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服务技能综合实训-茶艺 第四模块 茶艺表演 第二十八专题 云南白族三道茶

合集下载

10茶艺(冲泡流程及茶艺表演详细)

10茶艺(冲泡流程及茶艺表演详细)

第四专题 温壶、洗杯
温壶基本手法 • 操作时,茶艺师端坐在茶桌一侧。基本操 作程序如下: • 开盖 • 注汤 • 加盖 • 温壶 • 倒水
第四专题 温壶、洗杯
温公道杯及滤网基本手法 • 操作时,茶艺师端坐在茶桌一侧。基本操 作程序如下:
用开壶盖法揭开杯盖(无盖者省略),将滤网 置放在公道杯内,注开水及其余动作同温壶手 法。
茶壶的认识
第二专题
茶壶的分类 以把划分 侧提壶 提梁壶 飞天壶 握把壶

提壶
以有无滤胆划分
以盖划分 压盖 嵌盖 截盖
以底划分
以形状划分 筋纹形 几何形 仿生形 书画形
捺底 钉足 加底
普通壶 滤壶
无把壶
飞 天 壶
握 把 壶
无把壶
压盖壶
嵌盖壶
截盖壶
捺底壶——壶底
钉足壶——壶底
加底壶
• • • • • • 基本礼仪 提壶 握杯 温壶、洗杯 温盖碗 茶叶量取与投放
第二模块——茶叶品质鉴别
目录
• • • •
• 绿茶 第一模块 • 红茶 第二模块 • 乌龙茶 第三模块 • 白茶 第四模块 • 黄茶 • 黑茶 • 花茶
第三模块——茶叶冲泡
• • • • • • •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白茶 黄茶 黑茶 花茶
第二专题
提壶操作规范
壶的类别 操作规范
提壶
侧提壶
1.净手并检查壶的规格和质量 2.大型侧提壶需要双手提 3.中性侧提壶的提拿应该单手操作 4.小型侧提壶在提壶时,应注意食指前伸呈弓形压住 壶盖的盖钮或其基部,然后单手提壶
飞天壶
握把壶 提梁壶 无把壶
右手大拇指按住盖钮,其余四指勾握住壶把提壶

茶艺表演及标准

茶艺表演及标准

茶艺表演评分标准一、茶艺礼仪表演15分(1)行姿1-2分温文尔雅,双手虎口相交叉,右手搭在左手上,提放于胸前,以站姿作为准备。

行如摆柳,行走时移动双腿,跨步脚印为一直线,上身不可扭动摇摆,保持平稳,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收,两眼前平视。

(2)站姿1-2分站姿:应该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眼平视,双肩放松。

双手虎口交叉(右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

(3)坐姿1-2分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上顶下颌微敛,鼻尖对肚脐。

切忌:两腿分开或翘二郎腿还不停抖动、双手搓动或交叉放于胸前,弯腰弓背、低头等。

(4)蹲姿1-2分交叉式或半蹲式。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向下蹲去;左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掌着地,大腿靠紧;右脚跟提起,前脚掌着地;左膝高于右膝,臀部向下,上身稍向前倾,左脚为支撑身体的主要支点。

(5)草礼1-2分(6)行礼1-2分(7)奉茶礼2-3分面对客人,并拢双脚,视线由对方脸上落至自己的脚前1.5米处(15度礼)或脚前1米处(30度礼)。

双手合起放在身体前面。

腰伸直、脚跟靠拢、双脚尖处微微分开,目视对方。

然后将伸直的腰背,由腰开始上身向前弯曲。

弯腰速度适中,之后抬头直腰,动作可慢慢做,这样令人感觉很舒服。

二、茶艺表演75分入场前解说词:峨眉山茶,源于自然。

涉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从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之独特灵性。

茶,可以洗去浮沉,过滤心情,广结善缘。

懂得品茶的人也是一个愿意让自己活得简洁的人。

禅是一种意境,品茶亦是修禅。

无论在喧嚣红尘,还是在寂静山林,都可成为修行道场。

从万象纷纭中走出,静似菩提,绽放如莲。

众生降落人间是为了尝尽诸苦,换来一味甘甜,如同品茶,是一苦二甜三回味。

繁华三千,但最后终归尘土,如同这禅茶,携去了浮华的粉黛装饰,回归了茶叶最本身淳朴而自然的滋味,沉静而安宁,时光若水,无言即大美,日子如莲,平凡即至雅。

1、茶艺师出场,入位——莲步净土3-6分动作:茶艺师,以莲步走向禅茶台。

四、少数民族茶艺专题

四、少数民族茶艺专题

四、少数民族茶艺专题1、布朗族的青竹茶、酸茶青竹茶:首先砍一节碗口粗、30厘米多长的鲜竹筒,一端削尖,插入地下,再向筒内加上泉水,当作煮茶器具。

然后找些干枝落叶,当作烧料点燃于竹筒四周。

当筒内水煮沸时,随即加上适当新鲜茶叶,继续煮沸,经3分钟左右,即可将煮好的茶汤倾入事先已削好的新竹罐内,便可饮用。

青竹茶将泉水的甘甜、青竹的清香、茶叶的浓醇融为一体,所以,喝起来别有风味,久久难忘。

酸茶:一般在高温高湿的5-6月间进行。

先将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幼嫩的鲜叶,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熟,再把煮熟的茶叶趁热装在土罐里,置于阴暗处10-15天,使其发霉。

