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6设计美学(实践)考试大纲和练习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美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何谓现代设计
第一节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
第二节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
第三节设计美学
第二章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
第一节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设计运动
第二节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在各国的发展
第三节从“包豪斯设计学院”到“乌尔姆设计学院”
第四节欧洲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
第五节美国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
第三章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
第一节何谓后工业经济时代
第二节现代设计的后现代转向
第三节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多元化设计
第四章当代语境中的中国设计
第一节中国现代设计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设计美学中的传统文化情结
第三节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第五章当代设计美学的批判
第一节当代设计观的建立
第二节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
第三节当代设计的内容和层次
第四节当代设计美学观
第五节大众文化与当代设计美学
第六节当代商业设计恶俗美学的批判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设计美学》是一门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课程,是学生深入认识设计专业的较高层次的思想指导,课程中有大量讨论和研究的设计理念和美学的问题,是把美学思想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之中而产生的一门应用美学课程。

本课程探讨主要围绕现代设计理念与美学思想这个中心,不同程度地运用了美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系统论、心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经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以哲学思想为根基的美学观念与设计艺术发展的关系之密切和直接是显而易见的。

设计美学是从现代设计发展的视角,通过对设计美学思想的诠释和解读来认识设计、理解设计。

二、本课程的设置目的与要求在于《设计美学》(Design&Aesthetics)与《设计概论》、《设计史》共同构成设计类各专业史论课,是设计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

学习《设计美学》有助于理解、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美学问题,有助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美学修养,对提高设计水平,创造美的设计,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大有裨益。

同时学习《设计美学》,有利于整个美学学科的建设。

三、教材的第一和五章是考核重点,第二、三章是考核次重点章,第四章是考核一般章。

第一章是对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美学概念的界定和特征的探讨。

第二章是研究从现代设计的诞生到现代设计理念的建立这一时期,现代设计美学思想如何产生、以及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

第三章是研究从工业经济时期进入信息经济时期,现代设计美学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这种变化对这一时期现代设计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对中国现代设
计理念、现状和美学特征的研究。

第五章重点探讨设计构成的基本因素与审美的关系,集中对当代设计美学的观念、特征、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何谓现代设计
一、基本要求
本章是现代设计与美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设计”的诞生;了解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了解现代设计美学的概念及特征;
本章重点:设计美学的界定和特性。

本章难点:现代设计美学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1、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
2、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
3、设计美学
三、考核知识点
(一)现代设计的诞生背景。

(二)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

(三)设计美学的界定。

四、考核要求
(一)现代设计的诞生
1.识记:现代科学观的建立、基于工业化背景下的社会总景观。

2.领会:基于机器文明的现代艺术。

3.简单应用:现代设计诞生的综合背景。

(二)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
l.领会: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点。

2.简单应用:现代设计的复杂性和易变性、传统工艺美术的稳定性和地域性。

3.综合应用:他们各自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

(三)现代设计美术的界定
1.识记:现代设计美学的概念。

2.领会:现代设计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3.简单应用:现代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特征和类别。

第二章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
一、基本要求
本章是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

通过本章的学习,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设计运动,掌握现代设计诞生的过程;从“包豪斯设计学院”到“乌尔姆设计学院”掌握功能主义的形成;对欧洲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的阐述,使学生了解到功能主义在欧洲的具体体现;对美国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在美国不同的体现。

本章重点:现代设计的欧洲体系和美国体系。

本章难点:这两大体系产生的环境以及对世界设计发展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
1、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设计运动
2、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在各国的发展
3、从“包豪斯设计学院”到“乌尔姆设计学院”
4、欧洲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
5、美国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
三、考核知识点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特征、相关现代设计运动的特征。

(二)“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学特点、“乌尔姆设计学院”教学的特点。

(三)欧洲现代主义设计体系的内容、特征和意义。

(四)美国现代主义设计体系的内容、特征和意义。

四、考核要求
(一)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设计运动
1.识记:工艺美术运动和相关现代设计运动的概念与内容。

2.领会:这些运动产生的原因。

3.简单应用:这些运动在各国的表现特征。

4.综合应用:现代设计运动在欧洲各国发生的背景和美学文化因素分析。

(二)从“包豪斯设计学院”到“乌尔姆设计学院”
1.识记:两所学校办学的内容。

2.领会:两所学校对现代设计教育观念。

3.简单应用:两所学校办学的特征与意义。

4.综合应用:两所学校对现代设计理念的不同对世界现代设计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欧洲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
1.识记:欧洲设计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2.领会:欧洲设计体系在其主要国家的不同表现。

3.综合应用:为什么欧洲体系在其内部也有很多的差异。

(四)美国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
1.识记:美国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的内容和特征。

2.领会:美国设计体系产生的原因。

3.综合应用:欧美两种设计体系异同及其原因。

第三章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
一、基本要求
本章是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

