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教坛新秀考试试题[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年教坛新秀考试试题[试题] 07年教坛新秀考试试题(初稿)
一、判断题(在对的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g
1、大量研究证明:学生的道德是通过课堂教学直接教会的 ( 错 )
2、教师真正的尊严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情感依恋 ( 对 )
3、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归宿 ( 对 )
4、自主学习就是老师布置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自习 ( 错 )
5、探究性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 ( 对 )
6、探究性学习的最主要价值在于能真正解决所要探究的问题 ( 错)
q
7、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基本才智,是获得各种信息和经验的首
要心理要素。
------( 对 )
8、“辩证思维”是指人身处逆境或险境时,对未来、对前途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进取的倾向。
------( 错 )
9、教师应利用社区、工厂、田间、野外等各种真实型教学情境,同时不应使用仿真型教学情景。
-----( 错 )
10、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任务驱动性”。
------( 对 )
1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
------( 对 )
12、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否合乎教育理论,是否合乎教育规律,是否科学有效,既需要别人的评价,更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
------( 对 ) 13、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来评估学生的发展。
表现性评价强调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重要经历,重在学习过程的评价。
------( 对 )
14、成长记录袋有三类:过程型成长记录袋,展示型成长记录袋和评估型成长记录袋。
------( 对 )
w
15、一般来讲,评估型成长记录袋中所收集项目由教师来选择,评分标准也要事先制定。
如果设计得不好,应用不当,评估型成长记录袋的信度与效度则很难保证。
因此在大规模、高利害评价中应用成长记录袋必须谨慎。
------( 对 ) 16、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
(对) 17、探究性教学的实质是一种真实性的科学研究活动。
(错) 18、课堂中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应本着尊重学生的原则,不加干涉。
(错)
19、为了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教师应经常记录对自己专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关键事件,并以此作为反思自我的客观基础。
(对)
20、成长记录袋是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及其代表作品的系统收集和展示。
(对)
z
21、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师的知识和智力水平始终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Χ)
22、安于现状的工作态度体现了教师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应该积极倡导。
(Χ)
23、测试法是一种通过各种考试、测试以及心理测试的方式,了解与研究学生的方法。
(?)
24、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状况,贴近学生的生活。
(?)
2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任何一种有形的或无形的自然资源和人工资源再加工为课程资源。
(?)
26、合作学习通过创设“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小组活动形式来改变班级的教学结构,从而为互助合作奠定基础。
(Χ)
27、在化学测验中,一教师让学生在化学课上操作一个实验,然后撰写报告分析实验程序和解释实验结果,该教师对学生运用的是表现性评价的方法。
(?) 28、教师和孩子一起去网吧上网,从中经历孩子的心路历程,这是教师对后喻文化一种体验。
(?)
二、简答题
g
1、陶行知先生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
(1)这段话包含的现代教育最为根本的理念是什么, (2)上述理念要真正转化为教师的行为,需要教师具备什么样的心理条件、沟通策略与操作技能,
2、欣赏漫画“心理体罚”
(1)你是否赞同该老师的做法,为什么,
(2)假如你的学生犯了错误,你会怎么做,
q
3、简述“教师身心健康”的含义及表现。
4、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认知、概念理解和经验积累。
简述了解与研究学生的常用方法。
W
5、探究性学习包括哪些要素,
6、一般来说~合作学习的组织程序大致是怎样的, Z
7、请阐述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并简述探究性学习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8、请简要描述一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的形象。
