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专)》考前辅导[(整理完)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东北农业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试验与统计⽅法(专)》考前辅导[(整理完)⽥间试验与统计⽅法东北农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东北农业⼤学⽹络教育学院
⽥间试验与统计⽅法⽹上作业题
作业题⼀
⼀、名词解释
1、随机样本
2、⽔平
3、随机试验
4、χ2适合性检验
5、概率
⼆、判断,请在括号内打√或×
1、两因素间互作称为⼆级互作,三因素间的互作为三级互作。

2、由8个⼩麦新品系和2个对照品种组成3次重复的品⽐试验,属于单因素试验。

3、设⼀样本有7个观察值,6、10、9、6、12、7、13,则⽅差为2.828。

4、实施⼀个试验在安排区组时原则上应尽可能保持区组内的最⼤⼀致性,区组间允许较⼤差异。

5、将⼀块环境条件相近的试验⽥划分成30个⾯积相同的⼩区,不再做其他处理,观测某品种⼩区产量是⼀个随机试验。

6、若⽆效假设为H0:µ1=µ2,那么备择假设为H A:µ1≠µ2。

7、进⾏⼩麦品种⽐较试验,6个品种,每品种得到4个产量观察值,则该试验具有品种间⾃由度为3,误差⾃由度为20。

8、⽅差分析中,F检验后就进⾏平均数的多重⽐较。

9、相关系数(r)和回归系数(b)都是带有单位的。

10、某样本观察值为17,13,21,10,19,9,11,8,则该样本的中数为14.5。

三、填空
1、农业科学试验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种农业科学理论和技术,考察研究结果的实际表现,客观地评价其推⼴价值和应⽤范围,主要包括()试验、()试验、()试验、()试验和()试验。

2、在⽥间试验过程引起差异的外界因素中,()差异是最主要的,必须加以适当的控制。

3、设⼀样本有5个观察值,6、8、9、12、13,则x=(),s=(),s x=(),CV=()。

4、已知甲,⼄两批⽔稻品种种⼦的发芽率分别为0.9和0.8,甲,⼄种⼦各取⼀粒,做发芽试验,试问有两粒发芽的概率为( ),⾄少有⼀粒发芽的概率为( ),两粒都不发芽的概率为( ) 。

5、反映资料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反映资料离散性的特征数是()。

四、单项选择
1、根据研究⽬的拟定的进⾏⽐较的⼀组处理,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试验,所得各处理平均数值与试验总平均值之差,称为()。

A. 离差
B. 误差
C. 处理效应
D. 每组内离差
2、农业试验中应⽤最多的平均数是()。

A. 算术平均数
B. ⼏何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
D. 中数和众数
3、⽐较番茄的单果重量(g )和体积⼤⼩(cm 3)的变异程度,适宜的统计数是()。

A. 极差 B. ⽅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下列描述不属于正态分布特征的是()。

A. 左右对称
B. 单峰分布
C. 中间⼤两头⼩
D. 概率处处相等
5、对⼀批棉花种⼦做发芽试验,抽样1000粒,得发芽种⼦890粒,若规定发芽率达90%为合格,这批种⼦的检验结果与合格种⼦发芽率90%的差异为()。

A. 不显著 B. 显著 C. 极显著 D. 不好确定
6、对⾦鱼草花⾊进⾏遗传研究,以红花亲本和⽩花亲本杂交,F 1为粉红⾊,F 2群体有3种表现型:红花196株,粉红花419株,⽩花218株。

检验F 2分离⽐例是否符合1:2:1的理论⽐例的分析⽅法是()。

A. ⽅差的同质性检验 B. F 检验 C. 独⽴性检验 D. 适合性检验
7、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个()是⼀个处理。

A. ⽔平组合 B. ⽔平 C. 处理 D. 组合
8、根据某地区1985-2005年间⼩麦单位⾯积产量及秋季降⾬量的关系,计算得r = -0.632,这⼀结果表明()。

(r
0.01,18=0.561,r 0.01,19 =0.549) A. ⼩麦单位⾯积产量与秋季降⾬量⽆关
B. ⼩麦单位⾯积产量随秋季降⾬量的增加极显著地减少
C. ⼩麦单位⾯积产量随秋季降⾬量的增加⽽增加
D. ⼩麦单位⾯积产量随秋季降⾬量的减少⽽增加 9、属于算术平均数重要特性的是()。

A . 0)(=∑-x x B .0)(>∑-x x
C .∑-=-∑22)()(a x x x
D .∑->-∑22)()(a x x x 10、决定系数r 2的取值范围为()。

