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儿血清抗菌肽ll-37、白三烯b4与25-羟维生素d3的相关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喘患儿血清抗菌肽LL ̄37㊁白三烯B4与25 ̄羟维生素D3的相关研究
王璐㊀司利钢㊀王亚君
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探讨哮喘患儿血清抗菌肽LL ̄37㊁白三烯B4(LT ̄B4)和25 ̄羟维生素D3(25 ̄(OH)VD3)
相关性ꎮ方法㊀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儿科住院或门诊诊治哮喘患儿
20例㊁非哮喘肺炎患儿20例ꎬ分别作为哮喘组和肺炎组ꎬ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ꎬ检测并比较各组抗菌肽LL ̄37㊁LT ̄B4㊁25 ̄(OH)VD3水平ꎬ分析各组间抗菌肽LL ̄37㊁LT ̄B4㊁25 ̄(OH)VD3水平相关性ꎮ结果㊀哮喘组LL ̄37㊁LT ̄B4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㊁对照组ꎬ25 ̄(OH)VD3水平显著低于肺炎组㊁对照组(P<0 05)ꎻ肺炎组LL ̄37㊁LT ̄B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ꎬ25 ̄(OH)V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ꎮPearson分析得出:哮喘组㊁肺炎组㊁对照组间LT ̄B4与LL ̄37水平均无相关性(r1=-0 022ꎬr2=-0 247ꎬr3=0 225ꎻP>0 05)ꎮPearson分析得出:哮喘组㊁肺炎组㊁对照组LL ̄37与25 ̄(OH)VD3水平均无相关性(r1=0 199ꎬr2=-0 039ꎬr3=0 041ꎻP>0 05)ꎮ结论㊀哮喘患儿LL ̄37㊁LT ̄B4水平显著升高ꎬ提示LL ̄37㊁
LT ̄B4与支气管哮喘发生有密切相关性ꎬ哮喘患儿25 ̄(OH)VD3水平较低ꎬ提示25 ̄(OH)VD3水平降低与哮喘发生有关ꎮ
ʌ关键词ɔ㊀
哮喘ꎻ血清抗菌肽LL ̄37ꎻ白三烯B4ꎻ25 ̄羟维生素D3ꎻ相关性
doi:10.3969/j.issn.1009-6663.2020.03.025
作者单位:150000㊀黑龙江哈尔滨ꎬ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儿内科
㊀㊀支气管哮喘为影响小儿生长发育㊁健康常见呼吸系统疾病ꎬ对患儿家庭㊁社会均造成严重负担ꎮ支气管哮喘发生机制尚未研究清楚ꎬ可能与气道高炎
症反应㊁高应激反应等有相关性ꎮ研究指出ꎬ肥大细胞㊁白三烯及相关炎症因子在哮喘患儿气道分泌物中有较高表达水平[1]ꎮ抗菌肽LL ̄37为近年临床发现天然防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ꎬ与多种过敏原致病性有密切相关性[2]ꎮ白三烯为花生四烯酸在5 ̄脂氧合酶代谢作用下产生代谢产物ꎬ为气道炎症反应重要介质物质ꎮ25 ̄(OH)VD3在哮喘发生㊁发展中同样有一定相关性ꎬ但其具体关系仍存在争议[3]ꎮ
为探究三者在哮喘患儿中表达水平及相关性ꎬ笔者研究如下ꎮ
资料与方法
一㊁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或门诊诊治哮喘患儿20例㊁非哮喘肺炎患儿20例分别作为哮喘组和肺炎组ꎬ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ꎮ纳入标准:①年龄3~16岁ꎮ②哮喘组患儿诊断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2016年版)»[4]ꎬ均为哮喘稳定期ꎮ③肺炎组患儿诊断符合«儿科学(第8版)»中小儿肺炎诊断并标准[5]ꎮ④对照组均为体检健康儿童ꎮ⑤各组儿童家属均在医师告知下了解本次研究方法和内容ꎬ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进行本次研究ꎮ排除标准:①近2周服用糖皮质激素㊁免疫抑制剂或影响炎症反应㊁应激反应药物ꎮ②合并有其它过敏性㊁氧化应
