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共生在记叙文阅读中的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写共生在记叙文阅读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项重难点,两者具有相辅相成与互为提高
的关系,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只有经过大量阅读才能提升知识储备与提高
表达能力,才能在写作时做到胸有成竹,写作实践是对阅读效果的检验。

初中语
文记叙文阅读中,教师可以结合读写共生的理念,创设教学模式,落实探析文本
思想情感与激发学生写作情绪,理清基本结构框架与打好作文写作基础,学习人
物刻画方法与更好塑造人物形象。

根据记叙文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与合作探究,落实以上阅读教学策略,在读写共生中发展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

关键词:读写共生;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训练又能够
优化阅读,两者之间联系紧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需
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写共生是一种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将阅读与写
作有机地融合起来,通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分析与探究基本阅读
内容,提升相关知识储备,掌握文本用词用语、行文逻辑,学习其中经典的表达
方法,布置相关写作实践任务,可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好达成相关教学目标。

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为
更好提升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记叙文阅读中实践读写共生。

1.
探析文本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写作情绪
语文教育教学中,主要依据教材课文开展阅读教学,因此阅读是语文教学的
主体,同时也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基础。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选自名家名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对于记叙文而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1]。

在记
叙文阅读教学中实践读写共生的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丰富的图文与视频资源,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独立阅读、自主学习,探析文本思想情感,让学生的
心灵受到触动,从而激发学生写作情绪。

通过落实以上的教学模式,既能够让学
生通过阅读熟悉记叙文基本内容,也能够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实现了读写共生。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师可
以先布置自主预习任务,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其人与历史背景,熟悉基本字词,能够做到正确、流畅、有感情地阅读全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图文资
料展示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布鞋教授”李小文讲座、屠呦呦提炼青蒿素
等事例,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严谨刻苦治学的人物?从而
引入本课教学。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探析文中蕴含的情感内涵,让学生
认识到: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热爱祖国和为
祖国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优秀品质。

以此触动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你还了解哪些
类似的人物?如何写一篇记叙文?从而激发学生写作情绪。

1.
理清基本结构框架,打好作文写作基础
对于写作而言,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不仅需要具备海量的知识储备、
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还需要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基本的结构框架[2]。

对于记
叙文写作而言,重点是谋篇布局,很多初中生知识储备足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也比较好,但是在写作时却遇到很多问题,表现为跑题、逻辑混乱、缺少成分等,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写作思路不清等导致的。

在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中,教
师需要指导学生理清基本结构框架,学习经典文章谋篇布局方法,以此打好作文
写作基础,从而写出逻辑情绪、结构完整的优秀作文。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老王》一文,主要是写老王的不幸,需要让学
生把握老王、杨绛和家人的善良等。

这篇文章描写了四件事,分别是送冰、送钱
先生到医院、改装三轮、送鸡蛋和香油,教师可以先分析其中的一件事的结构框架,之后让学生分析其他三件事的结构框架,以此总结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框架,
帮助学生打好记叙文写作的基础。

通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可以总
结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框架是有主要人物、时间和地点,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总结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布置“难忘的人”等类似的主题作文,要求学生
根据这个框架,写一篇短篇记叙文,以此巩固阅读成果。

1.
学习人物刻画方法,更好塑造人物形象
在记叙文写作中,核心关键点是刻画人物,塑造令读者难忘的人物形象。

在过去的记叙文写作中,很多初中生多注重叙事而忽视了写人,这种写作模式只会让作文显得平平无奇、毫无特色[3]。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记叙文,学习其中人物刻画方法,指导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运用这些方法,更好塑造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将相关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老山界》,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整体把握全文,认识按照时间变化与地点转移叙述方法,结合与红军战士相关的语言、行动、场面、景物等描写,学习刻画人物方法;感受翻越老山界的困难,体会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本文,提出关于人物刻画的问题,比如: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刻画方法?在文中23节中,写山峰和四周景物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主要作用是什么?文本如何刻画红军战士的形象?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然后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点评与总结,比如:主要借助场面和景物侧面描写,语言和行动等正面描写,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

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记叙文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以上方式,描写一个生活中或者荧屏上的人物,在写作之后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完善,展示优秀的作文,鼓励学生优化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初中语文读写共生在记叙文阅读中的实践,教师需要根据初中语文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读写共生的深刻内涵,借助一些经典的记叙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将其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指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记叙文的写作,从而逐步提高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任凭. 读写共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J]. 试题与研究, 2018(23).
[2]杨小燕. 以读导写读写共生——《仿写在起步作文教学中的指导策略》个人微课题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10):0005-0006.
[3]郭文亚. 读写共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导学, 2017, 000(028):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