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检查工考核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爆检查工考核题库
防爆检查工考核题库
一、判断题
1、煤矿企业应当免费为每位职工发放煤矿职工安全手册。

()
2、煤矿及其有关人员必须接受并配合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实施的安全监察,不得拒绝、阻挠。

()
3、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威胁职工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报告,无权要求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作业人员的命令。

()
4、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5、在井下带电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制定措施以防人身触电等事故发生。

()
6、为使密封圈有一定的通用性,以适合不同公称直径的电缆,允许在密封圈上切同心槽。

()
7、井下电话线可利用大地作回路。

()
8、GB3836标准中的防爆技术参数是针对瓦斯的,和煤尘无关。

()
9、矿用电气设备的本质安全电路一般不允许利用地线作为回路。

()
10、为了防止设备电源或电池和电池组之间连接极性接反使该防爆型
式失效,可以使用一只二极管。

()
11、用于连接外部本质安全电路的插头和插座与连接非本质安全电路的插头和插座应是分开的,能够互换。

()
12、采用胶粘或密封材料时,其设计的外壳强度应取决于胶粘材料或密封材料的粘接强度。

()
13、双重绝缘、加强绝缘或金属外壳上安装金属导管系统的电气设备,也需要设置内接地和外接地连接件。

()
14、接合面宽度是指从隔爆外壳内部通过接合面到隔爆外壳外部的最短通路长度,该定义同样适用于螺纹接合面。

()
15、插接装置用特殊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并增设严禁带电断开的警告牌,可不用机械、电气或其它方法联锁。

()
16、插接装置的插头应接在电源侧。

()
17、有熔断器的外壳应设联锁装置,仅在电源断开时才能安装或更换内部元件,并且在外壳可靠关合后熔断器方能带电。

()
18、电机轴伸出端驱动的外风扇应有风扇罩保护,风扇罩不视为该电气设备的外壳。

()
19、电气连接不一定有导线连接。

()
20、Ex电缆引入装置,是可作为一种设备单独试验并取证,在和设备外壳一起安装时,不需再发证书。

()
21、Ex元件是可单独使用并具有符号 U ,在和设备外壳一起安装时,不需再发证书。

()
22、对保证防爆型式或用于防止触及裸露带电零件所必需的坚固件,
只允许用工具才能松开或拆除。

()
23、含轻金属的外壳用的坚固螺钉允许用轻金属或塑料制成,只要坚固材料适用于外壳材料即可。

()
24、矿用电气塑料外壳应具有阻燃性能。

()
25、可以直接在非金属外壳上制作紧固用螺纹。

()
26、隔离开关不允许在额定负载时操作。

()
27、外接地连接件的尺寸应大于内接地连接件尺寸。

()
28、矿用电气设备的玻璃透明件应用尼龙头作冲击试验。

()
29、只有当橡套电缆的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露出屏蔽层者才称为电缆破口。

()
30、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最薄处1/2以上且长度达20mm以上,称为电缆破口。

()
31、橡套电缆护套损坏伤痕深度达最薄处1/2以上且沿电缆围长1/3以上,称为电缆破口。

()
32、磁力起动器的小喇叭严禁引出动力线。

()
33、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不允许由电源侧进出线至负荷侧接线或由负荷侧进出线至电源侧接线。

()
34、井下电气设备与电缆有裸露的导体或明火操作者均属明接头。

()
35、电缆的末端不接装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者均为羊尾巴。

()
36、电气设备接线嘴(包括五小电器元件)2m内的不合格接头或明
线破口者均属羊尾巴。

()
37、电缆的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和电缆破口均称之为电缆不合格接头。

()
38、电缆不合格接头是电气安全的隐患点,但不应视为失爆。

()
39、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等效能的冷补者称为鸡爪子
40、电缆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称为鸡爪子。

()
41、通讯电缆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不能称为鸡爪子。

()
42、控制、信号电缆不采用接线盒的接头不能称为鸡爪子。

()
43、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允许直接向井下供电。

()
44、地面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不允许直接向井下供电。

()
45、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以上跳闸试验。

()
46、直接向井下供电的高压馈电线上,可采用瞬间1次自动复电系统。

()
47、隔爆接合面锈迹是指用棉纱擦掉后,仍留有云影的为锈蚀。

()
48、云影是指擦掉锈迹后,留下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者。

()
49、隔爆接合面的宽度为10mm,上面存在每平方厘米2个砂眼,砂眼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该隔爆失爆。

