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密度的作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林密度的作用研究
作者:李达峰张孟美杉
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19期
[摘要]单位面积的栽植株数或播种点数称为造林密度,造林密度关系到群体结构,只有合理的群体结构才能达到造林的目的。

造林密度适当,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造林密度的作用,为林业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造林密度;林木;干材;林分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19-70-2
单位面积的造林株数或者播种点数称为造林密度或初植密度,其是人工林各期密度的基础。

造林密度一般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递减,其本身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物学意义,对林木速生、丰产、优质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造林密度较大,必然要增加造林投资和幼抚费用,同时也不利于
林木的生长,并且减少树木的出材量,降低经济效益。

而且即使提早进行抚育间伐,其经济价
值也不大。

相反,如果造林密度较小,尽管栽植时省苗省工,节约营林生产费用,但是,由于
单位面积内株数过少,不能有效地利用林地,难以充分发挥经济效益。

所以,只有造林密度合理,才能充分发挥林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少营林投资,达到经营目的。

1 造林密度在苗木成活过程中的作用
在一定的成活率水平下,造林密度与单位面积成活株数的多少成正比。

因此,在条件差、
成活率低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造林密度,以保证足够的成活株数。

但在一般情况下,造林密
度与成活率无关,不宜过于强调,而应在苗木质量及种植技术上下功夫。

2 造林密度在林分郁闭成林中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造林密度越大,林分郁闭成林越快,但其平均冠幅变小;造林密度越小,林
分郁闭成林越迟。

人为加大造林密度有利于林木提前郁闭成林,但是,实践证明郁闭并不是越
早越好。

造林过密,必然会引起林木过早分化及自然稀疏。

何时达到郁闭较为合理,应从树种
特性、林地条件及育林目标等多方面加以考虑。

3 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
3.1 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的作用
造林密度与树高生长的关系比较复杂,结论也不一致。

影响树高生长的因素很多,如树种
的特征(顶端优势、喜光性)、地区的气候特点、其他乔灌木及杂草的竞争、林地土壤肥力状
态和土壤水分供应情况等。

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的作用不相同。

例如,在湿润的立地条件下,
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的作用不明显;在干旱的立地条件下,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的作用十分突出。

密度过小时,导致杂草丛生,自然竞争作用往往造成林木长势减退,树高生长受到影响;
而林分过密时,同树种个体间对土壤水分的竞争激烈,分化不顺利时林木生长受到抑制,分化
顺利时又形成大量被压木,使林分的平均高度随之降低。

总之,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的影响比较复杂,要因地制宜,要因树种、培育的材种不同采
取相应的密度。

3.2 密度对直径生长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直径生长与树冠大小(以冠幅为主要指标)密切相关。

密度大的林分,树冠幅小,胸径也小;密度小的林分,冠幅也大,胸径也大。

实践证明,在密度大的林分中,适时进行间伐,调节营养空间,一般是冠幅首先增长,随之胸径相应增加。

3.3 密度对材积生长的作用
单株材积决定于树高、胸高断面积和树干形数3 个因数,密度对这几个因子都有一定的作用。

由于胸径受密度的影响最大,而断面积又和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因而成为不同密度下单株材积的决定性因子。

胸径与林分密度呈规律性变化,密度大的林分,平均胸径小;密度小的林分,平均胸径大。

造林密度对单位面积蓄积量的作用与对单株材积的作用截然不同,因为单位面积蓄积量同时由单株材积与造林密度决定的,而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互为消长的。

平均胸径在林分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是有变化的。

大量的实践表明,如针叶树种,在密度较小的情况下,平均胸径随着密度增大而增加;但随着密度继续增大,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逐渐减少,达到一定密度之后,蓄积量稳定在某一水平上。

4 造林密度与干材质量的关系
密植的林分中,侧枝细,节疤小,自然整枝好,干形饱满;如果林分过密,树干虽饱满但纤细,不符合用材要求。

稀植的林分正好相反,树干尖削度大。

造林密度对干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也有影响。

稀植的年轮幅加宽,大多数针叶树种,年轮中春材比例因此加大,春材管胞的孔径大、胞壁薄,对材质有不利影响。

对于有些树种,如落叶松、杨柳等年内生长期长的树种,年轮中春材和夏材保持一定比例增长,年轮加宽没有什么不利影响,而且使速生人工林的成材期有所缩短。

5 造林密度与林分稳定性的关系
速生且稳定,才能获得高产。

不同密度的林分创造不同的林内生态条件,过密林分内,地温偏低,枯枝落叶层积累较厚,分解不良,土壤易于酸化、灰化;过稀林分内,土壤生草化程度强,杂草竞争激烈。

过密林分,扎根浅,树干纤细,易遭风倒、雪压及根腐病侵染;过稀林分,有利于某些害虫(如金龟子)的繁殖滋生。

因此,从林分稳定性的角度看,造林要保持适中的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