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歌-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击队歌-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熟悉游击队歌的历史背景及演唱者;
2.学习人音版游击队歌的歌曲形式和演唱技巧;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课程时间及地点
时间:下午两节课
地点:音乐教室
三、教学内容
1. 游击队歌的历史背景
游击队歌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以红军游击战战士为题材的革命歌曲。
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为《东方红》,创作于1942年。
而游击队歌则由杨洪基和贺绿汀配合作曲和填词,创作于1938年。
其歌词内容描写了革命战争的惨烈和人民群众的牺牲,音乐舒缓而庄重,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凝聚了人民的力量和精神。
2. 人音版游击队歌的歌曲形式和演唱技巧
人音版游击队歌采用了AABBCC的结构,即两句相同,再两句相同,最后一句独立。
此外,歌曲的节奏感强烈,可根据歌词的要求选择适当的速度和强度进行演唱。
在演唱时,需要注意气息的掌控和情感的表达,让歌曲充满力量和感情。
3. 歌曲的鉴赏和表演
在学习完歌曲的歌词和形式后,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进行歌曲的鉴赏和表演。
鉴赏时,可从歌词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的节奏感两方面进行分析,理解歌曲所代表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情感。
表演时,则需要学生注重气息的掌控和情感的表达,通过练习和演唱,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游击队歌的历史背景和演唱者;
2.人音版游击队歌的歌曲形式和演唱技巧;
3.歌曲的鉴赏和表演。
教学难点:
1.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气息掌控;
2.学生对歌曲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方法
1.演唱展示法:让学生跟随教师和同学的演唱,进行学唱;
2.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析鉴赏和表演练习;
3.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历史背景和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表现方式。
六、教学评估
1.学生听力和鉴赏测试;
2.学生个人或小组表演评分;
3.学生教学笔记和总结评分。
七、课后作业
1.学生自学歌曲的情况背景和演唱者;
2.完成情感和气息练习;
3.小组进行演唱练习。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游击队歌的历史背景和演唱形式,提高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在教学中,务必注重学生对歌曲情感表达和气息掌控的训练,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表现。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