A. [ 0,1 ]
B.( 0,1 )
C. [ -1,1 ]
D. ( -1,1 )
五、简答
1、试验⽅案的设计要点
2、何谓定量资料、定性资料?各有何特点?
3、以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为例说明⽅差分析中为何将总变异进⾏分解?为何将⾃由度和平⽅和进⾏分解?
六、计算
1、选⾯积相同的⽟⽶⼩区10个,各分成两半,⼀半去雄另⼀般不去雄,产量结果见下表,试测验两种处理产量的差异显著性。

(t 0.05,9=2.262)
⽟⽶去雄与不去雄成队产量数据表区号去雄(x 1i )不去雄(x 2i ) 1 14.0 13.0 2 16.0 15.0 3 15.0 15.0 4 18.5 17.0 5 17.0
16.0 6 17.0 12.5 7 15.0 15.5 8 14.0 12.5 9 17.0 16.0 10
16.0
14.0
2、有⼀橡胶品⽐试验,有A 、B 、C 、D 、E 、F 、G ,7个品种,其中B 为对照,采⽤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区计产⾯积600m 2,根据产量结果进⾏⽅差分析。

请回答以下问题。

变异来源 df SS S F F 0.05 F 0.01 区组间() 14.8751 ()() 3.89 6.93 处理间() 367.9047 ()()() 3.00 4.82 误差()()()总变异
()
414.5714
(2)根据⽅差分析表,请说明处理间由F 检验得到的结论。

(3)多重⽐较(SSR 法)①计算⼩区平均数⽐较的n
s s e x 2
②橡胶品⽐试验产量平均数的LSR 值表 p
2
3
4
5
6
7
SSR 0.05 3.08 3.22 3.31 3.37 3.41 3.44 SSR 0.01 4.32 4.50 4.62 4.71 4.77 4.82 LSR 0.05 ()()()()()()LSR 0.01 ()()()()()()
③橡胶品⽐试验品种平均产量⽐较表
品种⼩区平均产量
差异显著性
0.05
0.01 A 49.7 ()() G 48.7 ()() F 45.3 ()() D 45.0 ()() E 41.0 ()() B(CK) 39.0 ()() C 38.3
()
()
④试验结论
作业题⼆
⼀、名词解释 1、空⽩试验法 2、准确度 3、⼩区 4、统计假设检验 5、随机试验
⼆、判断,请在括号内打√或×
1、不论哪种类型的⽥间试验,所设的⽔平就是处理。

2、在随机区组设计中,增加重复⽽扩⼤试验⽥⾯积,区组间⼟壤差异增⼤,这将导致因⼟壤差异⽽带来试验误差的增⼤。

3、试验设计三项原则,其中重复和局部控制的作⽤是⽆偏地估计试验误差。

4、随机区组设计试验中,区组数等于重复次数。

5、若做100次随机试验,⼀个事件出现20次,则事件的近似概率是0.2。

6、样本容量n 指⼀个总体中变量的个数。

7、变异系数能⽤来直接⽐较两个单位不同或平均数相距较远的样本。

8、3个⼤⾖品种产量⽐较试验中,得到2
e s =75,2t s =12.5,则F 值为75/12.5=6。

9、决定系数(2
r )既可表⽰相关的程度,⼜可表⽰相关的性质。

10、番茄重量(x )和番茄直径(y)的相关系数r = 0.7495,表明番茄重量的变异平⽅和有74.95%是番茄直径的不同所造成。

三、填空
1、试验设计因素的⽔平间距要适当,常⽤的确定⽔平间距的⽅法有()、()、()和优选法等。

2、进⾏⼩麦品种⽐较试验,6个品种,每品种得到4个产量观察值,则该试验具有品种间⾃由度为(),误差⾃由度为()。

3、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法有()法和()法。

4、在0,1,2,3,4,5,6,7,8,9中随机抽取⼀个数字,设A 为抽取的数字≤5,则P (A )=()。

5、直线回归⽅程通式为bx a y +=? ,其中a 叫(),b 叫()。

四、单项选择
1、⽤于反映资料离散性的特征数是()
A .变异系数
B .变异数
C .⽅差
D .标准差 2、下列统计数不属于变异数的是()
A .极差
B .变异系数
C .标准差
D .众数 3、进⾏⽥间试验时,作为试验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A. 准确性和精确性
B. 均匀性和代表性
C. 精确性和均匀性
D. 准确性和均匀性
4、要正确地制定⼀个试验⽅案,必须作到研究⽬的明确,处理⽔平简明合理,并必须在所⽐较的处理之间应⽤()原则。

