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环境清洁、消毒方案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消毒方案范文
结合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根据WS/T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等相关文件,特制定我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相关要求如下:
一、普通门诊、医技科室、普通病房
1、空气消毒:
(1)开窗通风,每次三30min,每日至少2次;
(2)不能开窗通风的房间在无人情况下,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每次1小时,每日2次;
(3) 使用紫外线循环风或等离子体等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以上三种方式选择其一。
2、环境物体表面和地面:采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含有效成分(如75%酒精、双链季铵盐等)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每日至少2次。
注:根据具体措施由科室内医务人员或指导保洁人员完成。
二、重点科室(包括发热门诊、儿童发热门诊、核酸门诊、急诊、儿科急诊,各病区的缓冲/隔离病房、接诊阳性感染者的诊疗房间)
1、空气消毒:
(1)开窗通风,每次>30min,每日至少2次;
(2)不能开窗通风的房间在无人情况下,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每次1小时,每日3次;
(3)有人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循环风或等离子体等空气消毒机进行
消毒。
2、环境物体表面和地面:
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含有效成分(如75%酒精,双链季铵盐类等)的消毒湿中进行擦拭消毒,每日至少3次(核酸门诊2次)。
3、终末消毒:发热门诊/儿童发热门诊,急诊/儿科急诊,以及各病区缓冲/隔离病房的阳性患者转科成出院后,需对其床单元进行彻底终末消者:接诊阳性感染者的诊疗房间每日结束诊疗后需对房间进行彻底终末消毒(见第三部分)。
注:由科室内保洁人员完成,消毒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登记。
三、终末消毒
1、空气消毒:关闭门窗和排风系统,开启紫外线灯和/或循环风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作用1小时。
在无人条件下可选择3%过氧化氢消毒剂,按照10 ml/m3~20ml/m3的用量,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消毒,作用1小时。
2、环境物体表面和地面消毒: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含有效成分(75%酒精,双链季铵盐类等)的消毒湿巾进行彻底擦拭消毒。
3、可重复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的处置:常规物品采用1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呼吸机管道等采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 分钟后,使用双层黄色塑料袋逐层密闭包装,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处置。
并在外包装袋上标注“新冠”字样。
4、织物处置:采用橘红色可溶性包装袋密闭封装,对外包装袋喷洒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后,清洗消毒。
5、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废物满3/4时,应有效封口(采用鹅颈结式封口,分层扎)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进行密闭包装,并逐层消杀。
注明“新冠”字样同时在离开隔离病房前对医疗废物袋表面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
6、完成以上步骤完成后,进行开窗通风,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再行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根据情况而定)。
注:室内和公共区域的空气喷洒消毒由物业消杀人员完成,其他清洁、消毒工作由科室内医务人员指导保洁人员完成,消毒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登记。
四、公共区域
(一)空气消毒:使用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超低容量喷雾消毒,每日2次。
(二)环境物体表面和地面
1、常规场所: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或含有效成分(75%酒精,双链季铵盐等)的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每日2次。
2、特殊场所
(1)电梯消毒:每日使用含有效成分(75%酒精、双链季铵盐类)的消毒湿巾擦拭,早8:00-晚24:00。
每小时1次:凌晨0:00-早8:00.2小时1次(有司梯员值守的电梯),电梯轿厢内墙面和地面使用500mg/儿含氯消毒剂/75%酒精擦拭消毒,作用30min 后清水擦拭,每日1次。
(2)门诊区域自助机:各区域自助机每2小时采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1次。
(3)卫生间:各公共区域卫生间每1小时采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