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安全要求法规对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C放电,静置至少半小时1/3C充电,下同)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SOC调至50%以下; 相关功能正常; 2)测试程序:按照组件测试方式 ➢ 按照供应商提供合适电流进行放电; ➢ 保护功能起作用或放电至额定电压的25%; ➢ 试验后进行标准循环;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也是车辆的能量携带载体,电池系统的安全在整车认证测试领域属于重中之重。 我们从电池系统安全角度出发,对出口欧盟电动车用电池系统的测试标准ECE R100与国内现行动力电池系统安全 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及国际安全认证法规ISO12405-3:2014 《ElectricallypropelledroadvehiclesTestspecificationforlithiumiontractionbatterypacksandsystemsPart3:Safetyperformancerequirements》进行对比分析。
ECE R100PartII对电动车搭载的REESS安全性提出了明确要求,测试项目主要包括电安全性、环境安全性及机 械安全性等3部分测试内容,见:表1 电池系统安全性的测试项目分类、评价指标及验证规程
分类
电安全 性
环境安 全性
测试项目
评价指标
过充保护 过放保护 过温保护 外部短路保护
过流保护
温度冲击
ECER100.02、ISO12405-3和GB38031-2020同为锂离子电池系统安全性标准,通过对这些标准的测试项目、测试 方法、性能评价指标加以分析,得出ECER100.02、ISO12405-3、GB38031-2020存在以下区别。 3.1 测试项目的差异
ECER100共10项安全性测试,GB38031-2020共16项,ISO12405-3共12项测试。可以看出,三项标准在测 试项目要求上相近,但欧洲相对于中国更集中关注机械可靠性和保护功能类验证,考虑到试验周期、试验成本、 产品结构强度等因素,对环境安全类验证比重偏小(以高海拔、海水浸泡、盐雾、湿热循环为代表)。
会,于2015年重磅发布了GB/T31467.1-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 程》、GB/T31467.2-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测试规程》、
GB/T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GB/T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 验方法》、GB/T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这些电池国家标准的发布,促 使电池生产企业朝着高安全、高性能、长寿命方向发展,对促进动力电池发展起到有据可依的重要作用。
二、国内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2、国内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该项新要求对机械结构试验后电池包的气密提出了要求,不仅考虑到测试中样品的安全,更综合考虑了机械安全 后的密封情况。
强标挤压项目扩充了三个半圆柱体的挤压版形式许可。同时,新增了热扩散测试项目,将行业内关注度较高的 安全测试项目纳入强制性检验,企业必须确保在由于单个电池热失控引起热扩散、进而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 5min,应提供一个热事件报警信号,用以保障成员安全。电安全类项目中充分考虑应用场景,新增过流保护项, 在高于企业规定的电流时,电池管理系统应具备相关响应机制。 3、中欧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测试方法与评价
电池安全要求法规对比
研发中心
一、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法规对比
ECE RegulationNo.100(ECER100)是由ECE制定的市场准入认证法规,要求申请欧盟的整车型式认证(WVTA) 时必须通过第二版ECER100.02的要求。从2016年7月起,电动汽车及其所装配的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如动力电 池、超级电容等)必须通过ECER100才能在欧洲及其他一些ECE协议国家注册并上市销售,性质类似于我国的强制 性认证测试。
测试条件:电池电量≥95%SOC;功能正常; 测试程序: ➢ 最高温度60°C或更高,最低温度-40°C或更低,每
个温度点保持至少6h,转化时间小于30min; ➢ 5个循环后,在(22±5)°C存放24h; ➢ 按照附件8 附录1进行一次标准循环;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0°C;电池电量≥95%SOC; 功能正常; 2)测试程序:汽油池: ➢ 火焰预热60s,直接暴露在火焰70s后间接暴露于火
处于安全运行下限的措施
验证规程
提供文 件说明
车辆控制REESS操作失效发出的警告 REESS内部发生热事件时发出的警告
热传播
1. 热失控,REESS提供警告信号; 2. REESS安全性能和功能的分析资料文件
一、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法规对比
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系统,ECER100标准从系统层级统筹考虑安全要求,对于可能导致动力电池