激反应疾病者ꎬ如红斑狼疮等ꎮ哮喘组㊁肺炎组㊁对照组间男/女㊁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 05)(见表1)ꎮ
表1㊀组一般临床资料
组别n男/女(n)年龄(岁)哮喘组2012/86.5ʃ1.3肺炎组208/126.8ʃ2.0对照组
2011/9
6.7ʃ1.6χ2/F值-1.73530.17
P值-
0.41990.8443㊀㊀二㊁方法
1㊀标本收集㊀收集入组儿童病史ꎬ包括过敏性
皮炎㊁湿疹㊁食物过敏㊁过敏性鼻炎㊁药物过敏等ꎬ并仔细进行体格检查ꎮ符合标准后ꎬ检测并比较儿童LL ̄37㊁LT ̄B4㊁25 ̄(OH)VD3水平ꎬ分析各组间LL ̄
37㊁LT ̄B4㊁25 ̄(OH)VD3水平相关性ꎮ
2㊀检测方法㊀入组次日ꎬ空腹状态下ꎬ抽取各
组儿童肘部静脉血3~5mL置入离心管中ꎬ在常温
434临床肺科杂志㊀2020年3月㊀第25卷第3期
下放置2hꎬ使标本凝固ꎬ再放入4ħ冰箱(中国ꎬ容声)中ꎬ冷藏4~8hꎬ以4000r/min速度离心5min
(台式高速离心机)ꎬ吸取上清液至少100μL置入Eppendorf管中ꎬ并在对应Eppendorf管上编码患儿姓名㊁编号ꎬ后将标本冷冻于-20ħ冰箱中ꎬ保存待测ꎮ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immunesorbentassayꎬELISA)中双抗体夹心(Double ̄antibodysandwich)方法定量分析LL ̄37㊁LT ̄B4㊁25 ̄(OH)VD3水平ꎮ试剂盒均由武汉华美生物(CUSABIO)公司生产ꎮ
三㊁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所有的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17 0统计软件ꎻ性别用χ2检验ꎻLL ̄37㊁LT ̄B4㊁25 ̄(OH)VD3浓度单位用ng/mL表示ꎬ年龄㊁LL ̄37㊁LT ̄B4㊁25 ̄(OH)VD3结果以均数ʃ标准差( xʃs)表示ꎬ数据特点符合正态分布ꎬ用F/t检验ꎻ各组浓度相关性用Pearson分析ꎻ以a=0 05为检验水准ꎬP<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
结㊀㊀果
一㊁各组LL ̄37㊁LT ̄B4㊁25 ̄(OH)VD3水平比较
哮喘组LL ̄37㊁LT ̄B4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㊁对照组ꎬ25 ̄(OH)VD3水平显著低于肺炎组㊁对照组(P<0 05)ꎻ肺炎组LL ̄37㊁LT ̄B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ꎬ25 ̄(OH)V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见表2)ꎮ
㊀㊀二㊁各组LT ̄B4与LL ̄37水平相关性
Pearson分析得出:哮喘组LT ̄B4与LL ̄37相关系数为-0 0221ꎬ无相关性ꎮ肺炎组LT ̄B4与LL ̄37相关系数为-0 247ꎬ无相关性ꎮ对照组LT ̄B4与LL ̄37相关系数为0 225ꎬ无相关性ꎮ
三㊁各组LL ̄37与25 ̄(OH)VD3水平相关性Pearson分析得出:哮喘组LL ̄37与25 ̄(OH)VD3相关系数为0 199ꎬ无相关性ꎮ肺炎组LL ̄37与25 ̄(OH)VD3相关系数为-0 039ꎬ无相关性ꎮ对照组LL ̄37与25 ̄(OH)VD3相关系数为0 041ꎬ无相关性ꎮ
讨㊀㊀论
哮喘为小儿常见呼吸系统过敏性㊁炎症反应性
疾病ꎬ与患儿遗传㊁环境㊁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均有相
关性ꎬ对患儿健康㊁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ꎮ支气
管哮喘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ꎬ认为与多种炎症介
质㊁炎症因子发生有关[6-7]ꎮ分析炎症因子㊁炎症介质在哮喘患儿中表达水平及相关性ꎬ对临床诊断㊁治
疗支气管哮喘有重要指导价值[8-10]ꎮ
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出ꎬ哮喘患儿LL ̄37㊁LT ̄B4
