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_程序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信息技术_程序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标:
1、知识、技能⽬标:让学⽣掌握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能够使⽤三种基本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2、过程、⽅法⽬标: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理解三种结构的基本思想,并对流程图和程序语⾔进⾏对照分析,提⾼学⽣分析问题的能⼒,增强学⽣利⽤程序设计语⾔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和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培养学⽣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帮助学⽣探究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神秘⾯纱,⿎励学⽣⾃主探索计算机软件的设计,注重学⽣协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重点:
1、理解三种结构的基本思想
2、理解选择结构中if语句的三种形式,循环结构的for…next,do…while…loop 循环
3、能读懂并会分析三种结构的算法及程序代码
五、教学难点:
读懂程序,分析运⾏结果
六、教学⽅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七、教学过程
1、思考讨论,导⼊新课:⽣活中如何交换两个瓶⼦中的醋和酒?
拓展:输⼊两个数,如何交换这两个数,再输出它们交换后的结果呢?(1)分析问题。

要交换两个数,要利⽤⼏个变量来保存数据?
(2)分析程序的执⾏步骤,设计算法。

第⼀步:输⼊两个变量A、B的值。

第⼆步:利⽤第三个变量C来进⾏交换,交换的过程如下:
C=A
A=B
B=C
第三步:输出交换后A、B的值。

2、讲授新课
(⼀)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程序结构,它是由若⼲个依次执⾏的处理步骤组成的。

如图,A语句和B语句是依次执⾏的,只有在执⾏完A语句后,才能接着执⾏B语句。

顺序结构的特点:
1. 执⾏过程是按顺序从第⼀条语句执⾏到最后⼀条语句。

2. 在程序运⾏的过程中,顺序结构程序中的任何⼀条语句都要运⾏⼀次,⽽且也只能运⾏⼀次。

思考与练习:
开始
a=10
b=20
t=a
a=b
b=t
结束
流程图执⾏完后,a= ;b= 。

(⼆)选择结构
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只有顺序结构是不够的,
经常会遇到⼀些条件的判断,流程根据条件
是否成⽴有不同的流向。

如下图所⽰,程序
根据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选择执⾏A操
作或B操作
这种先根据条件做出判断,再决定执⾏哪⼀
种操作的结构称为分⽀结构,也称为选择结
构。

讨论以下程序采⽤的程序结构?
IF语句的三种形式
1.单分⽀选择结构
IF <表达式> Then
语句块
End If
应⽤举例:
1、输⼊两个数x 和y,⽐较它们的⼤⼩,若x⼩于y,则交换x和y 值,使得x ⼤于y。

Private sub form_click( )
x = inputbox (“请输⼊x”)
y = inputbox (“请输⼊y”)
If x < y Then
t = x
x = y
y = t
End if
print “x”; x , ”y”;y
End sub
2.双分⽀选择结构
IF <表达式> Then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End If
应⽤举例:输⼊⼀个正整数,判断它是奇数还是偶数
3.多分⽀选择结构
IF 条件1 Then
语句块1
ElseIf 条件2 Then
语句块2
……
[ Else
语句块n+1 ]
End If
程序运⾏到ElseIf 语句时,依次判断条件,如果找到⼀个满⾜的条件,则执⾏它下⾯的语句块,然后跳到End If,执⾏后⾯的程序。

如果列出的条件都不满⾜,则执⾏Else 语句后⾯的语句块;如果列出的条件都不满⾜,⼜没有Else ⼦句,则直接跳过End If ,不执⾏任何语句块。

选择结构的特点。

①选择结构是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来决定程序执⾏⾛向的结构。

②程序运⾏的过程中,在选择结构内,⽆论P条件是否成⽴,只能执⾏A操作或B操作之⼀,不可能既执⾏A操作⼜执⾏B操作,也不可能A操作和B操作都不执
巩固练习:
1.下列语句属于程序三种基本结构中的哪⼀种()
X=100
If x<0 then
Y=abs(x)
Else
Y=sqr(x)
End if
A. 选择结构
B. 循环结构
C. 顺序结构
D. 以上三项是
2.分析下⾯⼀段VB程序,该程序运⾏后y的值是()
x = 3
IF x > 3 Then
y = 2 * x
Else
y = 3 * x+1
End if
A. 25
B. 26
C. 10
D.6
3.分析并完善流程图
执⾏流程图,当输⼊x的值为4时,输出y的
值为2,则菱形判断框中的条件可能为
________
A. x>3
B. x>4
C. x<=4
D. x<=5
4.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
(1)3公⾥内(含3公⾥),收费8元;
(2)超过3公⾥但未超过6公⾥部分,按1.5元/公⾥收费;
(3)超过6公⾥部分,按2.25元/公⾥收费。

根据以上标准,输⼊出租车⾏驶的公⾥数,请计算顾客需付费多少元?【参考代码】
Dim s As Single
Dim p As Single
s=Val(InputBox(“s=”))
If s<=3 Then
p=8
End If
If ______________Then
p=1.5*(s-3)+8
End If
If s>6 Then
p=2.25*(s-6)+1.5*3+8
End If
Print p
(三)循环结构
思考讨论:累加求和。

