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
在《语文课程标准》下,教师将整本书阅读融入到语文课程中,将其作为学习任务群,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怎样将项目化学习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进行整合呢?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适合整本书阅读的措施,让学生将自己在平常生活中积累的阅读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整本书阅读的问题
1.机械阅读。
在整本书阅读环节中,学生成为了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怎样阅读都是教师提前设计好的,这种阅读形式被称为机械阅读。
学生虽然阅读了这本书,但是很快就会遗忘掉书中的内容;虽然阅读了几遍,但是只关注课本中的考点,很少有学生会多次阅读;更不会进行策略性与认知阅读了,这样学生就不能将阅读的知识进行迁移。
这种状况并不只是在整本书阅读中发生,就连平常的单篇阅读,学生也会因为机械阅读而没有阅读的动力。
2.虚假阅读。
教师还发现,在整本书阅读时,学生很少参与到阅读环节中。
这样的阅读可以被看成是虚假阅读。
学生坐在那里,好像是在倾听教师讲授关于文章的内容,但是学生并没有阅读的动力,也没有对整本书产生透彻的见解,更不会从书籍中提出疑问,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参与到阅读课程中。
因此,整本书阅读会存在虚假阅读的情况。
当今社会正处于科技快速发展、生活节奏也比较快的时代,又因为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学生只能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
在这种快餐式阅读的形式下,学生就经常以“没时间、读不懂”的借口来逃避阅读。
实际上,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整本书阅读存在着抵触心态,哪怕阅读的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书籍,因为考试也会影响阅读的动力。
同时,因为应试教育存在的虚假阅读,市场上也会出现一些简化书籍,将名著的情节、主题与人物整理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
这样,学生不用阅读整本书,更别说深度阅读了。
3.浅层阅读。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浅层次阅读,只能总结出书中涉及到了哪些人物、每个人物发生了什么事件、读出了怎样的人物等问题,学生根本不会有充足的阅读动力,也不会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素养,更不能找到阅读的方法。
学生只有进行深层次阅读,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素养,发展自己的思维品格,提升审美情趣,展现出整本书阅读的作用。
4.缺少方法。
整本书阅读针对单篇阅读来讲,教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准备阅读整本书。
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效率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运用科学的指导方法,学生阅读的方法也比较单调,经常是将书从头看到尾,没有充分考量文本的特征,选择科学合理的阅读方式。
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巨人的花园》时,应该指导学生精读或者跳读,如果教师没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且会超越学生的阅读理解范围,这样学生也就不能完成学习目标。
二、项目化学习的定义及基本体系
项目化学习,也可以被看作是项目学习、项目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虽然用词上是存在差异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
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葛市小学沈谦
6
XIAOXUE SHIDAI·2021年第1期
书山有路··
的,但是都来源于Project-Based Learning。
美国巴克教育对项目化学习总结出这样的定义:项目化学习是对复杂以及真实的问题进行探究,也是设计项目、规划与实施项目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学者夏雪梅曾经指出,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课程中的问题不断进行深入研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培养成的品格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对整本书中的知识产生透彻的见解,并且在学习情境中将知识进行迁移。
项目化学习主要有以下特点:其一,驱动性问题;其二,有最终作品;其三,项目化学习是立足于生活与学科上的;其四,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其五,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需要运用到工具与资源。
项目化学习主要关注六个方面:语文知识、驱动问题、高阶思维、学习实践、学习成果与评价。
三、整本书阅读与项目化学习的兼容性
借助以上探究,可以看出项目化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中体现出了兼容性。
整本书就像是一个项目,阅读整本书就是完整的项目化学习环节。
小学语文课本中关于书籍的阅读主要涉及到以下四方面:作品阐述、读书方法、专题研究、精彩选篇。
其中包含了学习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
专题探究与项目化学习是一致的,教师要围绕专题探究的环节,开展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可以将核心素养转变为实践。
项目化学习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进行阅读,而是让学生有意义地进行阅读。
针对整本书阅读来讲,应该将阅读落到实处,将阅读变成实践的环节,借助探究性、社会性与审美性实践,推动学生可持续性阅读。
教师针对课本设计专题探究,让学生写出专题性读书报告。
主题定向阅读报告与学生的读后感是存在差异的,比较注重对文章的阐述,就像是“小论文”一样。
阅读报告应该撰写规范,应该将阅读、写作与研究放到一起。
根据整本书中对应的内容,确定好研究的主题,围绕阅读的主题进行阐述,在写作中不断进行研究,在写作中不断进行阅读。
这样学生就能走进原著,产生真实阅读。
在项目实施的环节中,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面对面或者在平台中进行交流,学生应该做好阅读的准备。
在分享阅读成果的环节中,学生在读书报告中应该不断修正与完善,这个环节是真实的,而且会使阅读更加全面。
项目化学习还应该运用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
高阶学习主要涉及到问题解决、创见、决策、实验、调研与系统,是建构在低阶学习上的,其一是获取语文知识,其二是拓展和精炼知识。
以往,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总是停留在低阶学习中,停留在作品情节、人物形象上。
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充满挑战性的主题,从全方位得到发展。
在这个时候,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意志都需要参与。
项目化学习也就是将深度学习落到实处,从选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深度学习,并且构建阅读的共同体,与同学一起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总结整本书中的知识,最终进行反思,这才算整个项目成果。
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海的女儿》的知识时,应该为学生提供驱动性问题,这个驱动性问题应该推动学生真实阅读,并且注重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
在项目化学习中,驱动性问题指向的高阶认知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推理与阐释,而不是简单的对语文知识进行提取,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体系
项目化学习需要顶层设计,不仅有整体规划,也有针对重难点项目的局部设计。
项目化学习常用的六个步骤就是:入项活动、知识与技能、探究与形成、评价与修订、展示成果、反思与迁移。
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需要选择好教学时间,将课堂内外的进度联系上,在阅读方法、阅读素材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保证整本书阅读的顺利实施。
综上,整本书阅读中,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可以解决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将阅读落到实处,推动阅读课程的发展。
7
2021年第1期·XIAOXUE SHI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