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石薯1号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石薯1号马铃薯在河北二作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本文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的优势,并从选种、整地施肥、种薯处理、机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了石薯1号马铃薯栽培技术,以期为节约资源、实现石薯1号马铃薯增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石薯1号;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22-0065-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马铃薯石薯1号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封志明樊建英李东玉相丛超张淑青*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21)
石薯1号马铃薯新品种由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研究和培育,生育期67d ,属于二季作区早熟品种。
石薯1号马铃薯呈椭圆形,外皮为浅黄色,光滑平整,芽眼少而浅,薯肉为浅黄色,单株结薯块数4个左右。
该品种抗马铃薯PVY 、PVX 、PVS 、PLRV 等多种病毒病,抗晚疫病,较一般马铃薯的抗病性强[1]。
河北二作区马铃薯生产过去由于种植规模小、单
产低、种植专业化和机械化生产程度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马铃薯产业发展。
随着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出现,高产新品种石薯1号脱毒马铃薯种植规模逐年增长。
现阶段,马铃薯栽培技术有了大幅提升,水肥一体化技术是马铃薯种植的关键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将灌溉和施肥相结合,将水肥一起喷洒在马铃薯生长区域。
水肥一体化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肥料和劳动力,而且可以实现马铃薯生长所需水分和养分的有效供给,提高马铃薯产量。
1水肥一体化应用优势1.1有效减少烂种率
马铃薯本身的发芽与生长阶段对土壤水分的要求非常高,在马铃薯发芽阶段要对灌溉水量达到精准控制,而在马铃薯传统种植中普通灌溉技术难以实现良好的水量控制,在灌溉过程中常因水量控制不精准导致马铃薯出现烂种的情况,导致马铃薯在生长阶段的出芽率大幅降低。
使用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灌溉能有效控制灌溉用水量,进一步减少马铃薯种植的烂种率。
1.2实现资源高效率
采用以往传统模式对马铃薯进行种植,水资源和肥料利用效率非常低。
通常在传统种植模式中,栽培阶段的灌溉和施肥不能同时进行,必须分离开展工作,从而导致水资源和肥料利用效率不高,马铃薯生长过程中不能充分吸收养分。
运用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既能促使马铃薯长势旺盛,又能够节约大量的劳动力成本,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2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简述
随着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作物栽培中。
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为了能形成高质量、高品质的成果,在栽培过程中会使用先进栽培技术。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种植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自然地形与压力系统之间的落差实现施肥与灌溉的互相结合,既保证了工作效率,又提高了施肥及灌溉效果,因而已被广泛应用于果园栽培、农作物栽培等农业领域。
具体应用时,先对种植土壤进行分析,确定土壤类型、需肥量、作物种类等,再根据对应比例配制灌溉肥液,通过控制灌溉管道系统实现供水供肥一体化作业。
灌溉系统由喷枪、喷头、管道等组成,能够保证肥水定量、定时、均匀喷洒于农作物生长范围内,能够在满足农作物营养及水分需求的前提下节约水资源及肥料,降低生产成本。
石薯1号马铃薯主要采用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选择可溶性固体肥料或者液体肥料,根据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养分,借助压力系统和滴灌带将水肥均匀滴灌在马铃薯根部,确保石薯1号在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要的水分和营养。
3建立滴灌系统
水肥一体化应用是将灌溉和施肥操作环节进行一体化融合,进行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栽培能够进一步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科技奖励性后补助专项(18926301H )。
作者简介封志明(1973—),男,河北平山人,农艺师,从事
马铃薯栽培及技术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2020-06-28
65
减少灌溉的用水量,避免了浪费水资源情况的发生,同时大幅降低了后期管理和养护方面的操作难度,进一步减轻了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成本。
