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兔乐乐》含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小兔乐乐》含反
思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小兔子的基本特征,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
2.能积极参与故事讲述,感受故事中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认识小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难点:学会讲述故事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教具:小兔子玩偶、图片、PPT、音乐《小白兔》。
2.环境准备:布置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故事氛围。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唱《小白兔》歌曲,活跃氛围。
2.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玩偶,引起兴趣。
(二)故事讲述
1.教师以PPT形式讲述《小兔乐乐》的故事。
2.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小兔子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故事情节。
3.故事结束后,邀请幼儿分享故事中的有趣环节。
(三)互动环节
1.教师出示小兔子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子的特征。
2.邀请幼儿模仿小兔子的跳跃动作,体验小兔子的活泼可爱。
3.分组讨论,每组分享小兔子在故事中的生活习性。
(四)故事复述
1.教师邀请幼儿复述《小兔乐乐》的故事。
2.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邀请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反思本次活动,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小兔子,了解其生活习性。
2.环境创设:在教室布置小兔子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作品。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故事《小兔乐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故事讲述和互动环节。
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提高。
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1.部分幼儿在讲述故事时,语言表达能力仍需提高,教师应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
2.活动中,部分幼儿对互动环节的参与度不高,教师应适时调整活动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重难点补充:
一、活动重点补充
1.在导入环节,通过歌曲《小白兔》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教师可以边唱边做动作,引导孩子们模仿,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我们一起来模仿小兔子,耳朵竖起来吧!”
2.在故事讲述环节,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仿小兔乐乐的语气和动作,让孩子们更加身临其境,如:“小兔乐乐遇到了大灰狼,它会怎么说呢?‘哦,不!大灰狼好可怕!’”
二、活动难点补充
1.在互动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回答,如:“小兔子最喜欢吃什么呀?(引导孩子们说出‘萝卜’)那我们一起来模仿小兔子吃萝卜的样子吧!”
2.在故事复述环节,教师可以提示孩子们使用关键词,帮助他们构建句子,如:“谁能告诉我,小兔乐乐是怎么跳过小河的?(等待回答)对,它说‘跳一跳,跳一跳’,那我们一起来复述这个故事吧。
”
活动过程补充:
(二)故事讲述
1.教师以PPT形式讲述《小兔乐乐》的故事,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猜猜小兔乐乐为什么不敢出门呢?”
幼儿A:“因为它害怕大灰狼。
”
教师:“对,小兔乐乐害怕大灰狼。
那它后来是怎么鼓起勇气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故事吧。
”
(四)互动环节
1.教师出示小兔子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子的特征。
教师:“请大家看看,小兔子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B:“长长的,像两根天线。
”
教师:“对了,小兔子的耳朵长长的,非常可爱。
”
2.邀请幼儿模仿小兔子的跳跃动作,体验小兔子的活泼可爱。
教师:“现在,我们都来模仿小兔子跳一跳,看谁跳得最高最像小兔子。
”
3.分组讨论,每组分享小兔子在故事中的生活习性。
教师:“我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来讨论一下,小兔乐乐在故事里都做了些什么?”
教师:“今天我们讲了小兔乐乐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小兔子有长长的耳朵,喜欢吃萝卜,还知道了小兔子是如何勇敢地面对困难的。
”
2.邀请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师:“谁来说说,你在今天的活动中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幼儿C:“我最开心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跳小兔子的舞蹈。
”
3.教师反思本次活动,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今天的活动大家表现得非常棒,但如果在讲述故事时,我们能够更加大声一点,那就更完美了。
下次我们试试看!”
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设计不同难度
的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和表达的机会。
2.在互动环节,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如果发现某个孩子参与度不高,可以适时鼓励或调整方式,让他们感到自在和被接纳。
3.讲述故事时,语速不宜过快,确保孩子们能够跟上故事的节奏,理解故事内容。
4.注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孩子们难以理解的词汇,确保他们能够理解教学内容。
5.对于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可以用图片或实物辅助展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6.在活动结束后,可以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
7.注意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变化,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