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作业:观红安烈士陵园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红安烈士陵园有感
作为一名大学生,说来也惭愧,没有多去看看历史,而作为革命老区的一份子,对那段红色历史了解甚少的我,更感无地自容。
所以,我一直都想去看看那些历史遗迹,以及和那些历史有关的事和物。
于是,借着去年高考完了的那个暑假,我去了一趟我们县里的烈士陵园,其实,那陵园就在我们学校隔壁,只是我一次未去。
进入陵园,穿过绿瓦红檐的高大牌坊,迎面而来的是巍然耸立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上,碑座正面塑有五星碑徽,台座正中为汉白玉雕成的花环,左右分嵌有再现黄麻起义和苏区军民坚持武装斗争、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浮雕,碑座前刻有中共湖北省委和省政府撰写的碑文。
从纪念碑后行百米便是烈士祠,祠内设有烈士灵堂,陈列着红安全县革命英烈的名册及各界人民群众敬献的花圈。
祠东边是董必武纪念馆和红安县博物馆。
走进董必武纪念馆,首先要登上级台阶,迎面抬头可见,正面门楼匾额上由徐向前元帅题写的“董必武纪念馆”六个馏金大字。
从正门进入,便是纪念馆的正院,院子中央安放着董必武
半身铜像,基座上“董必武纪念像”六字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基座的后面是董必武和夫人的骨灰合葬墓。
人们在这里缅怀董老的丰功伟绩,学习董老的革命风范,净化灵魂、陶冶情操。
墓后是一道长,高的屏风,上面镌刻着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书写的“董必武同志生平”。
进入纪念馆序厅,迎面看到的是万里长城壁画,以恢弘的气势、强烈的民族凝聚感,表达了董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浩瀚胸怀。
第一展厅主要介绍的是董必武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辛亥革命失败后他东渡日本的内容。
第二展厅主要介绍的是董必武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卫地位;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的内容。
第三展厅主要介绍的是董必武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的崇高思想品德。
烈士祠的西边是新修建的李先念纪念馆。
李先念纪念馆,依山傍势,气势恢弘、造型典雅,以丰富的文物史料,生动活泼的陈列形式,主要以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为背景,以李先念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突出贡献为重点,再以文物为基础,配以必要和适当的辅助陈列品。
纪念馆分序厅和四个陈列室、文物库房、李主席办公室复原陈列几个部分组成。
以“从木匠到将军”、“从深入敌后到经略中原”、“从领导湖北到为国理财”、“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四个单元展示了李先念同志集平凡和非凡,朴实和传奇于一身的个人风采。
介绍
了李先念同志在66年革命岁月中,从一名普通木匠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将军,从农民的儿子到国家主席的光辉战斗历程。
整个建筑造型典雅,气势恢宏,展示了李先念同志由一个普通木匠成长为国家主席的不平凡的经历。
再往后面就是将军陈列馆了,红安县拥有授衔的将军上将8位、中将10位、少将43位,居全国之首,故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县”。
他们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彰显红安将军们的赫赫战功和革命风范,学习红安将军们的圣洁情操和高贵品质,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的建设步伐,湖北省委决定,在红安烈士陵园新建红安将军馆,集中展示红安将军们的风采。
如果说世界上真正存在无价之宝,那它最应该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
而由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长征精神,则以其崇高的追求、纯洁的品质和丰富的内涵,为最可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增添了璀璨无比的伟大篇章,堪称宝中之宝。
今天,我们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中发挥着先导作
用,并在实践的冶炼中得到升华的这些崇高精神,统称为红色精神,红安精神也不例外,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之源、动力之源。
这一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而且对当代社会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启示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