()
50、隔爆接合面的宽度为15mm,上面存在每平方厘米5个砂眼,砂眼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该隔爆失爆。

()
51、隔爆接合面的宽度为40mm,上面存在每平方厘米6个砂眼,砂眼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该隔爆失爆。

()
52、隔爆接合面不准涂有油漆。

()
53、隔爆外壳的严重变形是指长度超过50mm,同时凹凸深度超过5mm 者。

()
54、防爆检查人员下井时应携带甲烷检测仪。

()
55、现场查出的失爆电气设备当场不能处理时,必须通知有关单位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失爆的设备严禁继续使用。

()
56、隔爆接合面的平均粗糙度Ra不超过5.0μm。

()
57、操纵杆的粗糙度Ra不超过5.0μm。

()
58、螺栓伸入螺孔长度应小于螺栓直径。

()
59、采煤机停止工作或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打开其磁力起动器的隔离开关。

()
60、井下矿用防爆型蓄电池电机车的电气设备需要检修时,可就地进行。

()
61、煤矿井下必须选用有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矿用防爆电气设备。

()
62、井下防爆电器设备变更额定值使用和进行技术改造时,必须经矿机电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
63、采区变电所应设专人值班。

()
64、煤矿井下电缆主线芯的截面应满足供电线路过负荷的要求。

()
65、瓦斯矿井总回风巷、主要回风巷、采区回风巷、工作面和工作面进回风巷可选用矿用防爆型高低压电气设备、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
66、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井底车场的主泵房内,可使用矿用增安型电动机。

()
67、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变更额定值使用和进行技术改造时,必须经国家授权的矿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
68、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内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
69、采掘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和空间必须能满足设备检修和巷道运输、矿车通过及其他设备安装的要求,并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
70、带油的电气设备可设在机电设备硐室外。

()
71、井下溜放煤、矸、材料的溜道中严禁敷设电缆。

()
72、带电搬迁是指设备在带电状态下进行搬动(移动)安设位置的操作。

()
73、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中悬挂的电缆必须平直,并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

()
74、电缆不应悬挂在风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

()
75、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

()
76、在有瓦斯抽放管路的巷道内,电缆(包括通信、信号电缆)必须与瓦斯抽放管路分挂在巷道两侧。

()
77、不同型电缆之间可以直接连接。

()
78、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得兼作他用。

()
79、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

()
80、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继续使用。

()
81、煤矿井下,严禁用铜丝、铁丝、铝丝代替保险丝。

()
82、电气设备的失爆主要是由于安装、检修质量不符合标准及使用、维护不当造成的。

()
83、绝缘材料耐泄痕性能越好,爬电距离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
84、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专为煤矿井下条件生产的不防爆的一般型电气设备,这种设备与通用设备比较对介质温度、耐潮性能、外壳材质及强度、进线装置、接地端子都有适应煤矿具体条件的要求,而且能防止从外部直接触及带电部分及防止水滴垂直滴入,并对接线端子爬电距离和空气间隙有专门的规定。

()
85、分散性漏电是指电网的某一处因绝缘破损导致漏电。

()
86、井下蓄电池充电室内必须采用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测定电压时,可使用普通型电压表,但必须在揭开电池盖10min以后进行。

()
87、井下矿用防爆型蓄电池电机车的电气设备,必须在车库内打开检修。

()
88、人员上下井时,必须遵守乘罐制度,听从把钩工指挥。

()
89、在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中不应敷设电缆。

()
90、井下机电设备硐室的过道应保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

()
91、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及标志为: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浇封型m;气密型h;充油型o;充砂型q;正压型p;无火花型n;特殊型s;
92、在同一馈电开关控制的系统中有两个及以上多点同时作业时,严禁约时停送电.
93、1983年国家标准局发布GB3805-83规定,安全电压最高等级为42V。

()
94、操作高压电器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载绝缘手套并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
95、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所携带的工具与带电距离不应小于0.1m。

()
96、过电流时间超过其所允许过负荷时间称为过载。

()
97、小型电气必须绝缘良好,660V不低于5MΩ,380V不低于2MΩ,127V不低于1MΩ.
98、各种规格的兆欧表都是测绝缘电阻的,与被测设备的额定电压无关。

