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2风pptx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3题,“圣塔安娜风”发生在秋冬季节,秋冬季节陆地降温快,形成冷高 压,海洋降温慢,形成低气压,所以形成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冷空气,其形成的 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洋流、地形、太阳辐射对其形成影响较小。第 4题,加利福尼亚州位于落基山、海岸山脉西侧,冷空气向此推进时沿背风 坡下沉,空气下沉容易增温,而这里地形落差大,空气下沉幅度大,升温幅度 大,与此同时空气也会越来越干,而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山谷刚好为东北— 西南走向,与这股变热变干的冷空气走向一致,又使其风速不断加大,势力 越来越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3·陕西宝鸡二模)“圣塔安娜风”是秋冬季节扫过美国西南部(加利福尼 亚州)和墨西哥西北部的一种风。每年秋季至初春季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南部沿海低地会出现一种强劲的干热风,被称为“圣塔安娜风”(下图),一般 为东北风。它以助长洛杉矶附近林区野火而闻名。据此完成3~4题。
6.N处近地面风速大于M处近地面风速的主要原因是( C ) A.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B.下垫面状况非常均一 C.该季节南北温差较大 D.平原削弱风速不显著 7.P处风向及风速范围分别是( C ) A.偏东风20—30 B.偏东风30—40 C.偏西风20—30 D.偏西风30—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图1
图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太行山东西两侧焚风效应较强的坡面和焚风多发的季节及时间对应正
确的是( A )
A.东坡、冬季、夜间多发 B.西坡、夏季、白天多发
C.东坡、冬季、白天多发 D.西坡、冬季、夜间多发
2.太行山春季焚风对当地农业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D )
①气温升高,小麦返青期提前 ②热量增加,熟制改变 ③平原积雪消融,
缓解春旱 ④蒸发增强,加剧干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第1题,根据图2信息可知,太行山夏季焚风效应较弱;冬季来自内陆的 冷气团(西北风)强劲且干燥,一部分在山脉西坡(迎风坡)受地形阻挡堆积, 另一部分气流越过太行山,在东侧(背风坡)下沉增温,且东侧海拔高差大,下 沉增温幅度大;夜间太行山东坡坡面辐射冷却快,气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 风,与焚风风向一致,焚风随之加强;白天山地东坡增温快,气流沿山坡上升, 为谷风,与焚风风向相反,对焚风有抵消和抑制作用,故焚风强度较弱。 第2题,焚风效应会使热量增加,使得小麦返青期提前,但对熟制影响不大,① 正确,②错误;焚风会使华北平原地区冬季地表积雪融化,缓解春旱作用减 小,③错误;焚风增温会使蒸发增强,加剧干旱,④正确。
注:风向以正北为0°,顺时针增大到3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该团队选择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的气象数据来分析局地环流是因为
( B) ①大气环流影响弱 ②天气系统影响强 ③阴雨天气为主 ④晴朗天气
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近地面最小风速集中在10°S到25°N的区域,该区域为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区域,表明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了赤道以北,故此 时表示北半球的夏季,B正确;春秋季节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A、C 错误;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大部分南移,D错误。 第6题,N处海洋面积大,海陆热力差异不显著,A错误;N处位于南半球西风 带区域,主要为广阔的海洋,但也分布着陆地,B错误;N处不全是平原地形,D 错误;南半球冬季,N处所在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差显著,导致气压梯度大,风 速大,C正确。 第7题,由于正、负值表示不同的风向,且M、N处为近地面西风带,所以正 值表示偏西风,再根据图中P点的位置可以判定为偏西风;根据等值线的分 布可以确定P处风速大于20小于30,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3·浙江杭州二模)有研究团队利用某观测站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期间的 气象数据,分析珠穆朗玛峰北坡某河谷的局地环流日变化特征,发现该河谷 主要受山谷风和冰川风的影响。山谷风、冰川风都是冷热不均引起的局 地环流,冰川风影响主要集中在下午时段且强度大。下图为某年5月28日 风向、风速日变化图。读图,完成8~9题。
热考2 风
(2023·辽宁鞍山二模)太行山脉是我国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 其山麓焚风(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形成的一种干热地方性风)较强, 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太行山区有众多河流发 源地或流经地区,其东麓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图1为太行山东西 向剖面示意图,图2为太行山山麓焚风季节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D.②④
9.冰川位于河谷的方位及冰川风对山谷风的主要影响分别是( B ) A.南方;削弱了山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3.与“圣塔安娜风”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A )
A.海陆热力差异 B.洋流
C.地形
D.太阳辐射
4.助长洛杉矶附近林区野火的“圣塔安娜风”( C ) A.湿热,且风速大 B.湿热,且风速小
C.干热,且风速大 D.干热,且风速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23·河北石家庄3月模拟)下图为全球某季节不同纬度气温及风速的空间 分布示意图,风速等值线中“-”表示风向与“+”相反。据此完成5~7题。
5.图示为北半球( 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