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型的建立、修改与验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 间接 地 影 响 学 习 效 果 ; 中科 院 心 理所 的梁 海 梅 等 人 考 察 了
成就 目标 、学习动机 和学业成就之 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成就 目标通 过学习动机间接地影响学业成就 ;台湾 国立高雄师 范 大 学的吴坤璋等人 探 讨了影响学生科学学习动机 的因素, 结
果 显 示 教师 的 教 学 对 学 生 的学 习动 机 有 显 著 的影 响 , 学 习环 境 则 通 过 学 生 的 学 习 态 度 间接 地 影 响着 学 习动 机 ; 英 国伦 敦
果的思路。
【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育技 术培训 ;模型 ;结构方程建模 【 中图分类号 】G 5 . 4 1 2 【 文献标识码】A 【 论文编号】10 - 8 9 20 )0 —o 6 - 0 0 9 0 7( 0 9 7 0o _ 3 -
为 进 一 步 提 高 山东 省 高 等 学 校 教 师 的 信 息 素 养 和 信 息 化
( 山东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教育技术系 ,山东济南 20 1 ) 5 0 4 【 摘要 】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 已经成 为教育部 门的一项常规性 工作 ,但如何提高培训效果一直困扰着各级各类培训机 构。该研究利用结构方程建模的统计学方法 ,建立 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揭示出了提高教育技术培训效
效 果 影 响 的 大 小 以及 各 因素 之 间 的相 互 关 系 , 并 根 据 这 些 数
素影响学习结果 的假设 ,作者总结出了图 1所 示的高校教师 教育技术培训 的初始模型 ,但 由于 高校 中青 年教师具有学历 高 、学 习目的明确 、学 习能力 强等 显著特 点,使得基于其他 学 习群体建立起来 的初始模 型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错误 , 需要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加 以修正 。
自培 训 工 作 开 展 以 来 , 虽 然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推 动 了 高 校 教 学 信 息 化 的 进 程 ,但 是 面 临培 训 时 间短 (O学 时 ) ,培 训 方 8 式单 一 ( 取 集 中 授 课 方 式 ) ,被 培 训 教 师 基 础 水平 参 差 不 采
机对学 习效 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学习态度则是通过 学习动
部 因素主要包括培训机构 所提供的培训 目标 、培训 内容 、培
训 教 师 、培 训 方 法和 培 训 环 境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心 理 学 院王 爱 平 等 人 的研 究 表 明, 习动 学
教学实践能力,山东省教育厅在 2 0 0 7年 8月发 出了 《 于开 关 展高等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 术培训工作的通知》 ,开始对省 属高校中 4 以下的 中青年教师实施教育技术培训,对 培训 5岁 合格者颁发省 教育 厅统一印制的 “ 山东省 高等 学校教师现代 教育技术培训合格证 ” ,并将其逐步作为今后教 师考核 、职务 晋升等方面的依据。
收稿 日期 :2 0 09年 3月 2 9目
6 0
图 1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的初始模型
二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型的修改
在 此 步 骤 中 ,作 者 采 用 实 证 研 究 的 方式 来 完 成 初 始 模 型
2 实 验 研 究 的 结果
本研 究利 用 L S E 87 I R L .0进行 数据分析 ,以最大似 然法 ( ) ML 完成参数估计 。 评价模 型的拟合指数包括: 卡方 ( ) X 、 自由度 ( f d )、近似误差均方根 ( MS A)、比较拟 合指 数 R E ( F )、非范拟合 指数 ( N I CI N F )等,这些拟合 指数 的功 能