()
99、运行中的电缆一相对地故障可由检漏继电器来检测出。

()100、漏电继电器的辅助接地线的截面不得小于10平方毫米。

()
101、三相短路电流用于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开关的分断能力。

()
102、用验电笔验电时,应将金属笔尖缓慢触向测试点
103、正常运行故障时,不会引起固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称防外电气设备。

()
104、隔爆外壳内外有锈皮脱落即为失爆。

()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
二、选择题
1、《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规定,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包括使用非阻燃皮带、非阻燃电缆,采区内电气设备未取得()的情形。

A、产品合
格证B、防爆合格证C、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2、煤矿作业场所未使用专用防爆电器设备、专用放炮器、人员专用升降容器或者使用(),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A、明火明电照明
B、无MA标志产品
C、非阻燃皮带、电缆
3、煤矿矿长不具备安全专业知识,或者()作业人员未取得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调整配备合格人员并经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A、现场
B、井下
C、特种
4、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A、安全规程
B、操作规程
C、作业规程
5、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A、安全思想意识
B、职业道德水平
C、安全生产技能
6、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A、矿山安全法
B、刑法
C、安全生产法
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 )的依法调查处理。

A、事故隐患
B、违法行为
C、事故
8、正在执行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国家标准是哪一种?()
A GB3836-1983
B GB3836-2000
C GB3836-1993
9、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煤矿用电气设备和除煤矿外的其它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它们的分类为()。

A Ⅰ、Ⅳ
B Ⅰ、Ⅱ
C Ⅱ、Ⅰ
10、煤矿用电气设备最高表面温度,在电气设备表面可能堆积煤尘时和不会堆积(包括采取措施)时,分别是()。

A 100℃、450℃;
B 150℃、300℃;
C 150℃、450℃
11、电气设备在环境温度()下使用时,不需要附加标志。

A -20℃~+50℃;
B -20℃~+40℃;
C –25℃~+45℃
12、电气设备在环境温度-30℃~+40℃下使用时,附加标志为()。

A:×或-30℃Ta+40℃;B: -30℃~+40℃;C:Ta-30℃~+40℃13、内装电容器且具有快动式门或盖的矿用电气设备,当充电电压在200V以上时,由断电至开盖的时间间隔须大于电容器放电至()剩余能量所需的时间。

A 0.02mJ
B 0.06mJ
C 0.2mJ
14、内装电容器且具有快动式门或盖的矿用电气设备,当充电电压低于200V时,由断电至开盖的时间间隔须大于电容器放电至()剩余能量所需的时间。

A 0.04mJ
B 0.12mJ
C 0.4mJ
15、内装热元件且具有快动式门或盖的电气设备外壳,由断电至开盖的时间间隔须大于热元件温度降至低于电气设备()所需时间。

A 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引燃温度B允许最高表面温度 C 正常温度
16、塑料外壳表面面积大于()时,应设计为在正常使用和维护和进行清洁的情况下能防止产生引燃危险的静电电荷的结构。

A 100cm2
B 150cm2
C 200cm2
17、塑料外壳在()的条件下测量时,测得的表面绝缘电阻不应超过1GΩ。

A 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50±5)%
B 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
C 温度为(25±2)℃、相对湿度为(80±5)%
18、制造矿用电气设备的含轻金属外壳的材料,按质量百分比,铝、钛和镁的含量以及钛和镁总含量分别()。

A 不允许大于15%、不允许大于6%
B 不允许大于10%、不允许大于5%
C 不允许大于20%、不允许大于10%
19、矿用手持式或支架式电钻(及其附带的插接装置)、携带式仪器仪表、灯具的外壳、可采用抗拉强度(),且按GB13813规定的摩擦火花试验方法考核合格的轻合金制成。

A 不低于100MPa
B 100MPa~120MPa
C 不低于120MPa
20、电气设备紧固孔的螺纹深度应()相应规格紧固件螺母的全
部高度。

A 小于 B 大于 C 至少等于
21、外壳容积不大于()时,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A 1000cm3
B 1500cm3
C 2000cm3
22、电气设备中的粘接材料的极限温度值超过电气设备的最高温度至少(),热稳定性才是足够的。

