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深度对地膜春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合集下载

施肥对半干旱地区小麦产量, NO3--N 累积和水分平衡的影响

施肥对半干旱地区小麦产量, NO3--N 累积和水分平衡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05,38(4):754-760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收稿日期: 2004-06-23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资助(KZCX3-SW-421),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资助和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资助(2004BA508B15) 作者简介: 郭胜利(1969-),男,河北栾城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土壤养分循环与土壤生态方面研究。

E-mail: slguo@施肥对半干旱地区小麦产量、NO 3--N 累积和水分平衡的影响郭胜利,党廷辉,郝明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 712100)摘要:依据长武站长期田间试验(1984~2001年)的结果,分析了不同施肥措施条件下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水分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对照、有机肥(M)、氮肥(N)、氮磷肥(NP)、氮肥+有机肥(NM)和氮磷肥+有机肥(NPM)处理冬小麦的17年平均产量依次为1.5、2.6、2.0、3.3、3.4和4.0 t ·ha -1;冬小麦地上部17年累计吸收的氮量依次为509.0、854.6、781.9、1 199.8、1 067.5和1 430.9 kg ·ha -1;2001年0~300 cm 土层NO 3--N 储量依次为52.2、113.1、1 064.8、254.5、535.4和512.1 kg ·ha -1,N 处理的NO 3--N 分布于0~300 cm 土层,NP、NM、NPM 处理的NO 3--N 主要分布于0~180 cm 土层。

收获期0~300 cm 土层多年平均水分含量为CK>N>M>NP>NPM。

播种期NP、NPM 处理200~300 cm 土层水分出现亏缺。

施肥是黄土旱塬区土壤生产力提高、土壤深层水分亏缺和土壤NO 3--N 累积的驱动力。

关键词:半干旱地区;小麦;产量;施肥;土壤水分;NO 3--N 累积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on Wheat Yield, NO 3--N Accumulation andSoil Water Content in Semi-Arid Area of ChinaGUO Sheng-li, DANG Ting-hui, HAO Ming-de(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Yangling 71210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long-term experiment at Changwu s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winter wheat yield, nitrogen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and soil water cycle under continuous wheat cropping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average of wheat yield over 17 years, CK, M, N, NP, NM, and NPM treatments were 1.5, 2.6, 2.0, 3.3, 3.4, and 4.0 t·ha -1, respectively. For total N uptake by wheat after 17 years, CK, M, N, NP, NM, and NPM treatments were 509.0, 854.6, 781.9, 1 199.8, 1 067.5, and 1 430.9 kg·ha -1, respectively. For NO 3--N level in 0-300 cm in 2001, CK, M, N, NP, NM, and NPM treatments were 52.2, 113.1, 1064.8, 254.5, 535.4, and 512.1 kg·ha -1, respectively. Fertilizer N use efficiency ranged from 15% to 36% among fertilizer N treatments. For NO 3--N accumulation, N treatment was high in depth of 0-300 cm, NP, NM, and NPM treatments were high in 0-180 cm. Soil water content at harvest follows this order: CK >N >M >NP >NPM. For NP, NPM treatments, subsoil water deficit produced at planting. Fertilization significantly (P <0.05) enhanced crop yield, increased soil productivity led to subsoil water deficit, the soil-water deficit retarded NO 3--N movement down and accumulated in the soil profiles. Fertilization is a common drive to increase crop yield, subsoil water deficit and nitrate accumulation in the soil profiles of continuous wheat cropping system on the Loess Plateau.Key words: Semi-arid; Wheat; Yield; Fertilization; Soil water; NO 3--N accumulation黄土高原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型农业区,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为400~600 mm ,干旱和贫瘠一直是该区土壤生产力的限制性因子[1]。

肥密对春小麦群体质量及品质的影响

肥密对春小麦群体质量及品质的影响

肥密对春小麦群体质量及品质的影响摘要:本文探讨不同施肥和密度的情况对小麦群体质量指标、光合性能、品质、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施肥;春小麦;群体质量中图分类号:s512.12 文献标识码:a引言小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分布广、面积大、总产高、贸易额多、营养价值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食品安全、战略贮备、农产品贸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全世界有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粮。

小麦籽粒中含有人类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60%~80%,蛋白质8%~15%,脂肪1.5%~2.0%,矿物质1.5%~2.0%,以及各种维生素等,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粮食作物。

小麦特有的化学组成、独特的面筋蛋白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可做成具有良好的黏弹性、胀发性、延伸性的各种面食;麦麸是优良的精饲料,麦秆是编织、造纸的好材料。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春小麦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2008年黑龙江省春小麦种植面积为3.3万hm2左右,产量约为100万t,平均每667m产约200kg。

