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研发·
患者的快速起效方案,以弥补首次注射Aristada后不能尽快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缺陷。
目前,Aristada Initio只有675 mg(相当于阿立哌唑459 mg)这1种规格,是预填充注射器的形式。
在首次注射Aristada后,同时联合使用Aristada Initio,可在4 d 内就达到阿立哌唑的有效治疗浓度。
Aristada Initio的上市不仅为医生提供了用药的替代方案,也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4 数字化的阿立哌唑片剂
数字化的阿立哌唑片剂(Abilify MyCite)是由大冢制药研发并于2017年上市,其活性成分为阿立哌唑无水物。
Abilify Mycite是智能传感技术与药物制剂技术相互结合的创新产品,其由以下部分组成:阿立哌唑口服片剂、用来接收信息的智能贴片、供患者/医生等使用的功能性软件和基于Web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Abilify Mycite有6个规格,分别为2、5、10、15、20、30 mg。
Abilify Mycite的药代动力学与阿立哌唑的普通片剂相似,两种活性成分阿立哌唑和去氢阿立哌唑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75 h和94 h,在给药后14 d内达到稳态浓度。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每日服用Abilify Mycite,在患者服用药片后,药片中的芯片会和胃酸发生反应,然后发出信号,贴于患者身上的贴片在接收到信号后将信息传输到手机APP及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实现跟踪记录患者服用药品的剂量,帮助患者对自身治疗的管理、协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用药情况的监督,保障治疗效果。
Abilify MyCite作为首个数字化的药物制剂,将智能传感技术与药物制剂技术相互融合在仪器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是药物制剂智能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未来,很可能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智能药物。
5 结语
通过对阿立哌唑剂型的改进与创新升级过程的简要分析,可以发现,通过剂型的改进和创新,不仅可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也延长了阿立哌唑的生命周期。
目前,中国的药物开发正处于历史的新阶段,如何通过有效的剂型改进和创新,来开发新产品,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更好地保障治疗效果,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Casey AB, Canal CE. Classics in chemical neuroscience:
aripiprazole[J]. ACS Chem Neurosci, 2017, 8(6): 1135-1146.[2] Chue P, Chue J. A review of aripiprazole long-acting
injection[J]. Curr Med Res Opin, 2016, 32(3): 441-452.[3] Nerurkar M, Junction M, Naringrekar V, et al. Aripiprazole
complex formulation and method: US7550445[P]. 2003-08-14.
[4] Kostanski JW, Matsuda T, Nerurkar M, et al. Controlled
release sterile injectable aripiprazole formulation and method: US20070979144[P]. 2007-10-31.
[5] Frampton JE. Aripiprazole lauroxil: a review in
schizophrenia[J]. Drugs, 2017, 77(18): 2049-2056.
(收稿日期:2020-04-16)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三阴性乳腺癌精准治疗方案
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调查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为24.2%,占据女性癌症的首位,其中52.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从发病年龄来看,乳腺癌发病率从20岁以后开始逐渐上升,45~50岁达到峰值。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有30余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在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上升尤其明显。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所有乳腺癌中的一种,因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等3个主要治疗靶点均为阴性而被称为“三阴”,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左右。
这种乳腺癌由于缺乏靶点、复发转移风险高,而被认为是“最毒、最凶险”的乳腺癌。
其中,因经历过多轮治疗后病情仍然进展的三阴性乳腺癌更是接近“山穷水尽”,经常规方案治疗后肿瘤缩小的患者比例不到10%。
7月27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团队在《Cell Research》杂志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subtyping and genomic profiling expand precision medicine in refractory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he FUTURE trial”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为“多轮治疗后仍出现进展的三阴性乳腺癌”给出了“精准治疗方案”:结合这类晚期难治性三阴性乳癌的“基因图谱”和其中500多个基因热点的检测数据,根据前期发明的“复旦分型”,开展精准治疗,成功将治疗后肿瘤缩小的患者比例从不到10%提升至29%;其中部分亚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100%获得缓解,疗效远超国际前沿水平。
(摘自生物探索)
108上海医药 2020年 第41卷 第15期 (8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