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懋公寺建筑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
086Vol.182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都江堰灌县古城是一座与千年古堰相伴的古城,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丰富。
懋公寺是灌县古城保存较好、具有浓郁时代特色的中西合璧式宗教建筑之一,具有比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懋公寺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受损严重,大部分建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后来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其原址修复、重建。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懋公寺是灾后重建的新貌。
1.2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点:一是收集懋公寺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如相关论文、书籍、图像等;二是实地考察调研懋公寺建筑及建筑周边环境;三是分析研究懋公寺的平面布局、建筑立面、建筑风格、建筑装饰纹样、建筑保护现状等内容。
1.3 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让人们对懋公寺的建筑特点和风格有所了解和认识,感受其独特又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使其得到广泛传播,增强人们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意识。
2 懋公寺概述
2.1 懋公寺地理位置
懋公寺,又名“宝瓶清真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街道宝瓶巷20号,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北岸,
距离成都市约60千米。
该建筑周边有南桥、玉垒山公园、灌口城隍庙等。
2.2 懋公寺建筑历史沿革
懋公寺修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一寺两院,山门后的主体建筑为礼拜大殿,同时配有左、右两厢房,大殿和厢房均有宽敞的柱廊。
除此之外,还有一处建有马房的小院落。
懋公寺占地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
1925年,受保路运动影响移居到灌县的小金回民集资修建了懋公寺,作为回族居民做礼拜使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懋公寺逐渐作为民居使用。
2008年,懋公寺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受损严重,2010年原址修复、重建。
其建筑特色浓郁,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富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
2013年,懋公寺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3 懋公寺建筑特点
3.1 懋公寺建筑平面布局
懋公寺建筑空间为一寺两院。
从沿街大门进来,西北处是一个建有马房的小院落,建筑围合形成一个小天井;接着左侧为另一院落,山门正对的是礼拜大殿,左右两边为厢房,建筑围合形成天井。
由于后期遭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懋公寺整体建筑都原址修复、重建,平面布局呈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仅主体建筑礼拜大殿院落大致呈对称的建筑格局(图1)。
3.2 懋公寺建筑装饰纹样
懋公寺整体建筑无任何装饰彩绘,山门和礼拜大殿
【作者简介】蒲思敏(1996—),女,汉族,四川南充人,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李冬琪(1990—),女,汉族,四川都江堰人,讲师,硕士,就职于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历史建筑保护与再
利用、景观规划设计。
孔庆权(1965—),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环境艺术研究所负责人,研究方向:环境景观
设计、历史建筑与景观保护、油画。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都江堰市西街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研究。
课题编号:LBYJ2020-008。
都江堰懋公寺建筑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蒲思敏 李冬琪 孔庆权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懋公寺是民国时期修建的清真寺,是目前都江堰市保存较好、具有浓郁时代特色的中西合璧式宗教建筑,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该寺于2013年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通过对都江堰懋公寺建筑保护的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分析研究其建筑特点和保护现状,希望能为都江堰历史建筑或宗教建筑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内容。
关键词:懋公寺;宗教建筑;保护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087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06(上)的建筑外墙有大量精美的砖雕装饰纹样。
山门部分,砖石的不同堆砌组合形成了丰富的纹样,正上方有“宝瓶清真寺”匾额,为原二十八军副军长马毓智所题(图2)。
礼拜大殿的大门纹样更为丰富,大门正上方的牡丹纹寓意富贵吉祥,花瓶纹样寓意平安,柱子上的白菜图案寓意百财,门框有竹节围绕装饰,寓意高风亮节。
4 懋公寺保护现状
4.1 建筑现状
懋公寺建筑作为小金回民集资修建的清真寺建筑,最开始为回民礼拜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民居,一直保存良好,后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受损严重。
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懋公寺原址修复、重建,2013年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后,为了更好地保护该建筑,灌县古城相关部门配备专人维护看管。
建筑内部环境良好,建筑立面装饰纹样基本保持原状,整体建筑保护现状较好。
4.2 建筑周边环境现状
懋公寺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北岸,与南桥、导江
楼等建筑相邻,周边均为建筑群,开阔空间较少,绿化景观匹配不足。
其所处的沿江小道有几处餐馆、茶馆等,人流量大,基础设施配套相对完善。
5 结语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针对懋公寺建筑的保护现状,对其
建筑概况、建筑特点、建筑装饰、建筑保护现状、建筑周边环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考察。
除此之外,后续还需要对其建筑装饰纹样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希望能为都江堰历史建筑和宗教建筑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参考文献
[1]曾丹,石春燕.中国传统清真寺建筑艺术浅析[J].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9):9-11.
[2]吴会蓉.“5·12”地震都江堰文物损毁实录与保护对策探析[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0(00):50-54.
图1 礼拜大殿院落的建筑格局(作者自绘)
图2 懋公寺建筑(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