水平显著升高ꎬ25 ̄(OH)VD3水平显著降低(P<0 05)ꎻ但各组间相LL ̄37㊁LT ̄B4㊁25 ̄(OH)VD3水平无相关性(P>0 05)ꎮ有关研究发现ꎬ肺部感染患者中ꎬLL ̄37在支气管上皮细胞㊁肺内炎性细胞㊁肺泡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细胞浆和细胞膜中均表达阳性[11-12]ꎮ支气管哮喘和肺炎虽然发病因素不同ꎬ但两者均能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产生炎症介质ꎬ引起炎症细胞在支气管中聚集ꎬ认为LL ̄37为重要免疫调节因子[13-14]ꎮ另有学者分析哮喘患者中LL ̄37表达水平ꎬ得出LL ̄37水平显著升高ꎬ分析LL ̄37在哮喘患者中通过趋化中性粒细胞㊁肥大细胞㊁T细胞及单核细胞作用ꎬ能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ꎬ调节主动防御机制[15-16]ꎮ肥大细胞为介导免疫反应重要细胞ꎬ能引起气道水肿㊁痉挛狭窄ꎬ为哮喘发生的重要病理作用ꎬ因此ꎬ可见LL ̄37在哮喘中有重要促进作用ꎮLT ̄B4为白三烯中趋化嗜酸细胞㊁中性粒细胞最强的白三烯类细胞激活剂ꎬ为引起呼吸系统过敏反应重要介质之一ꎮ实验研究指出ꎬ吸入LT ̄B4后ꎬ支气管灌洗液中ꎬ中性粒细胞数量可增加17倍[17-18]ꎮ有学者分析学龄期哮喘儿童与健康儿童呼气气体中LT ̄B4水平差异ꎬ同样得出LT ̄B4水平在哮喘患儿中水平较高ꎬ且与患儿哮喘严重程度呈相关性[19-21]ꎮ另有学者研究证实ꎬLT ̄B4具
表2㊀各组LL ̄37㊁LT ̄B4㊁25 ̄(OH)VD3水平比较(ng/mLꎬ xʃs)
组别nLL ̄37LT ̄B425 ̄(OH)VD3哮喘组201.89ʃ0.27∗8.46ʃ1.46∗2.00ʃ0.48∗肺炎组201.68ʃ0.37#6.30ʃ1.46#6.79ʃ2.92#对照组201.41ʃ0.415.18ʃ1.4273.00ʃ16.06F值-9.1926.56354.27P值-0.00030.0010.001㊀㊀注:与肺炎组㊁对照组比较ꎬ∗P<0 05ꎻ与对照组比较ꎬ#P<0 05534
临床肺科杂志㊀2020年3月㊀第25卷第3期
有较强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ꎬ能促使中性粒细胞在支气管肺泡内聚集ꎬ促使哮喘发生ꎬ并加重哮喘患者症状[22]ꎮ临床有相关研究ꎬ表明25 ̄(OH)VD3途径中多个基因与哮喘发生有相关性[23-24]ꎮ一项国外独立研究发现ꎬ哮喘㊁过敏反应均与25 ̄(OH)VD3有相关性ꎬ同时证实25 ̄(OH)VD3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有一定负相关性[25]ꎮ分析25 ̄(OH)VD3在哮喘中致病作用ꎬ认为25 ̄(OH)VD3水平下降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ꎬ增加患儿呼吸系统感染发生风险ꎬ进而增加对小儿气道刺激损伤作用ꎬ增加哮喘发生风险ꎮ但目前ꎬ临床中针对哮喘患儿是否需要补充25 ̄(OH)VD3进行治疗ꎬ仍存在较大争议ꎬ今后临床还应进行大量实验研究ꎬ以准确分析25 ̄(OH)VD3和哮喘关系ꎬ为临床治疗哮喘提供另一新思路ꎮ综上所述ꎬ哮喘患儿LL ̄37㊁LT ̄B4水平显著升高ꎬ认为LL ̄37和IL ̄B4与哮喘发生有一定关联性ꎻ哮喘患儿25 ̄(OH)VD3水平显著降低ꎬ认为25 ̄(OH)VD3水平降低影响患儿免疫功能ꎬ为增加哮喘发生风险重要原因ꎮ但本研究受到实验条件㊁样本数量限制ꎬ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ꎬ今后可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量进行研究和分析ꎬ以获得更为准确研究数据ꎮ
参考文献
[1]㊀孟颜ꎬ郭信长.白细胞介素 ̄22㊁β ̄防御素 ̄2与呼吸系统的免疫调节及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际免疫学杂志ꎬ2016ꎬ39(1):97-100.
[2]㊀王利玲ꎬ吴强鹏ꎬ程黎.抗菌肽LL ̄37激活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炎性递质对哮喘的发病机制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ꎬ2017ꎬ30(1):70-76.