本章重点: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的内容和特征。

本章难点: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1、何谓后工业经济时代
2、现代设计的后现代转向
3、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多元化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
(一)后工业经济时代的特征。

(二)现代设计的后现代转向的具体表现。

(三)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多元化设计。

四、考核要求
(一)何谓后工业经济时代
1.识记: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2.领会:后工业经济时代的内容及其背景。

3.综合应用:后工业经济时代对设计、美学思想的要求。

(二)现代设计的后现代转向
1.领会:现代设计的后现代转向。

2.简单应用:现代设计的后现代转向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三)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多元化设计
1.领会: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多元化设计的内容和特征
2.简单应用: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多元化设计的案例分析。

3.综合应用: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多元化设计的原因以及未来趋势。

第四章当代语境中的中国设计
一、基本要求
本章是当代语境中的中国设计研究,认识中国设计的历史、现代中国设计中传统文化情结,以及怎样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本章重点:现代中国设计中传统文化情结。

本章难点:怎样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二、课程内容
1、中国现代设计的简要回顾
2、设计美学中的传统文化情结
3、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三、考核知识点
(一)中国现代设计的简要回顾。

(二)设计美学中的传统文化情结。

(三)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四、考核要求
(一)中国现代设计的简要回顾
1.识记:中国现代设计的简要历史发展过程。

2.领会:中国现代设计的简要历史的背景。

(二)设计美学中的传统文化情结。

1.识记:传统文化情结的内容和特征
2.领会:传统文化情结的内容和特征的背景。

3.综合应用:传统文化情结的内容和特征的现代设计应用。

(三)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1.领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问题所在。

2.简单应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具体案例分析。

第五章当代设计美学的批判
一、基本要求
本章是当代设计美学的批判。

通过对当代设计美学的学习现代设计形式的学习,使学生能从当代设计观的建立、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当代设计的内容和层次、当代设计美学观、大众文化与当代设计美学、当代商业设计恶俗美学的批判等方面对当代设计美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本章重点:当代设计美学的内容和层次。

本章难点:怎样甄别当代优秀的设计美学,并在设计实践中运用它们。

二、课程内容
1、当代设计观的建立
2、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
3、当代设计的内容和层次
4、当代设计美学观
5、大众文化与当代设计美学
6、当代商业设计恶俗美学的批判
三、考核知识点
(一)当代设计观的建立。

(二)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
(三)当代设计的内容和层次
(四)当代设计美学观
(五)大众文化与当代设计美学
(六)当代商业设计恶俗美学的批判
四、考核要求
(一)当代设计观的建立
1.识记:当代设计观的内容。

2.领会:当代设计观建立的背景。

(二)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
1.识记: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

2.简单应用: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的具体应用分析。

(三)当代设计的内容和层次
1.领会:当代设计的内容和层次。

2.简单应用:当代设计的内容和层次的具体案例说明。

(四)当代设计美学观
1.识记:当代设计美学观的概念。

2.领会:通过设计案例来具体阐述当代设计美学观。

(五)大众文化与当代设计美学
1.识记:大众文化与当代设计美学的概念和内容
2.领会:大众文化与当代设计美学的关系。

3.简单应用:大众文化与当代设计美学在具体设计中的应用和表现。

4.综合应用:大众文化对中国设计的具体影响
(六)当代商业设计恶俗美学的批判
1.识记:当代商业设计恶俗美学的内容。

2.简单应用:当代商业设计恶俗美学的批判的具体设计案例分析。

3.综合应用:当代商业设计恶俗美学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影响。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产品设计的核心()
A、形式
B、材料
C、功能
D、需求度
2.产品与环境的设计从属于()文化。

A、器物
B、行为
C、观念
D、智能
3.()构成了事物自己件以及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匀称关系。

A、尺度
B、比例
C、对称
D、均衡
4.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成为任何人工产品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其中()是产品的物质基础?
A.材料B.结构
C.形式D.功能
5.与产品相关的技术包括不同的三个方面,以下()个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A.产品技术B.生产技术
C.科学技术D.操作技术
6.波特兄弟在《市场要素设计》一书中列举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分别给出它们对使用性能、人机特性、审美要素和工艺性的侧重顺序。

其中普及型高尔夫轿车是把()放在首位?
A.使用性能B.人机特性
C.审美要素D.工艺性
7.“设计观念要从社会需求和技术可能性两者的综合中产生”,这句话是()提出的?
A.布鲁斯·阿舍B.西蒙
C.阿西莫夫D.麦克可若
8.从符号解释关联中,下面()涉及及对媒介感官性质,是一种开放性连接。

