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胸卡送老人---小学美术德育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个胸卡送老人---小学美术德育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胸卡设计制作为主题,技能上应从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等几个方面来展开平面设计教学,并从“尝试-探索”中掌握这些设计制作元素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教材同时也是一节良好社会公德教育的课题,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了培养同学们尊老敬老的美德,老师通过给老人做胸卡这一活动,鼓励学生细致观察老人的生活,包括家庭、社会(通过各种媒体)看到的老人,培养和激发学生内心的孝心、爱心和热心,使胸卡制作赋予强烈的感情色彩。
二、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
“让我们做一张别致的胸卡送给爷爷、奶奶吧,感谢他们大半辈子的辛劳;让他们多一些安全感,能够自在地穿行于城市的街巷,感受生活环境的美好变迁。
”
2.讲授新课:
⑴了解老人各方面的情况
“你了解身边的老人吗?”
老师简要介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得到代表委员的一致赞同。
不少代表委员呼吁,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银发浪潮”带来的挑战,让老年人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剩下一群妇女儿童、老公公老婆婆。
有的老人快80岁了还得下地干活,真难啊!”提起老龄化,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黄龙县八家梁村党支书乔占山深有感触。
他说,现在农村的“留守老人”越来越多,没有别的养老保障,就得靠自己种田。
“子女要是在外头挣钱多,老人还能少辛苦点,农忙时雇个人;要不然,什么农活都得干。
”
城市里的老人同样有难处。
“我身边就有不少‘空巢老人’。
即使有退休金、衣食无忧,但孤独和失落总是困扰着他们。
老龄化问题一定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海勃湾矿业公司孔令宏说。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2020年将占17.2%。
“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居世界之首,而且是‘未富先老’。
我们必须积极应对。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教授刘豫阳这样认为。
她说,老年人为社会作出过贡献,他们大多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工资低,如今又面临诸多困难,社会不应该忘记他们。
⑵讲述、感悟。
分组谈谈自己和爷爷奶奶之间的事,进而了解老人的生活所需,所好,老人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什么情况等等,从而感悟个人胸卡的重要性。
⑶欣赏
看一看:“每一张胸卡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你比较喜欢哪种造型的小胸卡?能说出你喜欢的理由吗?”
说一说:“你准备制作一张怎样的胸卡送给爷爷奶奶?”
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式各样的胸卡,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创作兴趣,启发创作灵感。
从中领悟胸卡的造型元素,足以胸卡制作的外形,色彩、图案、文字的
技能要领,明白胸卡的设计内容、方法等。
⑷尝试
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尽情表现。
制作时注意胸卡设计美观实用的特点。
能恰当的选材,工具的正确使用,操劳过程中画、剪、刻、折叠、切割、粘贴等手艺的灵活运用。
3.评价:
⑴知识与技能:
“你了解胸卡设计制作的内容和方法吗?”
“你能设计和制作一个胸卡送给老人吗?”
⑵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什么要树立尊敬老人、帮助老人的美德?”
“手工制作需要环保意识吗?”
三、课后反思:
通过做胸卡,激发学生对老人的敬爱之情,渗透人类社会知识,引领学生知道关爱社会、关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