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戏粘泡泡糖教案(推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助互爱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关心帮助他人, 学会分享和谦让,培养互助互爱的 良好品质。
06 游戏效果评估与 总结
游戏效果评估方法
观察法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 察幼儿的表现和反应,评估游戏 的吸引力和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幼
儿。
问卷调查法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向幼儿 和家长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游 戏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
要求。
观察者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 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和反应,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支持者
当幼儿遇到困难或挑战时,教 师需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 幼儿克服障碍并取得进步。
评价者
在游戏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幼 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肯
定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05 幼儿在游戏中成 长点挖掘
观察能力培养
选定游戏类型
选择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 点的粘泡泡糖游戏,确保 游戏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 性。
创设游戏情境
构建一个生动有趣的粘泡 泡糖世界,激发幼儿参与 游戏的兴趣。
游戏过程实施步骤
1. 准备阶段 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名幼儿。
游戏过程实施步骤
准备好游戏所需的道具,如粘泡泡糖、贴纸等。 2. 游戏开始阶段
观察游戏环境
引导幼儿在游戏前仔细观 察游戏场地和道具,培养 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观察游戏规则
指导幼儿认真观察并理解 游戏规则,学会在游戏中 运用观察所得的信息。
观察他人行为
鼓励幼儿观察同伴的游戏 行为,学习模仿他人的优 点和长处。
手眼协调能力提升
抓握能力训练
通过抓取、传递泡泡糖等动作,锻炼 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和抓握能力 。
进游戏。
测试法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 如让幼儿复述游戏规则或演示游 戏玩法等,来评估幼儿对游戏的
掌握程度。
游戏效果总结报告
游戏目标达成情况
大部分幼儿都能掌握游戏规则和玩法,积极参与游戏,达到了预期 的游戏目标。
幼儿表现情况
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互动良好,有部分幼 儿还表现出了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游戏亮点与不足
游戏的亮点在于其简单易懂的规则和有趣的玩法,但不足之处在于游 戏时间较短,部分幼儿未能充分体验游戏乐趣。
改进措施及建议
增加游戏时间
为了让更多幼儿充分体验游戏乐趣,可以适当增加游戏时间。
丰富游戏内容
可以在游戏中增加一些新元素或挑战,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 力。
加强教师指导
教师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更好地掌握游戏规则和 玩法,同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关注个体差异
考虑到不同孩子的体 能和反应能力,可以 适当调整游戏规则和 难度。
及时休息
根据孩子们的体力和 情绪状况,适时安排 休息和补充水分。
03 粘泡泡糖材料准 备与制作
材料清单及选购建议
基础材料
01
泡泡糖基底(如口香糖、泡泡糖片等)
添加剂
02
食用色素、香精等
辅助工具
03
搅拌器、锅、温度计等
材料清单及选购建议
02
游戏场景通常设定在幼儿园或小 学低年级课堂,作为课间活动或 团体游戏进行。
游戏目的和意义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通过共同完成任务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
锻炼孩子们的反应速度和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他们对身体控制的自信心。
