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体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6月(总第126期)职业化是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使职业化者在知识技能、思维态度等方面符合职业规范标准。
职业化素养、职业化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心态是职业化的重要内容。
中职院校教育培养技术、生产管理与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应着眼于夯实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职业化发展能力,重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
中职英语教学职业化是将英语教学转到职业英语的轨道,培养学习者在职业场景下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
职业英语力求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融合,突出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形成性测评为评价主体。
中职英语教学职业化意味着教学重点向英语交际能力转变,导致现行中职英语教学内容、策略及学生学习观念等方面的变革,职业英语教学体现中职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语言学及认知心理学依据(陈莹、袁敏,2018)。
1职业英语教学阐述职业英语是ESP 的一部分,发轫于20世纪的ESP 是相对于普通英语的教学理念。
ESP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年代二战中美国军队特别培训计划,ESP 理论基于韩礼德的语域学说,研究社会领域的语言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凸显学生专业学习工作中常用的语言教学,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陈柯妮,2012)。
ESP 关注焦点包括学习者需求分析、学习者在学习中交际能力的培养等。
ESP 在国内外蓬勃发展,职业英语教育力求实现语言和专业学习有机融合,体现中职英语教学的职业化。
针对教学内容的专门化,职业英语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有国内外ESP 实践经验可参照。
适合中职院校的职业英语不同于ESP ,从教学内容到方法上,职业英语开设对象为中职低年级学生,介于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之间。
ESP 英语是职业英语的后续课程。
职业英语针对职业群,涵盖范围较广,专业英语针对某行业职业。
两者学习侧重点不同,职业英语学习目标为通过文本学习英
语,专业英语将文本视为信息载体,学习目的是
通过文本掌握专业知识为主。
职业英语的概念产生目的是为革除英语应
试教育弊端,造成英语高投入、低产出的根源是英语教育中应试化倾向。
语言测试关键是信度中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体现方法
□郝彬彬
沈阳市轻工艺术学校
□黄馨文
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简介:郝彬彬,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
研究方向:中职英语教学。
[摘要]笔者认为中职英语教学改革之重点应在于职业化导向。
职业化成为21世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职英语教育职业化也需要在时代潮流中把握中职英语教学定位、完善职业化英语课程结构体系、构建职业化教学评价体系。
中职英语之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交际能力。
在职业化为导向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的语言学、心理学与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中职学生学习状况、兴趣与需求,制定出服务于学生未来职业的英语课程。
中职英语职业化转向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高度互动的课堂教学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英语知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取得长足发展,注重实际应用与交际能力的外语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改革;职业化导向;语言应用能力;语言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167(2020)18-0115-03
收稿日期:2020-6-6115
DOI:10.16723/ki.yygc.2020.18.037
esjournal@ Tel:
027-
81707737
177****4031ENGLISH
SQUARE
和效度。
为达到一定的信度、效度,语言测试限制口头交际权重,因为口语水平判断主观性强,口头交际是信度英语测试的天敌。
语言形式的判断易达到一定的信度、效度。
语言测试以语言形式为主,大多数语言测试无法全面反映应试者听说读写译能力,无法真实客观考量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
考试导向作用导致出现可悲的后果,英语应试教育仅面向学生的语言能力。
学习者的语言和交际能力有交叉,但不完全等同,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交际能力几乎涵盖语言能力内容。
教师将语言和交际能力画等号,将会影响到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英语教学职业化意味考核改革,职业英语认为通过英语考试达到学习最终目标,对学生结果测量形成性考核权重超过终结性考核,淡化了传统应试色彩。
英语职业化教育意识到应试能力不等于交际能力,应对应试教育固有弊病并做出改革,这对于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中职英语教学现状中职院校摸索出有效的英语教学路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但目前中职院校英语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中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当前中职教学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改革之后,即: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基础设施薄弱、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中职教育目标不同于普通高中,中职教育改革任务是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刘琼,2011)。
目前许多中职院校对英语教学达到目标缺乏明确,实践中课程安排不合理,缺乏科学性,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很多院校英语教学计划制订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学方法未明显改变,通常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师讲授教学方式,无法与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无法满足中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结构未摆脱普通高校的影响,许多中职院校教学改革未得到有效实施,课程体系基本沿袭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涉及很多专业英语,如会计英语等,中职院校英语教师大部分从普通高校毕业,对职业背景了解不多,讲授专业英语课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中职院校英语教师数量不足,有的教师工作量为每周20节,无法保证职业英语教学质量。
很多院校教师年龄结构未形成合理梯队,很多教师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对中职教育特殊性认识不足,能对学生进行理论实践指导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大多数英语教师缺乏实践培养能力。
