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旭《表叔》阅读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表叔
陈世旭
小弟记事,是进了表叔家以后开始的。

之前,爹爹怎样半夜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怎样像叫花子一样找到了表叔的家……都是零零星星听大人说的,只有些模糊印象。

从老码头上岸,路对过就是上水巷口,表叔家在上水巷里。

巷子窄得像条缝,两边的小饭铺和杂货店密密麻麻,驾船的、打鱼的、河对面乡下过来赶集的,各种各样的男女老少,把巷子塞得满满的。

表叔家的门面小,行人一不注意就走过去了。

姨公公已经不在,表叔接手做了坐堂郎中。

医馆没有招牌,店堂窄小,正墙一侧是进里屋的门,剩下的墙面,上面挂了一幅画:幽暗的背景上,是一个古代老人,酱色的高筒帽,蓝色的大襟袍,瘦脸上神色劳苦心事重重。

画下面的硬木椅上,坐着细瘦的表叔,身前横着一张粗重的硬木桌子,桌上除了一个轻烟飘忽的小香炉,什么也没有。

跟画上那个古代老人一样,表叔也是一脸忧愁,好像是从画上传下来的。

求医的人一个个畏畏缩缩地进来,又一个个满脸指望地出门。

门外人声嘈杂闹哄哄,门内古炉香烟静如海。

爹爹受的伤不在要命的地方,调养了一些日子,渐渐恢复。

姆妈去给表婶帮厨,爹爹去煎药的作坊打杂。

“要不得!要不得!”表叔一脸煞白,嘴唇上几根稀疏的胡子簌簌发抖:“兄嫂这是折煞我啊!”“你不嫌我落魄,我已是三生有幸。

我这一家三口要是白吃白住,那就是你折煞我了!”表叔长叹了口气,说:“那就劳烦你帮我个忙。


多年来,表叔手头积攒了许多古代医书没有记载却灵验的民间药方,表叔“劳烦”小弟爹爹把这些记录抄写成册。

爹爹蝇头小楷写出来跟老书上刻印的一样,一身杀气的爹爹就这样每天端端正正地坐在对着天井的窗前,工工整整地抄写表叔的记录。

夜里,小弟发起了高烧,呼吸突然急促又突然止息,面色一下血红又一下铁青,眼睛上翻,瞳孔散大,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全身一阵阵抽搐,大小便失禁,把一家人吓坏了。

表叔赶来,一边连声说“不怕,不怕”,一边把小弟在床上放平,打开针盒,一根针一根针细细捻着,从鼻子底下开始,扎到脚板心。

也就几分钟,小弟缓过了气。

表叔看看小弟的舌头,又伸手按按他的小肚皮,和颜悦色地说,好好,没事。

——谁都看得出,表叔嘴上不说,但像疼自己儿子一样疼小弟。

表叔祖上留下的医道几代单传,但到表叔这一代就传不下去了。

他的独子死活不肯学医,一心要去大城市的洋学堂学画画。

表叔最后说:“随他,喜欢就好。


儿子被选上公费留洋,临走前画了一张油画留下,衣帽是古代的,面目却是照表叔的模样画的。

爹爹告诉小弟,画的右下角斜着往上写的那几个潦草的字是“李——时——珍”。

表叔把画挂在自己坐堂的正墙上,时时感觉儿子就在身边。

小弟来了,他又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儿子。

在大人们嘴里,医馆曾经很兴旺,门头上挂过官府送的金匾。

不记得从哪一代开始渐渐败落了。

姨婆婆说,都是洋医院造的孽,抢了我们祖宗传下的饭碗。

每回听母亲抱怨,表叔都不吭声,既不附和,也不反对。

来找表叔的病人,少见穿金戴银、描眉画眼的,多是破衣烂衫、面黄肌瘦的。

有的人用瓜菜鱼虾抵医药费,有的人实在两手空空,表叔就“哦”一声了事。

不论有钱没钱,表叔都小小心心,轻言细语,偶尔问一声或叮嘱一声,就像悄悄话,生怕惊动了对方。

表叔三根手指在求医的人手腕上一搭,就把病人说得鸡啄米样地点头;几根细针轻轻一扎,腰酸背痛得直哼的人就松了口气;发炎厉害的就在耳尖上扎出几滴血,疼痛还不如虫子叮一口。

