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内衣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内衣行业竞争格局分散,IDM模式为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内衣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内衣行业竞争格局
分散,IDM模式为发展趋势
1、贴身内衣:中国市场增速突出但集中度较低,国际品牌全球市占率领先
全球内衣市场规模突破1200 亿美元,增长趋于平稳。
根据Euromonitor 统计,2021 年全球内衣市场总零售额为 1201.9 亿美元,超越疫情前水平。
近年来增长趋于平稳,2015 年以来 CAGR 为 1.9%。
中国内衣市场规模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根据Euromonitor 统计,2021 年中国内衣市场规模2629.7 亿元,相比2019 年增长 6.9%,2015 年以来 CAGR 达 6.2%,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发达国家人均内衣消费显著较多,中国内衣市场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较发展中国家而言,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一般在贴身内衣产品花费较多,根据产业信息网,2019 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人均内衣消费分别为100.9/94.3/85.0/83.1 美元,中国消费者人均贴身内衣支出仅为 57.5 美元。
考虑到我国适龄女性人口基础庞大,在 16-59 岁年龄区间的女性基本维持在 4 亿人以上,庞大的人口基础提供稳定的需求支撑,中国内衣市场增长动力较为强劲。
中国内衣市场集中度显著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根据Euromonitor 统计,按照在该国的销售进行统计,2021 年美国/日本/法国女性内衣品牌销售额CR5 分别为56.9% /61.2%/31.5%,我国女性内衣品牌销售额CR5 仅为7.5%,显著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水平。
知名国际品牌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上具有显著优势。
2021 年美国头部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恒适,以及日本头部内衣品牌优衣库、华歌尔在全球内衣品牌市占率排名中分别位于前四,合计占比 10%,此外榜单前列亦不乏黛安芬、Calvin Klein 等知名国际品牌,国内龙头品牌爱慕仅排第十一,占比0.7%,由此可见全球内衣市场份额仍主要由国际知名品牌掌控。
图:中国销售额 Top5 的女性内衣品牌及占比(%)
2、内衣制造:竞争格局分散,IDM 模式为发展趋势
中国为全球最大的贴身内衣、胸围制造市场。
根据Frost&Sullivan 报告(转引自公司招股说明书),估测 2019 年全球贴身内衣/胸围产量分别为 24.0/6.9 亿件,其中中国贴身内衣/胸围产量分别为14.2/4.2 亿件,为全球最大的贴身内衣及胸围制造市场。
内衣制造商竞争格局极为分散。
从竞争格局来看,2014 年全球前四大胸围制造商总产量为 1.75 亿件,合计市占率 3.5%,排名第一的维珍妮占比仅 1%,竞争格局极为分散。
IDM 模式为发展趋势。
Frost&Sullivan(转引自公司招股说明书)将贴身内衣制造市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并预计贴身内衣制造市场有望于2025 年进入成熟阶段,在此阶段,制造商可能会更重视产品创新研发、质量控制及沟通与反馈。
由于传统OEM、ODM 在创新、研发领域的限制,预计IDM 模式将逐步成为最为主流的业务模式。
综合来看,贴身内衣 IDM 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包括:
(1)高附加值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制造商更加重视产品设计与
研发。
(2)产业价值链逐步综合。
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品牌拥有人及终端客户需求给传统OEM、ODM 带来一定限制,为扩大业务范围,整合产业价值链,IDM 业务模式兴起。
(3)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贴身内衣制造市场的不断成熟,市场竞争不仅限于生产价格及生产效率,领先的内衣制造厂商可以凭借IDM 模式积累的丰富制造经验,跨行业进行产品布局,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3、运动服饰:中国市场增速亮眼,头部运动品牌加速女子产品布局
受益于全民健身政策,中国运动服饰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全球运动服饰市场增幅稳定。
2021 年中国运动服饰市场规模为 3718.2 亿元,2016 年以来 CAGR 达 14.3%,预计将持续维持高增速。
2021 年全球运动服饰市场规模为 3637.6 亿美元,增长较为稳定,2016 年以来CAGR 达 5.2%。
图:2016-2021 年中国运动服饰销售额
市场集中度高,头部品牌优势显著。
不论在中国还是全球市场,知名运动服饰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优势均较为显著。
按照销售额统计,
2021 年全球前三大运动服饰品牌 Nike /Adidas/Skechers 市占率分别为15.4%/9.6%/2.5%;中国市场方面,Nike/Adidas 市占率分别为19.1%/14.6%,除国际品牌外,国产品牌如安踏、李宁、Fila 等亦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9.3%/8.2%/6.9%。
近年来头部运动品牌重视并加速女子产品布局,女性运动市场潜力巨大:
1)耐克:FY2021 男子/女子/整体品类收入分别为13.11%/22.23%/16.86%,FY2015 -2021 CAGR 分别为4.15%/6.32%/5.59%,女子品类增速显著高于其他品类,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至 24%;
2)阿迪达斯:在2020 年报披露未来五年的财务目标为2021-2025 年总收入增速在 8%到 10%,女性产品收入在 15%上下(mid-teens rate),显著提高女性产品收入占比;
3)安踏:2021 年 7 月公布安踏品牌未来五年发展战略,提出收入年复合增速 18%- 25%,到 2025 年女子品类收入达 200 亿元,占比位于 25%到 30%的目标;
4)李宁:2021 年针对女子市场组建专属的产品及设计团队,根据女子运动发展趋势,从女性热爱的运动项目出发,拓展核心产品。
通过对女性消费者的创意营销,塑造李宁女性专属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