时间100ms-10s; ➢ 水平/垂直与电池安装在车上时的移动方向测试;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机械冲击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电池电量≥95%SOC; 功能正常; 2)测试程序: ➢ 针对不同车型,选取不同纵向及横向加速度;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过流保护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SOC调至 50%左右;相关功能正常; 2)测试程序: ➢ 以制造商规定最大充电电流开始,5S内,从正
测试项目
ECE R 100
ISO 12405-2014 GB 38031-2020
震动
√
√
√
机械冲击
√
√
√
跌落
—
—
—
翻转
—
—
—
挤压
√
√
√
温度冲击
√
√
√
温度循环
—
√
√
海水浸泡—Fra bibliotek√√
外部火烧
√
√
√
盐雾
—
—
√
三、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测试项目的差异
表3 ECE R 100与ISO 12405-3、GB38031-2020测试项目对比(续)
第二版修订内容,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整车车辆电气安全的要求;第二部分是针对零部件级别车载可充电 储能系统(REESS)的安全要求。
ECE R100PartII对电动车搭载的REESS安全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分类
项目 低温保护
评价指标
提供文件:系统图;REESS安全运行温度下 限说明;REESS温度检测方法;REESS温度
此外,GB38031-2020中新增了热扩散测试项目,ECER100中并无此安全法规测试项。ECER100与 ISO12405-3、31467.3-2015及其第1号修改单、GB38031-2020在测试项目上的对比如表3所示。
三、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测试项目的差异
表3 ECE R 100与ISO 12405-3、GB38031-2020测试项目对比
焰60s ➢ 样件温度降至环境温度或观察3小时;
一、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法规对比
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系统,ECER100标准从系统层级统筹考虑安全要求,对于可能导致动力电池 故障发生事故的风险进行验证分析,测试方法核心部分概要如表2所示。
表2ECE R100 Part II 测试方法(续)
测试项目
通过聚焦测试项目、测试方法与性能评价指标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给出ECE R100标准下的电池系统测试关键 环节。
一、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法规对比
1、欧盟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从2016年7月起,欧盟理事会要求申请欧盟的整车型式认证时必须满足ECE R100要求,法规采用的是2013年
第二版修订内容,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整车车辆电气安全的要求;第二部分是针对零部件级别车载可充电 储能系统(REESS)的安全要求。
试验期间,无电解液泄漏、外壳破裂、 着火、爆炸;按照附件5B测试,绝缘电
阻≥100Ω/V;
试验期间,无电解液泄漏、外壳破裂、 着火、爆炸;按照附件5B测试,绝缘电 阻≥100Ω/V;可以终止充电或达到过流 水平后,REESS外壳上温度在2小时内温
度梯度变化小于4℃。
试验期间无电解液泄漏、外壳破裂、着 火、爆炸;按照附件5B测试,绝缘电阻
≥100Ω/V
火烧
测试过程中无爆炸
验证规程
附件9G 附件9H 附件9I 附件9F
附件9J
附件9B 附件9E第
3.2.2
分类 测试项目
评价指标
验证规程
震动
试验期间无电解液泄漏、外壳破裂、着 火、爆炸;按照附件5B测试,绝缘电阻
≥100Ω/V
附件9A
机械安 全性
机械冲击
基于零部件测试:测试期间,无着火、 爆炸;安装保持不变;按照附件5B测试,
故障发生事故的风险进行验证分析。
表2ECE R100 Part II 测试方法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概述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概述
过充保护 过放保护 过温保护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SOC调至50%以上; 相关功能正常; 2)测试程序: ➢ 充电电流≥1/3C 但不大于厂家规定的最大电流; ➢ 保护功能起作用或;REESS最高温度以上10℃ ➢ 试验后进行标准循环(如厂家无特殊要求,标准循环已
常充电电流增加到过流水平; ➢ 过流保护功能起作用或2小时温度变化<4℃结
束; ➢ 按照附件8 附录1进行一次标准循环;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二、国内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2、国内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国内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绝缘电阻≥100Ω/V或防护等级IPXXB