再将发霉的茶叶装入竹筒内压紧,埋入土中。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酵,取出晒干即可。

2、白族的三道茶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

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

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

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三道茶”第一道为“苦茶”,制作时,先将水烧开,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

待罐烤热后,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转黄,茶香喷鼻,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

少顷,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

因此茶经烘烤、煮沸而成,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

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并在茶盅里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这样沏成的茶,香甜可口。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

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

“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现已成为白族民间婚庆、节日、待客的茶礼。

“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

白族三道茶---高级茶艺考试解说词

白族三道茶---高级茶艺考试解说词

【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主题:人生如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茶品:易武古树生茶茶具:电陶炉、烤茶罐、品茗杯、茶泽、水洗、茶席背景音乐:蝴蝶泉边场景:一张矮桌、麻布铺地、白族传统工艺品摆件、竹制茶席、土陶烤茶罐、小茶碗、烤茶炉、三道茶佐料(生姜沫,花生,桂皮,红糖,乳扇,蜂蜜,花椒)服饰:白族传统男装表演者:xxx xxx解说:xxx开场(背景音乐响起):早晨太阳升起后,一位白族姑娘款款而来,看到阳光正好,便要去采茶叶。

家中兄长也随她一起去,这是他们春茶季节最忙的时候,他们在茶树前,左采右摘,忙的不亦乐乎。

不一会儿,就收获满满,而后一起回家摊晾鲜叶。

趁着摊晾的功夫,他们开始做白族著名的“三道茶”......1、上场行礼我国饮茶历史悠久,不同地区、民族也都有自己传统的饮茶方式,这是当地文化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透过茶香,我们不仅能嗅到独具特色的文化气息,也能体会到丰富的人生哲理,云南大理的白族“三道茶”就是其中之一。

2、温杯洁具在美丽的苍山洱海下,居住着热情好客的白族人。

独居特色的“三道茶”是白族人古老的品茶艺术,起源于公元八世纪的南诏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喝三道茶,起初只是白族长辈对晚辈在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的一种祝愿。

现如今,三道茶现已成为白族民间男婚女嫁、节日庆典、接待宾客的茶礼,“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

3、赏茶、投茶、烤茶白族三道茶属于烤茶的一种,讲究先预热烤茶罐,而后将适量的茶叶放入烤茶罐中进行烘烤。

烘烤时,要不停的抖动烤茶罐,因此又称其为“百抖茶”。

抖动茶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茶叶受热均匀;二是防止茶叶因温度过高而烤糊。

烤茶时,要时刻关注茶叶的色泽和香味变化,等到茶叶烤黄,且发出焦香,烤茶完成。

4、分汤、注水、调茶将开水直接注入烤茶罐,即完成了第一道茶“苦茶”的制作,苦茶滋味清苦,茶香清郁,寓意着:万事开头难,总要先吃得苦中苦,才能享受甜上甜。

第二道茶,是甜茶。

将烤茶罐放回烤茶炉上,加入沸水,待茶汤煮沸,将茶汤冲入,放好调料的土碗里即可饮用。

2024版茶艺培训PPT讲课课件

2024版茶艺培训PPT讲课课件

01
包括泡茶、奉茶、品茗等环节
茶艺表演的内容
02
涵盖茶叶知识、泡茶技巧、茶文化等方面
茶艺表演的特点
03
注重礼仪、美感、和谐等要素
24
茶艺表演评价标准探讨
表演技巧
评估泡茶动作的熟练度、优雅度以及 连贯性
茶汤质量
评价茶汤的色泽、香气、滋味等方面 的表现
2024/1/27
文化内涵
考察表演者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表达深 度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33
茶艺礼仪与文化
介绍了茶叶的色、香、味、形四要素,以及 如何品评茶叶的优劣。
阐述了茶艺中的礼仪规范,以及茶文化的内 涵与传承。
2024/1/27
29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通过课程学习,我对茶叶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基本
的泡茶技巧,感觉非常实用。
学员B
茶艺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 种文化和生活方式。通过学习, 我更加懂得了如何欣赏茶汤之美, 以及如何与他人分享茶的乐趣。
观众互动
关注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效果
25
优秀茶艺表演案例欣赏
案例一
某茶艺师的精湛技艺展示
案例二
一场富有创意的茶艺表演解析
案例三
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茶艺表演范例
2024/1/27
26
学员互动环节:模拟表演评价
分组模拟表演
互动交流与反馈
学员分组进行茶艺表演,互相观摩学 习
鼓励学员发表意见,分享感受,提升 学习效果
交流分享
学员之间互相交流选购心得和体验感受。
2024/1/27
学员实践
学员根据所学知识,现场挑选自己喜欢的茶 叶品种。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配备。 2、泡茶用水的准备。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文士茶艺
服饰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服饰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服饰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服饰
禅茶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服饰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白族三道茶
服饰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服饰
满族宫廷茶艺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表演摆设实例
配合时空(空间小——淡 空间大——浓)
焚香需有香具 注意:花下不可焚香,焚香时香案要高于花台座。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一些茶艺表演摆设的欣赏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茶艺表演场(公共品茗)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公共品茗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公共品茗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公共品茗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玫瑰 尤加利叶 适合红茶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插花摆设
红梅花 适合 红茶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插花摆设
当归来 适合 红茶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插花摆设
丁香 姬百合
适合 普洱茶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插花摆设
雪球 适合普洱茶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插花摆设
梨花 小苍兰
适合 乌龙茶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茶艺操作知识及技能
第一节 茶艺操作场所的布置 第二节 茶艺操作台的摆设及有关准备 第三节 茶艺操作程序的分布与衔接 第四节 茶艺操作艺术及解说技巧
第五章茶艺表演知识及技能
第一节茶艺操作场所的布置
茶艺表演场所的构成要素 表演环境、园林、摆设、茶具组成。 (一)表演场所布置的步骤 1、根据表演环境的实际情况决定表演的规模。 2、根据表演的内容选择相关的装饰品(茶挂、 插花、摆设)、表演设备(随手泡、酒精炉 等)。 3、摆放后根据视觉效果进行调整。

