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潇洒健马到落寞病马--浅析岑参、杜甫、李贺诗歌中马意象变迁及意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7 卷第 3 期(2021)
河西学院学报
Vol. 37 No. 3(2021)
从潇洒健马到落寞病马
——浅析岑参、杜甫、李贺诗歌中马意象变迁及意义
汪国林
(安徽科技学院中文系,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唐代诗歌喜用马意象。盛唐边塞诗人岑参诗歌中的马意象甚是丰富,“走马”“良马”
“骏马”“金马”“裘马”等等,或动感十足,或彪壮威武,即使暗示战争的“铁马”“汗马”“征马”都
有马意象的诗歌,其中尤以岑参为突出。
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男儿称意
岑参(约 715 年~770 年),荆州江陵人。廖
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待君东去扫胡
立先生笺注的《岑嘉州诗笺注》收其诗歌 409
尘,为君一日行千里![3]248
首。杨晓霭先生说:“其中两次西域之行的‘丝
“赤骠”是有白色斑点的红马。此诗前四句
Wang guo-lin
(Department of Chinese,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Bengbu Anhui 233000)
Abstract:Tang Dynasty poetry is fond of using horse imagery. In the poetry of Cen Shen,a frontier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horse imagery is abundant,including“walking horse”,“good horse”,“steed”,“golden horse”,“fur horse”and so on.“fur horses”and so on,or dynamic,or strong and majestic,even“iron horses”“sweat horses”sug⁃ gesting war Even the“iron horses”,“sweat horses”and“conquering horses”,which suggest war,are all dashing, spirited and robust;the horse imagery in Du Fu’s writing has the robustness of the“white horses”and“yi horses”in their prime,but also the“sick horses”and“thin horses”after the An Shi Rebellion. The images of horses in Du Fu’s writing include the robustness of the“white horse”and the“elegant horse”in their prime,but also the sickness and despondency of the“thin horse”and the“old horse”after the An Shi Rebellion,which are full of the author’s com⁃
[DOI] 10. 13874/j. cnki. 62-1171/g4. 2021. 03. 016
From a Healthy and Free Horse to a Lonely and Sick Horse:On the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Horse imagery in the Poems of Cen -Shen,Du -Fu and Li- He
全诗从多个方面描写赤骠马的神骏英姿, 其中运用大量比喻,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把 骏马写得历历如在眼前,诗人的喜爱之情洋溢 于字里行间。
岑参在《玉门关盖将军歌》一诗中也有一节 描绘盖将军众多健马中名为“桃花叱拨”的马, 它不仅价格最为昂贵,而且脚步轻盈,风驰电 掣,骑将骑着它在城南狩猎,轻易间射杀了千 年之狐,其诗为:“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 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 狐。” “ [3]165 桃花叱拨”即“桃花赤拨”,《续博物 志》记载道“唐天宝中,大宛进汗血马六匹。一 曰红赤拨,二曰紫赤拨,三曰青叱拨,四曰黄 叱拨,五曰丁香叱拨,六曰桃花赤拨。”[4]57 它是 产于西域大宛的汗血宝马。
歌近千首。唐人爱马,赞马,叹马,将个人主 节度使卫伯玉得到一匹健马——赤骠马,岑参
观情感注入客体之中,形成五彩缤纷的唐诗马 为此作《卫节度赤骠马歌》给予热情的称颂,其
意象。其变迁不仅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也具有 诗为:
一定文学史意义,为我们理解唐诗嬗变提供一
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
个鲜活的注脚。
收稿日期:2021 - 02 - 28 基金项目:安徽科技学院教研项目“阅读·感悟·提升:应用型高校文学素养类课程教学综合改革探究”(项目编
号 :X2019063);安 徽 省 高 校 人 文 社 科 项 目“ 北 宋 党 争 视 域 下 居 淮 文 人 文 学 研 究 ”(项 目 编 号 : SK2019A0670)。 作者简介:汪国林,男,安徽青阳人,文学博士,安徽科技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96·
汪国林:从潇洒健马到落寞病马
plex experiences. In the poem“Horse Poem”by Li He,a“ghostly genius”of the Middle Tang Dynasty,the horse im⁃ agery includes“steeds”with high talent,“horses in distress”with disillusionment,and“ordinary horses”with poor form and mediocre talent. They either express the self-approval of high talent and pride,or express the resentment of being stuck and disillusioned,or attack the injustice of the unworthy horse. The sunny and robust horse imagery in the border poems of the Sheng Tang Dynasty is hard to find again. The change of horse imagery in their poems is not only a microcosm of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the Tang Empire,but also has some literary-historical significance,provid⁃ ing a vivid case study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ng poetry.