附件9C
机械挤压
基于零部件测试:测试期间,无着火、 爆炸;按照附件5B测试,绝缘电阻 ≥100Ω/V或防护等级IPXXB
附件9D
一、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法规对比
1、欧盟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从2016年7月起,欧盟理事会要求申请欧盟的整车型式认证时必须满足ECE R100要求,法规采用的是2013年
2020年5月,作为我国第一个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强制性国标,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 要求》正式发布(代替GB/T31485-2015 ; GB/T31467.3-2015 )。在考虑到正常使用场景、可预见的故障条件、 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充分理解电动汽车安全失效模式与提前防范措施。强标取消了翻转和跌落项目, 同时也新增或调整了关键测试项目。对于M1、N1及以外的车辆电池包振动分三个轴进行,每个轴向均进行12h随 机及1h定频振动,并规定了振动试验后的电池包需进行浸水实验,
二、国内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3.1 测试项目的差异 条件满足情况下试验周期可缩短至1~2周,需要提供的试验样件数相对较低,从这两个角度可为企业减轻认证
所需经济负担。但同时减少环境安全类验证也给产品质量保证带来了一定风险,具体表现如:高海拔下电池系统 散热性能降低,充放电过程中温升、温差增大,热稳定性受到影响;自然界的雨水、井水、河水等均是混有杂质 的非纯净水,溶解有电解质,一旦蓄电池包或系统的气密存在缺陷,将可能造成线束密集区或金属接插件内部短 路,甚至发生冒烟起火爆炸,浸水防水等级关乎电池安全。
测试方法概述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概述
震动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SOC调整为95%以上;
2)测试程序:
机械挤压(仅
➢ Z轴向;7-50-7 Hz正弦振动,能重复12次,共计3小时; 适用于M1和
➢ 按照附件8 附录1进行一次标准循环;
N1车型)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SOC调整 为95%以上; 2)测试程序: ➢ 挤压力100-105kN,起效时间小于3分钟,保持
1)REESS放在环境仓中测试;环境仓从20±10°C开始,逐 渐升高值高温阈值;
有冷却系统禁止运行; 2)过热保护功能起作用或样件温度稳定
外部短路 温度冲击
火烧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电池电量 ≥95%SOC;相关功能正常; 2)测试程序: ➢ 所有连接闭合;短路电阻≤5mΩ; ➢ 保护功能起作用或外壳温度稳定; ➢ 试验后,如可行,进行1C放1/3C充标准循环;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SOC调至50%以下; 相关功能正常; 2)测试程序:按照组件测试方式 ➢ 按照供应商提供合适电流进行放电; ➢ 保护功能起作用或放电至额定电压的25%; ➢ 试验后进行标准循环;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也是车辆的能量携带载体,电池系统的安全在整车认证测试领域属于重中之重。 我们从电池系统安全角度出发,对出口欧盟电动车用电池系统的测试标准ECE R100与国内现行动力电池系统安全 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及国际安全认证法规ISO12405-3:2014 《ElectricallypropelledroadvehiclesTestspecificationforlithiumiontractionbatterypacksandsystemsPart3:Safetyperformancerequirements》进行对比分析。
ECE R100PartII对电动车搭载的REESS安全性提出了明确要求,测试项目主要包括电安全性、环境安全性及机 械安全性等3部分测试内容,见:表1 电池系统安全性的测试项目分类、评价指标及验证规程
分类
电安全 性
环境安 全性
测试项目
评价指标
过充保护 过放保护 过温保护 外部短路保护
过流保护
温度冲击
ECER100.02、ISO12405-3和GB38031-2020同为锂离子电池系统安全性标准,通过对这些标准的测试项目、测试 方法、性能评价指标加以分析,得出ECER100.02、ISO12405-3、GB38031-2020存在以下区别。 3.1 测试项目的差异
ECER100共10项安全性测试,GB38031-2020共16项,ISO12405-3共12项测试。可以看出,三项标准在测 试项目要求上相近,但欧洲相对于中国更集中关注机械可靠性和保护功能类验证,考虑到试验周期、试验成本、 产品结构强度等因素,对环境安全类验证比重偏小(以高海拔、海水浸泡、盐雾、湿热循环为代表)。
会,于2015年重磅发布了GB/T31467.1-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测试规 程》、GB/T31467.2-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测试规程》、
GB/T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GB/T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 验方法》、GB/T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这些电池国家标准的发布,促 使电池生产企业朝着高安全、高性能、长寿命方向发展,对促进动力电池发展起到有据可依的重要作用。
