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
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速度加快,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预应力施工技术作为一项常用技术,在道路桥梁各个项目施工中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通过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能够有效提高道路桥梁最大承载能力以及最大拉伸能力,以符合当前道路桥梁加固需求,并且合理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还可以促使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结合具体施工情况,针对性应用施工技术,以提高施工质量,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经济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动力。

本文对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预应力;应用探析
引言
加强预应力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要从多方面入手,并将质量控制贯穿到整个施工流程中,同时要充分考虑预应力构件应用的实际情况,分析预应力构件的经济性、功能性等属性,提高大跨度桥梁预应力施工的综合效益。

1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作用
提升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证生产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任何生产项目类型生产运作的基础,不仅影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而且反映在最终生产结果上。

对大跨度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要求不仅是项目施工的要求,更是大跨度道路桥梁施工项目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构成部分对施工质量的要求。

大跨度道路桥梁项目作为人们出行和交通运输的常见基础设施,其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后期使用质量。

但当前的项目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尚且无法完全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因而造成了工程施工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

基于此,提高预应力施工控制技术的应用水平,
有针对性地分析工程项目的隐患和质量问题的产生条件,综合内、外部因素对施
工的影响,并基于施工技术条款规定的质量要求,为项目的开展扫除障碍,使得
工程实践良性发展。

2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现浇混凝土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路桥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灌是非常重要的施
工环节之一,在浇灌混凝土的时候就需要应用到预应力技术。

混凝土是路桥的主
要建设成分,混凝土浇灌的质量对路桥的使用年限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进行路桥
工程混凝土浇灌环节之前,可以提前应用预应力技术,对搭建的钢筋结构强度进
行测验,确保在混凝土浇灌的过程中及混凝土浇灌之后不会出现开裂、下沉等现象,提高混凝土路面、桥墩的建造质量。

在进行混凝土浇灌作业的过程中,预应
力技术还可以有效少混凝土中水分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运用木屑磨面的形式对
混凝土内部部分水分严重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处理,在浇灌完成之后,采用科学的
保护手段,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比如:应用湿麻布、湿棉被等材料附着于混
凝土结构的表面加速混凝土的凝固。

除此之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灌的过程中,还
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保障混凝土之间的紧密接合,在振捣的过程中,会产生
更大的力,需要钢筋有更强的强度才能够保障混凝土的有效浇灌,因此,预应力
技术应用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振捣作业所带来的更大压力,了解混凝土结构能承受
的最大强度,将振捣的时间与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建设质量。

3路桥工程施工预应力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浇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混凝土的强度
与交换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路桥工程的质量。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应
用不合理会对混凝土的浇灌形成负面影响,造成混凝土的形变或是开裂,影响到
路桥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对预应力技术应用不到位可以体现在混凝土浇
灌振捣的过程中,有部分工作人员对预应力技术没有充分的理解,无法准确预估
出混凝土结构能够承受的振捣频率。

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振捣,导致混凝土的密实度不高或是混凝土结构由于振捣过度出现形变。

4道路桥梁基坑支护施工稳定性研究
基于预应力技术选取基坑支护结构,首先,根据该道路桥梁基坑工程的实际
情况与开挖需求,采用预应力技术,选取基坑支护结构。

由于基坑工程场地周边
的环境相对复杂,基坑开挖面的土体高度较其余土体高度相对较低,因此,笔者
认为,在基坑开挖施工前,应当依据预应力技术原理,对基坑坑壁进行支护处理。

根据边线外建筑物与基坑开挖面的距离,选取具备放坡开挖条件的基坑开挖面,
保证基坑开挖后,能够在快速时间内形成高度为12.5m的坑壁,保护基坑内部支
护结构的安全。

根据坑壁的高度,采用地下连续墙与内支撑相结合基坑支护形式,利用梁板作为基坑内部结构支撑,在梁板中心位置,预留出足够大的空间,能够
将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土体运输出去。

采用连续墙作为基坑中的止水帷幕,具
有较强的止水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基坑的变形。

基坑支护结构中植筋深度为
25D,根据基坑建筑结构的特征,将上排钢筋植入深度定为245mm,与基坑坑壁结
构之间连接牢固,下排钢筋的植入深度为65mm,与基坑下排土体之间紧密连接,
增加基坑悬挑梁的支撑能力。

将基坑柱筋的植入深度设置为225mm,固定加焊轻
型钢板。

确定道路桥梁轻钢结构的极限受力值,在结构受压区域增加一层钢筋现
浇混凝土,使道路桥梁基坑建筑结构混凝土的叠合层满足承载力的需求。

在道路
桥梁基坑内,设置四道板撑,作为基坑的内支撑,保证板撑高度与基坑内各层顶
板的标高一致,其中,第一道板撑设置在102.5m标高处,第二道板撑设置在108.5m标高处,第三道板撑设置在115.7m标高处,第四道板撑设置在125.8m标
高处。

5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应用范围
5.1在桥梁加固施工中的应用
道路桥梁工程完工后,由于长期使用,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桥梁
的加固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后期维护工作,即及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对构件进
行适当的加固,以保持桥梁结构的正常完整,以保证桥梁的承载能力,同时满足
道路桥梁各项标准要求,以延长工程使用期限。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桥梁的个别
构件进行卸载,因此在卸载前,需要适当地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增加一定程度
的预应力,从而增加受压区域的拉应力,在有效的拉应力作用下,防止构件产生
压应变或拉应变,也就是说,通过预应力施工技术,避免混凝土受加固措施的影响。

5.2桥梁挠度与整体轴线的测量
开展桥梁挠度与整体轴线测量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检测桥梁整体的变形情况,实现为桥梁后期的保养与运维提供数据支撑。

桥梁挠度与整体轴线的具体测量工作为在桥梁各标段设置2~3个观测点,保证测量精度。

同时,辅助水准仪校验相邻两个测点完成轴线测量,测量桥梁整体高程值,确定桥梁挠度。

结束语
支护施工作为道路桥梁基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基坑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率具有直接影响。

为此,本文对基于预应力技术的基坑支护施工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基坑背土侧与迎土侧两个方面对支护结构的弯矩及最大剪力变化进行了分析,为我国道路桥梁基坑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修伟,时小永.路桥施工中加固技术的应用探究[J].中国设备工
程,2021(19):208-209.
[2]冀胜军.路桥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难点和应对策略[J].住宅与房地
产,2021(27):61-62.
[3]龚丽萍.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优化应用策略[J].交通世
界,2021(18):30-31.
[4]龙腾飞.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探讨[J].居舍,2021(18):49-50.
[5]齐昊淼.预应力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
界,2020(15):48-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