黑龙江是自然条件特殊的粮食主产省,不能不种春小麦,因为春小麦在黑龙江国营农场和高纬度高寒地区具有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在作物轮作、食品加工及粮食保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连续种植大豆,会导致大豆严重病虫害和大面积减产,春小麦可减少大豆重茬,并实现农作物合理轮作。

因此,在黑龙江麦豆产区,春小麦应保留一定面积。

因此,摆脱目前困境的出路之一是全面提高春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近几年,黑龙江省农业科研部门陆续培育了一批优质春小麦品种。

因不同春小麦品种在生理、生态特性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栽培技术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有必要探讨优质春小麦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土壤类型和耕作制度下,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春小麦群体质量、光合特性及其品质、产量的影响,掌握其变化规律,明确不同春小麦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建立一套完整的良种良法、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充分发挥优质春小麦品种的生产潜力,这样才可以使春小麦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合乎市场需要。

不同施肥和密度水平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肥和密度水平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p o p u l a t i o n d e n s i t y o f wh e a t L o n g ma i 2 6 wa s 6 8 0 0 0 0 0 p l a n t s / h m i n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a r e a s . Ke y wo r d s : Wh e a t ; F e ti r l i z e r ; De n s i t y ; Dr y Ma t t e r ; Yi e l d
关键词 : 小麦; 施肥 ; 密度 ; 干 物质 ; 产 量
中图分类号
S 1 4 3 . 1 ; ¥ 5 1 2 . 1 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 0 0 7 — 7 7 3 1 ( 2 0 1 3 ) 0 8 — 2 8 — 0 2
Ef f e c t s o f Di fe r e n t F e r t i l i z e r a n d De n s i t y o n Dr y Ma t t e r Ac c u mu l a t i o n a n d Yi e l d o f Wh e a t
wa s b e n e i f c i a l t o a b o v e - g r o u n d d y r ma t t e r a c c u mu l a t i o n, a n d l o w d e n s i t y wa s i n t h e s a me w a y T h e r e a s o n a b l e
密度对 春小麦生长发育 、 品质 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报道较少 。 本文研 究不同肥料施用 量和种植密度对 春小麦干物质积 累
增加, 而从 孕穗期到灌浆期 , 地上部 干物质积 累量 随着 密度 的增加逐渐 降低 , 说 明随着种植密度 的增加 和作物 的生长 ,

测土配方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测土配方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测土配方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春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稳定。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春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壤养分的供应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过量施肥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

研究如何科学施肥,提高春小麦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种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量来确定施肥量和种类的方法,能够有效调节土壤养分平衡,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对于测土配方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探讨测土配方施肥在春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我国春小麦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测土配方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农田施肥策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通过系统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出最适合春小麦生长的施肥方案,提高农田利用率,减少施肥浪费,同时保证春小麦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

通过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我们也希望能够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农田,提高春小麦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最终的目的是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200字】1.3 研究意义春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施肥是影响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传统施肥方法存在着浪费肥料、影响土壤生态环境等问题,而测土配方施肥则可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精准施肥,提高施肥效果,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测土配方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为优化农田施肥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探究施肥对春小麦的影响规律,可以为农民提供科学的施肥建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春小麦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春小麦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春小麦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春小麦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农业生产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施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措施,它可以为植物提供必要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

速效养分是指植物在较短时间内能够吸收和利用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

施肥可以补充土壤中的速效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

随着不同施肥措施的实施,速效养分的浓度和利用率也会有所变化。

例如,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氮磷钾等速效养分的浓度和有效利用率,为春小麦的生长提供更好的养分基础。

施肥对春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春小麦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

在播种、生长初期,春小麦对养分的需求相对较低,但是随着生长的进行,需求量会不断增加。

适当施肥可以为春小麦提供更多的养分供应,满足其生长需求,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

同时,施肥还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从而为春小麦的养分吸收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

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施肥措施可以提高春小麦的产量。

例如,适量的氮肥施用可以增加春小麦的籽粒数和单株产量,提高总产量。

此外,施肥还可以改善小麦的品质特性。

氮肥的施用可以增加春小麦的蛋白含量,提高面筋质量,从而提高小麦粉的加工品质。

磷肥的施用可以促进小麦的根系发育,增强其对土壤中其他养分的吸收能力,有利于提高小麦的品质。

因此,合理的施肥是春小麦生产中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总结起来,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春小麦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都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为春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春小麦的生长需求,科学施肥,尽可能提高养分利用率,以达到优化产量和品质的目标。

