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关系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室壁瘤为心梗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坏死的心肌组织逐渐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进而造成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室局部向外膨出呈囊袋状的一种病理状态,因此在临床上陈旧性心肌梗死与室壁瘤往往同时存在,若不及时予以处理,有可能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心衰、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

相关数据显示[1]
,约有90%室壁瘤是在左前降支单支供血的心室前壁出现大面积心肌梗塞后所形成的。

因此,早发现、早确诊、早干预陈旧性心梗合并室壁瘤对于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心电图、心脏彩超为心血管疾病常用的诊断手段。

现为进一步探究心电图、心脏彩超在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择70例患者展开研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有43例男,27例女,年龄62~85岁,平均(72.60±9.44)岁,其中44例伴糖尿病,53例伴高血压,35例高脂血症。

纳入标准:均有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确诊病史,且病史至少2年以上;患者自愿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

排除标准:伴有先心病、心脏瓣膜病变、心衰等其他心脏疾病;临床资料不齐全。

1.2 检查方法1.2.1心脏彩超检查 选用飞利浦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为:凸阵探头B/PW,探头频率3.5MHz,受检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将心脏体表部位暴露于视野中,嘱其平静呼吸。

选择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五腔心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和心室短轴切面为观察切面,重点记录受检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等参数,并观察左心室室壁形态、厚度、室壁运动情况等。

1.2.2心电图检查 应用MECG-200型12导联同步心电分析系统(北京麦迪克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查,以QRS 波作为ST 段的参考水平(在J 点后80ms 测定ST 段的高度),记录受检者ST 段的形态变化、上升幅度,连续测量3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

1.3 诊断标准①心脏彩超对室壁瘤的诊断标准[2]:受检者的心脏前壁部分的室壁菲薄,在心脏舒张期、收缩期可观察到室壁
向外膨出,心室前壁运动消失;②心电图检查诊断室壁瘤的标准[3]:排除左右束支传导阻滞,见V4、V5、V6导联、肢体导联的ST 短升高幅度大于0.1mV,V1、V2、V3导联ST 短升高幅度大于0.2mV。

1.4 观察指标①分析70例患者LVEF、LVESd、LVMI、LVEDd、LAD 检测值与心电图检查的ST 段升高幅度的相关性;②对比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对室壁瘤的检出率。

1.5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率描述,经
χ2
检验,并应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心脏彩超与心电图检查结果的相关性,P <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心电图与心脏彩超结果相关性分析在心电图检查中,70例患者前壁及左室心尖部的ST-T 抬高幅度平均值(0.30±0.05)mV;而在心脏彩超检查中,LVEF 值平均(41.55±4.60)%、LVESd 值平均
(48.51±7.52)mm、LVMI 值平均(112.71±8.88)g/m 2、LVEDd 值平均(59.88±8.73)mm、LAD 值平均(50.76±8.78)mm。

经Pearson 相关性分析,前壁及左室心尖部的ST-T 抬高幅度与LVESd、LVMI、LVEDd、LAD 检测值呈正相关性,与LVEF 呈负相关性(P <0.05),见表1。

2.2 心电图与心脏彩超对室壁瘤的检出率分析70例患者中,心电图检出室壁瘤55例,检出率78.57%(55/70),心脏彩超检出68例室壁瘤,检出率97.14%(68/70)。

两者检出率对比,差异明显(χ2
=11.315,P =0.000)。

3 讨论
在临床上,心梗后室壁瘤发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心室肌发生较大面积的梗死,导致局部心肌组织被新形成的纤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心电图
与超声心动图关系的研究
秦稚钧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心电图室 广东 广州 510317)
【摘要】目的:探究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分析超声心动图LVEF、LVESd、LVMI、LVEDd、LAD 参数与ST-T 改变的相关性。

结果:经Pearson 相关性分析,前壁及左室心尖部的ST-T 抬高幅度与LVESd、LVMI、LVEDd、LAD 检测值呈正相关性,与LVEF 呈负相关性(P <0.05)。

