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逛梁子采砂场项目(报批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本)
项目名称:益民乡撒逛梁子采砂场
建设单位(盖章):盐边县恒裕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10年4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环境质量状况
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质量
布点
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2.1-93)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结合项目区周护目标、源分布特征和气象条件等,收集2008年攀枝花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省道S310红格过境线新建公路长平村监测平村距离项目区4.5km,相距较远,但益民乡区域范围内近年来新建厂矿企业较少,环境空气质量变化不大,项目引用
频率
位
空气监测点,1#点为长坪村(项目区东面4.5km);
目
2、SO2三项。
间及频率
008年5月26日~28日,TSP为日平均浓度,监测时间3天,每天监测一次,连续监测12小时;SO2和NO2为小时平均天监测4次,采样时间是07:00、11:00、15:00和19:00。
见表3-1及表3-2。
测结果单位:mg/Nm3
7日_28日__长平村_0.045_0.048_0.090__标准_0.3__表3-2 SO2、NO2小时浓度监测结果表
_0.004* _0.033_0.004* _0.020_0.004* _0.018_0.004*
7_0.004*_0.010_0.004*_0.011_0.004*_0.009_0.004*_0.010___5.28_0.004*_0.009_0.004*_0.006_0.004*_0.017_0.0 50_NO2_0.24__表3-1、3-2的数据表明,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因子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环境质量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的要求,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项目所在水系为巴拉河),引用《厂页岩开采及页岩砖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水环境质量监测资料作为评价依据。
面:断面Ⅰ位于项目区所在巴拉河断面上游1000m,断面Ⅱ位于项目区所在巴拉河段面下游1000m。
果见表3-3。
水环境监测结果
水域标准_6-9_20_4_150_1.0_1×104个/L__由表3-3可看出,对巴拉河水质监测指标除pH外,其余均超过《地表水环境2)Ш类水域水质标准限值。
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差,主要原因是由于沿河没有收集到的未处理的生活
环境质量
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值:昼间LAeq为54.6dB,夜间LAeq为44.3dB,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即昼间LAeq≤60dB,夜间LAeq≤50dB。
态环境质量
域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减少等方面影响较小,不涉及珍稀濒危物种。
评价区域内植被类型主要为荒草、灌丛及剑麻等区域内系统生物多样性程度较低,受人类活动影响,无珍稀野生动植物存在。
本项目在该地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影
环境关系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位于盐边县益民乡新民村二社,矿山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2′03″,北纬26°34′14″,项目区北面250m有一巴拉河,北面500为一条至红格的公路,北面850m为西攀高速公路;西面1500m为金沙江;南面以及东面均为山坡。
境保护目标见表3-4。
环境保护目标
评价适用标准
建设项目工艺分析
运营期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砂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采场占地面积61600m2,开采标高:
+1195m~+1130m。
本项目采用单台阶(高5m)开采的作业方式,严格按照“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开采时每个台阶分两个分层进行采掘,台阶边坡坡面角60°,安全平台宽度3m,每隔2个安全平台布置一个清扫平台(宽8m),矿山整体边坡角36°~42°。
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采用挖掘机拨开表层土,由装载机将挖松的砂矿铲至采场北面的料仓(15m3)内,然后通过倾斜的钢板溜槽(0.5m×0.5m×0.1m,坡度10°)进入两级振动筛(¢
