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数学四年级上册八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单元检测(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四年级数学冀教版上册同步单元小练习一、选择题
1.数A是36,数B比数A多8,则A、B两数的平均数是()。

A.22B.40C.32
2.下面统计图中,横线所在位置能反映这四个数的平均数的是()。

A.
B.
C.
3.一个游泳池里,立指示牌()最能帮助人们根据身高判断下水是否安全。

A.此处水深140cm B.平均水深140cm C.最深处水深140cm
4.亮亮调查了四个班学生最喜欢的颜色,()班喜欢蓝色的学生最多。

A.1B.2C.3D.4
5.国家倡导发展夜市经济,毛毛的妈妈下班后就去摆夜摊,第一天赚了161元,第二天、第三天共赚了325元,平均每天赚()元。

A.162B.243C.270D.486
二、填空题
6.下面是四年级朗诵比赛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几名选手的比赛成绩记录表。

选手1选手2选手3选手4
第一小组98分92分88分94分
第二小组99分88分89分
要比较哪组成绩好,应该比较两组的( )才公平。

第一小组4个人共得( )分,平均每人得( )分;第二小组3个人共得( )分,平均每人得( )分。

( )小组的成绩好。

7.公园里有甲、乙两群游客正在做团体操,两群游客的年龄如下:(单位:
岁)
甲群:13、13、14、15、15、15、15、16、17、17;
乙群:3、4、4、5、5、6、6、6、54、57。

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 )。

8.下面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8 20 16 35 75
9.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用直条的( )表示数量的多少,直条越( )表示数量越多,直条长度( ),数量就相等。

10.四(1)班5名同学向希望小学共捐赠了50本图书,平均每人捐赠了
本。

三、判断题
11.几个数(这几个数不相等)的平均数一定比其中最大的数小,比其中最小的数大。

( )
12.四(3)班学生的平均体重是43千克,则这个班学生小亮的体重一定是43千克。

( )
13.四(1)班的平均体重是41千克,则这个班的学生小亮的体重一定是41千克。

( )
14.小红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小丽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8厘米,小红一定比小丽高。

( )
15.聪聪的身高是1.6米,他在一个平均1.4米(游泳区分深水区和浅水区)的游泳池中游泳不会有危险。

( )
四、作图题
16.下面是四种动物的平均寿命统计表,根据统计表画出相应的条形统计图。

动物种类狗蓝鲸大象熊猫
平均寿命(年)10857525
五、解答题
17.赵军对三人一年阅读课外读物情况统计如图。

(1)这个统计图每格表示()本读物。

(2)赵军一年阅读了24本,完成统计图。

(3)列式计算四人平均每人一年阅读了()本。

(4)列式计算四人平均每个月共阅读了()本。

18.下面是四(1)班学生最喜欢的益智游戏统计图。

四(1)班学生最喜欢的益智游戏统计图
(1)上面统计图一格表示()人。

(2)四(1)班学生喜欢()游戏的人数最多,喜欢()游戏的人数最少。

(3)平均喜欢每种益智游戏的同学有多少人?
19.下表是元旦上午8时至中午12时某高速路口车流量的统计表。

车型轿车越野车客车货车
数量(辆)352230134228
(1)()车最多,()车最少。

(2)这个高速路口平均每小时通过多少辆汽车?
答案以及解析
1.B
【解析】用36加上8,求出数B;用数A加上数B的和除以2,求出A、B两数的平均数。

36+8=44
(36+44)÷2
=80÷2
=40
数A是36,数B比数A多8,则A、B两数的平均数是40。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平均数的掌握与运用。

2.C
【解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据此对四幅图进行分析即可。

A.因为此图的横线高度等于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不符合题意;
B.因为此图的横线高度仅比这组数据中最小的数高一点,比其他三个数都小,不符合题意;
C.此图中横线高度比较大的两个数矮,比较小的两个数高,所以此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C
【解析】要判断下水是否安全,需要比较人们的身高与游泳池最深处水深的大
小,据此解答。

A.只知道此处水深140cm,不知道别处水深,也就无法判断人们到别处是否安全;
B.知道平均水深140cm,有的地方可能会特别深,无法判断人们进入游泳池是否安全;
C.知道最深处水深140cm,那么人们只需要比较自己的身高在140cm水深处是否是安全的,就可以判断在整个游泳池是否是安全的。

立指示牌最深处水深140cm最能帮助人们根据身高判断下水是否安全。

故答案为:C
4.C
【解析】通过条形的高低直接判断出数量的多少。

1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是8人,2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是5人,3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是15人,4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是13人,据此解答。

因为15>13>8>5,
所以3班喜欢蓝色的学生最多。

故答案为:C
5.A
【解析】先用161加上325计算出三天一共赚的钱,再除以3计算出平均每天赚的钱数,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
(161+325)÷3
=486÷3
=162(元)
所以平均每天赚162元。

故答案为:A
6.平均成绩372 93 276 92 第一
【解析】要比较哪组成绩好,应该比较两组的平均成绩;想要知道总分,把分数相加即可;想要得出平均分,把数量相加除以人数即可;想要知道哪个小组成绩更好,比较两组哪个组分更高即可得出答案。

第一小组:98+92+88+94
=190+88+94
=278+94
=372(分)
372÷4=93(分)
第二小组:99+88+89
=187+89
=276(分)
276÷3=92(分)
93>92
要比较哪组成绩好,应该比较两组的(平均成绩)才公平。