三、分析说明题
g
1、某教师在讲授九年级《思想品德》,苏人版,中的《辉煌的历史篇章》这一框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两幅画面:一幅是以上海东方明珠为背景现代
化的高楼大厦,一幅是以杂乱且低矮的砖瓦房为背景的民宅。
学生们围绕“情景”热烈讨论~一会儿~老师邀请学生谈看了这两幅画面的感想。
学生们根据这一框题的内容~大多能猜测出教师展示这两幅画面的用意:一幅代表解放前贫穷落后,一幅代表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突然有一学生举手发言说~低矮杂乱的砖瓦房不是解放前的~因为房子的墙上还写有“要实行计划生育”字样~再说现在在我们国家许多人还住在低矮杂乱的砖瓦房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教学就此陷入尴尬境地。
结合上述案例,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就教师怎样才能创设出好的教学情景谈谈你的看法。
q
2、有学者认为:“教师不需要创新~学会模仿就够了,只要按照我的要求~按部就班去做就行了”。
对此言论~请作出判断并详细分析。
3、“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结合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段话,请你谈谈科学探究有哪些重要价值。
4、英国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在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后~在被问及成功的因素时~他却说对自己在小学受到的一次惩罚念念不忘。
小时候的麦克劳德非常调皮~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出于好奇~解剖了一条狗~想看看它的内脏。
事后才知道那条狗的主人是校长。
麦克劳德傻了~等着一个严厉的惩罚~可想不到校长的惩罚是让麦克劳德画一张狗的骨骼图和一张狗的血液循环图。
麦克劳德绞尽脑汁认真画好图~交给校长~而事情的结果是校长非常满意而不再追究杀狗事件。
结合上述案例,试分析教师评价艺术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
5、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1998,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
经验和反思都是在一定场景中发生的~场景的性质决定经验的效果和反思的
深刻性~决定成长的速度和质量~经验在富有挑战性的场景中才会迅速发生~反思也只能在观念的冲击下才会更有效。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
请结合你的学科教学,举一案例并谈谈你的体会。
6、“一天中午~我将被子拿出来晒一晒~准备在晚上享受一下阳光的温暖~结果被子晒到了晚上11点~当我想就寝时才想起来收。
第二天~有一位同事问我为何昨天不收被子~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有的同事早就看见了我的被子没有收~只是这与他无关而已。
”请以此为例,分析教师之间的交往需要遵循怎样的职业道德。
W
7、有一篇名为《赴贵州支教引发的思考》的文章写道:“老师们告诉我~由于工作条件所限~很多村小都没有配备风琴~音乐课往往被取消了。
我请教师们一起思考:是不是没有风琴就不能上音乐课,村中有哪些资源可以用来上音乐课呢,我说~也许在你的村庄里有一位老人~很喜欢拉二胡~我们能不能请他来教我们的学生欣赏《二泉映月》、《江河水》,当地乡亲们耳熟能详的民歌、地方戏曲是不是也可以在教室内外、村头、打谷场作为教学内容,除了二胡~还有笛、箫这些民间非常普及的乐器……”这时~老师们就开始一个接一个地说~唢呐、芦笙、口琴……忽然~我听到树叶、手指~心中大喜。
我说:“如果树叶、手指都能作为音乐课的资源~那将来还能说没有风琴就不能上音乐课吗,”
请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对以上案例进行评析。
Z
8、案例一:一教师在执教小学语文《乌鸦喝水》一课时~课前准备了瓶、水和石头~让学生上台演示。
一个学生在体验时~一粒稍大石子卡在瓶口~任凭怎样摆弄也进不到瓶里。
教师当即提议让学生想法解决这一难题。
学生争先恐后涌上讲台~但直至下课石头依然卡在瓶口~即兴生成“夭折”。
案例二:一教师执教《塞翁失马》~有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赛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时~教师马上放弃计划~抓住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结果一堂课就在马的公母中过去了。
这两位教师的做法你认为是否合适,(都不合适)
试从教学预设与生成角度对上述案例进行评析。
9、材料:某教师在教《循环小数》这课时~先从时钟谈起~提问学生:“时钟是怎样转动的,”然后再问:“你们的课表为什么每星期都可用,”教师边提问边演示~使学生看到~时钟始终是按照一个方向从“1~12”不断重复使用的。
在学生初步领悟了“循环”含义的基础上~再归纳出: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做“循环”~再让学生说说平时看到的循环现象。
问题:试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情境创设与运用的有效性,
10、一天中午~我刚刚走进教室就发现几名学生一下子从窗前回到座位上~低着头不敢看我。
我仔细看了看~原来他们是在对窗台上的仙人掌“做文章”~仙人掌的根部似乎被他们用刀削过~露出绿绿的果肉~还淌着浆汁。
由于上课铃声响了~我没有马上去问这件事的缘由。
课后通过调查了解到~这几个学生听说仙人掌生命力特别强~所以就想做一个试验~在仙人掌上割几个口子~看看有没有什么影响。
这是一个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小片段,根据这个片段能创生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