连续施氮对春小麦干物质量积累的影响

连续施氮对春小麦干物质量积累的影响

连续施氮对春小麦干物质量积累的影响作者:许爱霞,李玲玲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19年第7期许爱霞1,2,李玲玲1(1.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2.定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定西 743000)[摘要] 大田条件下,以春小麦为试验材料,通过设定0 kg/hm2、52.5 kg/hm2、105 kg/hm2、157.5 kg/hm2、210 kg/hm2五个不同施氮水平,研究氮素对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黄绵土土壤中,随施氮量的增加,春小麦不同剩余时期干物质量呈先增后降趋势,连续施用氮肥可以提高植株不同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尤其是到后几年(第3和4年)施氮处理与不施氮肥的对照处理之间的干物质差异呈显著水平,综合分析,本试验大田条件下春小麦最佳的施氮量为105 kg/hm2。

[关键词] 连续施氮;春小麦;干物质中图分类号:S51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708(2019)07-004-02在小麦必需营养元素中,氮素是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

施用氮肥是生产上获得小麦高产优质的重要栽培措施,是人类提高粮食产量的巨大动力,也是制约植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首要因素,对改善作物产品品质亦有明显作用[1,2]。

干物质生产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基础,其产量的95%以上源于光合作用,而小麦开花后同化物的积累及花前营养器官积累的同化物向籽粒中的转运是影响小麦增产的关键所在[3,4]。

增加氮肥用量能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提高花前营养器官和地上部干物质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和转运率[5]。

美国科学家R.G.Hoeft认为,如果立即停施氮肥,全世界的农作物产量将减少40%~50%[6]。

但随着氮肥的大量应用,造成的某些诸多弊端,诸如氮肥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下降、农产品品质下降等日益突出[7]。

本研究通过长期施氮量定位试验,研究其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该地区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

托里县施肥技术对春小麦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托里县施肥技术对春小麦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提升小麦的产量 ,提升小麦的品质 。
5 0 %。磷元素对小麦的影响不大 ,缺磷区域的产量略高 ,
为8 0 %。钾元 素对 于小麦生长 的影 响程度 最低 ,缺钾 区 4 结 论
基本与正常区域相同,产量为 9 0 %。由此可见 ,小麦对
产业. 市场
托里县袍肥技术对春 小麦生产和产量亩 鬏响
古丽米拉 ・ 木 哈太
( 新疆塔 城地区托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托里 8 3 4 5 0 0 )
摘要 :春小麦 的产 量受 各因素影响 , 托 里县 从 当前 的施 肥技术人手 对影响小麦产 量的原 因进 行探究 ,设置
对照试验,采用随机选取试验区域,合理设置不同施肥对 比,对不同施肥配比对小麦麦穗质量 ,小麦重量,小 麦产量,小麦株高等方面进行试验探究 , 并且得到小麦对不同肥料之间依存率的关系。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小麦 对氮肥磷肥钾肥 3 种不同肥料的敏感性不同,相应的产量提升程度也不同。通过对该县施肥技术的革新,在施 肥中提高氮肥的使用量,适当增加磷肥的施肥配比,对于钾肥也应该合理使用,使 3 种肥料能够相互协调使用,
加强对春小麦 的增产效果 ,使小麦的产量得到进一 步的提升 。
关键词:春小麦 施肥技术革新 产量提升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 . 1 试 验 材 料
2 . 2 试 验 结 果分 析
2 . 2 . 1 不同施 肥对麦穗 的影 响 不 同的施肥 配 比对 小麦 穗 的生 长发 育 的影 响不 同 , 对于小穗数来说 ,处理 6 、7 对小穗 数的提升有较 好的作 用 ,分别为 1 3 、1 4 ,而对 于小麦 的穗 粒数 ,处 理 7 、1 4 、
根据表 1 的数据显示,不同的施肥配比对小麦株高 每增加 1 k g P 可使小麦增产 9 - 1 8 k g ,磷肥的合理使用对于

有机肥及地膜对土壤温度及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有机肥及地膜对土壤温度及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 鹤,李曙光,刘新潮,等.有机肥及地膜对土壤温度及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9):85-87.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8.19.022有机肥及地膜对土壤温度及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李 鹤,李曙光,刘新潮,张 卓(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水利技术推广站,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为探究施用有机肥及地膜覆盖对春小麦土壤温度、耗水规律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施用有机肥、地膜覆盖、有机肥+地膜和对照(不施有机肥、不覆膜)4个处理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处理在小麦生育前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的增温效应,而生育后期增温效果显著,促进了小麦的灌浆成熟;地膜覆盖处理在小麦生育前期增温效果显著,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而在生育后期的高温季节起到了一定的降温效应。