[3]㊀郭彩云ꎬ张金凤ꎬ魏楚洪ꎬ等.血浆LL ̄37抗菌肽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ꎬ2018ꎬ8(2):45-
48.
[4]㊀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ꎬ«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论文集.西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ꎬ2016:47-
61.
[5]㊀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13:126-129.
[6]㊀黄磊瑛ꎬ金雅ꎬ徐小桥.哮喘患儿外周血半胱氨酰白三烯水平及5 ̄脂氧合酶激活蛋白mRNA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ꎬ2015ꎬ37(8):1121-1124.
[7]㊀徐小桥ꎬ金雅ꎬ黄磊瑛ꎬ等.抗白三烯治疗对哮喘患儿半胱胺酰白三烯及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基因水平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ꎬ2015ꎬ31(6):517-520.[8]㊀孟泳ꎬ崔应麟ꎬ李彬.厚朴麻黄汤对哮喘小鼠血清IgE㊁IL ̄4㊁IL ̄13及半胱氨酰白三烯水平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ꎬ2017ꎬ52(2):193-196.
[9]㊀刘玉春ꎬ林士军ꎬ叶建华ꎬ等.支气管哮喘患者白三烯受体1基因MicroRNA的表达[J].浙江医学ꎬ2016ꎬ38(3):189-191. [10]徐晓蓬.CysLTs水平与哮喘患儿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ꎬ2016ꎬ31(24):5410-5412.
[11]陈昌秀ꎬ陈昌凤ꎬ刘艳侠ꎬ等.扎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半胱胺酰白三烯水平㊁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mR ̄NA表达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ꎬ2016ꎬ24(6):50-53.
[12]安嘉颖ꎬ关伟杰ꎬ高怡ꎬ等.白三烯D4支气管激发试验对不同控制状态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比较[J].国际呼吸杂志ꎬ2015ꎬ35(23):1761-1767.
[13]胡彦宏ꎬ刘晓红.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安全用药[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ꎬ2017ꎬ45(3):10-12.
[14]王晓静ꎬ刘燕春ꎬ孔继昌ꎬ等.血清25 ̄羟维生素D及总IgE水平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ꎬ2016ꎬ13(29):63-66.
[15]谭力ꎬ吴澄清ꎬ张泉.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25 ̄羟维生素D3水平及其与肺功能㊁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关系[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ꎬ2016ꎬ23(9):613-615ꎬ630.
[16]谭红梅ꎬ李万达ꎬ张伟ꎬ等.成人血清25 ̄羟维生素D3水平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综述ꎬ2016ꎬ22(23):4712-4713ꎬ4717.
[17]朱春梅ꎬ钱婧ꎬ曹玲ꎬ等.127例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类型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医刊ꎬ2016ꎬ51(11):60-63. [18]周敏芳ꎬ张倩.哮喘患儿血清25 ̄羟维生素D3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ꎬ2016ꎬ16(2):165-168.
[19]王洪源ꎬ钱俊峰.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㊁炎症因子和25 ̄羟维生素D3的水平[J].中国老年学杂志ꎬ2018ꎬ38(2):367-369.
[20]陈碧芬ꎬ王建雄ꎬ冮铁成.儿童哮喘气道功能变化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ꎬ2016ꎬ44(12):89-91.
[21]安倍莹ꎬ李亚男ꎬ具杨花ꎬ等.哮喘患儿血清中维生素D3水平对哮喘控制和肺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ꎬ2018ꎬ44(5):1010-1013.
[22]刘文君ꎬ王亚亭ꎬ毕良学ꎬ等.维生素D3辅助治疗儿童重症哮喘可降低血清TLR4㊁S100β蛋白水平以及延缓哮喘复发[J].
中国免疫学杂志ꎬ2018ꎬ34(9):1382-1386.
[23]魏杰男ꎬ韩芳ꎬ张志军ꎬ等.25二羟D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哮喘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ꎬ2019ꎬ18(3):266-270.
[24]潘秀花ꎬ李小妹ꎬ黄子殷ꎬ等.儿童血清25 ̄羟基维生素D3水平及其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J].广西医学ꎬ2018ꎬ40(10):1149
-1151.
[25]王玉芳ꎬ张景丽ꎬ石得荣ꎬ等.不同剂量维生素D3对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的调节及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ꎬ2018ꎬ26(3):314-317.
[收稿日期:2019-10-17]
634临床肺科杂志㊀2020年3月㊀第25卷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