饭店服务技能综合实训-茶艺 第四模块 茶艺表演 第二十一专题 杭州西湖龙井

饭店服务技能综合实训-茶艺 第四模块  茶艺表演 第二十一专题 杭州西湖龙井

• 冲泡龙井茶也讲究高冲水,将开水壶提高向杯中有节奏的 冲水,水壶三起三落意喻为向来宾点头行礼。 • 龙井茶吸收了水分逐渐舒展开来慢慢沉入杯底,如绿衣仙 女在舞蹈而后累了慢慢沉入杯底。 • 观音捧玉瓶即请茶艺师将泡好的绿茶奉给来宾,意在祝福 好人一生平安。 • 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尖尖的芽叶如枪,片片舒展开来 的叶片如旗,一叶一芽称为“旗枪”,轻轻晃动茶杯,茶 舞宛如春兰初绽,又似有生命的精灵在舞蹈。 • 品饮绿茶讲究一看二闻三品味,绿茶的香清幽淡雅,需要 用心去闻才能体会到她那春天般的气息和清纯质朴、难以 言传的生命之香。 • 细细品味龙井茶,有一股太和之气沁人心脾。 • 邀请来宾自斟自酌,通过动手实践,从茶事活动中感受修 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第四模块 茶艺表演
第二十一专题 杭州西湖龙井 第二十二专题 武夷正山小种 第二十三专题 武夷大红袍 第二十四专题 福建白毫银针 第二十五专题 湖南君山银针 第二十六专题 云南普洱茶 第二十七专题 福州茉莉花茶 第二十八专题 云南白族三道茶 第二十九专题 福建安溪铁观音 第三十专题 宫廷三清茶
第二十一专题
பைடு நூலகம்艺解说
• 西湖龙井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产自素有天堂美景的西 湖边龙井村而得名。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堪称“四绝”,闻名于世。首先将茶叶罐中的茶叶拨入到 茶荷中请来宾鉴赏龙井茶的外观。焚香除妄念通过焚点檀 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温馨的品茶氛围,达到驱除妄念心平气 和的目的。 • 茶是至清至洁的灵物,泡茶的器具要求冰清玉洁,一尘不 染。冰心去凡尘即将本来就洁净的玻璃杯再烫洗一遍,使 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龙井茶及其细嫩,若直接用开 水冲泡会造成熟汤失味,玉壶养太和将开水壶盖打开凉汤 至80℃左右再冲茶,这样茶汤才会色香味俱佳。 • 苏东坡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 清宫迎佳人即用茶匙把 茶荷中的龙井茶轻轻拨入洁净的玻璃杯中。 • 清代乾隆皇帝把好的绿茶比作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即向杯 中注入少量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四、少数民族茶艺专题

四、少数民族茶艺专题

四、少数民族茶艺专题1、布朗族的青竹茶、酸茶青竹茶:首先砍一节碗口粗、30厘米多长的鲜竹筒,一端削尖,插入地下,再向筒内加上泉水,当作煮茶器具。

然后找些干枝落叶,当作烧料点燃于竹筒四周。

当筒内水煮沸时,随即加上适当新鲜茶叶,继续煮沸,经3分钟左右,即可将煮好的茶汤倾入事先已削好的新竹罐内,便可饮用。

青竹茶将泉水的甘甜、青竹的清香、茶叶的浓醇融为一体,所以,喝起来别有风味,久久难忘。

酸茶:一般在高温高湿的5-6月间进行。

先将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幼嫩的鲜叶,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熟,再把煮熟的茶叶趁热装在土罐里,置于阴暗处10-15天,使其发霉。

再将发霉的茶叶装入竹筒内压紧,埋入土中。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酵,取出晒干即可。

2、白族的三道茶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

这是一种宾主抒发感情,祝愿美好,并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

喝三道茶,当初只是白族用来作为求学、学艺、经商、婚嫁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愿。

应用范围已日益扩大,成了白族人民喜庆迎宾时的饮茶习俗。

“三道茶”第一道为“苦茶”,制作时,先将水烧开,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

待罐烤热后,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并不停地转动砂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待罐内茶叶转黄,茶香喷鼻,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