各处理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施用有机肥、地膜覆盖和有机肥+地膜处理分别较对照处理高11.91%、12.62%和15.73%,且在小麦拔节期-扬花期各处理较对照处理耗水更强,有利于小麦成穗和总产量的提高。

各处理均较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以有机肥+地膜处理增幅更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平均较对照处理高32.82%和14.75%。

该地区小麦种植建议采用有机肥+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

关键词:地膜覆盖;有机肥;土壤温度;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小麦 中图分类号:S512.1+20.4;S512.1+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8)19-0085-03收稿日期:2017-05-19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4BAD12B03);内蒙古水利厅科技推广项目(编号NSK2015-N1)。

作者简介:李 鹤(1981—),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设计与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增施有机肥对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碳氮化学计量关系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增施有机肥对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碳氮化学计量关系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增施有机肥对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碳氮化学计量关系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增施有机肥对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碳氮化学计量关系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引言:全膜覆土穴播是一种适用于春季播种的小麦种植技术,通过在播种前覆盖一层稻草膜,可有效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土壤温度和提供充足的阳光,从而提高春季播种的小麦产量。

而有机肥是一种对土壤养分起源于生物的肥料,其通过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可改善土壤质量。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增施有机肥对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碳氮化学计量关系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一、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碳氮化学计量关系研究表明,有机肥的增施可显著影响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碳氮化学计量关系。

通过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的碳氮比,并促进土壤中碳氮化学计量关系的平衡。

具体来说,增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进而提高土壤碳氮比。

同时,有机肥中所含的氮元素进入土壤,为小麦提供充足的氮源,有助于改善植物的营养状态和增强其对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

二、增施有机肥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进而合成有机物质。

研究发现,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

这主要是因为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提供了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有机肥中的有机酸、蛋白质等成分也可以作为植物的源汇体系,参与光合作用中合成和代谢过程,从而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三、应用规律及对策在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栽培中,增施有机肥对碳氮化学计量关系和光合作用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应注意合理施肥。

过量施肥会导致碳氮比失衡,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品质。

因此,在施肥过程中需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求等因素综合施肥,避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

结论:增施有机肥对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的碳氮化学计量关系和光合作用具有显著影响。

有机肥的增施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碳氮比,为小麦提供充足的氮源,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施肥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施肥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施肥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施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小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有着显著影响。

下面将从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施肥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一方面,合理施肥能够为小麦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其生长发育。

小麦的生长需要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而施肥可以为小麦提供这些营养元素,提高其养分摄入能力,促进生长。

施肥还可以调节土壤pH值和改善土壤结构,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合理施肥可以增加小麦的养分吸收量和生长速度,从而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

施肥也会对小麦产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如果施肥过量或不合理施肥,可能导致营养元素的浪费和土壤污染,影响小麦的生长。

过量施肥会使土壤中的氮元素过度积累,导致小麦生长过旺,易于发生病虫害。

施肥不当还可能造成氮素和磷酸盐溶解后流失,导致水体污染和土壤贫瘠。

合理施肥是保证小麦产量稳定增长的关键。

施肥对小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合理施肥能够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高产量意味着更多的小麦销售,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施肥还能改善小麦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农民获得更高的价格。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盈利空间。

不合理施肥也会对小麦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过量施肥不仅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还可能造成营养元素的浪费和土壤污染,进一步降低产量和品质,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甚至亏损。

施肥不当还可能导致农产品质量问题,降低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农民的收入。

科学合理施肥是确保小麦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施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有着显著影响。

合理施肥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不合理施肥可能会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造成负面影响。

农民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条件和小麦需求,合理选择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并注意施肥方法,以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科学施肥提高小麦产量

科学施肥提高小麦产量

科学施肥提高小麦产量小麦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施肥是影响小麦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这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科学施肥对小麦产量提高的作用。

一、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小麦是一种耗肥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较高。

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充分供给小麦营养需求,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正确的施肥方式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氮肥氮是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主要元素之一,氮素的供应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氮肥的施用可以增加小麦的叶面积、茎粗、根系发达和数量增多、穗粒数多,从而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

过量的氮肥会导致植株过旺生长,易发生倒伏和病虫害,同时会影响小麦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二)磷肥磷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元素之一,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

磷肥的施用可以增加小麦的根长、根毛数和根系吸收面积,促进小麦吸收和利用其他养分,提高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

(三)钾肥钾是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必要元素之一,对于促进小麦抗逆性和提高小麦品质有重要作用。