第 l 9卷
现 代教 育技 术
M o e u ai n l e h o o y d m Ed c t a c n l g o T
、o . 9 ,1 1 NO 7 2 0 . 0 9
20 0 9年第 7期
高校教师教育技Hale Waihona Puke 培 训模型 的建立 、修改与验证
陆 宏 刘 兴波 郝 瑞峰
育技术培训 ”为篇名检 索词,时间限定在 19 .0 8 9 92 0 ,共检索 到相关文献 5 4篇,阅读后发现有 2 7篇文献讨论了高校 教师 教育技术培训效果 的影响因素。将 2 7篇文献中涵盖的因素列 举出来,根据 因素 出现 次数 的多少进 行排列 ,舍去 出现频率 过低的因素 以及教育技术培 训机 构无法改变 的因素后 ,形成 了初始模型 中需要保 留的内部因素和外部 因素 。其 中,内部 因素主要指受训教师参加培训 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 ;外
据对初始模型 的不合理之处进行 了修 改;最后 ,揭示 出了修 改后 的培训模型对改善教育技术培训效果 的启示 。
一
高校教 师教 育技术培训模型 的建立
本研究中初始模型 的建 立以文献研究为主要依据 ,作者
在清华同方 C K - 国期刊全 文数据库 中以 “ N I中 高校教师 ” “ 、 教
齐等诸 多短期 内难 以改变 的现实条件 ,如何提 高教育技术培
训 效 果 已经 成 为 一 个 亟 待 解 决 的难 题 。本 研 究 正 是 针 对 这 种
大学 的 R i 则 发现 学习 内容 的选择会 影响学 生的学 习态 es s 度 。另外 ,从一般 的教学理论和 实践中可 以得到培训 内容和 培训教师将影 响培训方法的结论。
基 于 上 述 文 献 探 讨 的 结 果 , 以及 外 部 因 素将 通 过 内部 因
现状 ,首 先总结出 了影响教育技术培训效 果的相关因素 ,并
重 点提 取 出 了 作 为 教 育 技 术 培 训 机 构 可 以 改变 的 因 素 , 建 立
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的初始模 型 ( 如图一所示 );然后 利用 结构方程 建模的统计学方法 ,定量分 析 了各因素对培训
在 于 评 价 模 型 和 样 本 数 据 的 匹 配 程 度 。一 般 认 为 , 当 X2 f d / 在 20与 5 . . 间 ,C I NN I 0之 F和 F 的值 在 09以上 ,R S A 的 . M E
成就 目标 、学习动机 和学业成就之 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成就 目标通 过学习动机间接地影响学业成就 ;台湾 国立高雄师 范 大 学的吴坤璋等人 探 讨了影响学生科学学习动机 的因素, 结
果 显 示 教师 的 教 学 对 学 生 的学 习动 机 有 显 著 的影 响 , 学 习环 境 则 通 过 学 生 的 学 习 态 度 间接 地 影 响着 学 习动 机 ; 英 国伦 敦
果的思路。
【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育技 术培训 ;模型 ;结构方程建模 【 中图分类号 】G 5 . 4 1 2 【 文献标识码】A 【 论文编号】10 - 8 9 20 )0 —o 6 - 0 0 9 0 7( 0 9 7 0o _ 3 -
为 进 一 步 提 高 山东 省 高 等 学 校 教 师 的 信 息 素 养 和 信 息 化
( 山东师范大学 传播学院教育技术系 ,山东济南 20 1 ) 5 0 4 【 摘要 】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 已经成 为教育部 门的一项常规性 工作 ,但如何提高培训效果一直困扰着各级各类培训机 构。该研究利用结构方程建模的统计学方法 ,建立 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揭示出了提高教育技术培训效
效 果 影 响 的 大 小 以及 各 因素 之 间 的相 互 关 系 , 并 根 据 这 些 数
素影响学习结果 的假设 ,作者总结出了图 1所 示的高校教师 教育技术培训 的初始模型 ,但 由于 高校 中青 年教师具有学历 高 、学 习目的明确 、学 习能力 强等 显著特 点,使得基于其他 学 习群体建立起来 的初始模 型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错误 , 需要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加 以修正 。
