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地膜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地膜 工作总结
地膜工作总结
地膜工作总结。
地膜是一种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覆盖材料,它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提高
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地膜工作,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
首先,我们在地膜的选择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最终确定了适合本地区
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地膜类型。
我们选择了高质量的地膜材料,确保了地膜的使用寿命和覆盖效果。
其次,我们在地膜的铺设和管理上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操作。
我们严格按照农
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水需肥的特点,合理地安排了地膜的铺设时间和覆盖面积,确保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地膜的维护和修复工作,及时处理了地膜破损和老化的问题,确保了地膜的覆盖效果和使用寿命。
通过这段时间的地膜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
首先,农作物的产量
明显提高了,特别是在干旱和高温条件下,地膜的使用效果更加显著。
其次,地膜的使用不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还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土壤肥力。
总的来说,地膜工作对于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
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地膜的使用技术,提高地膜的覆盖效果和使用效果,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研究进展
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研究进展胡琼恩;李婷;马丕明;东为富【摘要】地膜在现代化农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传统塑料地膜在土壤中难以降解而导致“白色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减小土壤肥力,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推广生物可降解地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种类、性能及其应用.【期刊名称】《塑料包装》【年(卷),期】2017(027)003【总页数】8页(P34-41)【关键词】生物可降解;地膜;性能【作者】胡琼恩;李婷;马丕明;东为富【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由于农用地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及肥力,防止害虫侵袭作物,促进植物生长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因此地膜在现代农业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自1978年从日本引进地膜覆盖技术后,农用地膜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生产力的飞跃[1-3]。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用塑料薄膜产量居世界首位,地膜年产量达60万吨左右,地膜覆盖面积达0.147亿hm2左右。
但是,目前我国使用的地膜主要是聚乙烯、聚氯乙烯地膜,其极难降解,降解周期达到上百年。
且地膜老化破碎后,残膜在土地中不易降解,回收利用困难,积存土壤中会造成土地污染,土壤结构严重破坏,肥力流失,农作物的产量减少。
而且此类地膜的长期使用对土地造成长久性和难以解决的危害。
因此,作为具有相同增温保湿效果,又可完全降解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的生物可降解地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我国作为塑料农膜产量和使用量都居世界第一的农业大国,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研究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4-5]。
生物降解塑料是作为能够完全生物降解的绿色环保塑料,是今后塑料地膜工业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
按降解机理的不同,生物降解塑料可分为不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完全生物降解塑料。
不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中不能完全降解的塑料,长期使用仍会造成污染。
简述地膜覆盖的环境效应
简述地膜覆盖的环境效应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术手段,通过在农田表面铺设塑料薄膜来改变土壤水分、温度和养分的分布,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地膜覆盖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以简述地膜覆盖的环境效应为标题,对其影响进行探讨。
地膜覆盖对土壤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地膜的覆盖可以阻止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减少水分损失,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提高作物的生长条件。
然而,地膜也会阻碍土壤的通气与水分渗透,使土壤呼吸困难,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此外,长期使用地膜覆盖还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下降,影响土壤的肥力。
地膜覆盖对水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降雨对土壤的冲刷,减少土壤侵蚀,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然而,地膜覆盖也会影响降雨的渗透,增加径流量,使水资源浪费。
此外,地膜覆盖还会影响灌溉水的渗透性,增加灌溉水的用量,对水资源造成浪费。
地膜覆盖对空气环境也会带来一些影响。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表面的蒸发,降低土壤和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使地表温度升高,形成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会导致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地膜覆盖还会影响土壤和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气候环境。
地膜覆盖还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杂草生长,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对农作物有利。