题⽬:计算1+2+3+…+10的和。

1、分析问题。

提⽰进⾏累加运算,可先设累加变量初值为0,还要准确理解循环次数,避免出现多⼀次循环或少⼀次循环的情况
2、流程图表⽰
1、For……Next的语句格式为:
for 循环变量= 初值to 终值step [步长值] [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注:当“step 步长值”为1时,此项可省略。

(3)程序的编写:
s = 0
For i = 1 To 10 Step 1
s = s + i
Next i
Print "1+2+3+…+10的和是"; s
拓展举例
1+2+3+…+100的和
1+3+5+…+11的和
1+6+11+…+101的和
10+8+6 +…+2的和
100+99+98 +…+1的和
2、Do while …loop循环
Do while 条件
循环体
Loop
巩固练习
两种⽅法编程计算1+4+7+10+ …+100
注:For…Next语句和Do while…Loop语句在许多情况下是可以通⽤的,但是For…Next语句更适合⽤于循环次数容易确定的情况,⽽Do while…Loop语句的使⽤则更灵活些。

循环结构的特点:
①循环结构中通常都有⼀个起循环计数作⽤的变量,这个变量的取值⼀般都包含在执⾏或终⽌循环的条件中。

②循环结构主要⽤在⼀些有规律的重复计算的算法中,例如累加求和、累乘求积等问题。

课堂总结
节课我们学习了三种结构:顺序结构、分⽀结构和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地执⾏的程序结构。

2、选择结构: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来决定程序执⾏⾛向的结构。

3、循环结构:需要重复执⾏同⼀操作的程序结构称为循环结构。

For……Next Do while …loop
我们灵活运⽤这三种基本结构,就可以编写出各种各样的程序,解决许多实际的问题。

经过前⼏节课的学习,学⽣已经熟练掌握控件的添加、属性的设置、动作的实现等内容,对于VB程序的建⽴、运⾏、调试过程也有了多次实践经验,这些内
容的学习和掌握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定的基础。

学⽣在数学课中已经有了算法的基础,学⽣对事物的分析、综合能⼒及独⽴思考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都有了⼀定的⽔平,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有能⼒进⾏⾃我探究,如果⽤⼀种学⽣⽐较感兴趣的,能够贴近学⽣⽇常⽣活的例⼦来分析三种结构的话,学⽣会⽐较感兴趣。

这⼀节内容在教学⽅法和教学⼿段上,根据我学校教学设备的具体情况,采⽤了在多媒体电教室上课,采⽤展⽰图⽚、分组讨论,多媒体演⽰课件、巩固练习等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学习效果较好。

⼀、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本模块旨在使学⽣进⼀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种程序设计语⾔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内容,根据《信息技术考试说明》的要求,学⽣应能够利⽤流程图准确分析VB程序结构,其中许多细节问题,如变量的命名、符号的书写、格式的书写等都要能巧妙处理,所以上好这⼀课⾄关重要。

巩固练习:
1.下列语句属于程序三种基本结构中的哪⼀种()
X=100
If x<0 then
Y=abs(x)
Else
Y=sqr(x)
End if
A. 选择结构
C. 顺序结构
D. 以上三项是
2.分析下⾯⼀段VB程序,该程序运⾏后y的值是()
x = 3
IF x > 3 Then
y = 2 * x
Else
y = 3 * x+1
End if
A. 25
B. 26
C. 10
D.6
3.分析并完善流程图
执⾏流程图,当输⼊x的值为4时,输出y的
值为2,则菱形判断框中的条件可能为
________
A. x>3
B. x>4
C. x<=4
D. x<=5
4.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
(1)3公⾥内(含3公⾥),收费8元;
(2)超过3公⾥但未超过6公⾥部分,按1.5元/公⾥收费;
(3)超过6公⾥部分,按2.25元/公⾥收费。

根据以上标准,输⼊出租车⾏驶的公⾥数,请计算顾客需付费多少元?【参考代码】
Dim s As Single
Dim p As Single
s=Val(InputBox(“s=”))
If s<=3 Then
p=8
End If
If ______________Then
p=1.5*(s-3)+8
End If
If s>6 Then
p=2.25*(s-6)+1.5*3+8
Print p
5.以下程序段执⾏后,整型变量s的值为()
s=0
for i=1 to 3
s=s+i
next i
A. 6
B. 3
C. 1
D. 0
6.下列程序段执⾏后,整型变量s的值是()
S=0
For i=1 to 5
S=s+1
Next i
A. 5
B. 0
C. 1
D. 15
7.以下是计算s=1*2*3*…*10的程序代码,请补全程序。

Dim s As Long
Dim i As Integer
s=__________
For i=1 To 10
s=__________
Next i
Print s
8.阅读下列程序,写出运⾏结果。

Dim s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s = 0
For i = 1 To 5 Step 2
s = s + i
Next i
Print s
运⾏结果:__________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的是通过讲授法和讨论法,引导学⽣思考理解来达到教学⽬标。

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氛较好。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理念的
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式。

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

本节课是很关键的⼀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个促进的作⽤。

1、知识、技能⽬标:让学⽣掌握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能够使⽤三种基本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2、过程、⽅法⽬标: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理解三种结构的基本思想,并对流程图和程序语⾔进⾏对照分析,提⾼学⽣分析问题的能⼒,增强学⽣利⽤程序设计语⾔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和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培养学⽣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帮助学⽣探究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神秘⾯纱,⿎励学⽣⾃主探索计算机软件的设计,注重学⽣协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