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评助一致性的开展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11期┆115
研究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评助一致性的开展探究
周达满
摘 要:近年来,教育改革进展的如火如荼,注重素质教育,我国不断提出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广泛的关注。
因此,进行了新课改。
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一致的教学评助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本文将针对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评助一致性的开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助;一致性;探究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极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问题,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课程的标准也发生了改变,细化了课程的同时,也对教学评助的一致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评助一致性,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都更快地适应新课改的步伐,适应新课程,从而提高效率。
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确立实际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素养。
教师要完善备课效率,提高备课的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教学,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日志,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教师可以实行分层教学方法,综合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分层次教学。
教师应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每个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并且每个小组的重难点都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每个层次的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
通过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自身情况制定出来不同的教学策略,有利于缓解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
同时,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大部分学生都学到适合自己难易程度的知识,进而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坚持教学评助的一致性。
例如在学习解方程这一章时,教师要提前备课,提高备课的质量,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不同情况,调整每个小组内容的难易程度。
在成绩较好的小组,鼓励学生钻研解方程相关的应用类的综合性大题。
通过鼓励学生钻研大题,有利于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符合教学评助一致性的需要。
在较差的小组中,教师应重点讲解方程的基础性知识,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学生而言,需要增强思维能力,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在学习中事半功倍,更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鼓励学生课前积极预习,在课堂上可以增加自由讨论的环节,让学生独立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
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还需培养学生的耐心,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学生自主发展,还可以在讨论研究中强化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锻炼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要重视课堂的作用,让学生主动投入课堂中来,上课认真听讲。
在课前可以为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这节课的知识内容,对知识有自己的认识。
同时,在课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自主复习,消化知识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学习因数和倍数这一章节时,教师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尝试引导学生自己探索2、5、3倍数的特征。
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建立学习小组。
以组为单位,再进行探究质数和合数的规律。
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养成学生有问题先思考,而不是向身边人求助,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养成独立思考的品质,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完善评价体制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教师的鼓励评价。
为了坚持教学评价的一致性,负责教学的教师要及时给学习的学生给予评价。
教师要认真对待这一环节,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也发挥了很重要的影响。
在给学生评价的时候,要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客观的给出综合性的意见。
在学生有缺点需要完善时,教师要委婉的表达出来。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评价时需要考虑学生的感受,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启明星,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道路。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监督学生学习情况,完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因此,在新课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大力坚持教学评助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钟有美.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J ].名师在线,2021(7):81-82.
[2]叶新生.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4):49-50.
(作者单位:广东省英德市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