然而,地膜覆盖也会减少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地膜覆盖还会影响农田中的昆虫、鸟类等生物群落的分布和生存环境,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地膜覆盖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地膜覆盖可以改善土壤水分、温度和养分的分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地膜覆盖也会对土壤、水、空气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利弊,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浅谈我国地膜回收利用现状与措施
浅谈我国地膜回收利用现状与措施作者:闫玲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11期农膜是继种子、农药、化肥之后的第四大农业生产资料。
农膜应用技术是近年来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随着农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农田残膜越积越多,局部地区“白色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用好农膜、治好污染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内容。
实施农膜回收利用,意义重大。
一、农膜回收利用现状农膜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广泛,其中农用地面覆盖薄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地膜”,使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我国地膜用量达145.5万吨,覆盖面积近3亿亩。
地膜覆盖技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特别是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可使粮食、棉花等作物增产20%-30%,同时通过地膜覆盖技术提供反季节、超时令蔬菜,丰富了市场供应。
但是,长期重使用、轻回收的发展模式,造成“白色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加大了地膜回收利用和污染治理工作力度,推进地膜清洁生产,加强科技支撑,建立回收体系,提升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水平。
一些重点区域“白色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
总的来说,各级重视、上下合力,地膜回收利用和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二、农膜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农膜回收治理已稳健起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1、缺少政策扶持。
由于缺乏税费、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之受塑料再生品价格持续走低,人工捡拾成本不断攀升的影响,回收加工企业没有盈利空间,难以为继。
2、机械回收难。
目前大部分地区地膜回收主要以人工捡拾为主,地膜机械回收技术还不成熟,没有很好地解决回收率低、与秸秆和土壤分离等问题,应用范围有限,回收作业成本高、效率低。
3、可降解地膜推广难。
可降解地膜技术仍处于试验示范阶段。
降解受到光照、湿度、温度、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在短期内大面积替代聚乙烯地膜。
浅谈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论文
浅谈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论文浅谈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论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壤是一个开放的缓冲动力学系统,承载着环境中50%~90%的污染负荷[1-2]。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冶炼、加工企业等规模的扩大以及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饲料等用量的增加和不合理的使用,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逐年累积,明显高于其背景值,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对农业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重金属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难降解,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和生物放大作用进入到农牧产品中[3],从而影响产出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潜在威胁人体健康[4]。
本文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概述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简单介绍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
1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随着矿山开采、冶炼、电镀以及制革行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企业盲目追逐经济利益,轻视环境保护,再加上农药、化肥、地膜、饲料添加剂等的大量使用,我国土壤中Pb、Cd、Zn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污染面积逐年扩大,危害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
据报道,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100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其中Pb、Cd、As 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
据201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总状况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据农业部对我国24个省市、320个重点污染区约548万hm2土壤调查结果显示,污染超标的大田农作物种植面积为60万hm2,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农产品产量与面积约占污染物超标农产品总量与总面积的80%以上,尤其是Pb、Cd、Hg、Cu及其复合污染尤为明显[5]。
作物覆膜温室效应研究进展
呈 “ 型变化 , 种后 1 覆膜增 温作用 最 为显著 , U” 播 5c f 中
期 影响不 大D] 4。
1 2 作 物 覆 膜 对 土 壤 水 分 的 影 响 .
过膜 照射土 壤 , 土壤获 得辐射 热使 地表 温度升高 , 再经 过 土 壤颗 粒 的传 导 作用 把 热量 传递 给 下层 土 壤 , 将热 量 保存 在 土壤 中 ; 晚间 , 土壤 中 的热量又不 断 以长波辐
1 7 . 对不 同土层 和 不 同地 区 的增 温效 果 不 一 . ~3 4 C,
对 土 壤温度 、 水分 和养 分都有 很大 的影响 , 在覆膜 小 区 域 内形 成一种 温室 效应 L 。 { ]
样 ]平均地 温提 高 3 1 。覆膜 玉米 的增 温效 应 苗 , . o CD] 期最 为 明显 , 随着植 株 长高 增 温效应 减 弱 , 苗期 5 1 ~ 0 c 土层 平均 比裸地 温度可 提高 2 5 . ℃E] m . ~4 2 n 。 地 膜覆盖 对水稻 生 育前期 的耕层 土壤 有显著 的增
研究 开始 兴起 。因此 研究 作物覆 膜温室 效应所 产生 的 影响, 对农 业 的可持续 发展 有 巨大的推 动作用 。
多[ 1 。而对春 小麦 的研 究则 表 明地膜覆 盖 的增温作 用
1 作 物 覆 膜 温 室 效 应对 土壤 的影 响