A 20K
B 10K
C 30K
23、在主电路导线每相截面积为25mm2时,对应保护线最小截面积应为()mm2。

A 10 B 6 C 16
24、电气设备外接地连接件应至少与截面为()的接地线有效连接。

A 2.5mm2 B 6mm2 C 4mm2
25、在主电路导线每相截面积为10mm2时,对应保护线最小截面积应为()mm2。

A 、 4 ;
B 、 6 ;
C 、 10
26、在额定工作状态下,如果电缆或导管引入装置部位或在芯线分支部位的温度分别高于(),则在电气设备的外部应设一个指示牌,以便用户选择电缆及布在导管中的导线。

A 70℃、80℃
B 50℃、60℃
C 100℃、150℃
27、旋转电机的外风扇通风孔的防护等级,进风端和排风端最低应分别为()。

A IP40、IP20
B IP21、IP20
C IP20、IP10
28、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外风扇、风扇罩、通风孔挡板和它们的紧固零件相互间的距离最小为风扇直径的()。

A 1/50,且不小于5mm ;
B 1/20,且不小于1mm,要大于5mm;
C 1/100,且不小于1mm,不必超过5mm
29、旋转电机用的外风扇,按规定测得的表面绝缘电阻不应超过()。

A 100MΩ B 1GΩ C 10MΩ
30、触头式开关不允许()中。

A 暴露在空气
B 浸在可燃性绝缘油
C 浸在惰性气体
31、隔离开关应于负荷断路装置在电气或机械上()。

A 联锁
B 闭锁
C 互相独立
32、矿用开关柜的隔离开关操纵机构在其断开位置时,应()。

A 有指示
B 借助一个扣锁锁住
C 能自动复位
33、矿用开关柜在短路和接地故障动作后应锁定,如开关柜具有能从壳外进行就地复位装置时,则复位装置()。

A 应能用手即可复位;
B 、在盖的结构上应采用特殊紧固件;
C 、应人工无法就地复位
34、灯具中透明保护罩的的网孔应()。

A 为50mm×50mm
B 大于30mm×30mm
C 小于50mm×50mm
35、电气设备透明件的冲击试验使用的冲击锺为()。

A 直径25mm的半球形聚酰胺冲击头
B 直径25mm的半球形轻合金冲击头
C 直径25mm的半球形淬火钢制冲击头
36、携带式电气设备的跌落试验,应在使用状态下从1m高跌落到水平的混凝土的平坦表面上()次。

A 2
B 6
C 4
37、当无保护网的透明件冲击试验时的冲击能量为7J时,1Kg的冲击锺自()高度垂直下落。

A 1m
B 0.5m
C 0.7m
38、矿用电气设备塑料外壳的耐化学性试验的试剂为()。

A 油和润滑脂
B 矿用液压液
C 油和润滑脂、矿用液压液
39、塑料外壳的表面电阻测量方法为测量()的两平行直线段间的电阻值。

A 相距(10±0.5)mm、长(100±1)mm、宽(1±0.2)mm
B 相距(20±0.5)mm、长(50±1)mm、宽(1±0.2)mm
C 相距(20±0.5)mm、长(100±1)mm、宽(2±0.2)mm
40、除煤矿外其它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主体增安并具有正压型部件T4组,它的标志是()。

A EXdeIT4
B EXdpⅡT4
C EXepⅡT4
41、若外壳和内装部件在使用中不可分开时,其容积是指()。

A 外壳的内部总容积
B 内装部件所占的容积
C 净容积
42、隔爆接合面表面平均粗糙度Ra应为()。

A 6.3μm
B 大于6.3μm
C 不超过6.3μm
43、矿用平面隔爆接合面宽度为12mm时,最大隔爆间隙为()。

A 0.3mm
B 0.4mm
C 0.5mm
44、矿用平面隔爆接合面宽度为25mm时,最大隔爆间隙为()。

A 0.3mm
B 0.4mm
C 0.5mm
45、当矿用电气设备操纵杆和轴的隔爆接合面宽度L(为12.5mm≤L <25mm时),最大隔爆间隙为()。

A 0.3mm
B 0.4mm
C 0.5mm
46、当矿用带滑动轴承的转轴隔爆接合面宽度L(为40mm≤L时),最大隔爆间隙为()。

A 0.3mm B 0.6mm C 0.5mm
47、当矿用带滚动轴承的转轴隔爆接合面宽度L(为25mm≤L时),最大隔爆间隙为()。

A 0.5mm B 0.6mm C 0.75mm
48、从容积V的隔爆外壳内部到外部通过胶粘接合面的最短通路:当V≤10cm3 、10cm3 <V≤ 100cm3 和V>100cm3 时,分别不小于()。