钾肥的施用可以增加小麦的耐旱、抗病和抗倒伏能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二、科学施肥技术从小麦生长发育的需求出发,结合不同土地区域的土壤类型和养分状况,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比例,进行合理的配比施用。

一般来说,应优先选择氮、磷、钾等三大元素,根据不同土壤和需求再添加微量元素等其他必要肥料,以提高肥效和产量。

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求肥料的时间和量是不同的。

因此,分龄施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的生长效益,实现科学施肥。

一般分为两次,分别是拔节期施肥和抽穗期施肥。

小麦根系范围较窄,当地下肥料浓度过低时,小麦根系吸收面积不足,影响生长。

因此,局部施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的生长效益。

例如在种植小麦时,将肥料直接埋入小麦根部,强化小麦的养分吸收能力。

施肥和群体密度对春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施肥和群体密度对春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施肥和群体密度对春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的报告,
600字
报告题目:施肥和群体密度对春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报告人:XXX
报告内容:
施肥和群体密度是影响春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

由于施肥和群体密度有不同的水平,它们对春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产生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首先,施肥是提高春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

施肥会对春小麦的光合作用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小麦叶子的叶绿素含量上升,使小麦营养物质分解更快,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春小麦的产量。

其次,群体密度也是影响春小麦产量的因素之一。

如果群体密度过高,小麦株分布密集,其光合作用活性会受到阻碍,限制小麦叶子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从而使其根、茎、叶等发育不全,影响小麦的质量和产量。

因此,应加以适当的控制,保持小麦的群体密度在适当的水平。

最后,施肥和群体密度还能影响春小麦的品质形成。

施肥和群体密度能够影响春小麦的内部结构,如水分、糖分、蛋白质、维生素等,从而影响春小麦的品质。

而且,施肥和群体密度可以促进小麦吸收养分和生长发育,使小麦更加均匀、健壮,从而提高其品质。

综上所述,施肥和群体密度是影响春小麦产量与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施肥和群体密度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针对施肥和群体密度的不同水平,应该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控制施肥和群体密度,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春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施氮量对春小麦生长及土壤养分积累的影响

施氮量对春小麦生长及土壤养分积累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2017,54(7) :1191 -1199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doi:10.6048/j.issn.1001 -4330.2017.07.003施氮量对春小麦生长及土壤养分积累的影响窦晓静\张彦红2,耿庆龙\赖宁\陈署晃1(1.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遥感中心,乌鲁木齐830091;2.新疆农业科学院拜城农业试验站,新疆拜城842300)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拜城滴灌春小麦生长及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寻找适宜生长及土 壤养分积累的施氮量,为科学合理、高效施用氮肥、保护麦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2016年,在拜城 农业试验站试验田进行,以春小麦(宁春44号)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0 kg/hm2,CK)、低氮(105 kg/hm2, N1)、中氮(210 kg/hm2,N2 )和高氮(315 kg/hm2,N3 )4个施氮量水平,分析各处理对春小麦生长(SPAD值、产 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和不同器官氮、磷和钾的吸收和分配)和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积累的影响差 异。

【结果】(1)春小麦在拔节、抽穗、开花和灌浆期的SPAD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315 kg/hm2较利于春小麦SPDA值的积累。

(2)春小麦产量与穗长、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和籽粒产量均有显著性相关性(P < 〇.05 ),施氮量105、210和315 kg/hm2的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7.2%、27. 6%和42. 1%,其中,施氮量315 kg/hm2增产约114.08 kg/667 m2。

(3)不同施氮量春小麦籽粒、茎的氮、磷素分配量为籽粒 >茎(^ <〇.〇5),而钾素的分配表现为茎 > 籽粒(P<〇.〇5);施氮量的增加促进了春小麦对 氮、磷和钾素的吸收,施氮量315 kg/hm2较有利于氮素的吸收,施氮量210 kg/hm2较有利于磷、钾吸收。