水肥一体化技术首先是要建立滴灌系统,以管道系统为基础,根据所在种植区域的种植面积、土壤情况、其他配套设施的搭建情况合理设置管道系统。
滴灌系统为可回收系统,包含水泵、水表、压力阀、滴管带等主要配套设施。
滴管带的设计长度不应超过70m,滴灌的滴头之间间隔20~30cm,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在滴灌系统建成后至使用前,应该进行滴灌试验,检查管道的密封性和压力,防止在正式滴灌过程中漏水或者不出水的现象发生,保证水压稳定[2]。
4高产栽培技术
4.1选种以及脱毒种薯
种植石薯1号马铃薯之前,首先要选择经过完全脱毒的马铃薯种薯,挑选薯型整齐、完好,薯皮光滑无疤痕,皮色鲜亮的种薯,去除伤、病、烂、冻害及畸形的薯块。
高质量的石薯1号脱毒种薯具有出苗早、出苗率高、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叶片肥大、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性。
4.2播种时间
石薯1号马铃薯属于二季作区作物,河北地区露地地膜栽培的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上中旬(地温稳定通过8℃以上),两膜覆盖或三膜覆盖,播种时间可以适当提前到1月中下旬至2月中旬[3]。
4.3整地施肥
不含盐碱、土壤疏松的土地最适宜马铃薯生长。
在上冻之前地表撒施腐熟农家肥45~60m3/hm2,深耕30cm,平整土地;种植前观察土壤墒情,确保足墒播种,以使出苗齐全[4]。
4.4种薯处理
4.4.1催芽。
播种前20~25d进行催芽,将芽放置在20℃左右的环境内催芽,芽长不超0.5cm。
若芽过大,机器播种时芽易碰掉。
4.4.2切块。
种薯选取薯皮光滑的新鲜壮龄薯,剔除受冻、机械损伤、带病和腐烂薯块。
切块重量25~35g,要尽量切成大块,保证苗期生长的养分需求。
每块保留1~2个健康芽眼,顶芽和侧芽薯块芽眼萌发速度不同,宜分开播种,以免田间长势不均匀。
4.4.3拌种。
将切好的种薯用滑石粉、70%甲基硫菌灵混合搅拌,搅拌比例为每100kg种薯用滑石粉2kg、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粉剂150g混合拌种。
4.5机械播种
播种要避开雨季,播种方式主要采用大垄双行覆膜种植,垄距1.2m,行距60cm,株距25cm,垄上2行,栽种密度6.6万株/hm2。
机械播种要用专用的马铃薯播种机,确保机器座椅上有2个人随时控制下种量,确保播种均匀,播深10cm[5]。
机械播种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膜和铺设滴灌带等工作,大面积种植时节约人力,作业效率高,降低了成本,利于增收。
4.6田间管理
4.6.1覆土。
当薯芽长出距地膜2cm左右时,用覆土机在膜上覆土3cm左右,当垄面看不见地膜时覆土完成。
第2次覆土需要在苗长至15cm时完成,一般垄高25~30cm。
膜上覆土代替了传统的抠膜放苗,省工、不烧苗,利于保墒。
4.6.2肥料管理。
底肥选用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125kg/hm2,在播种时随播种机一起施入。
追肥时,将水溶性尿素、硫酸钾型冲施肥利用施肥泵吸入滴灌系统,均匀滴灌在马铃薯根部。
根外追肥结合病虫害防治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5kg/hm2。
由于马铃薯是喜钾农作物,可在生长阶段结合滴灌分2次在根部滴入高钾冲施肥。
水肥一体化应该选择易溶解、浓度高的肥料,每种肥料最好单独施用,滴灌过程中应随时查看滴管带,防止漏水和堵塞影响滴灌效果。
4.6.3水分管理。
石薯1号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一般需滴水6次。
幼苗期需滴灌第1次水,结合浇水滴施尿素75kg/hm2,壮苗促棵;结薯期(现蕾期到初花期)及时滴灌第2~3次水,随水施硫酸钾冲施肥75~150kg/hm2;块茎膨大期滴灌第4~5次水,冲施钾肥75kg/hm2,追肥宜早不宜晚,保证高产;在淀粉积累期滴灌第6次水,收获前7~10d停止浇水。
施肥之前要先在土壤中滴入清水,压力稳定后再施肥料,这一过程一般持续30min。
施肥完成后及时清理管道,防止残留的肥料对管道造成污染,也便于下次继续使用管道滴灌肥料。
马铃薯浇水次数可以视生长情况而定,保证30~40cm 土层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4.6.4控旺。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适当控旺是保证生产品质及产量的重要手段。
当株高25cm时,为避免植株旺长,可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14d后再喷施1次多效唑。
注意严格控制多效唑浓度,这是因为浓度过低达不到预期的控旺效果,浓度过高则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反而会降低产量;多效唑浓度适宜可使植株茎叶更加粗壮,地上部分的营养消耗也会减少,薯块的养分积累增加,能够有效改善马铃薯性状。
(下转第69页)
66
(上接第66页)
4.7病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防治结合播种进行,将1%联苯噻虫胺颗
粒剂22.5~30.0kg/hm2装在播种机小型药箱内播入土中;对于蚜虫,要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兑水喷雾防治。
晚疫病防治,用70%甲基硫菌灵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对于早疫病,用8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防
治;每隔7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3]。
4.8收获及贮藏
收获后薯块避免阳光曝晒,及时分级装箱,分批
次收获。
贮藏前要挑出霉烂变质的薯块,储藏温度控
制在2~4℃,避免潮湿和高温的环境[6]。
5结语
