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
概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
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補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
“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上。
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17世纪著名教育思想家洛克提出:“教学要从
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使学习变得饶有趣味,从而产生一种轻快感和愉快感,学生就会把求学当成是另外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
1.教师亲切的语言,创设民主轻松的阅读环境
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和气,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
作为
低年级的老师,幽默生动的语言,俏皮的动作会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了营造轻松的阅读环境,我常苦练如下吸引学生的教法:①肢体表达法,如:让学生理解“外”字,我会跑到教室外面大声问:张老师在哪里?孩子们会大声回应:张老师在外面!通过我的跑一跑,“外”字的意思不用讲完全明白了。
②情境教学法。
③情感熏陶法。
我常练习感情诵读,用恰当的语调带孩子们进入到阅读的情景中。
老师读得入神入境,很容易吸引学生的阅读欲望。
④自然融入法。
如:教学S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时,我会带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受春天。
⑤图画表现法。
如:每一课的板书我都配以色彩鲜明,美观的简笔画。
2.多媒体的妙用,创设神奇的阅读气氛
先进的多媒体能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强化“体验”的课程观,带给学生美的
感受;直观的教学,让学生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从而产生一种愉悦之感;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也参与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所以,先进的电教媒体倍受老师们的青睐。
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好动,他们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动手、动脑,不由自主地跟老师在玩中进入课堂。
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图、色、声、像并存的优势同学们在玩中学习,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顿时跃跃欲试,主动探究未知领域。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享受乐趣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把听、说、读、写、思、画等巧妙结合,相互渗透,加
入竞争机制,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活起来。
1.读一读,让学生享受阅读的音韵美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这足说明多读的好处,小学低年级的阅读
教学就要以读为主阅读的方式有很多,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朗读。
低年级语文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儿童情趣。
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
在教学中
我训练学生做到层次分明:①正确地读。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一字一字地读,不会读的字借助汉语拼音的帮助,在浏览的过程中同时复习了汉语拼音,加大了识字量。
②流利地读。
在读准确的同时,可以小组读,同桌读,全班读,比赛读,做到了读通读透的地步。
③有感情地读。
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阅读感受。
比如:《山青青》是一首儿歌,写的是春天来临时大自然的景色的变化。
其中教学“鸟儿鸣叫一声声”可以让学生模仿各种鸟叫的声音。
教学“山花朵朵笑盈盈”可以让学生想象花的颜色,教学“春风春雨绿蒙蒙”时可以提问:“春风春雨本来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后来变成了绿蒙蒙?”朗读时,可以一个读“山花朵朵笑盈盈”,一个读“山花朵朵笑盈盈”,另一个读“春风春雨绿蒙蒙”。
不同意见的还可以再读,通过孩子们反复的不同层次的读,清脆的鸟叫,五彩缤纷的山花,生动、五彩、绿色的春天已经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中,难道春天不美吗?难道他们不热爱春天吗?
2.画一画,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意境美
低年级的每一篇文章亦如一幅画,如一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该单元围绕“春天”编排,有的写春天的人,有的写春天的事,充分体现了春天的美丽,本单元用诗一样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春天的图画。
就拿《世界多美呀》来说,课文想象丰富,语言活泼,通俗易懂,富有情趣,为儿童喜闻乐见。
小鸡钻出蛋壳看到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通过读可以引导大胆画出小鸡眼中
的美丽世界。
课堂中我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画一幅画:小鸡出来后还到了哪里?看看谁画得美?五彩的图画,丰富的想象,不就是把每一位学生带进书中缤纷的春天意境中吗?
3.唱一唱,让学生享受阅读的表现美
歌唱是语言的音乐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让人投入地欣赏与产生共鸣。
《春晓》、《小小的船》可以配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韵律中欣赏阅读的美。
4.演一演,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形象美
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最爱玩。
①演一演,又为孩子提供一个玩的大舞台。
如:《轻轻地》,让学生表演轻轻地走路、轻轻地开门、轻轻地说话,把对爸爸的爱体现在行动中,用行动表现怎样关心和体贴父母。
《读书》,让孩子们表演爸爸、妈妈读书的样子,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读书习惯。
孩子们扮演一下小狗如何跳,小猫如何叫,使学生更加融入到书中的情境。
《小树苗》中动作的词“摇”“招呼”“说”等词也可以用手势表现。
②经常组织朗诵比赛。
朗诵比赛可以激发朗读热情,朗读可以配动作,在动手、动口,个人、集体的朗读水平在朗读比赛中得以充分体现。
三、课外阅读——延续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補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因此,从一年级学完拼音开始,我就要求学生读课外书。
多读书有如下作用:①反复巩固生字和拼音。
许多儿童读物都标有注音。
让学生阅读的同时,巩固生字和拼音。
②增长见识。
③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④为今后的写作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S版《语文教学参考》一年级下册
[3]《语文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