少顷,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

因此茶经烘烤、煮沸而成,看上去色如琥珀,闻起来焦香扑鼻,喝下去滋味苦涩,通常只有半杯,一饮而尽。

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

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并在茶盅里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这样沏成的茶,香甜可口。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其煮茶方法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

这杯茶,喝起来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无穷。

“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现已成为白族民间婚庆、节日、待客的茶礼。

“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

民族茶艺表演编创与实践—以《大理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为例

民族茶艺表演编创与实践—以《大理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为例

民族茶艺表演编创与实践—以《大理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为例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以《大理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作品为研究对象,可以发现民族茶艺表演中各要素设计有其独特之处,包括茶具、茶席设计、插花、服饰、场景创境、背景音乐、茶艺解说词等。

结合少数民族生活中的茶俗以及相关的音乐、舞蹈、服饰、生活场景等要素进行设计,对该作品设计思路、创作背景、主题演绎、意境表达以及解说词等方面进行解析。

通过进行少数民族茶艺表演,既能起到推广茶叶及茶叶产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旨在培养地区高素质的茶艺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民族茶艺表演编创要素引言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在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各民族出现了不同的民族茶艺,比如藏族的酥油茶、纳西族的“龙虎斗”、白族“三道茶”、傣族“竹筒茶”等,这些饱含着民族文化的茶俗都是有其历史传承的。

其中《大理白族三道茶》就是云南大理地区民俗茶艺中的典型代表,它传承和延续着大理的白族文化。

如今,我们往往以茶艺表演来传播茶文化,这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同时也是经过升华具有艺术性的饮茶方式,整个茶艺表演,是一个综合的艺术展示,从茶叶选择、茶器配备、服装搭配、音乐制作、表演设计到表演者综合素质,无一不凝集着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歌颂。

笔者根据近年来多次参加了省级大赛及技能文化展演活动,在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的形式创作上进行实践探索,2019年编创了民族茶艺《大理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作品,并以此作品在省级茶艺比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展演中获得了优异成绩,现以此作品为例,分析其设计要素,对民族茶艺表演作品的编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行研究探索。

1、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的主题创作茶艺创作首先要确立主题,主题要有新意,定位要准确,特色要鲜明,具备个人风格。

民族茶艺《大理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作品的创作思路主要来源于大理白族文化,白族是一个古老、开放、自强不息而又乐观自信的优秀民族,也是一个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少数民族,早在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就在以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地区生息繁衍,在河畔湖滨的台地上创造了早期的水稻农耕文化,过着农根渔猎的文明定居生活。

饭店服务技能综合实训-茶艺 第四模块 茶艺表演 第二十六专题 云南普洱茶

饭店服务技能综合实训-茶艺  第四模块  茶艺表演 第二十六专题 云南普洱茶

课后习题与实践
1. 冲泡普洱茶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2. 冲泡普洱茶的水温和时间分别是多少? 3. 如何用紫砂壶冲泡普洱茶? 4. 结合云南地方习俗设计并实践普洱茶茶艺表演。
茶艺解说 • 普洱茶属于后发酵黑茶,是云南特有的名茶,在云南各地 少数民族中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普洱茶艺。现在由表演 者与您共同欣赏普洱茶艺。首先将所需的茶具准备就绪,盘上备用。 • 我们借助“孔雀开屏”来喻义向客人展示泡茶所用茶具: 陶壶、公道杯、陶碗、茶则、茶饼、普洱茶刀、随手泡等。 • “温壶”又称“温杯洁具“。用开水浇淋茶具,借以提高 泡茶器皿的温度。也可以用旺火温壶起到提高壶温的作用, 这样有助于茶香散发。 • 即用茶匙将茶叶放入紫砂壶中称普洱入宫。置茶量为紫砂 壶的1/3为宜,也可根据客人的爱好而定。 • 真火荡浊即将盛有茶叶的陶罐在火上烘烤直到壶中茶叶色 泽烤至出焦赤色。这样有利于茶香充分散发和茶汤滋味浓 醇。 • 游龙戏水即正式冲泡之前,先用开水淋壶杯一周,借以提 高壶杯温度(普洱茶所要求的冲泡温度比较高,以100℃的 沸水为宜),以免壶杯温度过低而影响茶汤的质量。
• “悬壶高冲”即要用新鲜洁净的山泉水来泡茶,提壶手法 采用悬壶高冲,将水缓缓注入紫砂壶中,壶口出现一层白 色泡沫,要用壶盖将其轻轻抹去,使茶汤清澈洁净。紧接 着用沸水浇淋壶盖。 • 凤凰行礼即将陶罐中的普洱茶汤以凤凰点头的姿势在火上 烘烤煎煮,使茶汤充分浸出,象征着向客人行礼致意。 • “玉液移壶”即把泡好的茶汤先倒入公道壶中。茶汤向茶 壶中倒时宜低斟,可避免茶香味过多地散发。取其精华均 分之意。俗语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分茶以七分为 满,留有三分茶情。将公道壶中的茶汤均匀地分到每个杯 中。茶汤快倒置七分满时,可放慢倒茶的速度,将茶汤慢 慢地点到每个品茗杯中,以使每杯茶汤浓淡一致。 • 将品茗杯中的茶放在茶托中,由泡茶者举杯齐眉,一一奉 给客人。静观汤色,您会发现普洱茶汤红浓透亮,茶汤表 面似有若无的盘旋着一层白色的雾气,我们称之为陈香雾。 只有上等年代的普洱茶,才具有如此神秘莫测的现象,并 且时间存放越久的茶沉香雾越明显。