A 2mm、4mm、6mm
B 3mm、6mm、10mm
C 4mm、8mm、10mm
49、如果操纵杆或轴的直径超过了规定的最小接合面宽度,其接合面宽度应()。

A 大于25mm
B 不小于操纵杆或轴的直径
C 大于规定的最小接合面宽度
50、带有滑动轴承的隔爆轴承盖的火焰通路长度,当转轴直径不大于25mm时,应()。

A 不小于转轴直径
B 为25mm
C 不小于25mm
51、带有滑动轴承的隔爆轴承盖的火焰通路长度,当转轴直径大于25mm时,应()。

A 不小于转轴直径
B 为25mm
C 不小于25mm
52、在确定带有油封槽的轴承盖的火焰通路长度时,其油封槽部分
()。

A 不应计算在内
B 应计算在内
C 应按1/2计算在内
53、当采用可拆卸螺钉或螺栓紧固隔爆外壳时,这些螺钉或螺栓孔不应穿透外壳壁。

孔周围的金属厚度应()。

A 不小于5mm
B 不小于孔径的二分之一,且至少为5mm
C 不小于孔径的三分之一,且至少为3mm
54、当螺钉或螺栓没有垫圈而完全拧入孔内时,螺钉或螺栓尾部与螺孔的底部之间应留有()。

A 5mm空间
B 3mm空间
C 螺纹裕量
55、用导管引入的设备,应设置有螺纹啮合扣数至少为()的螺纹接头。

A 5扣
B 6扣
C 8扣
56、当矿用设备的非金属外壳或非金属部件直接用来支承裸露带电部件时,在额定电流大于16A,能在空气中产生电弧使绝缘材料承受电气应力的情况下,绝缘材料的相对泄痕指数(CTI)应()。

A 等于或大于200M
B 小于300M
C 等于或大于400M
57、如果电缆引入装置采用具有同样外径尺寸但内径尺寸不同的任何密封圈,则密封圈非压缩轴向长度:对于圆形电缆直径不大于20mm,非圆形电缆圆周长不大于60mm时,最小为()。

A 20mm
B 25mm
C 30mm
58、用填料密封的电缆引入装置,安装时填料密封最小轴向长度()。

A 不小于50mm
B 不小于40mm
C 为20mm
59、引入装置有螺纹接合面时,对于圆柱形螺纹,螺纹部分()。

A 至少有8mm长度并且至少6扣螺纹
B 至少有8mm长度并且至少5扣螺纹
C 至少有10mm长度并且至少6扣螺纹
60、660V的最小电气间隙为()。

A 8mm
B 10mm
C 12mm
61、1140V的最小电气间隙为()。

A 10mm
B 200mm
C 30mm
62、6000V的最小电气间隙为()。

A 50mm
B 60mm
C 70mm
63、127V的最小电气间隙为()。

A 4.3mm
B 3.2mm
C 2.5mm
64、荧光灯管与透明罩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A 3mm
B 4mm
C 5mm
65、60W白炽灯与透明罩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A 3mm
B 4mm
C 5mm
66、蓄电池箱中的绝缘隔板应放在适当位置以防止在任何部分产生的标称电压超过()。

A 40V B 50V C 60V
67、蓄电池箱中的绝缘隔板的高度至少为蓄电池高度的()。

A 1/2
B 2/3
C 3/4
68、相邻单体蓄电池电极之间的爬电距离以用电极和蓄电池箱之间的
爬电距离至少应为()。

当相邻单体蓄电池之间的正常工作电压超过24V时,每超过2V,爬电距离至少应增加1mm。

A 50mm
B 45mm
C 35mm
69、新蓄电池充足电后带电部件和蓄电池箱之间的绝缘电阻应至少为1MΩ,运行中的蓄电池的绝缘电阻每伏额定电压至少为()。

A 100Ω,最少为5000Ω
B 50Ω,最少为1000Ω
C ,10Ω,最少为10000Ω
70、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采用间距实现隔离时,接线端子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

