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基坑定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性基坑定义
关于沟槽和是基坑的定义
底宽3m以内且底长大于宽3倍以上的按沟槽计算;
底面积在20平方米以内的按基坑计算;
底宽在3m以外,坑底面积在20平方米以外,按挖土方计算。

挖土方又分为
1)凡挖土厚度在30cm以上的场地平整工程,按挖土方计算;
2)凡槽长不超过槽宽的3倍,且底面积大于20平方米的为挖土方;
3)槽长大于槽宽的3倍,而槽宽在3m以上的为挖土方工程
总结一下:基坑和基槽的区别主要是计价时不同,施工方法区别不大。

工程量计算规定:底宽3m以内且底长大于宽3倍以上的按沟槽计算;底面积在20平方米以内的按基坑计算;底宽在3m以外,坑底面积在20平方米以外,按挖土方计算。

其作用都是为了按照设计的要求对基底进行补强处理和满足基础建造在设计的标高上。

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基坑·沟槽计算方法
1.基坑土方量计算
挖基坑多用于需全部大开挖的满堂基础、**基础、设备基础等土方工程。

(1)四面放坡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棱柱体(即上下底为两个平行的平
面,所有的顶点都在两个平行平面上的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

V=(1÷6)H(A1+4A0+A2)(1)
式中V——四面放坡基坑土方量(体积)(m3);
H——基坑深度(m);
A1、A2——基坑上、下底面积(m2);
A0——基坑中截面((1÷2)H处)面积(m2)。

(2)圆形放坡基坑土方量计算
圆形放坡基坑土方量按下式计算。

V=(1÷3)πH(R21+R1R2+R22)(2)
式中V——圆形放坡基坑土方量(体积)(m3);
R1、R2——圆形基坑上、下底半径(m);
π——3.14;
H——基坑深度(m)。

2.基槽土方量计算
多用于建筑物的条形基础、渠道、管沟等土方工程量。

基槽土方量计算,可沿其长度方向分段进行计算,各段土方量之和,即为总土方量。

如该段内基槽横截面形状、尺寸不变时,其土方量即为该段横截面面积乘以该段基槽长度,一般两边放坡按下式计算
V=H(B+mH)L(3)
式中V——两边放坡基槽该段土方量(体积)(m3);
H——基槽深度(m);
B——基槽槽底宽度(m);
L——该段基槽长度(m);
m——坡度系数,m=C/H,当m=0,则表示基槽垂直开挖不放坡;
C——基槽一边坡底宽(m)。

如该段内横截面的形状、尺寸有变化时,也可近似地用棱柱体的体积公式按下式计算。

Vi=(1÷6)Li(Ai1+4Aoi+Ai2)(4)
式中Vi——基槽该段土方量(体积)(m3);
Li——该段基槽长度(m);
Ai1、Ai2——该段基槽两端横截面面积(m2);
Aoi——该段基槽中截面(1/2Li)面积(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