饭店服务技能综合实训-茶艺 第四模块 茶艺表演 第三十专题 宫廷三清茶

饭店服务技能综合实训-茶艺  第四模块  茶艺表演 第三十专题 宫廷三清茶

课后习题与实践
1.三清茶茶艺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2.三清茶茶艺的环境设计有哪些内容? 3.如何用盖碗冲泡宫廷三清茶? 4.设计并实践操作宫廷茶艺表演。
• 宫女调好茶后,应由主管太监把皇帝专用的九龙杯放入托盘, 双手托过头顶,以跪姿将茶敬奉给“皇帝”。 • 当“皇帝”接过所奉的香茗之后,自己首先掀盖小啜一口, 然后宜喻宫女赐茶。乾隆在《三清茶联句》的序言中说“共 曰臣心似水,和沁脾诗句同真”,所以这道程序称为“赐茶 愿臣心似水”,希望满朝文武都心清如水,当个清官。 • 品饮三清茶主要目的不是祈求“五福齐享”、“福寿双全”, 而是重在从龙井的清醇,梅花的清韵,松子、佛手的清香中 去细细品悟一个“清”字,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注意保持清纯 的心性,培养自己清高的人格,努力做一个勤政爱民、清廉 自律的“清官”,或做一个清醒清白之士。 • 茶艺表演者向嘉宾敬茶行宫廷礼仪以表祝福和谢意。
第四模块 茶艺表演
第二十一专题 杭州西湖龙井 第二十二专题 武夷正山小种 第二十三专题 武夷大红袍 第二十四专题 福建白毫银针 第二十五专题 湖南君山银针 第二十六专题 云南普洱茶 第二十七专题 福州茉莉花茶 第二十八专题 云南白族三道茶 第二十九专题 福建安溪铁观音 第三十专题 宫廷三清茶
第三十专题——宫廷三ຫໍສະໝຸດ 茶三、表演流程• 备器:准备好冲泡三清茶使用的茶具、辅助用具及配料。 • 赏茶:用茶匙将茶叶罐中龙井茶轻轻拨入茶荷中供宾客 观赏。 • 洁具: 左手依次开盖将杯盖插入盖碗左侧与杯托间的 缝隙中,右手提开水壶依次向盖碗内注入1/3开水,盖 上杯盖,右手将盖碗端起,轻轻旋转3圈后杯盖掀开一 条缝隙,从盖碗与杯盖间的缝隙中将开水倒入水盂。 • 置茶:用茶匙将茶荷中龙井茶轻轻拨入玻璃杯中,每杯 3g茶叶。分别向盖碗投入梅花、松子仁等配料。 • 温润泡:用内旋法将玻璃提梁壶中开水沿盖碗内壁慢慢 注入盖碗1/3的容量。 • 冲泡:用高冲水的方法提壶高冲,使茶叶上下翻滚,开 水应注入七分满。 • 奉茶:双手持碗托,将茶奉给宾客,行宫廷礼仪邀请来 宾用茶。

2024年度茶艺培训完整版ppt课件标准版

2024年度茶艺培训完整版ppt课件标准版

分茶品饮
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分 别倒入品茗杯中,即 可品饮。
2024/3/24
16
金骏眉冲泡示范
取茶投茶
用茶匙从茶叶罐中取出适量金骏 眉茶叶,投入盖碗中。
注水冲泡
将开水壶提高,向盖碗中注入开 水,使茶叶在碗中翻滚。注意水 温要略低于正山小种。
刮沫淋盖
同正山小种冲泡示范中的刮沫淋 盖步骤。
温杯洁具
同正山小种冲泡示范中的温杯洁 具步骤。
选择适当的水温,控制茶叶用量,掌握冲泡时间,注重水质选择。
2024/3/24
20
铁观音冲泡示范
准备器具
茶壶、公道杯、品茗杯、茶叶罐、 茶荷、茶匙、水盂等。
温壶涤器
用沸水清洗茶具,提高茶具温度。
置茶
用茶匙将铁观音茶叶拨入茶壶中。
品饮
观汤色、闻香气、尝滋味,享受 铁观音的独特韵味。
2024/3/24
倒茶
与具有香气的鲜花拌和,通过一定的加工方法,促使茶叶吸附鲜花的芬
芳香气而成。
02
紧压茶
是以黑毛茶、老青茶、做庄茶及其它适合制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蒸、
压等典型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砖形或其它形状的茶叶。紧压茶的多数品
种比较粗老,干茶色泽黑褐,汤色澄黄或澄红。
03
体验
在茶艺培训中,学员可以亲手制作和品尝花茶和紧压茶。通过实践操作
2024/3/24
28
普洱生茶和熟茶对比品鉴
滋味
苦涩适中,回甘生津快而持久;
叶底
嫩绿、柔软、有弹性。
2024/3/24
29
普洱生茶和熟茶对比品鉴
外观
色泽红褐,条索肥壮;
香气
陈香浓郁,有枣香、樟香等; 2024/3/24