自培 训 工 作 开 展 以 来 , 虽 然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推 动 了 高 校 教 学 信 息 化 的 进 程 ,但 是 面 临培 训 时 间短 (O学 时 ) ,培 训 方 8 式单 一 ( 取 集 中 授 课 方 式 ) ,被 培 训 教 师 基 础 水平 参 差 不 采
机对学 习效 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学习态度则是通过 学习动
部 因素主要包括培训机构 所提供的培训 目标 、培训 内容 、培
训 教 师 、培 训 方 法和 培 训 环 境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心 理 学 院王 爱 平 等 人 的研 究 表 明, 习动 学
教学实践能力,山东省教育厅在 2 0 0 7年 8月发 出了 《 于开 关 展高等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 术培训工作的通知》 ,开始对省 属高校中 4 以下的 中青年教师实施教育技术培训,对 培训 5岁 合格者颁发省 教育 厅统一印制的 “ 山东省 高等 学校教师现代 教育技术培训合格证 ” ,并将其逐步作为今后教 师考核 、职务 晋升等方面的依据。
收稿 日期 :2 0 09年 3月 2 9目
6 0
图 1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的初始模型
二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型的修改
在 此 步 骤 中 ,作 者 采 用 实 证 研 究 的 方式 来 完 成 初 始 模 型
2 实 验 研 究 的 结果
本研 究利 用 L S E 87 I R L .0进行 数据分析 ,以最大似 然法 ( ) ML 完成参数估计 。 评价模 型的拟合指数包括: 卡方 ( ) X 、 自由度 ( f d )、近似误差均方根 ( MS A)、比较拟 合指 数 R E ( F )、非范拟合 指数 ( N I CI N F )等,这些拟合 指数 的功 能
第 l 9卷
现 代教 育技 术
M o e u ai n l e h o o y d m Ed c t a c n l g o T
、o . 9 ,1 1 NO 7 2 0 . 0 9
20 0 9年第 7期
高校教师教育技Hale Waihona Puke 培 训模型 的建立 、修改与验证
陆 宏 刘 兴波 郝 瑞峰
育技术培训 ”为篇名检 索词,时间限定在 19 .0 8 9 92 0 ,共检索 到相关文献 5 4篇,阅读后发现有 2 7篇文献讨论了高校 教师 教育技术培训效果 的影响因素。将 2 7篇文献中涵盖的因素列 举出来,根据 因素 出现 次数 的多少进 行排列 ,舍去 出现频率 过低的因素 以及教育技术培 训机 构无法改变 的因素后 ,形成 了初始模型 中需要保 留的内部因素和外部 因素 。其 中,内部 因素主要指受训教师参加培训 时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 ;外
据对初始模型 的不合理之处进行 了修 改;最后 ,揭示 出了修 改后 的培训模型对改善教育技术培训效果 的启示 。
一
高校教 师教 育技术培训模型 的建立
本研究中初始模型 的建 立以文献研究为主要依据 ,作者
在清华同方 C K - 国期刊全 文数据库 中以 “ N I中 高校教师 ” “ 、 教
齐等诸 多短期 内难 以改变 的现实条件 ,如何提 高教育技术培
训 效 果 已经 成 为 一 个 亟 待 解 决 的难 题 。本 研 究 正 是 针 对 这 种
大学 的 R i 则 发现 学习 内容 的选择会 影响学 生的学 习态 es s 度 。另外 ,从一般 的教学理论和 实践中可 以得到培训 内容和 培训教师将影 响培训方法的结论。
基 于 上 述 文 献 探 讨 的 结 果 , 以及 外 部 因 素将 通 过 内部 因
现状 ,首 先总结出 了影响教育技术培训效 果的相关因素 ,并
重 点提 取 出 了 作 为 教 育 技 术 培 训 机 构 可 以 改变 的 因 素 , 建 立
了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的初始模 型 ( 如图一所示 );然后 利用 结构方程 建模的统计学方法 ,定量分 析 了各因素对培训
在 于 评 价 模 型 和 样 本 数 据 的 匹 配 程 度 。一 般 认 为 , 当 X2 f d / 在 20与 5 . . 间 ,C I NN I 0之 F和 F 的值 在 09以上 ,R S A 的 . M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