A. 设⽴对照
B. 全⾯实施
C. 唯⼀差异
D. 相差等距或等⽐例
5、进⾏⽟⽶品种⽐较试验,7个品种,每品种得到3个产量观察值,则该试验误差⾃由度为() A .14 B .18 C .6 D .2
6、⽤黄⼦叶豌⾖品种与绿⼦叶豌⾖品种杂交,随机调查F 2代中的1⾏,其中黄⼦叶的22株,绿⼦叶的7株,检验F 2代黄⼦叶与绿⼦叶的分离是否符合3:1的分离定律的分析⽅法是() A .⽅差的同质性检验 B .F 检验 C .独⽴性检验 D .适合性检验
7、⽤标记字母法表⽰的多重⽐较结果中,如果两个平均数的后⾯,既标有相同⼩写拉丁字母,⼜标有不同⼩写拉丁字母,则
它们之间差异()。

A.在0.05⽔平上显著 B.在0.01⽔平上显著 C.在0.05⽔平上不显著 D.在0.01⽔平上不显著 8、().sp ss ss x y
2是( )。

A.相关系数
B.回归系数
C.决定系数
D.回归平⽅和
9、对⽔稻的茎杆产量x(克)和稻⾕产量Y(克)进⾏测定,将获得的15对观察值标在直⾓座标平⾯上,正确计算结果是()。

A.x y
0548.15091.0?--=(r=1.0031) B.x y
0548.15091.0?+-=(r=0.9902) C.x y
0548.15091.0?+=( r=-0.9902) D.x y
0548.15091.0?-=( r=-0.9902) 10、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为()。

A. [ 0,1 ]
B.( 0,1 )
C. [ -1,1 ]
D. ( -1,1 )五、简答
1、农业科学试验的基本要求
2、何谓⽆效假设、备择假设?⼆者有何关系?
3、⽅差分析表中F 值右上⾓的“*”或“* *”各为何意?若F 值显著,为何需进⾏多重⽐较?
六、计算
1、今有⼀待收获果园,种有10万株果树,为与客户签定销售合同需对果园总产量进⾏估计,现对果园进
⾏抽样得单株产量(kg):23、21、23、27、20、28、40、32、20、22、17、15、25、28、22、23、24、17、20、19。

(1)试计算其统计数:cv s s ss
s x
x
2
(10分)
(2)作置信度为95%的单株平均产量区间估计。

其中:t 0.05,19=2.093(5分)
2、2004年湖南杂交⽔稻新组合⽐较试验,参试组合8个,分别⽤V1,V2,V3,V4,V5,V6,V7,V8表⽰,其中V8为对照,采⽤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区计产⾯积20m 2,根据产量结果进⾏⽅差分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补充⽅差分析表变异来源 df SS
S 2 F F 0.05 F 0.01 区组间() 2.432500 ()() 3.89 6.93 处理间()()()()() 3.00 4.82 误差()20.294167 ()(3)多重⽐较(SSR 法)①计算⼩区平均数⽐较的n
s s e x 2
②杂交⽔稻新组合试验产量平均数的LSR 值表
p
2
3
4
5
6
7
SSR 0.05 3.03 3.18 3.27 3.33 3.37 3.39 SSR 0.01 4.21 4.42 4.55 4.63 4.70 4.78 LSR 0.05 LSR 0.01
品种
⼩区平均产量 (kg)
差异显著性 0.05
0.01
V7 20.3 V4 17.3 V3 16.7 V5 15.3 V2
14.3
V1 13.7
V6 12.7
V8(CK) 11.6
④试验结论
作业题三
⼀、名词解释
1、精确度
2、个体
3、边际效应
4、基本事件
5、⼩概率事件实际上不可能性原理
⼆、判断,请在括号内打√或×
1、在统计学中,标准差和标准误都是衡量资料变异程度的统计量,他们之间没有区别。