饭店服务技能综合实训--茶艺-第三专题共21页

饭店服务技能综合实训--茶艺-第三专题共21页

第一模块 基本操作
第一专题 第二专题 第三专题 第四专题 第五专题 第六专题
基本礼仪 提壶 握杯 温壶、洗杯 温盖碗 茶叶量取与投放
第三专题 握杯
学习目标 • 通过本专题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 1. 了解并认识各式茶杯。 • 2. 熟练掌握玻璃杯、公道杯、品茗杯握杯
的基本操作规范。
第三专题 握杯
第三专题 握杯
三、考核指南 ➢内容 • 茶杯的分类有哪几种? • 盖碗如何握杯? ➢方式
口试与实践操作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饭店服务技能综合实训--茶艺-第三专 题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3.左手指尖可托住杯底
无柄杯 握法
1.右手虎口分开,握住茶杯基部,女士需用左手指尖轻托杯底 2.右手握杯
有柄杯握法
1.右手食指、中指勾住杯柄,大拇指与食指相搭,女士用左手指尖轻托杯底 2.右手握杯
公道杯 拿法
1.右手食指、中指勾住杯把 2.右手拇指与食指相搭,按住杯把,无名指、小拇指自然弯曲 3.右手自然握空心拳,拿起公道杯
品茗杯 握法
操作规范
1.右手虎口分开,手指虚拢成握空心拳状,将闻香杯直握于拳心 2.左手斜搭于右手外侧上方闻香 3.也可双手掌心相对虚拢作合十状,将闻香杯捧在两手间闻香

饭店服务技能综合实训--茶艺-第五专题-文档资料

饭店服务技能综合实训--茶艺-第五专题-文档资料

第五专题 温盖碗
二、操作技能
匙、茶巾、 水盂、茶盘(或茶船)。
温盖碗基本手法 • 温盖碗一法 • 温盖碗二法
第五专题 温盖碗
温盖碗的基本要求
• 选择盖碗的质量、大小合乎标准。 • 温盖碗的操作手法应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 • 学习温盖碗时,需倒入热水来进行操作。
第五专题 温盖碗
温盖碗的操作规范
项目 盖碗温杯 一法 操作规范 1.右手掀盖,将盖搁在右侧茶托上 2.单手或双手提壶按逆时针回旋冲水入碗 3.双手手腕逆时针回旋,使水在碗中沿壁荡动 4双手配合,掀开杯盖一条缝隙使被内热水倒入茶盂,双手端起茶碗 ,将茶碗置回茶托上 1.斟水。盖碗的碗盖反置,近身侧略低且与碗内壁留有一个小缝隙。 提开水壶逆时针向盖内注开水,待开水顺小隙流入碗内约1/3容量后 右手提腕令开水壶断水,开水壶复位 2.翻盖。右手取茶针插入缝隙内;左手手背向外护在盖碗外侧,掌沿 轻靠碗沿;右手用茶针由内向外拨动碗盖,左手大拇指、食指与中 指随即将翻起的盖正盖在碗上 3.烫碗。右手虎口分开,大拇指与中指搭在内外两侧碗身中间部位, 食指屈伸抵住碗盖盖钮下凹处;右手端起盖碗,手腕回旋转动,双 手协调令盖碗内各部位充分接触热水后,放回茶盘 4.倒水。右手提盖钮将碗盖靠右侧斜盖,即在盖碗左侧留一小隙;依 前法端起盖碗平移于水盂上方,向左侧翻手腕,水即从盖碗左侧小 隙中流进水盂
盖碗温杯 二法
第五专题 温盖碗
三、考核指南 内容
• 盖碗的别名和组成。 • 盖碗经常用于冲泡什么茶?
方式
口试与实践操作
第一模块 基本操作
第一专题 第二专题 第三专题 第四专题 第五专题 第六专题 基本礼仪 提壶 握杯 温壶、洗杯 温盖碗 茶叶量取与投放
第五专题 温盖碗

云南新境茶艺培训学校第29期结业表演

云南新境茶艺培训学校第29期结业表演

2013年9月13日,云南新境茶艺培训学校第二十九期结业表演在昆明金实小区金庄路七号二楼举行。

本期十四位学员,除了五位学员来自昆明,其他学员均来自新彊、广东、甘肃兰、四川,及我省西双版纳等地。

唯一的帅哥叫王鹏,是班长,来自清海西宁。

结业考试表演现场,学员们或身着颇具古典美的旗袍或是各式民族服饰,认真地表演了高级茶艺,尽情展示所学,为自己的毕业典礼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此,祝愿学员们学业有成,大展宏图,祝他们的茶艺道路越走越宽。

云南新境茶艺培训学校每期结业都由国家级茶师考评员范迎春、周锦艳负责考评。

范迎春老师说:“茶艺表演是在茶艺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通过各种茶叶冲泡技艺的形象演示,科学地、生活化地、艺术地展示泡饮过程,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