蕴含着潇洒、奔放、刚健的色彩;杜甫笔下的马意象既有壮年时“白马”“逸马”的健骏,更有身经
安史乱后“病马”“瘦马”“驽马”“老马”的病态落寞,饱含作者复杂的体验;中唐“鬼才”李贺《马诗》
中马意象则有才高的“骏马”、失意的“困马”、形劣才庸的“凡马”,它们或表现对才高志傲的自许,
或抒发困顿失意的愤懑,或抨击蹇马得志的不公。情感奋激中带有悲切,消沉中时露颓废,盛唐
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鞯黄金勒。请君
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鞁出看君骑,尾长窣地如红丝。自矜诸马
岑参边塞诗中的马意象
皆不及,却忆百金新买时。香街紫陌凤城
盛唐边塞诗是唐诗的一朵绝美奇葩。《全
内,满城见者谁不爱?扬鞭骤急白汗流,
唐诗》收录的一千多首盛唐边塞诗中,马意象
弄影行骄碧蹄碎。紫髯胡雏金”字的就有
剪出三鬉高。枥上看时独意气,众中牵出
近五百首,其中还不包括“龙驹”“紫骝”等马的
偏雄豪。骑将猎向南山口,城南孤兔不复
别称。盛唐边塞诗人诸如高适、岑参、李颀、
有。草头一点疾如飞,却使苍鹰翻向后。
王昌龄、王翰、王之涣、崔颢、常建等等,都
忆昨看君朝未央,鸣珂拥盖满路香。始知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 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 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 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 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
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3]148 此诗写于入幕封常清之时,幕主封常清出 兵去征播仙,身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的岑参, 便写了这首著名的诗作为其送行。诗歌先极力 描写边地环境的艰险与恶劣——苦寒荒凉,狂 风怒卷,飞沙走石,就连如斗巨石也随风乱 走,竭尽渲染。面对匈奴的入侵,大唐将领果 敢出征,将帅们夜不卸甲,士卒们面临如刀割 般寒风,军纪严明,不畏艰险,这样的军队必 然使敌人闻风丧胆,不敢短兵相接,凯旋而归 指日可待。诗歌中那大漠行军时的战马形象也 格外突出,马汗融化落雪,汽化成雾,继而又 凝化成冰。这既写出边地的苦寒,也突出战马 夜行的气势与气魄。 诗人在封常清幕府创作的边塞诗中的战马 意象较多,战争虽苦,诗人却歌颂战争,称颂 将帅,勉励士卒,情感积极乐观,如组诗《献 封大夫破播仙凯歌》。诗人自己也有“功名只向 马 上 取 , 真 是 英 雄 一 丈 夫 ”的 豪 言 壮 志 。 当 然,边塞也有穷兵黩武的战争,如入幕高仙芝 时,有不少诗作表达出对军旅生活的厌倦,流 露 出 对 故 乡 的 思 念 , 如《早 发 焉 耆 怀 终 南 别 业》:“ 晓 笛 引 乡 泪 , 秋 冰 鸣 马 蹄 。 一 身 虏 云 外,万里胡天西。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3]85 诗中虽有战马, 但终日所见只有边塞上数不尽的战争,连年所 闻的只是军队中的战鼓声,厌倦之情充盈 其间。 此外,岑参还借马意象写边塞的苦寒与艰 辛,如“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初过陇 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双双愁泪沾马毛,飒 飒胡沙迸人面”(《银山碛西馆》),“九月天山风 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赵将军歌》),“汉月 垂 乡 泪 , 胡 沙 费 马 蹄”(《碛 西 头 送 李 判 官 入 京》)等等。 总之,岑参边塞诗中马意象丰富,既有潇 洒健马,也有驰骋沙场的战马,还有借马意象
Key words:Cen Shen;Du Fu;Li He;Horse Imagery Change;Meaning
袁行霈先生认为,意象是作家的主观情感
盛唐国力强盛,诗人们热情奔放,朝气蓬
与客观物象相结合的产物,“(它)一方面,经 勃,立功边塞,扬名沙陲已成为诸多文人的理
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 想,而来去快如电疾如风的健壮骏马就是他们
路’”之作约 78 首(其中第一次西域之行 34 首, 作者热情称赞此马的惊艳,它全身赤如桃花,
第二次西域之行 44 首),占作者全部诗作 19%。 红缨紫缰珊瑚马鞭,玉鞍锦鞯黄金络头,就连
在其今存诗歌总数中,‘丝路’之作所占比重近 马尾也如红丝般直垂到地,动感十足。骑者
五分之一,正是这五分之一成就了岑参这一著 “自矜”,此马“百金”都突出了它的不同寻常。
(二) 战马 岑参天宝八载赴安西都护府任高仙芝幕府 判官,天宝十三载又入北庭封常清幕府节度判 官,其边塞诗名作几乎均作于两入西域之时。 这期间,西域战事不断,既有维护主权与边疆 稳定的正义之战,也有贪功冒进拓边征服的不 义战争。西域战争使得岑参边塞诗战马意象非 常突出,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边塞诗中阳光、刚健的马意象很难再觅。他们诗歌中马意象剪影的变迁不仅是大唐帝国盛衰的缩
影,也具有一定文学史意义,它为我们理解唐诗嬗变提供一个鲜活的案例。