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在游戏中发挥创意,探索更多可能性。
4. 冷却成型
将搅拌好的泡泡糖液倒入模具中 ,放入冰箱冷藏至完全冷却成型 。
1. 前期准备
清洗双手及操作台面,确保卫生 。
5. 脱模与保存
从冰箱取出成型的泡泡糖,轻轻 脱模,然后按照保存方法进行保 存。
粘泡泡糖保存方法
1. 密封保存
将制作好的粘泡泡糖放入密封袋或密 封盒中,确保与外界空气隔绝,防止 水分流失和氧化。
4. 结束阶段
当游戏时间到或达到预定目标(如所有玩家都被“粘住” 一次)时,游戏结束。老师宣布游戏结果,并进行总结。
注意事项及安全提示
安全第一
确保游戏场地安全, 移除可能导致跌倒或 碰撞的障碍物。
适度运动
鼓励玩家们适度活动 ,避免过度激烈或危 险的动作。
友好竞争
强调游戏的友好性质 ,鼓励玩家们互相合 作与帮助,避免恶意 攻击或推搡行为。
反应速度提升
在游戏中加入突然变化的元素,要求 幼儿迅速做出反应,提高反应速度。
手眼协调训练
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准确地将泡泡 糖粘到指定位置,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
团队合作意识加强
分工合作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游戏 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
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沟通交流
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与同伴沟通 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意见,增 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适用年龄段及人数
适用年龄段
幼儿园小班至小学低年级学生。
游戏人数
建议每组4-6人,可根据班级人数和场地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02 游戏规则与流程
游戏规则详解
参与人数
至少4人,可分组进行。
游戏目标
通过互相追逐和躲避,尽可能多地“粘住 ”其他玩家,同时避免自己被“粘住”。
“粘住”定义
“解救”机制
当一位玩家成功触碰到另一位玩家时,即 视为“粘住”。被“粘住”的玩家需暂停 游戏,直到有其他玩家前来“解救”。
未被“粘住”的玩家可以通过触碰被“粘住 ”的玩家来“解救”他们,使其重新加入游 戏。
游戏流程梳理
1. 准备阶段
选定游戏场地,确保场地安全无障碍。玩家们分散在场地 上。
2. 开始阶段
由老师或指定玩家发出开始信号,所有玩家开始互相追逐 。
3. 进行阶段
玩家们在场地内自由移动,尝试“粘住”其他玩家或躲避 被“粘住”。同时,也可以寻找机会“解救”被“粘住” 的队友。
小班游戏粘泡泡糖教案(推 荐1)
目录
• 游戏背景与目的 • 游戏规则与流程 • 粘泡泡糖材料准备与制作 • 游戏过程设计与实施 • 幼儿在游戏中成长点挖掘 • 游戏效果评估与总结
01 游戏背景与目的
游戏背景介绍
01
粘泡泡糖是一种流行于儿童之间 的游戏,通过模拟泡泡糖粘连的 过程,增加互动和乐趣。
每组选出一名幼儿作为“泡泡糖”,其他幼儿则扮演“小朋友”。
游戏过程实施步骤
1
“泡泡糖”站在场地中央,其他“小朋友”围绕 其站立。
3. 游戏进行阶段
2
3
游戏开始时,“泡泡糖”会粘住一个“小朋友” ,被粘住的“小朋友”需要迅速做出反应,想办 法摆脱“泡泡糖”的粘连。
游戏过程实施步骤
如果“小朋友”成功摆脱“泡泡糖” ,则可以成为新的“泡泡糖”,继续 粘住其他“小朋友”。
THANKS
感谢观看
如果“小朋友”未能摆脱“泡泡糖” ,则需要继续扮演“小朋友”,等待 下一次被粘住的机会。
游戏过程实施步骤
4. 游戏结Leabharlann 阶段当所有幼儿都至少扮演过一次“泡泡糖”后,游 戏结束。
教师对游戏进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鼓 励其他幼儿继续努力。
游戏过程中教师角色定位
引导者
在游戏开始前,教师需要向幼 儿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确保 每个幼儿都清楚游戏的流程和
01
选购建议
02
03
04
选择质量好的泡泡糖基底,确 保安全无毒。
食用色素和香精要选择专业食 品级产品,确保安全。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颜色和口味 的食用色素和香精。
粘泡泡糖制作方法
2. 加热泡泡糖基底
将泡泡糖基底放入锅中,用小火 加热至融化,期间不断搅拌以防 止粘锅。
3. 添加色素和香精
根据个人喜好,向融化的泡泡糖 中加入适量食用色素和香精,继 续搅拌均匀。
2. 阴凉干燥处存放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选择阴凉 干燥处存放。
3. 避免重压
存放时避免重物压迫,以免粘泡泡糖 变形。
4. 注意保质期
自制粘泡泡糖的保质期相对较短,建 议在一个月内食用完毕。
04 游戏过程设计与 实施
游戏过程设计思路
01
02
03
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协 作能力、反应速度和身体 协调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