耕作施肥模式对豫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耕作施肥模式对豫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耕作施肥模式对豫中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李春喜;余海波;姜丽娜;赵艳岭;邵云;张黛静【摘要】以百农矮抗58为供试材料,于2009-2010年研究了2种耕作方式(A1:浅耕20 cm;A2:深耕30 cm)和3种施肥模式(B1:仅施专用复合肥750 kg/hm2;B2:施专用复合肥750 kg/hm2+鸡粪1 500 kg/hm2;B3:施专用复合肥750kg/hm2+饼肥3 000 kg/hm2)对豫中地区(漯河)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浅耕相比,深耕模式下小麦株高降低,后期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加17.5%,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加5.1%,籽粒灌浆能力增强.B2施肥模式下,穗粒数为36.8粒,比B1模式增加4.9%,千粒重为53.9g,比B3模式高出3.5%,但其成穗数较低,仅为B1模式的94%,因而影响了籽粒产量的提高.A2B2模式下成熟期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及粒质量均最高,如能进一步提高其成穗数,可以作为该区适宜的耕作施肥模式.%Taking'Bainong Aikang 58'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the effects of 2 tillage methods and 3 fertilization measures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grain filling of winter wheat were studied in Luoh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uring 2009 — 2010. Two tillage methods were tillage depths 20 cm (A1) and 30 cm (A2), while three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included 750 kg/ha compound fertilizer (B1),750 kg/ha compound fertilizer plus 1 500 kg/ha chicken manure (B2),and 750 kg/ha compound fertilizer plus 3 000 kg/ha cake fertilizer (B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under the deep plowing model, the plant height reduced,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above-ground plant increased by 17.5% during latter growing stage, and the dry matter of grain increased by5.1% ,indicating that the grain filling capacity was improved. Under the B2model,the grain number was 36. 8,4. 9% higher than B1 model,and the 1000-grain weight was 53. 9 g,3. 5% higher than B3 model,but the ear number was about 94% of B1 model,which restrained the grain yield. In the present study,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above-groundplant,grain number per ear and grain weight at mature period were all higher under A2B2 model,which would be the appropriate model if the ear number could be improved.【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1)009【总页数】5页(P26-30)【关键词】小麦;豫中;耕作施肥模式;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作者】李春喜;余海波;姜丽娜;赵艳岭;邵云;张黛静【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河南省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也是小麦生产大省,小麦总产量占全国的1/4,小麦生产的丰欠与国家粮食安全密切相关[1-4]。

不同种植方式及肥料处理对春小麦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不同种植方式及肥料处理对春小麦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不同种植方式及肥料处理对春小麦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参数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在全膜覆土穴播种植和露地穴播种植方式下及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干物质和养分积累规律、水分利用效率、光合参数和产量的影响。

并初步探明了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对提高小麦干物质和养分累积、水分利用效率、光合参数及产量的作用。

在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种植方式下推荐施肥量OPT(N150kg/ha, P 120kg/ha, K 84kg/ha)能明显提高小麦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水分利用效率、光合参数及产量。

为高产小麦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在全膜覆土穴播和露地穴播两种不同种植方式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各生育期全株干物质积累影响均表现为前期慢中期快后期又慢的"S"型曲线变化规律,全株干物质积累最快时期出现在拔节期—灌浆期,灌浆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速度开始变缓。

2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下,各施肥处理小麦不同生育期全株干物质累积量显著高于露地穴播,覆土种植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比露地穴播平均提高55%。

其中覆膜OPT处理比露地OPT高出了47%,覆膜CK处理比露地CK处理高出了51%。

在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下,OPT(N 150kg/ha, P 120kg/ha, K 84kg/ha)和CK(不施肥)处理的小麦各生育期吸N、吸P、吸K量分别高于露地种植。

3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下OPT、FP和CK三个施肥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露地种植。

与露地穴播方式相比,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21.7%~42.6%,其中与露地穴播CK处理相比,全膜覆土穴播CK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22.7%;与露地穴播OPT相比,全膜覆土穴播OPT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42.6%。

因此在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种植方式下OPT施肥处理是比较适合的。

4在孕穗期,覆膜穴播小麦OPT、CK处理的光合参数均高于露地穴播种植方式,这是因为在小麦孕穗期间,覆膜种植水热条件较好,且在降水量相当少的时期,覆膜种植对保墒的效果体现明显,土壤水分较充足,因此覆膜小麦的光合速率高。

不同肥料滴灌追施对春小麦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肥料滴灌追施对春小麦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肥料滴灌追施对春小麦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赵斌;通乐嘎【摘要】在滴灌种植模式下,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春小麦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产量差异显著,且以孕穗-开花期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最大(P<0.05).滴灌硅谷肥料(含有机硅0.3%,N、P5O2、K2O均为18%)条件下,孕穗-开花期小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为12.36μmol/(m2·s),比滴灌常规肥料(尿素5.95 kg/667 m2+硫酸钾9 kg/667m2+磷酸二铵9.8 kg/667 m2)的高出2.73μmol/(m2·s);孕穗-开花期小麦叶片的气孔导度最大,滴灌硅谷肥料条件下的气孔导度为0.92μmol/(m2·s),较滴灌常规肥料高0.16μmol/(m2·s);孕穗-开花期春小麦叶片的蒸腾速率最大,滴灌硅谷肥料处理的蒸腾速率为13.65μmol/(m2·s),比滴灌常规肥料的高出1.23μmol/(m2·s).滴灌硅谷肥料处理下,小麦产量较常规肥料处理的高,达到8 653.65 kg/hm2.【期刊名称】《大麦与谷类科学》【年(卷),期】2017(034)005【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春小麦;滴灌;硅肥;光合参数;产量【作者】赵斌;通乐嘎【作者单位】河套学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河套学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2小麦产量和品质取决于品种的遗传特性、栽培和环境条件,相应地,在精确配套的养分管理和栽培技术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小麦的产量与品质优势。