3mm、¢8mm),振动筛顶部设置有6个雾化喷咀,在筛分的同时供水,一方面可控制粉尘排放量,另一方面水携带物料由凹形钢结构溜槽至螺旋洗砂机内进行清洗。
直径≤3mm的细砂(含水率为80%)通过振动筛西北角设置的凹形钢结构倾斜溜槽(宽0.5m、坡度20°)至螺旋洗砂机(¢1.2×5m),物料在叶轮的带动下翻滚并互相研磨,除去覆盖砂石表面的杂质,同时加水形成强大水流及时将杂质及比重小的异物带走并从洗槽溢出口(¢200mm钢管)排出,经一次洗涤后的物料通过旋转的叶轮再次送至螺旋洗砂机(¢1.2×5m)进行二次清洗,携带杂质的泥浆由洗砂机的溢出口(¢200mm钢管)排出,清洗后的细砂(含泥<10%)由旋转的叶轮送至细砂堆
场。
直径3mm~8mm的中砂(含水率为40%)通过东北角设置的0.5m宽0.8m高的钢结构挡板阻挡后由底部设置的凹形钢结构倾斜溜槽(宽0.5m、坡度10°)至尺寸为¢
1.5×7m以及¢1.2×5m的两台螺旋洗砂机进行二次清洗。
直径>8mm的砂矿进入破碎机破碎(粒径≤10mm)后由凹形钢结构倾斜溜槽(宽
0.5m、坡度10°)送至尺寸为¢1.5×7m以及¢1.2×5m的两台螺旋洗砂机同直径为3mm~8mm的中砂一起进行二次清洗,泥浆由溢出口排出,中砂(含泥<10%)通过叶轮送至中砂堆场。
本项目的工艺流程及其产污情况见图5-2。
二、项目物料平衡分析
1. 总物料平衡
本项目总物料平衡见表5-1。
表5-1 总物料平衡表 m3/a
洗砂机200
(新水量1.6)
循环使用198.4
泥浆带走0.16
蒸发损耗 1.44
厂区洒水3(新水)蒸发损耗 3
生活用水0.9(新水)
蒸发损耗0.18
用于厂区绿化0.72 绿化用水 4.28(新水)蒸发损耗、植物吸收 4.28 合计208.18 合计208.18
该项目水平衡图见表5-3。
三、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污染工序
1、大气污染工序
经过计算,在洒水增湿的情况下(洒水量约为2t/d),本项目采场、各堆场产生的扬尘量约为2.6t/a。
(2)砂矿加工车间内产生粉尘,包括料仓受料处、振动筛粉尘、破碎机进料口及出料口粉尘;
受料仓:装载机将物料转运至受料仓时将产生一定量的粉尘,环评要求砂矿加工车间四周以及顶部设置彩钢瓦遮挡,且装载机在卸料时尽量降低装载机卸料落差,并且在受料仓顶部设置一个定向雾化喷咀针对受料仓处的粉尘进行喷水作业。
振动筛:项目在振动筛顶部设置有6个雾化喷咀(¢50mm钢管)供水给螺旋洗砂机,供水的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振动筛处的粉尘。
破碎机:经振动筛分离出的直径>8mm的物料需进行破碎,物料由倾斜的钢结构凹槽进入破碎机,由于物料颗粒较大,且在筛分工序由于喷水而含有一定的水分,因此进料口处产生粉尘较小;破碎后的直径≤10mm的物料再由倾斜的钢结构凹槽进入螺旋洗砂机,破碎机出料口产生的粉尘建议通过洒水增湿控制,可在出料端设置1个雾化喷咀(¢50mm钢管)进行喷水作业。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该部分粉尘排放量较少,约为0.8t/a。
(3)汽车运输扬尘;
为了防止汽车运输过程扬散以及抛洒等现象,要求在装车过程中严禁在项目区沿途随地洒落,必须封闭好车厢,对没有遮盖的车辆应加盖蓬布;运输中产生的扬尘采用洒水增湿控制,另外环评建议每天专人对路面喷水3-4次(洒水量为
1m3/d)。
工程“三废”排放量统计表
环境影响分析
4. 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噪声源(固定源)主要是破碎机、振动筛等设备的运转噪声,其源强在80~90dB(A)之间,在通过治理措施后厂房的合成源强为74.2dB(A),最终在经过距离衰减,降低噪声对厂界的贡献值。
噪声衰减公式:
其中:
―距离衰减值,dB(A)
―点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噪声随距离衰减计结果见表7-1。
表7-1 噪声随距离衰减计算
距离(m) 1 2 3 4 5 6 7 8 9 10 衰减声级dB(A)0 6.0 9.5 12.0 14.0 15.6 16.9 18.1 19.1 20 距离(m)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衰减声级dB(A)20.8 21.6 22.3 22.9 23.5 24.1 24.6 25.1 25.6 26.0 距离(m)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衰减声级dB(A)26.4 26.8 27.2 27.6 28.0 28.3 28.6 28.9 29.2 29.5 距离(m)35 40 45 50 55 60 70 100 150 200 衰减声级dB(A)30.9 32.0 33.1 34.0 34.8 35.6 36.9 40 43 46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各设备正常运行并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后合成声级值为
74.2dB(A)。
由于合成源强中心距离厂界30m,经过距离衰减29.5dB(A)后对环境贡献值为55.0 dB(A),与背景值叠加后,厂界昼间噪声(夜间不生产)能够厂界达标。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