关键词:岑参;杜甫;李贺;马意象,变迁;意义
[中图分类号] I2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520(2021)03 - 0096 - 07
名的边塞诗人。”[2]10现将其边塞诗歌中马意象分 接着四句写“新买时”的情景,既有旁观者爱慕
类如下:
不已的赞叹,又有对马“骤急”与“弄影”的直接
(一) 健马
描绘,把赤骠的潇洒英姿展现的淋漓尽致。接
·97·
河西学院学报
2021 年第 3 期
着,诗人又从修饰与喂养的角度,突出赤骠马 的“独意气”与“偏雄豪”。再用四句射猎场面, 以迅疾的孤兔,矫健的苍鹰作比,突显赤骠马 的反应迅捷。最后八句诗人转到卫节度卫伯玉 上来,先称赞他既富且贵,再将人马结合,赞 扬人以马而增辉,马以人而生光。“男儿称意 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男儿称意,骏马 长鸣,何等令人惊羡。全诗以预祝卫节度骑骏 马,扫胡尘,立下赫赫战功结束,紧扣题意。
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 奋飞理想的最好载体。岑参边塞诗中的健马意
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 象比比皆是,名称众多,诸如“骏”“骝”“骠”
趣。”[1]52唐代诗歌喜用马意象,据保守统计《全 “骢”“驹”“五花”“浮云”“薄汗”“连钱”等等,
唐诗》收录近五万首诗歌中,与“马”有关的诗 不一而足。如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神策军
河西学院学报
Vol. 37 No. 3(2021)
从潇洒健马到落寞病马
——浅析岑参、杜甫、李贺诗歌中马意象变迁及意义
汪国林
(安徽科技学院中文系,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唐代诗歌喜用马意象。盛唐边塞诗人岑参诗歌中的马意象甚是丰富,“走马”“良马”
“骏马”“金马”“裘马”等等,或动感十足,或彪壮威武,即使暗示战争的“铁马”“汗马”“征马”都
有马意象的诗歌,其中尤以岑参为突出。
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男儿称意
岑参(约 715 年~770 年),荆州江陵人。廖
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待君东去扫胡
立先生笺注的《岑嘉州诗笺注》收其诗歌 409
尘,为君一日行千里![3]248
首。杨晓霭先生说:“其中两次西域之行的‘丝
“赤骠”是有白色斑点的红马。此诗前四句
Wang guo-lin
(Department of Chinese,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Bengbu Anhui 233000)
Abstract:Tang Dynasty poetry is fond of using horse imagery. In the poetry of Cen Shen,a frontier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horse imagery is abundant,including“walking horse”,“good horse”,“steed”,“golden horse”,“fur horse”and so on.“fur horses”and so on,or dynamic,or strong and majestic,even“iron horses”“sweat horses”sug⁃ gesting war Even the“iron horses”,“sweat horses”and“conquering horses”,which suggest war,are all dashing, spirited and robust;the horse imagery in Du Fu’s writing has the robustness of the“white horses”and“yi horses”in their prime,but also the“sick horses”and“thin horses”after the An Shi Rebellion. The images of horses in Du Fu’s writing include the robustness of the“white horse”and the“elegant horse”in their prime,but also the sickness and despondency of the“thin horse”and the“old horse”after the An Shi Rebellion,which are full of the author’s com⁃
[DOI] 10. 13874/j. cnki. 62-1171/g4. 2021. 03. 016
From a Healthy and Free Horse to a Lonely and Sick Horse:On the Chang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Horse imagery in the Poems of Cen -Shen,Du -Fu and Li- He