二、国内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2、国内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该项新要求对机械结构试验后电池包的气密提出了要求,不仅考虑到测试中样品的安全,更综合考虑了机械安全 后的密封情况。
强标挤压项目扩充了三个半圆柱体的挤压版形式许可。同时,新增了热扩散测试项目,将行业内关注度较高的 安全测试项目纳入强制性检验,企业必须确保在由于单个电池热失控引起热扩散、进而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 5min,应提供一个热事件报警信号,用以保障成员安全。电安全类项目中充分考虑应用场景,新增过流保护项, 在高于企业规定的电流时,电池管理系统应具备相关响应机制。 3、中欧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系统测试方法与评价
电池安全要求法规对比
研发中心
一、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法规对比
ECE RegulationNo.100(ECER100)是由ECE制定的市场准入认证法规,要求申请欧盟的整车型式认证(WVTA) 时必须通过第二版ECER100.02的要求。从2016年7月起,电动汽车及其所装配的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如动力电 池、超级电容等)必须通过ECER100才能在欧洲及其他一些ECE协议国家注册并上市销售,性质类似于我国的强制 性认证测试。
测试条件:电池电量≥95%SOC;功能正常; 测试程序: ➢ 最高温度60°C或更高,最低温度-40°C或更低,每
个温度点保持至少6h,转化时间小于30min; ➢ 5个循环后,在(22±5)°C存放24h; ➢ 按照附件8 附录1进行一次标准循环;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0°C;电池电量≥95%SOC; 功能正常; 2)测试程序:汽油池: ➢ 火焰预热60s,直接暴露在火焰70s后间接暴露于火
处于安全运行下限的措施
验证规程
提供文 件说明
车辆控制REESS操作失效发出的警告 REESS内部发生热事件时发出的警告
热传播
1. 热失控,REESS提供警告信号; 2. REESS安全性能和功能的分析资料文件
一、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法规对比
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系统,ECER100标准从系统层级统筹考虑安全要求,对于可能导致动力电池
时间100ms-10s; ➢ 水平/垂直与电池安装在车上时的移动方向测试;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机械冲击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电池电量≥95%SOC; 功能正常; 2)测试程序: ➢ 针对不同车型,选取不同纵向及横向加速度;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过流保护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SOC调至 50%左右;相关功能正常; 2)测试程序: ➢ 以制造商规定最大充电电流开始,5S内,从正
测试项目
ECE R 100
ISO 12405-2014 GB 38031-2020
震动
√
√
√
机械冲击
√
√
√
跌落
—
—
—
翻转
—
—
—
挤压
√
√
√
温度冲击
√
√
√
温度循环
—
√
√
海水浸泡—Fra bibliotek√√
外部火烧
√
√
√
盐雾
—
—
√
三、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测试项目的差异
表3 ECE R 100与ISO 12405-3、GB38031-2020测试项目对比(续)
第二版修订内容,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整车车辆电气安全的要求;第二部分是针对零部件级别车载可充电 储能系统(REESS)的安全要求。
ECE R100PartII对电动车搭载的REESS安全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分类
项目 低温保护
评价指标
提供文件:系统图;REESS安全运行温度下 限说明;REESS温度检测方法;REESS温度
此外,GB38031-2020中新增了热扩散测试项目,ECER100中并无此安全法规测试项。ECER100与 ISO12405-3、31467.3-2015及其第1号修改单、GB38031-2020在测试项目上的对比如表3所示。
三、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测试项目的差异
表3 ECE R 100与ISO 12405-3、GB38031-2020测试项目对比
焰60s ➢ 样件温度降至环境温度或观察3小时;
一、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法规对比
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系统,ECER100标准从系统层级统筹考虑安全要求,对于可能导致动力电池 故障发生事故的风险进行验证分析,测试方法核心部分概要如表2所示。
表2ECE R100 Part II 测试方法(续)
测试项目