目前中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有的院校是普通专科院校与职业技术学院重组院校,某些中专院校转制后教学基本设施如教学仪器等方面投入不足,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生源质量与普通高中有一定差距。
由于职业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影响了初中生的报考率,多数学校生源质量不佳,学生虽然应用技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但理论基础知识薄弱,影响了中职教学质量。
3中职英语教学职业化改革的可行性职业英语学习符合中职学生认知心理规律。
认识心理学中扩散激活理论认为,大脑在储存信息时形成复杂的联系网络,具体记忆根据语义联系分布于概念空间,概念受到刺激产生的动力扩散到其他节点,激活时间长,产生动力强。
语言学习是新旧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职业英语由于与学生专业、职业场景密切相关,新信息易找到学生概念系统中的激活点,更易于扩散到其知识网络,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中职学生英语水平未达到四级标准,但并非不能进行职业英语学习。
英语学习无严格线性学习顺序,自然语言习得中,儿童能快速成为母语的流利使用者,说明语言技能训练不一定以语法知识为前提。
目前学界无准确通用的语言认知发展顺序的描述,学界对第二语言学习认为语言认知模糊顺序仅对初学者有影响,职业英语教育的实施与语言认知规律无冲突(邵红万,2010)。
职业英语教学内容不同于专业英语,是过渡到专业英语的桥梁课程,其句子结构比专业英语简单,专业信息浅显,信息量难度接近于科普读物,易于中职学生接受掌握。
中职学生在入校前具有一定的英语学习经验,掌握了一定的
英语词汇,接触过常见英语句子结构,已有英语学习基础,可以顺利地进行职业英语学习。
相对普通英语教学有力地激发、保持学习者学习动机是职业英语教学的优势,学习动机
116
2020年6月(总第126期)是影响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难题,学习动机是
学习者的目的,直接影响学生努力程度及学习
效果。
学习动机分为具体性动机和综合性动机:
具体性动机是短期学习目标,综合性动机是熟
悉目的语国家文化等抽象目标。
职业英语教学
与工具性动机相关。
如今职业竞争日益激烈,工
具性动机作用大于综合性动机,中职学生综合
性动机提高有限,传统英语教育对改善学生综
合性动机效果不佳,职业英语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性可以激发其工具性动机,解决中职英语教学的瓶颈问题。
4中职英语职业化教学策略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中职英语教学不同于普通中学英语教学,英语教学在中职学校未体现教育教材体系,多数中职学校对教学要求相同,中职英语教学不受重视,其与其他学科教学计划冲突时,首先满足其他学科需求,说明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不能满足中职教育发展。
要想改变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必须找到中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方向路径(袁敏、陈莹,2016)。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明确学生能力培养
的专业化,将英语教学听说读写与职业化培养
结合,突出中职教育专业性,为综合职业化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中职英语教学职业化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与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结合,将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影响转化为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和学生的专业培养要求结合,体现中职英语教学多元性取向。
中职学生教育起点较低,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在学习中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中职英语教师应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刘学,等,2018)。
中职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大多因为中考失利,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所以教师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英语学习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是改变学生学习不积极的有效策略。
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情境,增强学生对职业的理解。
如教师在基础模块Unit 7Can
I speak to Sara ?中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打电话英语用语,导入新课时可以用学生熟悉的电话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陈素花,2008)。
例如:“Can you call in English ?We are going to learn how to make telephone calls in English.”对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增加简单的前台服务工作打电话职业术语,将知识拓展到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中,达到学生深入理解的目的。
目前中职英语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脱节,英语课程与专业课未实现过渡,专业英语未与专业课对接,其中有重复内容,英语教学职业化
要进行课程优化整合,专业英语课程是专业英
语知识,公共英语教学为专业英语教学作好铺
垫。
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侧重专业技术的需
要,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应用英语的能力(王亚珍、刘冬梅,2014)。
专业与职业方向紧密联系,教学中根据专业知识背景,与专业课程有机联系,在主干专业课结束后开设。
如商贸专业教材内容中涉及与专业相关内容,如offer ,sales con-firmation 等,在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基础后,将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联系,让学生了解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素花.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29):80-82.
[2]陈莹,袁敏.中职英语整体教学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25):339-340.
[3]陈柯妮.高职英语教学职业化的理论探讨与实践[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1(5):37-40.
[4]刘琼.浅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职业化问题[J].邢台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8(1):9-11.[5]刘学,胡智勇,于卫东等.构建以职业人文素质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J].海外英语,2018(24):244-245.
[6]邵红万.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英语职业化教育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8):110-111+141.
[7]王亚珍,刘冬梅.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的高职公
共英语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12):34-36.
[8]袁敏,陈莹.适应社会就业需要改进中职英语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6(30):191-192.
(责任编辑:李曼)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