石薯1号马铃薯采用膜下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大
水沟灌相比,能够保持土壤湿度及其透气性,防止出
现烂薯情况;滴灌技术可以将水肥均匀滴灌在马铃薯
根部,利于根系吸收,减少浪费,保证马铃薯长势旺
盛[7];节约水资源,满足了石薯1号对于水分的需求,减少肥料浪费,同时又能够节省灌溉和施肥人员的时间,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的实际使用,有效提高了石薯1号马铃薯的产量,解决了石薯1号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产量低、种植品质差等问题。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石薯1号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
随着品质的优化,石薯1号的销量逐渐提升,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6参考文献
[1]张淑青,樊建英,李东玉,等.“石薯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
栽培技术[J].蔬菜,2016(12):77-79.
[2]景艳杰.玉田县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 2016(11):94-96.
[3]张淑青,樊建英,李东玉,等.石家庄地区春季早熟马铃薯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13,27(5):278-280.
[4]张淑青,刘玉芹,齐连芬,等.冀中南部地区马铃薯早熟高
产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4,18(5):296-297. [5]成广杰.马铃薯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 2017(5):96-98.
[6]雷发林.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7,21(3): 173-174.
[7]李海珀.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J].种子科技, 2018(6):43-45.
户,落实到田间地头,切实提高科技到户率和到位率,全面提高技术干部和果农的科技素质,创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大樱桃生产管理营销队伍,增强科技的支撑作用[3]。
3.4建设育苗基地,保证苗木品质
通过规范化育苗基地建设,引进筛选出适宜商洛市山地栽植的优质大樱桃品种,利用无公害生产先进技术手段培育无病虫害优质壮苗,为商洛市大樱桃发展提供优良的品种苗木,大幅度提高商洛大樱桃苗木自给率,降低苗木成本,提高苗木质量。
引导各类生产主体外购苗时尽量到正规企业和科研院所,按照品种布局规划发展计划,并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综合考虑引进当地适生、品种优良的健康壮苗,确保大樱桃产业发展布局合理、后续有力、广大果农利益共享[4-5]。
3.5加强招商引资,壮大产业发展主体
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与果业企业或投资者加强沟通和联系,引导和支持产业发展优势企业、龙头企业参与。
在产品标准、产品加工、产品包装、产品标识上下功夫,全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知名品牌和产业生产经营企业品牌,全方位树立商洛大樱桃形象,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促进果品销售[6]。
举办果品推介或技术交流会,宣传推介商洛市优质水杂果果品。
精心谋划一批大樱桃产业助推发展项目,提前整理成册,利用农产品展示展销宣传等时机,开展招商引资,延伸果业产业链条。
3.6健全投入机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市、县(区)政府应设立大樱桃产业发展基金,加大产业发展基金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的力度,重点用于培育扶持果业规模大户、种植示范基地、果业园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和示范性果业合作社,加大大樱桃品牌培育工作。
建立政府、企业、民间与果农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建立健全果业保险制度,化解自然风险[7]。
4参考文献
[1]张福兴,孙庆田,张序,等.我国大樱桃产业现状与发展对
策[J].烟台果树,2012(3):3-5.
[2]王田利.中国大樱桃产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J].山西
果树,2014(2):45-47.
[3]唐志超.山东省大樱桃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
果菜,2020,40(4):84-87.
[4]柏建民.对略阳县山地大樱桃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
业科技,2014(16):91-92.
[5]张殿高,张红.对我国大樱桃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J].烟台
果树,2019(2):1-2.
[6]胡剑训,涂震环.大棚樱桃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
讯,2010(9):224-225.
[7]苗小龙,李景芳,王景波,等.西安大樱桃产销形势分析与
建议[J].西北园艺(果树),2019(6):11-13.
胡海锋等:商洛市大樱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