通过聚焦测试项目、测试方法与性能评价指标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给出ECE R100标准下的电池系统测试关键 环节。
一、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法规对比
1、欧盟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从2016年7月起,欧盟理事会要求申请欧盟的整车型式认证时必须满足ECE R100要求,法规采用的是2013年
第二版修订内容,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整车车辆电气安全的要求;第二部分是针对零部件级别车载可充电 储能系统(REESS)的安全要求。
试验期间,无电解液泄漏、外壳破裂、 着火、爆炸;按照附件5B测试,绝缘电
阻≥100Ω/V;
试验期间,无电解液泄漏、外壳破裂、 着火、爆炸;按照附件5B测试,绝缘电 阻≥100Ω/V;可以终止充电或达到过流 水平后,REESS外壳上温度在2小时内温
度梯度变化小于4℃。
试验期间无电解液泄漏、外壳破裂、着 火、爆炸;按照附件5B测试,绝缘电阻
≥100Ω/V
火烧
测试过程中无爆炸
验证规程
附件9G 附件9H 附件9I 附件9F
附件9J
附件9B 附件9E第
3.2.2
分类 测试项目
评价指标
验证规程
震动
试验期间无电解液泄漏、外壳破裂、着 火、爆炸;按照附件5B测试,绝缘电阻
≥100Ω/V
附件9A
机械安 全性
机械冲击
基于零部件测试:测试期间,无着火、 爆炸;安装保持不变;按照附件5B测试,
故障发生事故的风险进行验证分析。
表2ECE R100 Part II 测试方法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概述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概述
过充保护 过放保护 过温保护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SOC调至50%以上; 相关功能正常; 2)测试程序: ➢ 充电电流≥1/3C 但不大于厂家规定的最大电流; ➢ 保护功能起作用或;REESS最高温度以上10℃ ➢ 试验后进行标准循环(如厂家无特殊要求,标准循环已
常充电电流增加到过流水平; ➢ 过流保护功能起作用或2小时温度变化<4℃结
束; ➢ 按照附件8 附录1进行一次标准循环;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二、国内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2、国内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国内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绝缘电阻≥100Ω/V或防护等级IPXXB
附件9C
机械挤压
基于零部件测试:测试期间,无着火、 爆炸;按照附件5B测试,绝缘电阻 ≥100Ω/V或防护等级IPXXB
附件9D
一、中欧电动车用电池法规对比
1、欧盟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从2016年7月起,欧盟理事会要求申请欧盟的整车型式认证时必须满足ECE R100要求,法规采用的是2013年
2020年5月,作为我国第一个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强制性国标,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 要求》正式发布(代替GB/T31485-2015 ; GB/T31467.3-2015 )。在考虑到正常使用场景、可预见的故障条件、 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充分理解电动汽车安全失效模式与提前防范措施。强标取消了翻转和跌落项目, 同时也新增或调整了关键测试项目。对于M1、N1及以外的车辆电池包振动分三个轴进行,每个轴向均进行12h随 机及1h定频振动,并规定了振动试验后的电池包需进行浸水实验,
二、国内新能源车用电池系统法规与测试标准
3.1 测试项目的差异 条件满足情况下试验周期可缩短至1~2周,需要提供的试验样件数相对较低,从这两个角度可为企业减轻认证
所需经济负担。但同时减少环境安全类验证也给产品质量保证带来了一定风险,具体表现如:高海拔下电池系统 散热性能降低,充放电过程中温升、温差增大,热稳定性受到影响;自然界的雨水、井水、河水等均是混有杂质 的非纯净水,溶解有电解质,一旦蓄电池包或系统的气密存在缺陷,将可能造成线束密集区或金属接插件内部短 路,甚至发生冒烟起火爆炸,浸水防水等级关乎电池安全。
测试方法概述
测试项目
测试方法概述
震动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SOC调整为95%以上;
2)测试程序:
机械挤压(仅
➢ Z轴向;7-50-7 Hz正弦振动,能重复12次,共计3小时; 适用于M1和
➢ 按照附件8 附录1进行一次标准循环;
N1车型)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SOC调整 为95%以上; 2)测试程序: ➢ 挤压力100-105kN,起效时间小于3分钟,保持
1)REESS放在环境仓中测试;环境仓从20±10°C开始,逐 渐升高值高温阈值;
有冷却系统禁止运行; 2)过热保护功能起作用或样件温度稳定
外部短路 温度冲击
火烧
1)测试条件:测试环境(20±10)°C;电池电量 ≥95%SOC;相关功能正常; 2)测试程序: ➢ 所有连接闭合;短路电阻≤5mΩ; ➢ 保护功能起作用或外壳温度稳定; ➢ 试验后,如可行,进行1C放1/3C充标准循环; ➢ 测试后观察1小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