1 1 作 物覆膜 对土壤 温度 的效应 . 覆膜对 土壤 具有 明显 的增温 效应 。 白天 , 阳光透 太
覆膜栽 培 由于膜 的物理 阻隔作 用有 效地 减少 了土 壤水 分 的蒸 发 , 使水 气绝 大 部分 聚积在 地 表 与膜 之 间
的狭 小空 间内 ; 同时 因地膜 内温度较 高 , 加大 了土壤 热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原理 •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类型及应用 •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配套措施 •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概述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指利用塑料薄膜等材料,在田地表面覆 盖构筑成一种微型环境,以保护作物生长并提高产量的一种 农业技术。
推广生物降解地膜
利用生物降解材料生产地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精细整地与合理施肥
精细整地
在覆盖地膜前,进行深翻、细耙,使土壤细碎、疏松,并保 持土壤湿度适宜。
合理施肥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 施足基肥,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种植密度与田间管理
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根据作物种类、地力水平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提高土 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0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原理
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保温作用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保持土壤温度相对稳定,有利于 作物生长。
增温作用
在寒冷季节,地膜覆盖可以增加土壤表面的太阳辐射,使土壤温度升高。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保持水分
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土壤含水量。
通过保护地地膜覆盖,可以调节土壤温度,延长作 物生长期,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保护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对设施要求较高,需要 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可以实现高效益
的农业生产经营。
04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配套措施
提高地膜的质量与选择
选用耐老化、强度高、无毒无害的地膜
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需求的地膜,保证覆盖效果和延长使用寿命。
土壤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和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土壤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和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10-23T19:51:17.338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0期作者:李坚[导读] 摘要:众所周知,土壤容易汇集环境中的各类污染物,通过大气和水体进行迁移传递。
广东贝源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663摘要:众所周知,土壤容易汇集环境中的各类污染物,通过大气和水体进行迁移传递。
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积累量大且不易降解,微塑料长期残留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同时,人类活动也是环境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原因。
土壤中的重金属可能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途径而暴露于人体,其中,偶然经口摄入土壤是主要方式之一。
当人体摄入土壤后,达到人体消化系统,溶解在胃肠阶段的重金属量与土壤重金属总量之比称之为生物可给性。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土壤污染物的生态毒理效应和风险评估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关键词:土壤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风险评估引言近年来我国使用塑料薄膜覆盖面积迅速增加,每年近70万吨低密度聚乙烯地膜投入使用,但农田地膜回收率却不足60%。
除了农用地膜残留导致土壤微塑料污染外,污泥农用、大气沉降也是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重要来源。
同时,土壤重金属污染已严重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众健康,从源头上识别并防治污染导致的耕地质量退化已迫在眉睫。
基于此,本文系统开展土壤微塑料和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估提出科学展望。
1微塑料对土壤物理环境的影响微塑料在土壤中降解非常缓慢,可能达上百年之久,并作为土壤的外来组分改变土壤物理特性。
通过向肥沃的砂土中添加微塑料后显示:培养5周后,4种不同暴露量(最高达2%)的常见微塑料(聚丙烯纤维、聚酰胺微珠、聚酯纤维和聚乙烯碎片)均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改变土壤结构和水分动态,并且聚酯纤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最为明显,随着聚酯纤维含量的增加,土壤持水量也相应增加。
与此类似,壤质砂土中添加聚乙烯、对苯二甲酸聚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等微塑料,土壤容重降低,但根际土壤容重、持水量均增加。
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应用研究现状
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应用研究现状地膜的覆盖在农作物生产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本文综述了地膜覆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膜残留的危害,地膜覆盖的未来发展趋势,生物降解地膜的研发与应用以及生物降解地膜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
以期为生态地膜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标签:地膜;可降解地膜;生物地膜;研究进展引言随着地膜的大面积使用,带来了很多问题。
生态可降解地膜以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1-3]。
1地膜覆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地膜残留的危害(1)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增收(2)增强了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3)农作物的种植地域选择性更高(4)改变某些地区种植业结构2地膜残留的危害(1)残留地膜对土壤的影响地膜碎片会阻碍土壤的毛管水,以及降水的渗透,影响土壤的吸水性,从而使得土壤中的水分不能正常运动,土壤对水的传导性下降,水分渗透率也相应下降。