全诗从多个方面描写赤骠马的神骏英姿, 其中运用大量比喻,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把 骏马写得历历如在眼前,诗人的喜爱之情洋溢 于字里行间。
岑参在《玉门关盖将军歌》一诗中也有一节 描绘盖将军众多健马中名为“桃花叱拨”的马, 它不仅价格最为昂贵,而且脚步轻盈,风驰电 掣,骑将骑着它在城南狩猎,轻易间射杀了千 年之狐,其诗为:“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 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 狐。” “ [3]165 桃花叱拨”即“桃花赤拨”,《续博物 志》记载道“唐天宝中,大宛进汗血马六匹。一 曰红赤拨,二曰紫赤拨,三曰青叱拨,四曰黄 叱拨,五曰丁香叱拨,六曰桃花赤拨。”[4]57 它是 产于西域大宛的汗血宝马。
歌近千首。唐人爱马,赞马,叹马,将个人主 节度使卫伯玉得到一匹健马——赤骠马,岑参
观情感注入客体之中,形成五彩缤纷的唐诗马 为此作《卫节度赤骠马歌》给予热情的称颂,其
意象。其变迁不仅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也具有 诗为:
一定文学史意义,为我们理解唐诗嬗变提供一
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
个鲜活的注脚。
收稿日期:2021 - 02 - 28 基金项目:安徽科技学院教研项目“阅读·感悟·提升:应用型高校文学素养类课程教学综合改革探究”(项目编
号 :X2019063);安 徽 省 高 校 人 文 社 科 项 目“ 北 宋 党 争 视 域 下 居 淮 文 人 文 学 研 究 ”(项 目 编 号 : SK2019A0670)。 作者简介:汪国林,男,安徽青阳人,文学博士,安徽科技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96·
汪国林:从潇洒健马到落寞病马
plex experiences. In the poem“Horse Poem”by Li He,a“ghostly genius”of the Middle Tang Dynasty,the horse im⁃ agery includes“steeds”with high talent,“horses in distress”with disillusionment,and“ordinary horses”with poor form and mediocre talent. They either express the self-approval of high talent and pride,or express the resentment of being stuck and disillusioned,or attack the injustice of the unworthy horse. The sunny and robust horse imagery in the border poems of the Sheng Tang Dynasty is hard to find again. The change of horse imagery in their poems is not only a microcosm of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the Tang Empire,but also has some literary-historical significance,provid⁃ ing a vivid case study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ang poetry.
蕴含着潇洒、奔放、刚健的色彩;杜甫笔下的马意象既有壮年时“白马”“逸马”的健骏,更有身经
安史乱后“病马”“瘦马”“驽马”“老马”的病态落寞,饱含作者复杂的体验;中唐“鬼才”李贺《马诗》
中马意象则有才高的“骏马”、失意的“困马”、形劣才庸的“凡马”,它们或表现对才高志傲的自许,
或抒发困顿失意的愤懑,或抨击蹇马得志的不公。情感奋激中带有悲切,消沉中时露颓废,盛唐
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鞯黄金勒。请君
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鞁出看君骑,尾长窣地如红丝。自矜诸马
岑参边塞诗中的马意象
皆不及,却忆百金新买时。香街紫陌凤城
盛唐边塞诗是唐诗的一朵绝美奇葩。《全
内,满城见者谁不爱?扬鞭骤急白汗流,
唐诗》收录的一千多首盛唐边塞诗中,马意象
弄影行骄碧蹄碎。紫髯胡雏金”字的就有
剪出三鬉高。枥上看时独意气,众中牵出
近五百首,其中还不包括“龙驹”“紫骝”等马的
偏雄豪。骑将猎向南山口,城南孤兔不复
别称。盛唐边塞诗人诸如高适、岑参、李颀、
有。草头一点疾如飞,却使苍鹰翻向后。
王昌龄、王翰、王之涣、崔颢、常建等等,都
忆昨看君朝未央,鸣珂拥盖满路香。始知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 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 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 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 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