茶艺表演的基本条件有许多,如服装、场地、音响、茶器具、茶、辅助器物、水等。


据悉,范迎春女士是云南新境茶艺培训学校拟定校长,资深茶艺专业人士,国家级茶艺师考评员、高级茶艺师培训讲师,其从事茶艺技能培训教学近七年,培训出全国各地初、中、高级茶艺师千余名,探索如何打造茶艺师形象气质美、神韵美;策划、编排各类茶道、民族茶艺、中外茶艺表演;2013年3月起在《云南法制报》“云茶产业.茶文化”栏目发表连载“品茗论道”茶艺教学篇,她不断完善和普及茶文化知识;也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性茶文化活动,参与过抗旱捐赠;目前范迎春女士亦担任着世纪茶城茶师培训基地校长职务。

图为新境茶艺培训学校举行结业表演
作者:青翠紫丁香普洱茶之家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责编:青翠紫丁香
普洱茶之家。

观云南省民族茶饮表演

观云南省民族茶饮表演

观云南省民族茶饮表演
咏白族三道茶①欧阳勋苦茶一苦茶中味,火活焙烤烹②。

铜壶茶盅小③,万千清苦情。

甜茶二道甜茶好,温馨传友情。

适时配佐料④,漫品觉风清。

回味茶三斟回味茶,茶出我中华。

视作吉祥物,茶人品饮夸⑤。

[注]:
①“三道茶”,系白族一种古老的品茶艺术,起源于公元八世纪南诏时期,传承至今已千余年历史。

所谓“三道茶”,是指主人依次向贵宾敬献苦茶、甜茶、回味茶三种。

通过品饮“三道茶”不同的性味,产生对人生之旅的浮想,陶情养性,寄寓人生哲理“一苦、二甜、三回味”。

②“火活”句:火活,即活火。

白族茶的焙烤技艺相当讲究,要求用“活火”焙烤。

③“铜壶”句:指品饮时所用铜壶、砂罐和茶盅要小,同时酌茶也要少。

④“适时”句:指的第二道甜茶以“下关沱茶、朵美红糖、邓川乳扇、漾濞核桃”为主料配制,其味香甜适口。

⑤“茶人”句:白族人把茶点、茶礼、茶艺贯穿始终。

溶入诗、歌、乐、舞,为主宾品茶烘托心灵感应、感情交流的艺术气氛。

因此,三道茶的品饮方式独具一格,众口皆夸。


信息来源:海峡茶学港。

云南白族非遗项目

云南白族非遗项目

云南白族非遗项目云南白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

白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拥有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其中许多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将着重介绍云南白族的几个著名非遗项目,展示白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一个非遗项目是白族三道茶。

在白族的传统饮食文化中,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白族的三道茶是指三种不同的茶叶混合而成的茶,分别是苦草茶、甜草茶和五色茶。

苦草茶是由野生苦草研磨而成,有苦中带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甜草茶则是由野生甜草研磨而成,味道香甜,能够提神醒脑;五色茶是由不同颜色的野生鲜花研磨而成,色彩斑斓,能够美容养颜。

白族人民喜欢将三道茶当作日常饮品,不仅具有饮用的功能,更是一种展示白族文化的方式。

第二个非遗项目是白族竹编。

白族竹编技艺精湛,历史悠久,被誉为“活字白族的文化”。

白族竹编以竹子为原材料,通过剪、削、扎、编等工艺,制作出各种精美纤巧的器物和工艺品。

竹篮、竹帽、竹制花瓶等都是白族竹编的代表作品。

白族竹编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白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热爱的体现。

第三个非遗项目是白族绣花。

白族绣花技艺源于唐代,经过千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白族绣花以红色丝线为主,以白色绸缎为底,采用刺绣的方式,绣出各种各样的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

白族绣花精细而细腻,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白族绣花不仅用于装饰,还用于制作衣物、鞋帽等,是白族人民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个非遗项目是白族木雕。

白族木雕技艺独特,精湛绝伦。

白族木雕作品以木材为原材料,经过精雕细琢而成。

白族木雕作品形态各异,有动物、植物、人物等各种图案。

白族木雕注重形象的逼真和细节的处理,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

白族木雕作品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是白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物品。