(2)地膜残留对农业机械作业的影响破碎的地膜会缠绕农机具,损坏农机具,降低更重效率。
(3)农膜残留对生态的影响由于土壤中农膜的过多残留,会对土地的渗透性,容重,孔隙率,含水量造成不良的影响,造成土壤的板结,地力降低。
地膜残留会使植物发育不良,吸水和吸收营养的能力相应下降,导致作物经济效益降低[4-7]。
3地膜覆盖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地膜使用將持续增加,地膜覆盖农作物种类也将增加。
4生物可降解地膜4.1 生物降解地膜的定义生物降解地膜的定义是:在自然环境中可通过微生物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生产的薄膜。
在有足够的湿度、氧气与适当微生物存在的自然掩埋或堆肥环境中,可被微生物所代谢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或甲烷,相较于传统地膜,这类地膜对于环境危害更小。
目前常见的生物降解地膜的原料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天然生物质为原料,另一类主要以石油基为主要原料。
(1)天然物质为原料天然生物质原料主要包括淀粉、纤维素、甲壳素等,主要来自于植物油,玉米淀粉,豌豆淀粉或微生物群。
将原料的性能进行改进之后,再将其合成为生产生物降解地膜的主要原料。
浅谈农田残膜的危害和防治对策
的吸湿性 , 土壤 耕性 变差 , 不利于土壤的翻耕 。残 留地 膜碎 片还 会随农作物的秸秆进入农家 , 、 牛 羊等农畜误 食残膜碎片后 , 导致肠 胃功能失调, 可 膘情下降 , 严重时
引起 厌 食 和进 食 困难 , 至导 致 死 亡 。有 些 地方 还 将 残 甚 膜碎 片 焚 烧 , 生有 害 气 体 污 染 大 气环 境 , 成 二 次 污 产 造
事降解农膜生产 , 企业将承受 巨大的技术风险。五是国 家鼓 励发展降解塑料 , 但具 体的激励政策并未 出台, 而 降解农 膜因其成本高 , 价格 自然 也高 , 市场现状推广难
发可 降解 农膜 。但是地膜用量多 、 盖面积 大, 覆 大多数 企业生产的薄膜厚度太薄 , 回收起来很 困难 , 因此 , 更重
染” 。
一
收工作变成广大农民群众的 自觉行为 。 ( ) 农 业 生 产 中 防治 和 减少 地 膜 残 留 。在 基 本不 2在 影晌地膜栽培作物产量的前提下 , 寻求提早接膜的最佳 时 间, 力推广适期接膜技术 , 大 将作物收获后接膜改变 为收获前接 膜 。减 少污 染 , 以利于 农 田残膜 的清 理回
二 、 田 残膜 的治 理 与 防治 农
生产也没有足够 的原料保 证。四是 降解塑料技术和工
艺 路 线 目前 还 不 完 善 , 没 有 专 门 的 降解 农 膜 标准 , 也 从
由于塑料薄膜 的降解时间长达2 0 0 年 , 0 3 0 长期使 用给 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解决塑料薄膜 “ 白色污染 ” 的途径有两个 , 一是 回收 塑料薄膜, 二是开
要的是加强对可降解农膜的开发 与应用 , 这也是农膜的
一
度 大。我国每年地膜使用量7 多万吨 , 以每年5 0 并 %以
兵团农十三师土壤残膜污染现状的调查及防控
了本地 土壤 残膜 污染现 状 , 并提 出了治理措 施及今后地膜 发展方 向, 为残膜 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
关键 词: 地膜 ; 残膜 污染; 调查 ; 防控
中图分类号
X 9 52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7 1( )0— 5 — 0 7 7 2 1 0 3 02 2 090 2
的战 略性调 整 , 团场职 工 收入大 幅度 增加 , 农业 经济 效益
显著 提高 。 因此 , 膜技术被誉 为农业技术 的一场革命 。 铺 为 了监测 我师 土壤 残膜量 , 们从 2 0 年 开始定 点跟 我 08 踪, 具体 测量残膜 的方法是 随机量取 面积 l 深度3 e 的 m、 0r a 土 层 , 拣 出其 中的残膜 , 筛 洗净 晾干后称 取残 膜质量 , 折算 成 每6 7 6 m 残膜量( 见表 1 。 ) 从 表 1 以看 出,0 8 2 1 年 土 壤 每6 7 可 20 —0 0 6 m 残膜 量 明 显 增 加 , 本 上 是 每 年 每6 7 加 1~ 2 g 右 ,0 0 基 6 m增 k左 2 1 年 土壤 残膜量每6 7 达到 了1 .3 g 6 m 7 k 。 1 不言 而喻 , 随着土壤 中残膜量 的增加 , 土壤 的理化性 状 变 得越来 越差 , 同时对牲畜 及农村 的环境 建设都 造成越 来 越 大的危害 , 主要表 现在 :
烂 种 率 达69 %, 芽 率 达51%; 苗 侧 根 比正 常 减 少 . 2 烂 .7 棉 48 76 , 3 真 叶期 死亡 率 11%, 叶期 棉 苗 死 . .条 2 片 .9 子
11土壤环 境逐渐 恶化 .
地膜 属于高分 子化学聚合物 , 土壤中百年不 降解 , 在 即 使 降解也 将产生 有害 物质 。 地膜碎 片切 断了土壤 孔 隙的连
新疆农田地膜污染现状及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疆农田地膜污染现状及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0引言目前,新疆农田环境质量较80年代前大幅下降,其中,地膜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白色污染”,影响和制约着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田地膜污染问题,必须从地膜生产和使用人手,研究分析农田地膜污染现状、起因及其对农田土壤的危害机制,探讨防治对策,保障和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1新疆农田地膜残留现状目前,新疆地膜栽培面积常年保持在3400万(667m2)左右。
据自治区有关部门2006年在新疆14.74万(667m2)农田地膜残留情况的调查来看,废旧地膜平均残留量为4.68kg/667m2。
其中,废旧地膜残留量最高的一个样点为棉花地,废旧地膜残留量为26.65kg/667m2。
2008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新疆地膜残留量比2006年调查残留量又有较大幅度提高。
随着地膜农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及残留地膜的增加,由地膜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逐年加重。
2残留地膜对农业环境的危害和影响2.1残留地膜对农田土壤的污染由于农用塑料膜是聚烯烃类化合物,能在土壤中存留200-400年,在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即使降解其降解物对农作物生长也会造成危害,因此,逐年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正在逐年加重对土壤质量的危害。
这主要因为地膜碎片切断了土壤孔隙的连续性。
使重力水下移缓慢,地下水无法上升,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
引起次生盐渍化,造成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
2.2土壤中残留的地膜对农作物的危害残膜所造成的白色污染严重影响了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多年的残膜由于没有及时回收,与土混杂在一起,在耕地表层的30cm中形成不透气、不返墒的板结层;因残膜的原因,部分种子播在残膜上,无法萌发,造成缺苗断垄;或造成根茎弯曲生长,影响了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3农田残留地膜其他副作用由于回收残膜的局限性,无发彻底处理回收残膜,部分清理出的残膜弃于田边地角、水渠、林带中,四处散落,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极不协调。
各类型调研报告精选范文
各类型调研报告精选范文调研报告如何去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实践过程中,我在为不断接触到的全新的工作体验而兴奋不已的同时,我也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社会经验的不足和在实际运用中专业知识的匮乏。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各种优秀调研报告范文汇总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各类调研报告1人们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去农贸市场,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类、米面······无一不用塑料袋装给你,甚至买一头蒜,也会用一只小塑料袋装起来。