A、命题符号B、名辞符号C、论证符号D、形式符号
9.形式美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A、颜色
B、形态
C、多样统一
D、布局
10.“彼此相似的刺激物比不相似的有更大的组合倾向”是人所知觉周围事物的哪个原则()
A、接近组合
B、相似组合
C、良好的图形组合
D、组合中的竞争与联合11.设计美的性质、构成,设计美的类型、风格,设计的文化意蕴,设计的形式美,设计的创造性和设计美的境界等等属于()。

A、设计产品的美学性质
B、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
C、产品消费的美学问题
D、设计美学史问题
12.完形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开创的。

A.马赫B.特墨C.本泽D.苛勒13.下列()书中指出建筑是一种最引人注目的工业艺术?
A.《应用艺术和结构艺术的风格》B.《艺术手工艺美学》
C.《通俗美学》D.《艺术分析》
14.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成为任何人工产品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其中()是产品的物质基础?
A.材料B.结构
C.形式D.功能
15.完形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开创的。

A.马赫B.特墨
C.本泽D.苛勒
16.与产品相关的技术包括不同的三个方面,以下()个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A.产品技术B.生产技术
C.科学技术D.操作技术
17.()在建筑学领域中明确地提出了“形式依随功能”的观点?
A.居维埃B.达尔文
C.穆特修斯D.沙利文
18.设计思维的(),是将设计意念的各种符号信息按照利于理解的构图秩序组织
起来,发展为语义结构的模式识别,从而完成语言转换的思维特点。

A.跃迁性
B.易读性
C.独创性
D.同构性
19.对美作出全面分析,从而使人能够区分美与善、审美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第一位哲学家要算()?
A.康德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保罗·苏里奥
20.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其文化可以粗略的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包含以下四个层次,其中()是文化的核心层面。

A.物态文化层
B.制度文化层
C.行为文化层
D.心态文化层
21.设计美是一种特殊的美,涉及设计美感构成中快感地位问题,还表现在设计美具有理性美的特征是设计美()特点的表现。

A.多元性
B.社会性
C.功利性
D.文化性
22.设计思维的(),是将设计意念的各种符号信息按照利于理解的构图秩序组织起
来,发展为语义结构的模式识别,从而完成语言转换的思维特点。

A.跃迁性
B.易读性
C.独创性
D.同构性
23.在艺术设计中形式美是表现性的外观展现,()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

A传达性B复合性C展现性D可达性
24.在知觉领域,()实现对人的视知觉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取得一定效果。

A、运动感觉
B、平衡感觉
C、空间感觉
D、完形心理学
25.设计是通过()对自然物的人工组合。

A、物质
B、精神
C、文化
D、功能
26.设计美是一种特殊的美,涉及设计美感构成中快感地位问题,还表现在设计美具有理性美的特征是设计美()特点的表现。

A.多元性
B.社会性
C.功利性
D.文化性
27.造型的款式可依商品的不同划分为流行样式、规范样式或革新样式。

其中流行样式的特点是()?
A.通俗性,创造性B.时尚性,变异性
C.创造性,变异性D.通俗性,时尚性
28.所谓经济的合理性指可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少投入,增加劳动消耗B.增加产出,增加能源消耗
C.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原材料消耗D.降低产出和能源消耗
29.精神分析学创始人()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

A.弗洛伊德B.赫尔巴特
C.费希纳D.荣格
30.()在建筑学领域中明确地提出了“形式依随功能”的观点?
A.居维埃B.达尔文
C.穆特修斯D.沙利文
31.波特兄弟在《市场要素设计》一书中列举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分别给出它们对使用性能、人机特性、审美要素和工艺性的侧重顺序。

其中普及型高尔夫轿车是把()放在首位?
A.使用性能B.人机特性
C.审美要素D.工艺性
32.据有关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文献中对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种。

A.164B.250
C.264D.150
33.下列()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不同地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文化?
A.中国文化B.齐鲁文化
C.楚文化D.两广文化
34.提出“风格就是人本身”的著作论断的是博物学家()?
A.布封B.福楼拜
C.豪塞尔D.沃尔夫林
35.在艺术设计中形式美是表现性的外观展现,()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

A传达性B复合性C展现性D可达性
36.()构成了事物自己件以及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匀称关系。

A、尺度B、比例C、对称D、均衡
37.法国动物学家居维埃坚持()的观点,认为生物在功能上的任何改变都必然产生相应的组织形式上的变化
A形式依随功能B构造依随功能C美学依随功能D材料依随功能
38.形式美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A、颜色
B、形态
C、多样统一
D、布局
39.德国美学家()提出:“审美意象是一种想象力所形成的形象显现”。

A、康德
B、佛洛伊德
C、赫尔巴特
D、费希纳
40.德国美学家本择把物质分为四种类型,他通过三种特征对它们做出了不同的界定,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这写界定()
A、固定性
B、确定性
C、预期性
D、美观性
41.19世纪初叶,物质产品的生产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下列()符合手工艺单件生产的产品?
A.设计简陋,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B.注重装饰,价格低廉
C.精工细作,只能为少数有钱阶层消费D.制作粗糙,价格昂贵
42.设计美的性质、构成,设计美的类型、风格,设计的文化意蕴,设计的形式美,设计的创造性和设计美的境界等等属于()。