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3]148 此诗写于入幕封常清之时,幕主封常清出 兵去征播仙,身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的岑参, 便写了这首著名的诗作为其送行。诗歌先极力 描写边地环境的艰险与恶劣——苦寒荒凉,狂 风怒卷,飞沙走石,就连如斗巨石也随风乱 走,竭尽渲染。面对匈奴的入侵,大唐将领果 敢出征,将帅们夜不卸甲,士卒们面临如刀割 般寒风,军纪严明,不畏艰险,这样的军队必 然使敌人闻风丧胆,不敢短兵相接,凯旋而归 指日可待。诗歌中那大漠行军时的战马形象也 格外突出,马汗融化落雪,汽化成雾,继而又 凝化成冰。这既写出边地的苦寒,也突出战马 夜行的气势与气魄。 诗人在封常清幕府创作的边塞诗中的战马 意象较多,战争虽苦,诗人却歌颂战争,称颂 将帅,勉励士卒,情感积极乐观,如组诗《献 封大夫破播仙凯歌》。诗人自己也有“功名只向 马 上 取 , 真 是 英 雄 一 丈 夫 ”的 豪 言 壮 志 。 当 然,边塞也有穷兵黩武的战争,如入幕高仙芝 时,有不少诗作表达出对军旅生活的厌倦,流 露 出 对 故 乡 的 思 念 , 如《早 发 焉 耆 怀 终 南 别 业》:“ 晓 笛 引 乡 泪 , 秋 冰 鸣 马 蹄 。 一 身 虏 云 外,万里胡天西。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3]85 诗中虽有战马, 但终日所见只有边塞上数不尽的战争,连年所 闻的只是军队中的战鼓声,厌倦之情充盈 其间。 此外,岑参还借马意象写边塞的苦寒与艰 辛,如“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初过陇 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双双愁泪沾马毛,飒 飒胡沙迸人面”(《银山碛西馆》),“九月天山风 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赵将军歌》),“汉月 垂 乡 泪 , 胡 沙 费 马 蹄”(《碛 西 头 送 李 判 官 入 京》)等等。 总之,岑参边塞诗中马意象丰富,既有潇 洒健马,也有驰骋沙场的战马,还有借马意象
Key words:Cen Shen;Du Fu;Li He;Horse Imagery Change;Meaning
袁行霈先生认为,意象是作家的主观情感
盛唐国力强盛,诗人们热情奔放,朝气蓬
与客观物象相结合的产物,“(它)一方面,经 勃,立功边塞,扬名沙陲已成为诸多文人的理
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 想,而来去快如电疾如风的健壮骏马就是他们
路’”之作约 78 首(其中第一次西域之行 34 首, 作者热情称赞此马的惊艳,它全身赤如桃花,
第二次西域之行 44 首),占作者全部诗作 19%。 红缨紫缰珊瑚马鞭,玉鞍锦鞯黄金络头,就连
在其今存诗歌总数中,‘丝路’之作所占比重近 马尾也如红丝般直垂到地,动感十足。骑者
五分之一,正是这五分之一成就了岑参这一著 “自矜”,此马“百金”都突出了它的不同寻常。
(二) 战马 岑参天宝八载赴安西都护府任高仙芝幕府 判官,天宝十三载又入北庭封常清幕府节度判 官,其边塞诗名作几乎均作于两入西域之时。 这期间,西域战事不断,既有维护主权与边疆 稳定的正义之战,也有贪功冒进拓边征服的不 义战争。西域战争使得岑参边塞诗战马意象非 常突出,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边塞诗中阳光、刚健的马意象很难再觅。他们诗歌中马意象剪影的变迁不仅是大唐帝国盛衰的缩
影,也具有一定文学史意义,它为我们理解唐诗嬗变提供一个鲜活的案例。
关键词:岑参;杜甫;李贺;马意象,变迁;意义
[中图分类号] I2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520(2021)03 - 0096 - 07
名的边塞诗人。”[2]10现将其边塞诗歌中马意象分 接着四句写“新买时”的情景,既有旁观者爱慕
类如下:
不已的赞叹,又有对马“骤急”与“弄影”的直接
(一) 健马
描绘,把赤骠的潇洒英姿展现的淋漓尽致。接
·97·
河西学院学报
2021 年第 3 期
着,诗人又从修饰与喂养的角度,突出赤骠马 的“独意气”与“偏雄豪”。再用四句射猎场面, 以迅疾的孤兔,矫健的苍鹰作比,突显赤骠马 的反应迅捷。最后八句诗人转到卫节度卫伯玉 上来,先称赞他既富且贵,再将人马结合,赞 扬人以马而增辉,马以人而生光。“男儿称意 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男儿称意,骏马 长鸣,何等令人惊羡。全诗以预祝卫节度骑骏 马,扫胡尘,立下赫赫战功结束,紧扣题意。
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 奋飞理想的最好载体。岑参边塞诗中的健马意
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 象比比皆是,名称众多,诸如“骏”“骝”“骠”
趣。”[1]52唐代诗歌喜用马意象,据保守统计《全 “骢”“驹”“五花”“浮云”“薄汗”“连钱”等等,
唐诗》收录近五万首诗歌中,与“马”有关的诗 不一而足。如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神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