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退行性膝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例退行性膝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关键词】退行性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9年~2010年,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诊治退行性膝关节炎5例。
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65`75岁,全部为单侧膝关节置换。
1 患肢的护理
患者返回病房后,抬高患肢20°~30°,保持中立位,膝下垫软枕,屈曲15°~30°。
冰袋冷敷:有减少术侧膝关节渗出液并止痛效果避免小腿腓肠肌和腓总神经过度受压,造成小腿腓肠肌静脉丛血栓的形成和腓总神经的损伤。
2 引流管的护理
预防膝关节感染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极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
伤口内放置的引流管必须保持无菌,否则会引起逆引感染。
引流管保持畅通,不可压迫、扭曲及打折。
一般术后48 h~72 h或引流量24 h内少于30 ml~50 ml者,即可拔出引流管。
3 术后康复护理
术后功能锻炼时手术成功的关键,康复训练的主要目标是膝关节伸直锻炼,初始被动伸直,最终主动伸直。
保证伸膝功能大于屈膝功能。
31 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手术后1~3 d)此期疼痛比较严重,患者应以休息、止痛为主。
锻炼主要目的是让患者了解锻炼的内容,同时有利于减少卧床并发症.
32 恢复期训练指导(手术后3~7 d)此期康复的首要目的是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其次是肌力恢复训练,并使患者掌握基本的日常独立生活能力。
①练习直腿抬高术后2 d拔除引流管后,伸膝锻炼,(股四头肌)运动强度应当从小强度开始,随着病情的恢复,左键过渡并保持中小强度,其判定标准以患者主观感知为主。
②被动活动器(CPM)练习术后第3天,若患者一般情况好,可借助持续被动活动器进行髋膝关节屈曲被动锻炼。
③弯腿练习术后第3天起开始练习。
开始时可在床侧进行,患者坐于床边自然放松,腿凭借重力垂到床下,就能达到90°.
33 愈合期训练指导(术后7 d~2周)进行患肢负重训练。
患者利用习步架、拐杖等辅助器,此期的目的以增强肌力为主,保持已获得的关节活动度,对关节活动度未能达到90°者。
4 早期并发症
41 切口不愈合或感染防止感染重在预防,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消除全身急慢性感染灶。
神经血管损伤:腓总神经损伤不提倡早期手术,确定损伤后应立即去除加压包扎,膝关节活动限制在30度之内,防止继续造成损伤。
安置假体前可以放开止血带,观察远端动脉搏动情况,如发现破损,立即止血,缝合破口[1]。
42 预防深静脉栓塞下肢骨关节手术是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的高危因素。
膝关节置换患者为老年人,术后卧床致使血液流动缓慢,极易造成血管栓塞,其发生率为40%~60%[2]术后患者抬高双腿6°,可使股动脉平均血流增加33%,有利于静脉回流[3]
参考文献
[1]王武琦.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技巧.临床骨科手术技巧与失误防范杂志,
2007,3.
[2]戴国锋,王韶进,刘奇,等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预防及康复中国临床康复,2002,6(20):3050.
[3]王琳,计惠明抬高双腿可预防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