肥料的投入是栽培技术中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形成影响最重要的环节。

河套灌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春小麦栽培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良。

长期以来,在小麦栽培上注重氮肥的投入,造成土壤板结、次生盐渍化、肥料利用率低、土壤生产力持续下降的状况。

施肥对春小麦锌、硒吸收规律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施肥对春小麦锌、硒吸收规律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施肥对春小麦锌、硒吸收规律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题目背景与研究意义春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春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和营养不良的影响,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春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是当前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其中,施肥作为提高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与此同时,锌、硒等微量元素在春小麦生长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春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并且对提高春小麦的品质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因此,研究施肥对春小麦锌、硒吸收规律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对于提高春小麦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春小麦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施肥方案为处理对象,研究施肥对春小麦锌、硒吸收规律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施肥方案对春小麦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春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根系形态等生长指标的测定,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春小麦生长的影响。

2.不同施肥方案对春小麦锌、硒吸收规律的影响:通过对春小麦植株中锌、硒元素含量的测定,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春小麦锌、硒吸收规律的影响。

3.不同施肥方案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通过对春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氮素的吸收利用率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本研究将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探究施肥对春小麦锌、硒吸收规律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1.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不同施肥方案对春小麦生长的影响;2)不同施肥方案对春小麦锌、硒吸收规律的影响;3)不同施肥方案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4)分析不同施肥方案在提高春小麦产量品质方面的效果,为春小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春小麦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促进春小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为微量元素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和理论支持;3)为施肥技术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春小麦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春小麦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春小麦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
响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施肥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措施,对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春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强,是进行施肥实验的较为理想的农作物之一。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土壤速效养分进行不同施肥处理,比较施肥前后土壤养分变化及春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变化,为春小麦生产提供施肥的科学依据,探究施肥对春小麦
的生产和品质的影响。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2. 不同施肥处理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3. 不同施肥处理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研究方法:
1. 确定实验设计和处理方案,选取不同施肥处理,设立对照组。

2. 在实验前对试验田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确定土壤基础状态。

3. 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施肥处理。

4. 在施肥后定期采集土壤样品和春小麦样品,进行分析并记录数据。

5.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三、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
预期结果:
1. 不同施肥处理将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产生显著影响。

2. 不同施肥处理将对春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产生显著影响。

3.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将为春小麦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方法,提高春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春小麦生产提供施肥的科学依据,指导春小麦生产中的施肥工作,提高春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研究结果将为其他作物的施肥提供借鉴。

施肥和密度对春小麦产量根系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施肥和密度对春小麦产量根系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施肥和密度对春小麦产量根系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刘忠民;山仑;邓西平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1998(5)1
【摘要】春小麦是宁夏半干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增施肥料和合理密植是提高春
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

该项研究是为了探索合理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密植和施肥可有效地达到2250kg/hm产量水平,需施N90kg/hm,
P2O5135kg/hm,密度500粒/m;合理施肥可改善作物性状;施肥对根系的
影响主要以耕层0~20cm最大;施肥与水分利用效率是正相关,r为0.894**,而密度与水分利用是显著负相关,r为-0.326.
【总页数】6页(P70-75)
【关键词】施肥;密度;产量;根系;水分利用率;春小麦
【作者】刘忠民;山仑;邓西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2.106.2
【相关文献】
1.不同穴播种植方式与平衡施肥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张
平良;郭天文;侯慧芝;吕军峰
2.不同灌水量对滴灌春小麦根系时空分布、水分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J], 张伟;李
鲁华;吕新
3.密度、施肥对旱地春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养分含量的补偿效应 [J], 邓西平;山仑;稻永忍;杉本幸裕
4.旱地施肥对春小麦根系生长、代谢的影响及促进水分有效利用的机理* [J], 陈利军
5.不同穴播种植与施肥对春小麦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张平良;郭天文;吕军峰;张绪成;郭贤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 0年 1 0月