第一小组4个人共得(372)分,平均每人得(93)分;第二小组3个人共得(276)分,平均每人得(92)分。

(第一)小组的成绩好。

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计算以及运用。

7.15岁15 中位数
【解析】根据求平均数、中位数的方法,平均数=数据的总和÷数据个数,求中位数,把数据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个,中间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个数是偶数个,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在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求出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和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由于平均数收到极大值和极小的影响,所以用中位数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据此解答。

甲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13+13+14+15+15+15+15+16+17+17)÷10=150÷10
=15(岁)
甲群游客数据的中位数是:13、13、14、15、15、15、15、16、17、17,
(15+15)÷2
=30÷2
=15
因为乙群游客的平均年龄是:(3+4+4+5+5+6+6+6+54+57)÷10
=150÷10
=15(岁);
3、4、4、5、5、6、6、6、54、57,
中位数是:(5+6)÷2
=11÷2
=5.5
所以:能较好反映乙群游客年龄特征的是中位数。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平均数、中位数的意义,以及平均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8.30.8
【解析】求出这5个数的和,再除以5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8+20+16+35+75)÷5
=154÷5
=30.8
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9.长短长相等
【解析】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来填写,条形统计图的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的多少,每小格表示一定的数量,直条越长,表示纵轴格数越多,也就是数量越多,直条越短,表示格数越少,也就是数量越少,直条长度相等,相对的格数相等,也就是数量相等。

直条越长,对应纵轴格数越多,也就是数量越多,直条越短,表示格数越少,也就是数量越少,直条长度相等,相对的格数相等,也就是数量相等。

考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0.10
【解析】用捐赠图书的总数除以学生人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人捐赠的本数。

50÷5=10(本)
11.√
【解析】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据此可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

据此判断。

例如一组数据分别是143、156、189、174、163,平均数是165,比最大数189
小,比最小数143大。

即几个数(这几个数不相等)的平均数一定比其中最大的数小,比其中最小的数大。

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关键是明确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12.×
【解析】四(3)班学生的平均体重是43千克,有的同学体重大于43千克,有的同学体重小于43千克,有的同学体重可能等于43千克。

据此判断。

由分析得:
因为这个班的学生体重不一定都是43千克,所以小亮的体重一定是43千克这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含义的应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

13.×
【解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不能反映每个数据情况,据此判断即可。

因为四(1)班的平均体重是41千克,
并不是每个同学的体重都是41千克,有的同学的体重比41千克高,也有的同学的体重比41千克低,
所以,小亮的体重不一定是41千克;原题的说法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对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做题时应认真分析,不要被数据所迷惑。

14.×
【解析】平均数,统计学术语,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小红所在小组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代表小红的身高是160厘米,小红的身高可能高于160厘米,也可能低于160厘米;同样的小丽的身高可能高于158厘米,也可能低于158厘米,所以不能判断出小红和小丽谁高。

所以判断错误。

本题考擦汗的是平均数的意义,要注意平均数只能表示一个整体的平均水平,不能代表其中某个个体的具体大小。

15.×
【解析】平均水深1.4米的水池,并不是水池所有地方的水深都是1.4米,有的地方有可能比1.4米深得多,也有可能比1.4米浅得多,据此解答。

在平均水深1.4米的水池游泳,深水区可能会比1.4米深的多,潜水区可能比1.4米浅的多,聪聪的身高1.6米,在一个平均1.4米的游泳池中会有危险;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此题考查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认真分析题意,思考要周全,不要被数据所迷惑。

16.见解析
【解析】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先从列中找到项目,再从行中找到对应的数量高度,画出条形即可。

如下图:
此题主要考查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制作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17.(1)3
(2)见解析
(3)21
(4)7
【解析】(1)由图可知,一格表示(3-0)本,据此计算即可。

(2)根据题意,画出赵军读的本书。

(见详解)。

(3)先求出四人一年共阅读的本数,再除以4即可求出均每人一年阅读的本数。

(4)先求出四人一年共阅读的本数,根据一年有12个月,再除以12即可求出四人平均每个月阅读的本数。

由分析知:(1)3-0=3(本)
故这个统计图每格表示3本读物。

(2)如图:
(3)(12+30+18+24)÷4
=84÷4
=21(本)
故四人平均每人一年阅读了21本。

(4)(12+30+18+24)÷12
=84÷12
=7(本)
故四人平均每个月共阅读了7本。

18.(1)2;
(2)成语接龙;飞花令;
(3)13人
【解析】(1)观察条形统计图,刻度0的上方为刻度2,可知一格表示2人;(2)观察条形统计图及直条上方的数字,直条越长的则数字越大,反之则越小,据此解答即可;
(3)将人数相加得到总人数,用总人数除以游戏种类数即可。

(1)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一格表示2人。

(2)根据分析与条形图可知,四(1)班学生喜欢成语接龙游戏的人数最多,喜欢飞花令游戏的人数最少。

(3)(人)
(人)
答:平均喜欢每种益智游戏的同学有13人。

19.(1)轿;客
(2)236辆
【解析】(1)通过比较表格里的数字的大小即可得出什么车最多,什么车最少。

(2)先算出高速路口四个小时一共通过车的数量,再用车的总数除以4,即可得出这个高速路口平均每小时通过的汽车数量。

(1)352>230>228>134
答:轿车最多,客车最少。

(2)(352+230+134+228)÷4
=994÷4
=236(辆)
答:这个高速路口平均每小时通过236辆汽车。

本题主要考查比较数的大小以及平均数问题。

161018852+++=524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