2、拉丁⽅设计试验的处理数、重复次数、区组数不相等。

3、显著⽔平越⾼,抽样估计误差越⼤,估计越不准确。

4、⽣物统计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且其推断结果是百分之百的正确。

5、当样本容量⼀定时,95%的估计区间的精确度低于99%的精确度,⽽可靠性⾼于99%估计区间的可靠性。

6、t0.01,13表⽰⾃由度等于13,显著⽔平为0.01的t测验临界值。

7、在⽆交互作⽤时,试验因素彼此独⽴,简单效应等于主效应。

8、⽤总体的全体观察值计算的、描述总体的特征数称为参数。

9、同⼀资料相关系数(r)和决定系数(r2)符号必定⼀致。

10、某试验资料中,已算得2e s=6.8,处理重复数n=4,若采⽤SSR检验法,则可进⼀步求得其处理平均数的标准误值为1.3038。

三、填空
1、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和()。

2、有⼀直线回归⽅程y?=1.9904+0.8432x,则其中1.9904称为(),0.8432称为()。

3、()试验的统计分析⼀般采⽤百分⽐法。

4、有⼀牧草品种磷肥肥效试验,其处理有:N(不施磷肥);P(施磷肥);产量分别为1000kg和1150kg。

则:
磷的简单效应等于()kg 。

5、()即相关系数r 的平⽅值,r 2的⼤⼩表⽰相关的()。

6、⽤于衡量试验效果的指⽰性状称()。

7、具有A 、B 、C 、D 4种药剂处理⽟⽶种⼦,其中A 为对照,完全随机设计,每处理各得4个苗⾼观察值,其DF t =(),DF e = ()。

8、⽥间试验设计中,完全随机设计适⽤的试验环境是();随机区组设计适⽤的试验环境是()。

9、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和标准差σ。

10、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函数关系和()关系。

11、总体包括全部个体的数⽬称为(),⽤()表⽰。

12、反映资料集中性的特征数是()。

13、次数分布表中,每组最⼤观察值与最⼩观察值的差数称为()。

四、单项选择
1、有⼀两因素试验,其中A 有3个⽔平,B 有5个⽔平,则该试验的处理数为()。

A . 125
B . 243
C . 15
D . 30
2、测得⽟⽶品种川单13号5个⼩区的产量(x )分别为:12.0,11.5,12.5,11.0,11.5(㎏),则()。

A . =-∑)7.11(x 0,2)7.11(∑-x >2
(11.0)x -∑ B . 2
2(11.7)0.5,(11.7)(11.0)x x x -=-<-∑∑∑ C . 2
2(11.7)0,(11.7)(11.0)x x x -=-=-∑∑∑ D .
2
2(11.7)0,(11.7)(11.0)x x x -=-<-∑∑∑
3、关于2χ测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2
χ测验可以进⾏适合性检验; B . 2
χ测验可以进⾏独⽴性测验
C . 2
χ测验可以进⾏⽅差的同质性测验 D . 2
χ测验所⽤的2
χ分布是⼀个对称分布 4、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达“显著”意味着()。

A .两个样本平均数相差很⼤;
B .接受⽆效假设
C .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数在0.05⽔平下是客观存在的
D .否定备择假设 5、关于试验误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试验误差客观存在的
B .试验误差⽅差是可以估计的
C .试验误差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来降低的
D .试验误差是⼈为可以克服的。

6、卡⽅(2χ)检验在()时须作连续性矫正。

A .⾃由度df =∞
B .⾃由度1df =
C .独⽴性检验
D .适合性检验
7、某样本有17个观测值,进⾏该样本的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时,若计算的t 值为8.71(已知0.05(16) 2.120t =),则()。

A .否定⽆效假设
B .接受⽆效假设
C .否定备择假设
D .⽆法作出统计推断
8、若算得⼀双变数资料,x 与y 的直线相关系数为r =-062.,经假设测验接受0:=βO H ,则表明( )。

A.y 与x 呈线性负相关 B :y 随x 的增加⽽增加 C.y 与x ⽆任何关系 D :y 与x ⽆线性关系 9、事件的概率取值范围是()。

A . [-1,0]
B . [0,1]
C . [-1,1]
D . (-1,1)
10、⼀样本有如下10个观测值:3.5,3.8,4.5,6.7,2.0,5.5,8.0,8.5,4.9,5.0,则该样本的极差(全距)为()。

A . 8.5
B . 2.0
C . 10.5
D . 6.5 五、简答
1、对⽐法和间⽐法试验为何不能正确地估计试验误差?试验结果要如何分析?
2、⼟壤差异的形成原因
3、⼟壤差异的形式
4、⼟壤差异的估测⽅法六、计算
1、当⽢蔗某种可溶性物质浓度等于或⼤于4.5mg/kg 时,需对棉蚜⾍进⾏防治,现对⼀蔗⽥进⾏观测得以下数据:
4.5 4.4 4.5
5.1 4.7 4.4 4.8 5.3 4.4 4.5 5.3 5.2 4.6 4.3 4.5
试分析是否需对该⽥进⾏防治?(注:已查出两尾的t 值,t 0.05,15=2.131 t 0.10,15=1.753 t 0.05,14=2.145 t 0.10,14=1.761)
2、已知⼀组X 、Y 双变数资料如下:
X 3 5 6 8 10 12 14 15 18 20 Y 1 2 2 3 2 4 3 4 4 5
已算出∑=391xy 。