云南白族非遗项目丰富多样,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示了白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事先装备好的茶碗里放有红糖,花生,核桃仁,再 将煮好的清苦茶倒入茶碗中至七分满,称为甜茶。 • 茶艺师双手端茶碗邀请客人品饮甜茶,这道茶香甜 爽口,浓淡适中。品饮时要搅匀,边引进边嚼,味 甜而不腻,寓意生活有滋有味,苦尽甘来。 • 先将一满匙蜂蜜和3—5粒花椒放人碗中,再注入清 苦茶斟茶至茶碗七分满,搅拌均匀,使五味均衡。 • 茶艺师双手端茶碗邀请客人品饮回味茶,这道茶甘、 苦、麻、酸、甜五味俱全,百感交集,回味无穷, 它寓意要时刻牢记“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 • 在品饮了白族三道茶后,预示着大家先苦后甜,未 来的生活幸福美满,吉祥如意。茶艺表演者向宾客 敬茶以表谢意,向来宾抛送“糖果锦囊”以少数民 族的热情祝福来宾生活幸福,事业顺利。
三、表演流程
• 备器:准备好冲泡云南白族三道茶使用的茶具、辅助用 具和调饮三道茶的所需配料。 • 赏茶:用茶匙将茶叶罐中云南白族三道茶所用茶叶轻轻 拨入茶荷中供宾客观赏。 • 洁具:用开水将陶罐、茶碗一一烫洗一遍后将水倒入水 盂。 • 置茶:先加热陶罐再用茶匙将茶荷中茶叶轻轻拨入陶罐 内烘烤,一般投放 8g茶叶。 • 温润泡:待茶叶烤至焦黄散发香味时,冲入少量开水。 • 冲泡:待罐中发出噼啪响声时再用高冲水的方法提壶高 冲水,使茶叶上下翻滚,稍煮片刻再往茶杯中斟茶。 • 奉茶:双手持茶托,将茶碗奉给宾客并行点头礼,右手 向外翻做“请”的手势并邀请来宾品头道茶。调入配料 后的第二道第三道茶用同样的方法奉茶。
学习目标 通过本专题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 了解白族三道茶茶基本知识。 2. 掌握云南白族三道茶冲泡基本流程和一般技法。 3. 熟练掌握紫砂茶罐调饮冲泡云南白族三道茶的 基本方法。 4. 具备中高级茶艺师茶艺服务、茶席设计及茶艺 表演能力。
第二十八专题——云南白族三道茶
一、基础知识
云南白族三道茶是我国云南白族特有的调饮待客茶。 在美丽的苍山洱海下,散居着勤劳勇敢、热情好客 的白族人。在白族人家,无论是逢年过节、生辰寿 诞、男婚女嫁,还是有贵客临门,主人都会以“一 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来款待来宾。白族的三道 茶是民俗茶艺中的奇葩,它文化内涵厚重、寓意深 远,在品饮了白族三道茶后,预示着大家先苦后甜, 未来的生活幸福美满,吉祥如意。
二、表演技能
准备工作 • 茶叶质量检查(赏茶) • 备器
• 环境与音乐设计:云南白族三道茶茶艺环境要求营造自然、 亲切的品茶氛围,茶室内环境设计应遵循自然纯朴、云南少 数民族风情为主题,通过云南少数民族歌舞、茶艺插花(如 凤尾竹)、播放云南地区独特的葫芦丝音乐(如《蝴蝶泉边》 或《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以云南大理风光为背景画,茶 艺师身着云南白族传统民族服装、头饰,展示我国少数民族 人们热爱自然和生活,热情好客的饮茶习俗。 • 煮水侯汤:山泉水烧沸凉温至85℃。 • 温杯洁具:冲泡前应先用热水烫洗茶杯,有利于提高壶温和 散发茶叶香气。操作方法同普洱茶冲泡。 • 所需物品:云南绿茶10克、茶叶罐、竹制(木质)茶盘、陶 罐、茶巾、茶匙、白瓷茶碗、红糖,花生,瓜子,核桃,蜂 蜜,花椒,调味碟,汤匙,风炉,随手泡、托盘 。 • 基本手法:双手提握于陶罐柄处轻轻转动陶罐使其均匀受热 。 • 基本要求:用85℃水温冲泡三道茶;投茶量约8g,茶水比为1: 30 ;冲泡时间应在5分钟内饮用;每碗茶调制配料不同,奉 茶三次;斟茶至七分满。
第四模块 茶艺表演
第二十一专题 杭州西湖龙井 第二十二专题 武夷正山小种 第二十三专题 武夷大红袍 第二十四专题 福建白毫银针 第二十五专题 湖南君山银针 第二十六专题 云南普洱茶 第二十七专题 福州茉莉花茶 第二十八专题 云南白族三道茶 第二十九专题 福建安溪铁观音 第三十专题 宫廷三清茶
第二十八专题——云南白族三道茶
课后习题与实践
1.云南白族三道茶茶艺的准备工作主要 Nhomakorabea括哪几 个方面? 2.云南白族三道茶茶艺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3.如何用陶罐冲泡云南白族三道茶?
茶艺解说
• 白族的三道茶是民俗茶艺中的奇葩,它文化内涵厚重、寓 意深远,是白族传统待客的习俗,表达对宾客最真挚的祝 福。首先将泡三道茶干净的茶具器皿准备好,伴着优美动 听的云南葫芦丝音乐声两位白族茶艺师向您走来向您行礼 致敬,真诚欢迎您的到来,并向来宾介绍今天冲泡白族三 道茶使用的茶叶和茶具。 • 烹制苦茶时先把专用的小土陶罐放在文火上烤热,然后放 入茶叶再慢慢地烤到焦黄发香,再冲入开水略煮一会清香 四溢的“清苦茶”就煮好了。请客人品“苦茶”很有讲究, 品苦茶用的茶杯很小,称为牛眼睛盅。斟茶只能斟到小半 杯,谓之“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当茶艺师用双手把苦 茶敬献绐客人时,客人也必须双手接茶,并一饮而尽。头 道茶经过烘烤、煎煮,茶汤色如琥珀,香气浓郁,但入口 却很苦,这寓意了人生道路必有艰难曲折:要想立业,必 先吃苦。不要怕苦,要一饮而尽,您会觉得香气浓郁,苦 有所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