有回在路上遇见一个拉黄包车的,手顶肚子,额头冒汗,痛得弯了腰,脸都扭歪了,表叔握紧拳头,用中指的拐尖对准那人的小腿外侧按下去,用力扭了两下,那人一声尖叫,打了两个长嗝,一下伸直腰,舒了口气:好了,不痛了。

小弟觉得表叔太了不起了,应该高人一头才是,但表叔却好像特别胆小,在他手上看好了病的人送来的“悬壶济世”“妙手回春”一类牌匾和卷轴,他都收进里屋的库房,从来不挂。

有人当面夸他“神医”,他立刻就受了惊吓似的摆手:“不敢,不敢,千万莫说这种话!我也是剥皮吃萝卜,吃一截剥一截。


表叔说的是实在话。

码头上扛大包的水生全身蜡黄,让人扶上门时已经有气无力。

表叔很痛心:“这种病,我无能为力,你们赶紧送去大医院,或许有救。

”表叔说没办法那就是真的没办法。

小弟从来没听过表叔说自己医术高明,倒是不止一次听他自责。

寄住在表叔家的几年,是小弟一辈子最难忘最快乐的日子。

听姨婆婆和表婶跟姆妈开玩笑,说要认小弟做干孙子、干儿子,让小弟跟着表叔学医。

小弟天天巴望好事成真。

小弟不知道,最好的日子,往往是最后的日子。

在表叔家的三年,爹爹每天看上去平静得像井里的水,心里其实像火上的药罐一样煎熬。

终于有一天,爹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告示:安置抗战失散官兵。

联络人是爹爹的先生。

爹爹一阵风走进店堂,把手上的报纸摊开在表叔桌上,一肚子的欢喜按捺不住:“时来运转了!”
很快就搬了家。

租的房子里,几家住户都是有些身份的人。

爹爹换了一身新装,走路又抬着头,腰身又挺得笔直。

他供职的省府,高大的门楼一重接一重,每一重都有门卫。

爹爹有了公职后最上心的事,就是举荐表叔。

在爹爹的周旋下,省府卫生厅要成立一个由全国名医组成的研究所,聘请表叔任职,系统编写医典药书,平时还不对外地看看病。

爹爹不停在劝,表叔一直皱着眉,低着头,盯着桌上香炉飘忽的轻烟。

发了一阵呆,终于说:“待家母康复了再说吧。


姨婆婆去世了,表叔把姨婆婆葬到祖坟山,一家也搬到了山里。

这一去,再没有回来。

爹爹再没有机会见表叔一面,这让爹爹临终前悔恨不已。

很多年以后,小弟带着爹爹的遗憾,专程去了表叔故里。

表叔住过的草屋已杳无痕迹。

他一直在山里行医,布衣草鞋,粗茶淡饭,谦恭谨慎,尽心竭力。

山民感念良多,视为一方僻壤之幸。

电闪雷鸣,大雨如注。

小弟静静地站在山民指点的屋基上,回望被雨雾模糊的山峰。

山谷里满是苍劲的老树,挺拔的新竹。

万绿丛中,安卧着表叔儿子从国外回来为二老修葺的墓茔。

一条嵯岈的石路,向山的深处曲折蜿蜒。

一个颠簸的身影,时隐时现在红尘之外。

身影后有一面灰白的墙,墙上有一幅幽暗的画,画着一个神色劳苦心事重重的老人,画像下有一个细瘦的身体,也是一脸忧愁,在一缕飘忽轻烟的缭绕中,始终那么低,又那么高。

(节选自《北京文学》2024年第8期同名小说,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表现了一个旧社会医馆坐堂郎中的独特生活,同时也着意向读者传递了这种独特生活背后的价值观念和处世哲学。