试求(1)回归⽅程(2)计算决定系数。

3、假设某⼀试验资料结果分析已经计算出了多重⽐较的最⼩极显著极差值—LSR α表,试⽤标记字母法将多重⽐较的结果表⽰出来。

作业业题四
⼀、名词解释 1、完全随机设计
2、处理效应
3、显著⽔平
4、χ2独⽴性检验
5、⽅差分析
⼆、判断,请在括号内打√或×
1、⽥间试验在同⼀重复区内⼟壤肥⼒应尽量⼀致。

P
LSR 0.05
LSR 0.01
2 3.90 5.41
3 4.10 5.67
4 4.22 5.84
5 4.29 5.94 该资料各处理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处理平均数
差异显著性 0.05 0.01 D 131.5 ( ) ( ) C 128.5 ( ) ( ) A 127.0 ( ) ( ) B 124.5 ( ) ( ) E 120.0
( )
( )
2、将供试处理按⼀定的顺序排列,每隔⼏个处理设置⼀对照作为⽐较的标准,称为随机排列试验。

3、试验设计三项原则,其中重复和局部控制的作⽤是⽆偏地估计试验误差。

4、在边际效应明显的试验中,狭长形⼩区是有利的。

5、若事件A 与事件B ⾄少⼀个发⽣某事件就发⽣,则某事件称作A 与B 的和事件。

6、次数资料的χ 2检验,当df =1时,χ 2检验的公式为∑-=k i
E E O i
i
i 2
2
)(χ。

7、有严重斑块差异的地块不宜⽤作试验地。

8、某样本观察值为17,13,21,10,19,9,11,8,则该样本的中数为14.5。

9、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差分析,总变异可以分解为处理间变异和误差两项。

10、直线回归⽅程通式为bx a y
+=? ,其中x 是⾃变量,y ?是与x 的量相对应的依变量y 的点估计值;a 叫回归截距,b 叫回归系数。

三、填空
1、试验设计的⽬标是避免()误差,缩⼩()误差,以保证试验的()度和()度。

2、有⼀直线回归⽅程y ?=1.9904+0.8432x ,则其中回归截距为(),回归系数为()。

3、有⼀⼩麦品种氮肥肥效试验,其处理有:O(不施氮肥);N(施氮肥);产量分别为350kg 和450kg 。

则:氮的简单效应等于()kg 。

4、统计学上进⾏假设检验的依据是()。

5、在直线相关分析中,r 为相关系数,r 2
为()。

6、常⽤的顺序排列试验设计有()和()。

7、⽤来表明资料中的观察值相对集中的中⼼位置的特征数是()。

8、统计假设测验中直接测验的是()假设,它与()假设成对⽴关系。

9、观察值与算术平均数的差数称为(),其总和为()。

10、正态分布曲线共有()个拐点。

11、已知64=x SS ,9=y SS ,16=SP ,则有=b (),=r ()。

12、⽅差分析中各处理与对照相⽐较时,适宜采⽤的多重⽐较⽅法是()。

四、单项选择
1、有⼀两因素的⽥间试验,A 因素有4个⽔平,B 因素有5个⽔平,则该试验有()个⽔平组合(处理)。

A . 4
B . 5
C . 20
D . 0
2、描述⼀个⼩麦品种穗长的分布特征时,适宜采⽤的统计图为()。

A .⽅柱形图 B .多边形图 C .条形图 D .饼图
3、如果事件A1和A2不能同时发⽣,则A1和A2称为()。

A 、和事件 B 、积事件 C 、对⽴事件 D 、互斥事件
4、⼀样本有如下5个观测值:5.0,6.0,6.5,5.5,7.0,则该样本的平均数为()。

A .5
B .6.5
C . 6.0
D .5.5
5、如果样本有10个观测值,则该样本的样本容量和⾃由度分别为()。

A.10和0 B .10和9 C .0和10 D .0和9 6、正态分布曲线与横轴之间所包围图形的⾯积等于()。

A 、次数总和n B 、次数总和n+1 C 、0.95 D 、1.00 7、相关系数r 的取值范围是()。

A . [0,1]
B . [-1,0]
C . [-1,1]
D . (-1,1) 8、若⼀资料相关系数r =0.9,则说明( )。

A. x 和Y 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90%
B. x 和Y 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81%
C. x 和Y 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10%
D. x 和Y 的变异可以相互以线性关系说明的部分占2
1r =19%
9、统计推断某参数在区间[L 1,L 2]内的置信度为95%,则其显著⽔平是( )。

A .0.01
B .0.05
C .0.90
D .0.95
10、选⾯积为20m 2
的⽟⽶⼩区3个,各分成两半,⼀半抽雄辅助授粉,另⼀半不抽雄不辅助授粉,若要检验两处理产量的差异显著性,应采⽤()的处理⽅法进⾏⽐较。