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便宜。
但是,你可曾想过,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
__年2月10日上午,在我校团委,政教处的呼吁下,我们针对现阶段塑料袋使用的问题,开展了此次活动,宣传环保知识。
此次宣传活动我们在准备宣传材料期间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利用网络、书刊等方式查阅各种环保知识宣传资料。
现将我此次环保知识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及心得体会(针对“白色污染”)进行分析。
一、我们的实践过程:首先,我们来到宣传台,认真阅读了展示牌上的环保知识宣传,了解了关于泰兴市污染治理及成果。
紧接着,我们通过浏览网页,了解了污水处理情况和流程,展望了泰兴市未来发展规划和积极构建全社会关注环保的人文环境、绿色环境。
二、分析: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
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
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我国耕地污染防治研究进展
地 提高 农产 品 的产量和 质量 。
25 有机肥污染 . 主要是在一些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以养 殖鸡鸭为主的养殖专业村 、专业组、专业户 , 这些 地方 由于政府管理不够完善 ,养殖数量 又过分庞 大 ,任 由排放畜禽粪便 ,从而造成对耕地的污染。 26 农膜污染 . 目前 使 用 的地 膜 不 易 降 解 ,许 多 农 膜 没 有 回 收 ,直接弃于土壤 中。据调查 ,目前我国约 5 万 t 0 农膜 残 留在土壤 中 ,这些 农膜 在 1 ~2 m 土壤层 5 0c
完全统计 ,我 国化肥平均用量达 4 43 gl 3 .k /m ,是 a
国 际化 肥 安全上 限 的 1 3 , . 倍 但利 用率仅 为 4 %左 9 0 右 ,其余 6 % 贡 献给 了土壤 和地 下 水 。 0
34 引导科技入户 , 。 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程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耕地增施有机肥 ,扩 大绿肥种植面积 , 进行秸秆还田, 适量施用化肥。 实 现氮、磷、钾 3 种元素比例均衡,不但会提高化肥
均耕 地 面积 约 00 m .9h ,不 足世 界 人均 耕地 面 积 的 4 %。 因此 ,防止耕 地 污染 意义 重大 。 0 近 2 年 来 , 我 国一 些地 区特 别 是经济 发 达地 O 在 区 ,耕 地 长期 过量 使用 化学 肥料 、农 药 、地 膜 及工
2 垃圾污染 . 2 在农村 ,许多农民还没养成环保 的意识 ,将生
活垃 圾 乱堆 乱扔 ,甚 至把 生活 垃 圾 直接 倒 入 河流 ,
或堆放在溪边 、田边、路旁。尤其是用过的购物塑 料袋 、废弃电池等 ,路上扔的、田间地头埋的随处
有色地膜覆盖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提高作物生长的保温性能
ꎮ 覆盖黑膜后ꎬ 花生全生
育期 0~ 15cm 土壤温度增加 4 0 ~ 5 0℃
效 [17] ꎮ 20 世纪 80 年代ꎬ 地膜覆盖技术自引进后ꎬ 其
应用范围逐渐从最初的蔬菜作物拓展至花生、 棉花、
水稻、 瓜类、 果树等多种作物ꎮ 至 1981 年ꎬ 该技术
已覆盖 1 5 万 hm2 的土地ꎬ 试验涉及的作物种类更是
多达 70 余种ꎬ 显示出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巨大的发展
潜力 [18] ꎮ 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ꎬ
样 [13] ꎮ 研究表明ꎬ 不同颜色地膜对同一种作物的影
征ꎬ 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行改良ꎬ 在我国 14 个省
也不一样ꎬ 因此农业生产中地膜颜色的选择会直接影
培中ꎬ 在促进早熟、 增产、 增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
响效应不一样ꎬ 同一颜色地膜对不同作物的影响效应
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形成ꎮ 目前ꎬ 我国地
显著提高了旱作农业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ꎮ 由于地膜
用成果显著的实用栽培技术
[5]
光的透过率较高ꎬ 反射较少ꎬ 尽管普通透明地膜在白
天具有显著的增温效果ꎬ 但夜间其保温性能却不尽如
液态地膜 [11] 以及营养地膜等ꎬ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
优势 [12] ꎮ 不同作 物 生 长 发 育、 杂 草 发 生 和 生 长、 土
有色地膜的颜色变化可改变太阳光谱对作物的透
持土壤湿润和温度稳定ꎮ 在欧洲ꎬ 法国最早开始应用
射方式ꎬ 再加上吸收、 反射等方式ꎬ 对作物生长以及
地膜覆盖技术的作物为玉米ꎬ 目前在园艺作物中广泛
病虫害防控等会产生直接的影响ꎮ 因此ꎬ 在对有色地
应用黑色地膜、 光降解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等ꎮ
地膜科学使用工作总结报告
地膜科学使用工作总结报告英文回答:Summary of the Use of Plastic Film in Agricultural Science.Introduction:In this report, I will summarize my work and findings on the use of plastic film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Plastic film, also known as mulching film or ground cover, is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 to improve crop yield, control weeds, conserve water, and protect plants from pests and diseases.Benefits of Plastic Film:Plastic film offers several benefits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Firstly, it helps to conserve soil moisture by reducing evaporation, thus ensuring that plants havesufficient water for growth. Secondly, it acts as a barrier against weeds, preventing them from competing with cropsfor nutrients and sunlight. This leads to improved cropyield and quality. Thirdly, plastic film can raise the soil temperature, creating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plant growth, especially in cooler climates. Lastly, it providesa physical barrier that protects plants from pests and diseases, reducing the need for chemical pesticides.Types of Plastic Film: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plastic film used in agriculture, including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LDPE), an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Each