B.“心里其实像火上的药罐一样煎熬”,是爹爹对寄人篱下的不甘与生计无着的不安,也暗含了他对功利从未熄灭过的执念。

C.爹爹举荐表叔的主要目的,一是不忍让神医埋没于市井,二是举贤于用人之际,既能为国分忧也有利于个人仕途发展。

D.小说结尾颇有深意。

“始终那么低,又那么高”,若“低”的是世俗身份和处世姿态,则“高”的就应是精神境界与德才修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乡土社会的亲疏差序关系中,“表叔”属于旁系亲属中较为疏远的亲缘联结,小说以此来显示表叔与“我们”之间情感价值的难能可贵。

B.在次要人物中,小弟起到了线索人物、见证者和叙述者的作用;爹爹、表叔儿子、
姨婆婆既有独立的形象价值,也充当了表叔的比衬者角色。

C.小说多次恰到好处地插入了对古炉轻烟的描写,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烘托了表叔超然淡泊的心境,塑造了一个隐身闾巷的非凡之人的形象。

D.《边城》是“诗化”的小说,《表叔》中诗性而传奇的人生、世外桃源般的意境、超凡脱俗的理想主义追求,也赋予了小说一定的“诗化”色彩。

8.结合全文,简要谈谈如何理解表叔“从画上传下来的”“一脸忧愁”。

(4分)
9.小说原著用大段篇幅细述或列举了医馆大人们讲给小弟的许多中医药故事。

比如姨婆婆讲的知母草的传说,一个要把毕生采药经验传授下去的老婆婆,直到遇到那个不靠采药发财、真心救死扶伤的人才肯把本事传给他。

又如表婶讲的人参娃娃为报救命之恩,帮助小和尚脱离坏人魔爪的故事。

编入试题时,这些内容都删去了。

请从小说艺术表现方面谈谈这样删节的得失。

(6分)
参考答案:
6.C(3分)(最主要目的是要报答表叔对全家的救命之恩。


7.B(3分)(小弟不是叙述者)
8.(4分)答案示例:
(1)揭示了表叔继承了千古以来中华医者忧心下层民众疾苦的仁心大爱。

(2)揭示了表叔所继承的古圣先贤傲岸脱俗、淡泊名利的精神与现实功利世界的格格不入。

(3)表现了表叔对中医传承后继乏人的忧虑,揭示了他在传承医道方面的使命感、责任感。

(评分标准:主要抓住“从画上传下来”所体现的传承意义和“一脸忧愁”背后的心理趋向作答。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皆可酌情给分。


9.(6分)答案示例:
删节的好处:
(1)使结构更加紧凑,主线更加清晰,从而使小说的文体特征更加突出(更像小说而不是散文)。

(2)避免内容枝蔓,便于将笔墨集中于主人公身上,突出表叔医术精湛、急人之难、傲岸脱俗、淡泊名利等方面(答出某一方面即可)的形象特点。

(3)精简与主人公和情节关系不大的内容,有助于更鲜明直接地突出医者仁心与医道传承的主题。

(4)使情节连贯顺畅,符合读者对故事发展的阅读期待。

删节的弊端:
(1)减少了原著的文化内涵,而弘扬中医药文化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一。

(2)有损于表叔形象的丰满度,因为这些故事有助于读者深入挖掘传统中医的文化精神,进而更深刻地领会人物的精神内涵。

(3)削弱了通过人物群像体现社会生活和突出主人公形象的力度。

(原著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塑造了热爱中医药的人物群像,说明中医药文化对社会生活影响深入广泛,也从侧面烘托了表叔的影响力。


(4)减少了作品的传奇色彩和趣味性,使小弟的“最难忘最快乐”不够具体可感。

(评分标准:利弊两方面共八点,每点2分。

两方面都要作答,只从一方面作答扣1分。

答出两方面的任意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不强求答案的完整性和表述的一致性。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皆可酌情给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