第 45卷
双 月 刊
第 5期 6 ~ 6 3 6
J 0URNAL 0F GANS AGRI U L U C TURAL U NI VERS TY I
施 肥 深 度 对 地 膜 春 小 麦 干 物 质 积 累 的影 响
靳 奇 峰 牛俊 义 ,
JN —e g, U u — i I Qi n NI J n y f
( . a s a d a d Tu fE i ra p rm e t Co l g fPr t c lu e Ga s rc lu a i e st La z o 1 Gr s ln n r d t i l o De a t n , l e o a a u t r , n u Ag iu t r l e Un v r i y, n h u 7 0 7 Ch n ; . l g fAg o o 3 0 3, i a 2 Co l e o r n my, n u Ag iu t r lUn v r iy e Ga s rc l a ie st ,L n h u 7 0 7 , i a u a z o 3 0 0 Ch n )
p o u p l a i n d p h o r t e n k r e s d s u s d Th e u ts o d t a o h n t o e n h r s a p i t e t n d y ma t ri e n lwa ic s e . e r s l h we h t b t i g n a d c o r p o p o u p l a i n c u d p o t h r a t ri e n l mo e v r t e n t o e a e t re f c . h s h r sa p i t o l r mo e t e d y m t e n k r e , r o e h i g n b d a b te fe t c o r Th e c n a e o r t e n k r e a t r a t e i s 7 . 4 e p r e t g fd y ma t r i e n l fe n h ss wa 2 3
( . 肃 农 业 大 学 草 业 学 院 , 原 与 草 坪 编 辑 部 , 肃 兰 州 7 0 7 ;. 肃 农 业 大 学 农 学 院 , 肃 兰 州 70 7 ) 1甘 草 甘 3002甘 甘 3 0 0
摘 要 : 过管 栽模 拟试 验 , 究 了施 肥 深 度 对 地 膜 栽 培 春 小 麦 干 物 质 的 影 响 , 究 结 果 发 现 : 地 膜 春 小 麦 各 通 研 研 在 生 育 期 , 施 氮 、 肥 其 单 株 干 物 质 均 大 于 表 层 施 氮 、 , 施 氮处 理 大 于施 磷 处 理 . 肥 处 理 花 后 干 物 质 积 累 占 籽 深 磷 磷 且 施 粒 的 比例 ,0 0c 施 氮 为 7 . 4 , 于 2  ̄4 m 施 氮 2 3 , 于 O 2 m 施 氮 5 4 ;o 0c 施 磷 4  ̄6 m 2 3 大 0 0c .4 大 ~ Oc .6 4 ~6 m 为 7 . 2 , 于 2  ̄ 4 m 施 磷 18 , 于 O 2 m 施 磷 4 4 ; 发 现 深 施 磷 肥 对 后 期 小 麦 的 生 长 与 产 量 3 1 大 0 0c .4 大 ~ oc .9 且 的影 响大 于施 氮 处 理. 成 熟 期 ,~ 2 m 施 氮 处 理 籽 粒 产 量 为 1 5 株 , 2  ̄ 4 m 和 4 ~ 6 m 施 氮 处 在 0 Oc .4g・ 比 0 0c O 0c
Absr c : t a t Thr ug he sm u a e xp rme f t e c tv to t e i l e c f ir g n a o h t i l t d e e i nt o ub uli a i n, h nfu n e o n t o e nd pho s
关 键 词 : 小 麦 ; 膜 覆 盖 ; 肥 深 度 ; 物质 ; 肥 ; 春 地 施 于 氮 磷肥
中图 分 类 号 : 1 . 6 S5 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3 5 2 1 ) 50 6—4 0 34 1 (0 0 0 —030
Efe to e tlz ra p ia i n d p h o r a t ra c m u a i n f c ff r iie p lc to e t n d y m t e c u l to i p i g whe tm ulhe t l s i im n s rn a c d wih p a tc fl
理 分 别 降 低 2 . 0 和 1 . 2 ;~2 m 施 磷 处 理 籽 粒 产 量 为 14 株 ~ , 2 ~ 4 m 及 4 ~ 6 m 施 磷 3 O 7O O Oc . 3g・ 比 0 Oc O 0c
处 理 分 别 降 低 2. 7 和 2 . 2 . 在 相 同施 肥 深 度 下 , 氮 处 理 籽 粒 产 量 大 于施 磷 处 理 . 6 6 3 1 但 施
wa . 4 s2 3 a d 5 46 n .
a 0 6 ir g n a p ia i n wh c t 2 ~ 0 n t o e p l t , ih c o
m o e t n t to 0 ̄ 4 m n ~ 2 m t og n a l ng .Und rsm ia i— r ha ha f2 0c a dO O c nir e pp yi e i l r c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