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工匠精神落实到技工院校德育教育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文库 第05期
217
将工匠精神落实到技工院校德育教育中
卢 彬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有些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却忽视了专业精神的培养,而工匠精神就是典型且重要的专业精神。
因此高职院校应尽快转变以技能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教育教学。
本文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并提出了培养工匠精神的几点建议。
1 何为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有丰富的内涵,首先,要不断改进,尽力而为,夜以继日的勤奋、认真、负责,不怕麻烦,努力把产品做得更好;其次,保持专注,在生产中保证每一种产品的质量,实行严格的检验标准。
第三,继续创新和完善产品和服务;第四,不要抱怨,应当心存感激。
工匠精神的目标是创造行业中最好的产品,这是其他同行无法比拟的。
英国钟表匠约翰·哈里森经过7年的努力和无数次改进,已经42岁的他终于在1735年制造出了震惊科学界的第一台航海钟H1,其测量经度的精准性在之后的航海测试中也得到了证明。
然而,哈里森却没有满足,他要制作出一台更加精确实用的H2。
在制作H2时,哈里森出现了一次重大失误,他果断放弃了原有设计,重新计划制作H3,这花费了他整
整19年。
哈里森终于成功制作出H3,但他却又不对其体积
过大不满意。
经过努力,他终于发现小型高频振子才是避免环境影响的最佳方法。
当时已是66岁的他再次制作出直径仅13厘米的怀表H4,这块怀表获得了英国经度委员会的高度认可。
谁知他仍然不满足,又开始了H5的研究。
1769年,哈里森在79岁高龄时终于造出了H5,当时的乔治二世国王亲自佩戴H5进行航海测试,误差仅在8秒以内。
如此精确,震惊科学界,让人瞠目结舌。
作为钟表匠,哈里森一生只造了5块表。
面对旁人的不解,哈里森说:“我是木工出身的钟表匠,深知‘慢工出细品’的道理,匠人的品格只能是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
工匠一定要熟悉自己,熟悉行业,这种认识也包含着一种沉静,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每个人难免不受功利心的影响,但沉静的工匠却可以心平气和,面对外界的诱惑,面对好与坏。
2 技工院校为什么要把工匠精神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心浮气躁,追求更低的要求、更快的收益、更少的投入、更短的周期,从而忽略了产品品质的灵魂。
从1%到99%和从99%到99.99%的概念是不同的。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需要“发扬工匠精神,提高技能”,一个新的中国品牌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技能、有创新精神的工匠。
技能的伟大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时尚。
因此技工院校要把工匠精神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针对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所有人。
3 工匠精神落实到技工院校德育教育中 3.1 较真学生与认真老师相结合
技校阶段的学生,常常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他们会通过对某件事情的坚持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他们往往有自己的见解,不愿意随波逐流,这是值得肯定的。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现在的课程和考试也更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作为教师,首先,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比较“另类”,就将他“一棒子打死”,而需要用更多的耐心、渊博的知识,深入问题的背后,帮助他们解决困惑。
其次,如果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对自己没有严格的要求,从长远来看,会让学生觉得工作只能养家糊口,而不是孜孜不倦,一丝不苟。
因此,加强教师培训应是重中之重。
学校应安排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培训、专业培训和技术培训等,充分调动教师专业积极性。
3.2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现实实际案例教育相结合
在现代社会,为什么有这么多高质量和有创意的产品?它源自老一辈工匠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想当然的,而是由勤奋的思考和勤奋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以世界著名品牌保时捷为例,老技工的技术结合了传统工匠的精神,创造了保时捷独特的品质,这是保时捷自1930年以来的核心竞争力。
在技工院校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应和现实实际案例教育相结合,只有高水平的双师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才,才能在提升工匠精神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广。
3.3 实际操作、理论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摆在重要地位的,也是当前形势的需要,德育体现了工匠精神的诸多方面。
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教育,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高职院校的一门特殊课程,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课外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无论是对他们在校的学习,还是对他们毕业后的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4 总结
坚持不懈的工匠精神不是飞跃,而是不断的追求和完善。
如今,德国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
但在德国刚刚进入工业化的早期时代,为追求效率和利润,许多企业本着工匠精神,放弃了传统的复制,模仿其他发达国家,最终对德国工业造成严重后果。
从那时起,德国每年都制定好几个高质量的工业标准,创造了大量的“伟大的乡村工匠”。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