注意接线端的布置和所采用的搂线方法,以防止导线发生位移时电路之间可能发生的碰线现象。

A 50mm B 60mm C 70mm
71、当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在同一个盖子下用端子间绝缘隔板进行隔离时,隔板应延伸到距外壳壁()以内处。

A 1.5mm
B 2mm
C 2.5mm
72、当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在同一个盖子下用端子间绝缘隔板进行隔离时,在隔板四周任一方向测量时,接线端之间最短距离不小于()。

A 50mm
B 60mm
C 70mm
73、当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在同一个盖子下用接地金属板进行隔离时,金属隔板应接地,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载流能力,一般厚度不小于()。

A 0.65mm
B 0.55mm
C 0.45mm
74、当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端子之间在同一个盖子下用端子间绝缘隔板进行隔离时,绝缘隔板应有足够的厚度和支撑能力,一般厚度不小于()。

A 0.8mm
B 0.9mm
C 10mm
75、电压(峰值)为10V时,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的裸露导体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等于或大于( )。

A 1.5mm
B 2mm
C 2.5mm
76、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连接外部导体的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

A 5mm
B 6mm
C 7mm
77、电压(峰值)为30V时,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的裸露导体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应等于或大于()。

A 1.5mm
B 2mm
C 2.5mm
78、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连接到端子的外部导体的裸露导体部件和接地金属或其它导体部件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应不小于()。

A 3mm
B 4mm
C 5mm
79、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的火花试验装置最小点燃能量为()。

A 525μJ
B 320μJ
C 160μJ
80、在 ib 等级电气设备中,本质安全电路的芯线的绝缘能承受()交流有效值电压试验。

A 1000V
B 1500V
C 2000V
81、本质安全电路和电气设备机架或可能接地部件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两倍本质安全电路电压或()交流有效值试验电压,两者取较大值。

A 500V
B 1000V
C 1500V
82、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交流有效值试验电压,但不小于1500V。

U指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的电压有效值之和。

A 3U+500V
B 2U+1000V
C 2U+500V
83、在各自独立的本质安全电路之间击穿可能引起危险情况时,则电路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但不小于500V。

U指所考虑的电路的电压有效值之和。

A 2U
B 2U+200V
C U+500V
84、二极管安全栅应具有至少一个以上接地连接件,或对于附加接地连接应备有绝缘导线,其横截面积不小于()mm2。

A 4
B 6
C 8
85、矿用电气设备应采用()爆炸性试验混合物。

A 5.0%~5.5% 甲烷-空气
B 7.0%~7.5% 甲烷-空气
C 8.0%~8.6% 甲烷-空气
86、煤尘爆炸的浓度一般为()g/m3。

A 45~2000
B 30~1500
C 500~2000
87、当煤尘浓度条件具备时,煤尘爆炸必须遇到()以上的较大
热源才能发生。

A 450℃
B 700℃
C 200℃
88、当空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时,才有可能发生爆炸。

A 5%~15%
B 3%~5%
C 15%以上
89、当瓦斯浓度条件具备时,瓦斯爆炸必须遇到()以上的较大热源或具有足够能量的火花才能发生。

A 450℃
B 650℃
C 200℃
90、当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时,瓦斯遇火也不发生爆炸。

A 20%
B 15%
C 12%
91、密封圈的邵尔氏硬度应为()。

A 20%~30%
B 30%~45%
C 45%~55%
92、闲置的压盘密封圈式进线装置,其封堵顺序为()。

A 密封圈、金属垫片、金属垫圈、压盘
B 金属垫片、密封圈、金属垫圈、压盘
C 密封圈、金属垫圈、金属垫片、压盘
93、当密封圈外径D不大于20mm时,安装密封圈的孔径D0与D的直径差应不大于()。

A 0.5mm B 1.0mm C 1.5mm
94、当密封圈外径D介于20mm<D≤60mm时,安装密封圈的孔径D0与D的直径差应不大于()。

A 1.0mm
B 1.5mm
C 2.0mm
95、采用钢管布线的进线装置,须在密封圈()加金属垫圈。

(设备是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