A 成组数据 B. 百分数 C.成对数据 D. ⼆项资料五、简答
1、有⼀⼩麦栽培试验,供试品种为甲、⼄、丙三个,播期为9⽉30⽇和10⽉10⽇,试写出该试验的各处理名称。

2、什么是平均数?
3、平均数在统计上有什么⽤途?
4、常⽤的平均数有哪些类型?六、计算
1、调查某果园18年龄苹果梨树的树体情况,得结果如下表,试⽐较东西冠径、南北冠径、树⾼及⼲周的整齐度。

苹果梨树体情况调查表
株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东西冠径(cm ) 530 480 480 666 598 620 554 591 507 494 南北冠径(cm ) 504 454 600 665 527 549 559 593 638 575 树⾼(cm ) 472 510 507 544 468 544 554 644 646 539 ⼲周(cm )
49
48
61
60
76
74
77
73
58
54
2、⽢肃天⽔连续9年测定3⽉下旬⾄4⽉中旬平均温度累积值(x ,旬.度)和⽢蓝⼩菜蛾盛发期(y )的关系共如下表所⽰,请建⽴x 依y 的直线回归⽅程。

累积温(x ,旬.度)和⽢蓝⼩菜蛾盛发期(y )的数据表
3、利⽤相关系数法对上题(2题)建⽴的直线回归⽅程进⾏显著性测验(r 0.01,8=0.765,r 0.05,8=0.632,r 0.01,7=0.798, r 0.05,7=0.666)。

作业题五
⼀、名词解释 1、区组 2、总体 3、唯⼀差异原则 4、连续性矫正 5、统计假设检验
⼆、判断,请在括号内打√或×
1、随机区组设计遵循试验设计原则的重复、随机排列和局部控制三项原则。

2、试验设计三项原则,其中重复和随机排列的作⽤是有效地降低试验误差。

3、变异系数能⽤来直接⽐较两个单位不同或平均数相距较远的样本。

4、在边际效应明显的试验中,⽅形⼩区是有利的。

5、设⼀样本有7个观察值,
6、10、9、6、12、
7、13,则⽅差为2.828。

6、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进⾏⽅差分析,总变异可以分解为处理间变异、区组间变异和误差三项。

7、马铃薯直径(x )和马铃薯单个块茎重 (y)的相关系数r = 0.8,表明马铃薯单个块茎重的变异平⽅和有64%是马铃薯直径的不同所造成。

8、直线回归⽅程通式为bx a y
+=? ,其中x 是⾃变量,y ?是与x 的量相对应的依变量y 的点估计值;a 叫回归系数,b 叫回归截距。

9、中数与样本内的每个值都有关,它的⼤⼩受到每个值的影响。

10、若事件A 与事件B 同时发⽣某事件才发⽣,则称某事件为A 与B 的和事件。

三、填空
1、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最⼤值与最⼩值称为(),其中,数值⼩的称为(),数值⼤的称为(),每⼀组上限与下限的平均数称为该组的()。

2、⽅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和()。

3、对于样本2,3,3,4,有
2
(3)
x -∑ ()
2
(0)
x -∑。

(填>、<或=)
4、已知64=x SS ,9=y SS ,16=SP 。

则回归系数b =()。

5、直线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r 的取值区间是()。

6、⽤来测验假设的概率标准称为()。

7、4个处理加1个对照的拉丁⽅试验应重复()次。

8、相关系数r = 0.9382和r = - 0.9382表⽰变量X 和Y 相关的()是⼀致的。

9、某随机变量x~N(25,9),则µ=(),σ=()。

10、()的种类主要有算术平均数、中数、()、⼏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11、⾃由度的统计意义是指在计算()时,能够⾃由变动的离均差的个数。

12、()是⽐较的基准,任何试验都不能缺少,否则就不能显⽰出试验的处理效果。

13、统计学上采⽤()研究呈因果关系的相关变量间的关系;采⽤相关分析研究呈平⾏关系的相关变量间的关系。

四、单项选择
1、⽐较两个⼩麦品种⼩区产量的分布特征时,适宜采⽤的统计图是() A .⽅柱形图 B .多边形图 C .条形图 D .饼图
2、下列不能反映资料变异程度的统计数是()。

A .平均数
B .⽅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3、统计推断某参数在区间[L 1,L 2]内的置信度为99%,则其显著⽔平是( )。

A . 0.01
B . 0.05
C . 0.90
D . 0.95 4、裂区设计中的主区处理是指()。

A.精确度稍低的因素的各个⽔平B.精确度稍⾼的因素的各个⽔平
C.⽔平数多的因素D.⽔平数少的因素
5、()在纵横两个⽅向都应⽤了局部控制,在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上要⽐随机区组多⼀项区组间变异。