type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is suitable for specific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LDPE film is commonly used for early-season crops as it provides good insulation and promotes early plant growth. LLDPE film is more durable and resistant to tearing, making it suitable for long-term use. HDPE film is often used for large-scale farming due to its high strength and puncture resistance.Challenges and Solutions:While plastic film offers numerous benefits, it also presents challenges in terms of dispos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Improper disposal of plastic film can lead to pollution and harm to wildlife. To address this issue, recycling programs and biodegradable films have been introduced. Biodegradable films are designed to break down naturally over time, reduc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dditionally, proper recycling and disposal methods should be promoted to ensure the responsible use of plastic filmin agriculture.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use of plastic film in agricultural science has proven to be beneficial in improving crop yield, conserving water, controlling weeds, and protecting plants.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address the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ssociated with plastic film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practices. By using the appropriate type ofplastic film and implementing proper disposal methods, we can maximize the benefits of plastic film while minimizing it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中文回答:地膜科学使用工作总结报告。
新疆地膜应用及污染问题的应对探析
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第1期新疆地膜应用及污染问题的应对探析马占新,高云亮(昌吉州农机推广站,新疆昌吉 831100)摘要:白色污染已是目前影响农作物一播全苗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当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力促残膜回收实现机械作业治理,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做好残膜回收和再利用,避免造成新的污染和后患。
关键词:农田地膜污染;体制机制问题;政策扶持1 新疆地膜应用及废旧地膜回收的基本情况20世纪80年代以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农业增产中发挥的重大作用有目共睹,新疆开始在棉花种植上大范围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温护根、防冻保湿、调节光照、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能显著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现在,全面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是达成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基础任务之一,这就对村镇环境改善工作提出新的阶段性要求。
而曾经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先进改良的塑料薄膜,现在也被正式纳入了污染源治理列表中,面临回收再利用的迫切需求。
新疆地方农膜覆盖面积连年保持在253.33万hm2以上,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60%以上。
地膜年使用总量在20万t以上,是全国覆膜面积最大的省区。
但由于新疆地膜长期使用、回收困难,造成农田残膜污染日益突出,给脆弱的绿洲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
2012年以来,通过建立地膜残留检测点、开展地膜污染治理政策法规宣传、培育地膜机械回收合作社、建设66个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厂,并对回收企业、农户及专业合作组织回收废旧农田膜进行补贴,极大地促进了新疆农田地膜污染治理工作。
全区农田地膜污染综合治理体系逐渐完善,农田地膜污染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正在形成,农田“白色”污染持续扩大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2 新疆各地一些经验、作法和态势1)强化组织领导。
各地均能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要求,成立了地、县两级农田废旧地膜回收领导小组。
可降解农用地膜国内外研究推广进程与存在问题
可降解农用地膜国内外研究推广进程与存在问题山立;韩冰【摘要】农用塑料地膜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可降解地膜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对国内外各种农用降解地膜产品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总结了地膜降解的作用与实际效果,并对包括可降解原料的选择、地膜的加工工艺以及成品的性能和应用等做了阐述.同时分析了可降解地膜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前景,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问题与今后发展的方向.【期刊名称】《陕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61)012【总页数】5页(P73-77)【关键词】农用塑料地膜;可降解地膜;研究进展;发展方向【作者】山立;韩冰【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在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增加农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国外发达国家及我国提高地膜的增产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地膜运用于农业生产。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近三十年来农用地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快速发展,农用塑料地膜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其他所有国家总和的1.6倍。
