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学习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学习评价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读拼音,写字词。

周瑜dùjì()诸葛亮的才干,让他立下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的jūn lìng zhuàng()。

诸葛亮拍拍xiōng tá
ng( ),说:“情况如此jǐn jí( ),dū
du( ) wěi tuō ( ),定然如期交箭”。

诸葛亮如此自信,是因为他知道三天后有大雾,曹操生性多疑,即使知道有船逼近曹军shuǐ zhài (),听到léi gǔ()声和nàhǎn()声,也不敢轻易出动,只能不停地向江中放箭,他用草船借箭的计策必然成功。

周瑜知道真相后,自叹不如,直夸诸葛亮shénjīmiào s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 恰好/ 融洽坠落 / 辍学霹雳 /刀劈
B. 妒忌/ 嫉妒惩罚 /丞相擂鼓 /花蕾
C. 投奔/ 奔向忌讳/ 晦气湖泊/ 血泊
D. 诡计 /轨迹踉跄/ 呛声岗位 /景阳冈
3.按要求完成练习。

(1)下列词语与现在的说法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榜文——公告客官——顾客
B.驿站——招待所印信——书信
C.掌柜——店主客舍——旅店
D.伙计——服务员官府——政府(2)用“意”组词,并填入下列句子中。

○1周瑜为了陷害诸葛亮,( )叫军匠拖延造箭事宜。

○2虽然店家好心相劝,但是武松( )上冈。

○3群猴在山涧中玩耍,( )中发现了水帘洞。

○4宝玉等人为了放晦气,( )将风筝拿出来放。

(3)先将下面表示“多”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 )满目人 ( )人( ) 目不( )( ) ( )紫( )红春天来了,花卉展览会开始了,园区里( ),热闹非凡。

( )
的花朵令人( ),还有( ),( )的花艺商品,真是让人大
开眼界。

(4)阅读名著遇到不理解的词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判断词语的大致意思
B.可以借助词典等工具书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C.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
D.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地理解就可以了,不用去查找词语的具体意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的诸葛亮、
的武松、的林黛玉和的孙悟空。

(2)《鸟鸣涧》是代诗人的作品,古诗中运用反
衬的手法描写山中宁静的诗句是“。


二、快乐阅读
(一)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四大名著
材料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
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一系列梁山
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
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
反”的残酷现实。

材料二:《》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反映了
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展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
晋初年的历史风云,并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材料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被誉为“中
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

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
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生活状况,充分运用了书法、绘画、诗词、
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
人生悲剧。

材料四:《》,是在民间传说唐僧取经的故事和有关
话本及杂剧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该书在明代刚出现时曾被列为
禁书,因为书中充满了崇佛抑道的思想,这与当时的皇帝所信
奉的道教思想有冲突。

1.根据材料提示连线,并分别把四部作品的名字天在文中
“”上。

材料一《红楼梦》
吴承恩
材料二《三国演义》
曹雪芹
材料三《西游记》
施耐庵
材料四《水浒传》
罗贯中
2.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
篇小说是《》。

3.我能写出三个出自材料二书中的人物: 、、,我能写
出一个出自材料一书中的人物: ,并能写出两个关于他的故
事: 、。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结社赋诗
自元妃归省之后,贾政到外地做官去了。

贾政一走,宝玉每天就在园中
游荡。

这天他正觉无聊,忽见探春下帖说要大家一起结一个诗社。

宝玉大喜,
刚走到沁芳亭,正好碰上贾芸派人送来两盆白海棠。

到了秋爽斋,只见宝钗、
黛玉、迎春、惜春都已经在那里了。

探春笑道:“我不算俗气,偶然起了个念
头,写了几个帖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


这时,李纨也来了。

李纨和迎春、惜春三人不善作诗,所以就分别担任
诗社的社长和副社长,负责主持、限韵和监场。

于是他们便以贾芸送来的白
海棠为题,以“门”字为韵,每人各作一首七言律诗。

大家都悄然各自思索
起来,只有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说笑。

迎春命人点了一
支香。

原来这香只有三寸来长,灯草粗细,点起来很快,如果香点完了,诗
还没有写成便要受罚。

探春最先想好了,提笔写出,又修改了一回,递给迎
春。

她问宝钗写好了没有,宝钗说:“有是有了,只是不好。

”宝玉背着手在
回廊上踱来踱去,对黛玉说:“你听,她们都有了。

”黛玉说:“你别管我。


宝玉又见宝钗已经誊写出来,便说:“不得了,香只剩下一寸了!我才有四
句。

”又对黛玉说:“香要点完了,你还蹲在那潮地上做什么?我可顾不得你
了。

”说着,走到案前把诗写了出来。

李纨说:“我们要看诗了。

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要受罚的。

”宝玉
道:“你虽不善作诗,却善看,又最公道,你的评阅,我们是服的。

”众人都
点头。

大家看了诗,宝玉说探春的好。

李纨说宝钗的最好,说完又催黛玉。


玉道: “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扔给众人。

众人看了,都说这
首最好。

李纨说:“若论风流别致,当然说这首;若论含蓄浑厚,还是宝钗的
最好。

”探春道:“评得好,黛玉当居第二。

”李纨又说:“宝玉压尾,你服
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本来就不好,这评得很公平。

”又笑道:“只是宝
钗和黛玉的两首,还要再斟酌一下。

”李纨道: “我是裁判,与你们不相干,
再有多说者必罚。

”宝玉听说,只得罢了。

李纨规定每月的初二和十六两天开社作诗。

宝玉道:“到底要起个社名才
是。

”探春道:“俗了又不好,太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

可巧是海棠诗开端,
就叫‘海棠诗社’吧。

”说完,大家又商议了一会儿,才各自散去。

1.阅读短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填一填。

探春发帖结诗社成立“海棠诗社”
2.联系上下文可以猜测出短文中的“下帖”指的是( )。

A.作诗
B.练字
C.送邀请函
D.扔下帖子
3.人的性格不同,写出的诗的风格也不同。

黛玉作的诗的特点是
,宝钗作的诗的特点则是。

(2分)
4.下列关于短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全文用平铺直叙的语言写了大观园内众人写诗结社的雅事,通俗易懂
B.短文为读者呈现了封建大家族里小姐公子们的悠闲生活
C.黛玉作诗最为从容,可见她很有才气
5.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十分有特点的人物。

短文中有两处正面描写她与众不同的举动的地方,请你用“”画出来,并写一写林黛玉给你留下的印象。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掴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
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