A.完全随机设计
B.条区设计
C.拉丁⽅设计
D.裂区设计
6、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是指每⼀供试单位都有同等机会接受所有可能处理的试验设计,没有(),但要求在尽可能⼀致的环境中进⾏试验。

A.重复
B.偶然误差
C.系统误差
D.局部控制 7、能够控制两个⽅向的⼟壤肥⼒差异的设计⽅法是()。

A .随机区组设计
B .完全随机设计
C .拉丁⽅设计
D .裂区设计
8、要对某⼀⼩麦品种的穗长(cm )和穗粒重(g )的整齐度作出⽐较,适宜采⽤的变异数是()。

A .极差 B .⽅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9、总体⽅差2
σ未知时且30
A .x u x σ05.0±
B .x s u x 05.0±
C .x s t x 05.0±
D .x t x σ05.0± 10、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差的⾃由度为()。

A .8 B .9 C .10 D .11 五、简答
1、什么是变异数,变异数在统计中有什么⽤途?
2、常⽤的变异数有哪些类型?
3、在线性回归⽅程bx a y
+=?中,回归系数b 和回归截距a 的意义是什么?
4、春季旬平均累积温度(x ,旬·度)与⼀代三化螟盛发期(y ,以5⽉10号为0)的回归⽅程为:
x y
0996.15.48?-=,并有8371.0-=r **,试解释此结果。

六、综合
有⼀⽔稻品种的⽐较试验,供试品种有A 、B 、C 、D 、E 、F 6个,其中 D 为对照品种,重复4次,采⽤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区计产⾯积15m 2
,其⽥间排列和⼩区产量(kg)如下图:
1、
根据⽥间排列和⼩区产量(kg)图整理数据 2、试对该资料作⽅差分析表
I
II
III
IV

壤肥⼒梯度⽅向
3、如果⽅差分析品种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请⽤SSR 法对品种⼩区产量的平均数进⾏多重⽐较
注意事项:1. 计算题的最终结果⼩数点后保留3位有效数值;2 多重⽐较结果⽤字母标记法;3. 可能⽤到的临界F 值:
0.05(5,15) 2.90F =,0.01(5,15) 4.56F =;5. 多重⽐较时,可能⽤到的临界SSR 值:
显著⽔平(α)秩次距(
p )
2 3 4 5 6 0.05 3.01 3.16 3.25 3.31 3.36 0.01
4.17
4.37
4.50
4.58
4.64
作业题六
⼀、名词解释 1、随机区组设计 2、显著⽔平 3、统计数 4、处理效应 5、⽣长竞争
⼆、判断,请在括号内打√或×
1、随机区组设计遵循试验设计原则的重复、随机排列和局部控制三项原则。

2、试验设计三项原则,其中重复和随机排列的作⽤是有效地降低试验误差。

3、变异系数能⽤来直接⽐较两个单位不同或平均数相距较远的样本。

4、在边际效应明显的试验中,⽅形⼩区是有利的。

5、设⼀样本有7个观察值,
6、10、9、6、12、
7、13,则⽅差为2.828。

6、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进⾏⽅差分析,总变异可以分解为处理间变异、区组间变异和误差三项。

7、标准差与样本内的每个值都有关,它的⼤⼩受到每个值的影响。

8、直线回归⽅程通式为bx a y
+=? ,其中x 是⾃变量,y ?是与x 的量相对应的依变量y 的点估计值;a 叫回归截距,b 叫回归系数。

9、有严重斑块差异的地块适合⽤作试验地。

10、若事件A 与事件B 同时发⽣某事件才发⽣,则称某事件为A 与B 的和事件。

三、填空
1、有⼀氮(N )、磷(P )肥的2×2试验,现假设获得以下三组资料,试分别判断三组资料互作的性质,填于空①、②和③位置处。

均数值之差,称为()。

3、有⼀品种和肥料量的⼆因素试验,每⼀处理重复3次,得各处理平均产量(kg/667m 2)如下表,试求品种的主效为();肥量的主效为();互作效应值等于(),品种与肥量互作为()互作。

处理常规品种新品种不施肥 505 565 施肥
720
800
4、随机抽取20株⼩麦,其株⾼(cm)分别为82,79,85,84,86,84,83,82,83,83,84,81,80,8l
,82,81,82,82,82,80,则⼩麦的平均株⾼为(),标准差为()。

5、统计推断包括()和()两个⽅⾯。

6、次数资料的χ2
测验中,χ2
=(),当⾃由度为1时,χ2
c =()。

7、若⽆效假设为H 0:21µµ=,那么备择假设为()。

8、将两尾t 值表变为⼀尾t 值表的⽅法是将其概率值()。

9、在参数区间估计中,保证参数在某⼀区间内的概率α-1称为()。

10、t 检验法是检验()个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是对3个以上平均数间的差异进⾏显著性检验。