在近十年来我国地膜年产量达100万t左右,地膜覆盖面积超过0.2亿hm2,地膜增产覆盖技术推广于全国,使用地膜的农地在前三十年提高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之后的每年土壤残膜因回收成本大而存留在土壤中引起的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理化结构,引起了农业减产的负面效应,且环保危机也显现出来,威胁着我国农业人口的生态安全。
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t,残膜率达42%。
据湖北省的调查表明,玉米覆盖地膜45 kg·hm-2,使用一年残留地膜26.55 kg·hm-2,连续使用3 a残留地膜32.85 kg·hm-2,连续使用8 a残留地膜42.45 kg·hm-2,年平均残留地膜10.76 kg·hm-2,残留率23.9%;花生地膜覆盖的残留污染趋势相同,但年平均残留量和残留率更高,分别达28.02 kg·hm-2和26.7%。
土壤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土壤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风险研究进展作者:杨孝伟张鑫刘月霞洪礼江来源:《南方农业·下》2024年第04期摘要微塑料是一种新型污染物,具有分布广泛、污染持久、生态风险较高等特点,目前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多数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为了更好地防控微塑料污染,整理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的来源及生态系统风险研究相关进展,从微塑料的主要来源、迁移特点、生态风险及治理措施等4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比较微塑料污染目前的治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土壤微塑料污染的严重性,提出土壤微塑料污染治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对微塑料相关的未来研究方向及重点进行展望。
关键词微塑料;污染来源;土壤;生态环境效应;污染修复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8.041塑料因化学性能优良、制造成本低、质量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但由于滥用和回收机制不完善,流入环境中的废弃塑料经过物理破碎、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等方式被分解为微塑料,即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1]。
调查显示,农用地膜的大量使用、污水的排放及垃圾的填埋等一系列人类活动会加剧土壤微塑料的污染,有研究表明在多地的土壤中都已经发现微塑料的存在。
我国部分地区微塑料污染情况如表1所示。
1 土壤微塑料污染来源土壤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系统、农业生产过程和交通系统等。
调查显示,垃圾填埋场中约1/2的塑料垃圾会由于机械运动和垃圾渗透液分解形成微塑料,并且通过沥滤液迁移到周围的环境中,每千克普通垃圾中微塑料的数量最高可达85 000个。
工业排放的废水中也会掺杂大量的塑料,再加上没有良好的隔离措施,导致其渗入环境中。
我国28家污水处理厂污泥样品微塑料的调查结果显示,样品中的微塑料含量最高达56 386个·kg-1,平均含量为2 2700个·kg-1。
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也是加剧土壤微塑料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薄膜厚度通常只有6~20 μm,其中80%采用易破损的低密度聚乙烯塑料,由于回收率低且废弃后无处理措施,薄膜一旦进入土壤将长期存在并逐渐分解成微塑料[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使用地膜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谭娅指导老师:徐文修摘要:地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随着地膜应用面积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负面报导不断增加。
本文通过收集不同使用年限、不同地膜残留量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大量残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影响农业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
应合理使用地膜,增加地膜厚度,及时揭膜和加大地膜回收管理力度,有效保护土壤永续利用。
关键词:地膜;土壤环境;防治途径Abstract: 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plastic film that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e of our country maximumly ,But along with the plastic film applications and tenure use of the increased,negative reports increase.This article by collecting different tenure use of plastic film and different quantities residual plastic film of influenc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damage soil structural,and for crop development impact of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conducted comprehensive analysis:large quantities residual plastic film which causes “white pollution” Not only affect agriculture, soil, the destruction of crops normal growth and caused crop yield reduction. We should be rationally using plastic film thickness, and increase the membrane in time to get the recovery management and plastic film 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soil lasting use.Key words: Plastic film; Soil environmental; Prevention means地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我国每年地膜应用量近百万吨,地膜覆盖作物达40多种。
地膜覆盖技术已成为确保农业生产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它以增温、抗旱、保墒、抑制杂草生长、促苗早发、增加作物产量等显著特点为优势,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益显著,所以发展快速. 但由于长期使用地膜,农膜在土壤中年残留量不断增加,重污染区已达近130 kg·hm-2—270 kg·hm-2.多数农膜是由一种由高分子碳氢化合物(聚氯乙烯)组成,性能稳定,在自然环境中光解性较差,也不易通过细菌和酶等生物方式降解,即使降解也将产生有害物质。
因而在土壤中长期积累,造成“白色污染”,如此下去就会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的生长产生较大影响,譬如土壤透气性变差,水分、养分的流动受阻,土壤板结,根系得不到正常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等。
