6. 危急:这个词汇表达出当时社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7. 臣弑逆篡位:表现了报任安对当时国家乱象的深深不满,但他并未
失去为国家做贡献的信念和决心。

8. 可不戒哉:表明当时的形势之危险和紧张。

9. 祖宗之茂,神器之灵:强调了祖宗的富有和权力的象征。

10. 其他细节的注释:注释详细分析了古汉语的古怪用法和不同的语义。

结语:
《报任安书》是一篇非常珍贵的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
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而且体现出了中国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苏
教版的注释下,这篇古代家书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也更富有深度。

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许多方面,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当时文人的坚韧精神和国家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