11、测验若⼲个处理平均数间的差异显著性的多重⽐较⼀般⽤(),测验若⼲个处理平均数与某⼀“对照”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的多重⽐较⼀般⽤()。

四、单项选择
1、算术平均数的离均差平⽅的总和为()。

A .最⼤ B .最⼩ C .1 D .0
2、资料中最⼤观察值与最⼩观察值的差数称为()。

A .标准差 B .极差 C .⽅差 D .相差
3、⽅差分析的基本假定中除可加性、正态性外,还有()假定。

A .⽆偏性 B .代表性 C .同质性 D .重演性
4、对于⼤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可使⽤()。

A.u 测验
B.t 测验
C.χ2测验
D.F 测验
5、⼀⽟⽶试验,设有A 1、A 2、A 3、A 4 4个品种,B 1、B 2、B 3 3种密度,分两期播种,该试验的试验因素为()。

A .品种、密度
B .品种、播种期
C .密度、播种期
D .品种、密度、播种期 6、下列4种试验设计中,可以将区组分散设置在不同地段的是()。

A .随机区组设计 B .拉丁⽅设计 C .完全随机设计 D .裂区设计 7、反映资料离散性的特征数是()。

A .参数
B .平均数
C .变异数
D .代表数
8、根据遗传学原理,豌⾖的红花纯合基因型和⽩花纯合基因型杂交后,在F 2代红花植株出现的概率为0.75,⽩花植株出现的概率为0.25。

若每次观察5株,得3株红花2株⽩花的概率为()。

A .3×0.753×0.252 B .5×0.753×0.252 C
.10×0.753×0.252 D .10×0.752×0.253
9、⼀⼩麦施肥的盆栽试验,设有8个处理,每处理种植4盆,采⽤完全随机设计。

则在⽅差分析时该试验的变异来源为()。

A .处理间变异,处理内盆间变异
B .处理间变异,处理内盆间变异,组间变异
C .处理间变异,处理内盆间变异,总变异
D .处理内盆间变异,组间变异,总变异 10、下列相关系数中表⽰两变量间关系最密切的是()。

A .r = ?0.8999 B .r
=0.8478 C .r =0.8665 D .r = ?0.8805 五、简答
1、为什么顺序排列试验结果采⽤百分⽐法进⾏统计分析?
2、简述⽅差分析的基本步骤
4、简述⽅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5,决定系数和相关系数的区别是什么?
六、计算
1、为测定A 、B 两种病毒对烟草的致病⼒,取8株烟草,每⼀株皆半叶接种A 病毒,另半叶接种B 病毒,以叶⾯出现枯斑数的多少作为致病⼒强弱的指标,得结果于下表,试测验两种病毒致病⼒的差异显著性。

()499.3,365.27,01.07,05.0==t t 株号 1 2 3 4 5 6 7 8 病毒A 9 17 31 18 7 8 20 10 病毒B 10
11
18
14
6
7
17
5
2、⼀⼩麦品种⽐较试验,参试品种5个,采⽤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

由该试验结果算得下表中的部分平⽅和。

试完成表中剩余项⽬的计算,并作F 测验(计算结果填⼊表内,测验结果⽤ “*” 号表⽰。

保留⼆位⼩数)。

变异来源 DF SS MS F F 0.05
F 0.01 区组间 ( ) 0.68 ( ) ( ) 品种间 ( ) 87.04 ( ) ( ) 3.84 7.01 误差 ( ) ( ) ( ) 总变异 ( )
93.05
3、许多害⾍的发⽣都和⽓象条件有⼀定关系。

某地测定1964~1973年间7⽉下旬的温⾬系数(x ,⾬量mm/平均温度℃)和⼤⾖第⼆代造桥⾍发⽣量(y ,每百株⼤⾖上的⾍数)的关系,已经算得⼀级数据如下,试计算⼆级数据。

∑=76.49x 4446.3942
∑=x ∑=1090y
1533482
=∑y ∑=64.3351xy 10=n
4、利⽤3题数据建⽴y 依x 变化的线性回归⽅程并解释回归⽅程的意义。

作业题七
⼀、名词解释 1、总体 2、唯⼀差异原则 3、统计数 4、互作 5、⽔平
⼆、判断,请在括号内打√或×
1、偶然误差⼜称为随机误差,是由试验中⼀些未知或⽆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

2、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CV(%) =
s
x
×100(%)。

3、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性之⼀是离均差之和为最⼩。

4、当u = 1.96时,统计假设检验的右尾概率为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