本文阐述了地膜残留量对于土壤环境质量和作物生长的之间关系以及相应的防治技术途径等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
1 我国地膜的应用现状何文清研究表明,地膜在我国应用已将近30年。
地膜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之一。
目前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已经达到0.13亿hm2,每年用量近百万吨。
棉区是我国地膜应用的主要区域,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田每年地膜用量为37.5~45 kg·hm-2,西北内陆棉区每年地膜用量为79~90 kg·hm-2。
随着地膜应用量和应用面积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残膜留在了土壤中。
据农业部20世纪90年代初对全国17个省市调查结果表明,所有地膜覆盖过的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留,残留量平均为60 kg·hm-2,最高达135 kg·hm-2。
近些年来,国内一些研究人员以及农业环境监测部门也对地膜的残留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在地膜广泛应用的区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留污染,如河南省中牟、郑州、开封等地花生地耕层土壤地膜残留量年均为66 kg·hm-2,最高可达135kg·hm-2。
河北省邯郸地区棉田土壤地膜残留量达59.1~103.4 kg·hm-2。
在这些地区中,尤以新疆地区棉田土壤污染最严重,根据最新调研结果,新疆石河子地区棉田耕层中平均残膜量为300.7 kg·hm-2,最高达381.1 kg·hm-2,而且随着覆膜年限越长,污染越严重。
严昌荣根据过去十几年农用地膜覆盖面积及使用量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一直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1981年农作物覆盖面积仅为1.5万hm2,1991年达到490.9万hm2,2001年上升到1 096万hm2,2005年更进一步达到1 350万hm2,是1981年覆盖面积的797.8倍。
农膜使用量也大幅度上升,统计表明,使用量从1991年31.9万t增加到2005年的95.9万t,增加了近3倍,增长速度非常快。
2 残膜造成污染因素2.1残膜的难降解性据刘金军、李团结、曾祥斌等等的研究报告知道:目前使用的地膜多为聚乙烯农膜,它是由聚乙烯加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而制成的有机化合材料,具有分子量大、性能稳定、耐化学侵蚀,能缓冲冷热等特性。
在自然环境中,它的光分解性和生物分解性均较差,难以使其降解,即使长达上百年的时间,残膜仍多以独立的形式存留在土壤中。
2.2 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大刘志锋表明,据技术人员调查测算,由于长期使用地膜,地膜在土壤中年残留量高达35万t,污染严重的地方多达90~135 kg·hm-2,甚至高达270 kg·hm-2据专家测定,种植棉花3~5年的土地,平均废膜残留量13.5g/m2,每667m2平均残膜残留量8.99kg,8~10 年的土地,亩平均存废膜量12.5kg,土地减产7%,种植13年以上的土地,平均每22.87kg/667m2,相当于一年的覆膜全部留在地里,减产达17%。
如果这样继续下去,若干年后土质严重恶化,农产品质量、产量下降,土地将无法耕种。
2.3 回收难度大郭希敏调查发现,大部分地区残膜回收基本上以人工捡拾的方式进行,新疆地区多年来残膜回收也一直以人工捡拾为主,但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多,劳动力少,人工捡拾的残膜回收率非常低。
再加上农民普遍选用超薄膜,以降低生产成本,而超薄膜老化速度快、易破碎、更不易捡拾,不利于机械回收。
因此使得残膜回收十分困难。
李燕红还认为农民对残膜的危害认识普遍不够,对于残膜的清理回收不重视。
只注重当年土地上的产出,不注重残膜的回收。
又由于新疆等地春季风多风大、雨少、表土易干,压膜土较多,加上灌水泥砂大,秋后膜面便被泥砂覆盖,加之秋季忙于秋收,无人顾忌捡拾残膜,因此人工清理回收十分困难。
孙孝贵认为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宣传力度不够。
农民没有认识到不揭膜对产量的影响。
因此,没有把人工揭膜列为必不可少的一道生产工序,这是生产管理、劳动安排和宣传提高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3 残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包括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以及土壤水分的含量,土壤的保水保肥特性等。
大量研究表明,残留地膜会影响土壤正常结构的形成。
3.1残膜在土壤中分布的层次性残留在土壤中地膜主要分布在耕作层,但由于各地农作措施的不同,残膜在各层次中分布的数量也不一致。
齐小娟等研究表明,土壤中残膜集中分布在0~10 cm,一般要占残留地膜的2/3左右,其余则分布在20~30 cm,再往下基本没有分布。
马辉等研究结果为,0~10 cm土层中残膜的片数约占总量的58.5%~76.4%,10~20 cm土层中约占总数的22.3%~35.1%,20~30 cm土层中占总数的1.3%~6.4%左右,大部分残膜集中在0~20 cm层土壤中。
而新疆地区由于机械化程度高,土壤耕翻尺度深,所以在30 cm以下的土壤仍有分布。
何文清等的研究显示无论在哪个地区,0~20 cm内的土壤耕层是残膜污染的主要区域,占土壤中残膜总量的90%以上。
3.2 残膜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耕地质量由于土壤中大量残膜的存在,导致了土壤物理结构层次的改变,使得土壤水分、养分向下运移受到阻碍,土壤空隙度、通透性降低,不利于土壤空气的循环和交换,影响土壤正常结构的形成,最终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又由于残膜阻碍土壤毛管水和自然水的渗透而使水分渗透量因地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致使土壤含水量下降。
赵素荣研究发现,当农膜残留量由0提高到225 kg·hm-2时,土壤容重增加18.2%,土壤孔隙度降低13.8%、土壤含水量降低11.7%,而且这些土壤参数随残留农膜碎片增大而劣变。
南殿杰的试验结果,水分下渗速度与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呈对数相关关系,当残留量达到360 kg·hm-2时,水分下渗速度明显减慢,只相当于对照的2/3。
李青军的研究发现,残留量为0 kg·hm-2时的含水量分别比处理为225、450和900 kg/hm2减少1.29%、4.39%和11.22%。
还有研究表明,在新疆等干旱地区由于残膜的存在导致地下水难以下渗,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等。
4残留地膜对作物造成的影响刘志锋根据近年国内的许多报道。
普遍认为:土壤内非降解膜残留膜数量如超过土壤允许容量时,会影响农田机械耕作,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下茬作物根系的伸展和微生物的活力,阻碍作物根系的深扎和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吸收,造成弱苗、死苗、倒伏。
据农业部门测定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率达6.92%,烂芽率达5.17%。
棉苗侧根比正常减少4.8~7.6条,2~3片真叶期死亡率1.19%,子叶期棉苗死亡率3.08%,现蕾期推迟3~5天,株高降低6.7~12.9cm。
如果不采用高密度种植技术,减产量达12%左右。
每667m2有12.5kg残膜量的地块与无残膜的地块对照田相比减产达8.8%。
解红娥试验结果表明,棉花的株高、根数、主根长度、茎粗、果枝及皮棉产量随着残留地膜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残留地膜量为720和1 440 kg·hm-2的棉花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导致皮棉产量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