A.设计产品的美学性质
B.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
C.产品消费的美学问题
D.设计美学史问题
43.“设计观念要从社会需求和技术可能性两者的综合中产生的”,这句话是()提
出的?
A.布鲁斯.阿舍B.西蒙
C.阿西莫夫D.麦克可若
44.对美作出全面分析,从而使人能够区分美与善、审美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第一位哲学家要算()?
A.康德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保罗.苏里奥
45.以下()不属于绘画形式构成的三大要素?
A.色彩造型B.色调关系
C.艺术变形D.几何程式
46.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其文化可以粗略的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包含以下四个层次,其中()是文化的核心层面。

A.物态文化层
B.制度文化层
C.行为文化层
D.心态文化层
47.人文主义艺术的特点是()
A.再现性,非具象性B.再现性,直觉性
C.具象性,直觉性D.再现性,具象性
48.“语言比任何东西都更适宜于使人了解符号学的性质”是()说的?
A.索绪尔B.苛勒
C.海伦D.查.桑.皮尔斯
49.设计美是一种特殊的美,涉及设计美感构成中快感地位问题,还表现在设计美具有理性美的特征是设计美()特点的表现。

A.多元性
B.社会性
C.功利性
D.文化性
50.造型的款式可依商品的不同划分为流行样式、规范样式或革新样式。

其中流行样式的特点是()?
A.通俗性,创造性B.时尚性,变异性
C.创造性,变异性D.通俗性,时尚性
51.审美度的概念是美国数学家()提出的?
A.迦尼希B.柏克霍夫
C.马克斯.本泽D.勒维
52.设计思维的(),是将设计意念的各种符号信息按照利于理解的构图秩序组织
起来,发展为语义结构的模式识别,从而完成语言转换的思维特点。

A.跃迁性
B.易读性
C.独创性
D.同构性
53.提出“风格就是人本身”的著作论断的是博物学家()?
A.布封B.福楼拜
C.豪塞尔D.沃尔夫林
54.艺术设计师进行创造的源泉和根据是()。

A生活实践B情感体验C客观存在D瞬间灵感
55.在艺术设计中形式美是表现性的外观展现,()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

A传达性B复合性C展现性D可达性
二、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关于设计的定义虽各有侧重点,但共同之处是都强调设计的手段性、设计的主观性、设计的客观性、设计的创造性以及设计的。

2.设计美学的中心问题主要有三对:人与物的关系、的关系、产品设计的主观创造性与客观约束性的关系
3.联想思维具有、支配性、逻辑性和扩展性的特点。

4.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原则,强调团队协作和。

5.审美活动是一种感受性和性相统一的过程。

6.设计美是一个系统,作为一种综合的美,它是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融合。

7.认知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识别功能和功能。

8.设计美学形态中,最直观的审美要素是美。

9.产品的结构一般具有层次性、_____、稳定性的特点。

10.质是由知觉结构所形成的事物特性,如曲调,风格等。

11.设计美学的理论:一方面具有渗透性和______,它不能与设计原理和形态构成理论相隔绝,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学术完整性不因审美经验的分散性而失去理论的方向。

12.设计的起点是生活,设计的生命线是。

13.符号学可以划分为语构学、语义学和三个领域。

14.设计美的一般法则主要有: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比例和、节奏和韵律。

15.德国物理学家马赫在他的《感觉的分析》一书中谈到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的感觉时,把如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线,都看作是感觉。

16.德国美学家本泽曾经把物质对象区分为四种类型: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和。

17.在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人的物质消费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人的却是无限的。

18.建筑学家曾经把建筑作品区分为“沉默的建筑”、“会说话的建筑“和。

19.色彩审美设计的参照尺度,主要有,社会文化尺度和技术生产尺度。

20.人化的概念是马克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21.人们把策划和形象的审美设计概括为一种企业营销理论,即。

22.审美活动是一种感受性和相统一的过程。

23.形的组合是对绘画形象的整体建构,在西方绘画中称为“构图”,在中国画的六法中称为“”,成为绘画创作的关键。

24.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也是和把握世界的手段。

25.商标设计和都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6.著名匈牙利艺术史家豪塞尔在一书中指出,风格概念是艺术史的基本概念之一,艺术史的基本问题只能根据这个概念才能的带系统说明。

27.德国美学家本泽曾经把物质对象区分为四种类型:自然对象、、技术对象和艺术对象
三、名词解释
1.设计美学
2.产品语义学规范
3.设计风格:
4.设计美的特点:
5.技术美审美特征:
6.设计
7.生态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