心脏彩超对室壁瘤的检出率97.14%,与心电图78.57%相比,差异明显(P <0.05)。

结论:在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诊断中,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具有一定相关性,二种检查方法联合能够显著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室壁瘤;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0)24-0035-02
3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2月 第4卷第24期
颞下颌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受到患者个体差异影响,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传统诊断采取X线检查和CT检查,观察关节病变情况。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诊断多采取磁共振成像检查,影像质量较高,能够清晰呈现颞下颌关节,检查操作无创伤性,便于医生观察关节病变[1]。

由于颞下颌关节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口腔颌面部解剖结
颞下颌关节病的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沈 健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影像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病的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于我院患者中随机抽取34例颞下颌关节病患者,均给予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检出关节盘内移位3例(8.8%),关节盘外移位3例(8.8%),可复性关节前移位16例(47.1%),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13例(38.2%)。

对照组无法检查关节盘的移位情况。

对照组和观察组诊断患者左侧关节、右侧关节间隙无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诊断准确率25例(73.5%)。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32例(94.1%)。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颞下颌关节病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便于观察关节盘移位情况,观察关节间隙,指导医生临床治疗。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病;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0)24-0036-03
维瘢痕组织替代,使其心肌收缩力显著降低,室壁呈囊袋状向外膨出。

心梗后室壁瘤形成可导致左心室重构,室壁逐渐增厚,诱发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等。

然而由于陈旧性心梗后室壁瘤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起病隐匿,故临床诊治难度相对较大。

相关研究指出[4],在心电图检查中出现持久性Q波,同时伴有ST段持续升高6个月即可诊断患有心梗后室壁瘤形成。

关于室壁瘤形成伴有ST段抬高的机制主要为:室壁瘤周围组织虽有受损,但有部分存活的心肌组织,故仍可导致心脏早期复极。

与此同时,室壁瘤局部由于含有瘢痕组织,故其无电活动,而当对侧心肌组织出现负极时,可通过室壁瘤组织使电活动投射到相应的心电图导联,引起ST段升高。

然而,有临床实践报道,心电图检查诊断室壁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V1、V2、V3、V4导联检查ST段抬高的患者中仅有50%是有室壁瘤形成,其余多为梗死区室壁运动消失,影响临床诊断准确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也是心脏疾病诊断的常用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安全、检查费用低、可重复性高等优势,同时还能够获得质量较高的心脏动态图像,为临床检测心脏形态结构、室壁运动情况的首选方法[5]。

此外,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检查过程中可获得精准的血流信号,而且多组血流信号叠加可清晰呈现患者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等情况,便于临床评价心功能变化,但是心脏彩超的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有可能会制约其应用。

相关研究报道,心脏彩超诊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阳性率能够达到80%以上,其可对不同室壁节段的室壁运动频谱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本研究中,心脏彩超对室壁瘤的检出率97.14%,与心电图78.57%相比,差异明显(P<0.05),提示与心电图相比,心脏彩超对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的检出率更高。

而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前壁及左室心尖部的ST-T抬高幅度与LVESd、LVMI、LVEDd、LAD检测值呈正相关性,与LVEF呈负相关性(P<0.05),说明心电图检查ST段升高幅度与心脏彩超参数有相关性,笔者认为由于心电图的诊断结果受多因素影响,而心脏彩超的检查费用又较高,故心电图可与心脏彩超结合应用,对于心电图检查ST升高怀疑室壁瘤形成的患者可进一步予以心脏彩超诊断。

综上所述,在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诊断中,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具有一定相关性,二种检查方法联合能够显著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陈娇,许浩,周心涛,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解剖型室壁瘤的多重性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3):73.
[2]杨凯,赵世华,陆敏杰,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的临床及心脏磁共振特征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7):534-538.
[3]张博,潘晓芳,沈佳奇,等.多模态超声技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36(2):320.
[4]何碧柳,蔡玮贤.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诊断价值分析[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7,6(3):6-7.
[5]李志勇,何真,穆明.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基底段室壁瘤,后间隔多发穿孔一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9(11):784.
表1 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心脏彩超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LVEF值LVESd值LVMI值LVEDd值LAD值r值P值r值P值r值P值r值P值r值P值ST-T抬高幅度-0.2970.0130.590<0.0010.581<0.0010.703<0.0010.735<0.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