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中自主创新体系解构对策研究——以中原经济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e Waihona Puke 。省市 的产业 转移 , 无 疑具 有 重要 的理论 意义和 实践 价值 。 积 极性 , 增 强 民营科 技企业 的创 新创业 动力 。 其次, 政 府要 1 自主创新 主体— — 企业 科 学 指 导 民营科 技 企业 逐 步 建 立和 健 全 适合 于 本 企 业 的 在 知 识经 济时 代 , 国家 自主创 新 的 主体 大多 是 由企 业 技 术研 发部 门和 知识 产权 战 略管理 部 门 , 有序培 养和 引进 扮演, 产业 创 新 与竞 争 的主要 研 发 活动 是企 业 承 担 , 尤 其 企 业 急需 的高层 次科 技创 新人 才 , 从 根 本上 提高 民 营科技 是广 大的 中小微 企业 。 在 中 国, 大约 6 0 0 0万个 中小微企 业 企 业 的研 发 能力 、 创 造 能力和 竞争 实力 。 第三 , 政府 要推动 完成 了 6 5 %发 明专 利 以及 8 O % 以上新 产 品开发 。在 江苏 民营科 技企 业专 利 产业化 、 构 建 民营科 技企 业专 利 融资 的 省 ,大 约 1 3 0万 个小 微企 业创 造 了全 省 6 0 %以上 的经济 协 同体 系、持 续加 大对 民营科 技 企业 专利 信贷 支持 力度 , 总量 , 实现 了 7 5 %的企 业技术创 新成果 。因此 , 企业 ( 主要 以克 服 民营科 技企 业融 资难 的现 实 问题 , 并 通过 继续 实 施
产 业转移 中 自主创新体 系解构对策研究
— —
以 中原 经 济 为 例
李蕾 ( 河 南 工 业 大 学 管 理学 院
摘要 : 产业 转 移 是 中原 经 济 区 的历 史 机 遇 。 应 当构 建 以 企 业 为 主 上 确 立企 业 的市 场 主体 地 位 , 从 机制 上调 动 企 业 家 、 管 理
1 I 2 构建科 技人 才体 系 0 引言 首先 , 重视 企业 科 技人 才队伍 建 设。 中原 经 济 区要加 从 产业 经济 学视 角来 看 , 迄今 为 止全球 共 发生 了 四次 强 重点产 业 、 新兴 产业 的技术 骨 干、 创 新人 才 的培养 , 优 化 大规模 的国际产 业 转移 。第 一 次 国际 产业 转移 肇 始于 1 8 企业 科技 人 才队伍 的学 源结 构 、专业 结构 与年 龄结 构 , 引 世纪 末 1 9世纪 上 半叶 ,产业 转移 的路 径是 从 英 国向欧 洲 进 国 内外 高层 次创 新型 人 才 ,健 全企 业科 技 人 才使 用机 大陆和 美 国转移 。此 次产业 转移 为 美 国在 1 9世纪 末一 跃 制, 为 中原 经济 区 自主创新 体 系的构建和 运行 服务 。 其次 , 成为世 界第 一大 工业强 国奠 定 了物质和 技术基 础。第二 次 加 强企业 高管 队伍 建设。要建 立与健 全科 技创新 型企业 家 国际 产 业 转移 横 跨 第 二次 世界 大 战 之后 的 2 0世纪 5 0年 的选拔 、 培养 与 成 长机 制 , 营造 有利 于 企业 家 健康 成长 的 代和 6 0年代 ,产业 转移 的路径 是从 美 国 向亚洲 的 日本和 生 态环 境 , 促 进企 业 家 队伍数 量增 长与 质量 提高 的 同步发 欧洲 的原联 邦德 国转移 。美国借 助于 此轮 产业 转移 顺利 地 展 ,更 好地 带领 中原 经济 区企 业进 行 不问 断 的技 术创 新 、 完成 了 国内产业 结构调 整 。第 三次 产业 转移 进行在 2 0世 产 品创 新、 组 织 创 新和 品 牌创 新 , 不 断 地 向市 场 推 出具 有 纪6 0 — 7 0年代 , 产 业 转移 的路 径 是从 美、 德、 日等 国 向亚 更 高技 术含 量和 更高 附加 值 的 自主品牌 产 品 , 并 通过 自主 洲新兴 工 业化 国家 转移 。 前 者 完成 了 比较优 势 的产业 升级 研 发进入 发达 地 区行列。 和 转换 , 占据 着 世界 产业链 的高 端部 分 : 后者 启 动 了现 代 1 . 3 搭建 重点 产业技 术创 新平 台 经济 增 长 , 跃 升 为“ 亚 洲 四小 龙” 。第 四次产 业 转移 发端 于 要 针 对 中原 经 济 区各 省原 有 的重 点 产 业 以及 目前 所 2 0世 纪 8 0年代 到 2 0 0 8年 全球金 融危 机 之前 ,产业 转移 承 接 的重 点产 业 , 创 建数 个 技 术创 新 平 台 , 例 如 电子 信 息 的路径 是 从 美 、 日、 德和“ 亚 洲 四小 龙 ” 向 中国和 东 南 亚 国 技术研 究 中心 、 现代 农业 研究 中 心、 纺 织产 业技 术 中心 等 , 家 转移 。前 者将 产业 结构 重 心 向高 技术 化 、 信 息 化和服 务 使之 成为技 术、 信 息与人 才 的“ 蓄水 池 ” 和 集散 地。 业 方 向发 展 , 后 者 产 业结 构 得到 了升 级 , 其工 业 化 进程 大 1 . 4 建 立企业 工程 技术研 究 中心 大加 速 。值 得注 意 的是 , 四次 产业 转移 的成 功 经验 无不 是 要联 合 中原 经济 区所辖 的各 级各 类 高校 、 科 研 院所 共 强调 了技术 转移 中推进 自主创 新。 同建 立企 业工 程 技 术研 究 中 心 , 加 大 研 发投 入 , 增 强 研 发 方 面 ,中国 日益成 为 国 际 产业 转移 的 重要 目标 之 实 力 , 提 高企 业 自身 的科 技创 新 能力 , 彻 底解 决 困扰 所 承

关键词 : 产 业 转移 自主 创 新
中原 经济 区
另一方面 , 《 中原经济 区规划》 出笼并在紧锣密鼓地贯 接 的重点 产业 发展 中遇到 的技术 瓶颈 难题 。 彻 实施 。在 国内产 业结 构调 整 的大背 景下 , 如何 结 合 中原 1 . 5 支持 民营科技 企业 发展 经 济 区 的 实际 情 况深 刻 剖析 自主创 新 的体 系 要素 与 内在 首先, 政 府及 其职 能部 门要严 格 保护 民营企业 的各 类 机理 , 以更 好地 支 撑 中原 经 济 区承 接 来 自国外 和 国 内发达 技 术创 新成 果和 知识 产权 , 激发 民营科技 企业 的创 造 性 与
体, 以产 业 集 群 为载 体 , 以 区 域 协 同创 新 联 盟 为 网 络 , 以科 技 服 务 平 者 和 员工 的积极 性 与主 动性 , 进而确 立和 形 成 以企 业 为主 台 为桥 梁 , 以 政府 支持 为保 障 的 中原 经济 区 自主 创 新 战 略体 系。
体 的区域创 新体 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