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合集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言稿范例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言稿范例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言稿范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今天的会议。

我今天在这里发言的题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言稿范例”。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提出者中国的重要理念,已经成为全球讨论的热点话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的是世界各国和人民命运的共同性和紧密联系,主张全球合作、共建。

在我看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全球性创新和发展的合作。

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各国之间的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只有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共同面对挑战,才能推动全球科技进步,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我们需要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建立开放的科技交流平台,促进全球科技人员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全球事务的合作与治理。

全球事务的发展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我们需要秉持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加强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只有维护多边主义体系,才能解决全球性问题,确保各国利益平衡,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人权保护。

此外,我们应该加强全球环境治理的合作。

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

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影响着全球经济和人类福祉。

为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需要共同制定环境保护的国际标准和政策,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跨国界开展环境合作,共享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实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地球家园。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文化交流与对话。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我们需要保护和传承各国的文化遗产,加强文化交流与对话,增进相互了解与尊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加强人文交流,增进友谊与合作,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关乎全球未来和人类未来的伟大理念。

在当前世界面临各种全球性问题和挑战的时刻,我们更需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共同发展(发言稿)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共同发展(发言稿)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共同发展(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在这个重要的场合发表演讲,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在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促进各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共同进步的重要手段。

通过国际合作,国家可以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实现互惠互利,从而推动共同发展。

对于我们每个国家来说,加强国际合作既是应对挑战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有助于解决全球性问题。

全球化进程中,各国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跨国性的,例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粮食安全等。

这些问题超出了单个国家的能力范围,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形成全球联动,共同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其次,国际合作可以促进资源共享和经济繁荣。

各国具有不同的资源和优势,在合作中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势的互享。

例如,发达国家可以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可以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市场需求。

通过开展贸易合作和投资合作,各国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促进经济的繁荣。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

科技创新是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各国可以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加快创新步伐。

同时,文化交流也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

通过交流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多元文化的繁荣发展。

最后,我想强调国际合作需要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各国应该遵守国际法和相关国际准则,尊重各国主权和独立,推动国际秩序的建设。

同时,多边机制也是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各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共同制定规则和推动改革,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多样化。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加强国际合作是实现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经济繁荣,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务实的态度,加强与各国的交流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世界。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申论热点:以一带一路共筑梦想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申论热点:以一带一路共筑梦想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申论热点:以一带一路共筑梦想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以下是国考的面试热点。

|热点背景*“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之路,也是人文之路,沿线国家文化、教育、科技、旅游、考古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近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亚投行、丝路基金推动金融合作,多条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充满诚意的邀请函,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回应和关注。

大批中国企业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兴业,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就业,除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更高的收入,“一带一路”建设正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医疗合作让人们不再受疾病的侵袭,教育交流点燃了许多贫穷孩子的希望之光……|综合分析*“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

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

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国家之间携手共进的演讲稿

国家之间携手共进的演讲稿

国家之间携手共进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国家之间携手共进的重要话题。

作为一个国家的文档创作者,我深知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对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代,国家之间需要更加紧密地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首先,国家之间携手共进意味着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发展道路,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差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彼此。

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国家之间的合作才能够持久稳定地发展。

其次,国家之间携手共进需要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在国际事务中,各个国家应该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而是要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只有通过合作,各国才能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再次,国家之间携手共进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利益交融在一起,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只有通过加强合作和协调,才能够有效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

最后,国家之间携手共进需要建立多边合作机制。

世界上各种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参与解决,需要建立多边合作机制,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来推动各国合作。

只有通过多边合作,才能够实现全球治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之间携手共进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

唯有通过合作,各国才能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震撼世界的中国经济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震撼世界的中国经济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震撼世界的中国经济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重庆对外经贸学院第一章测试1.1949年中国仅有铁路2.2万公里,而且()以上均由外国经营或受外资控制。

答案:90%2.我国当代经济学家()先生于1957年写成《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在我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答案:顾准3.党的()改革目标确定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答案:十二届三中全会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的途径()。

答案: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没收大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改造中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5.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答案:对6.毛泽东开辟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道路;邓小平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指出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答案:十三大2.党的十五大对私营经济的认识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明确了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对3.中国一重的案例说明国有经济创新的作用可以完全可以由民营经济来替代。

()答案:错4.公有制经济包括()答案: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集体经济;国有经济5.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是()答案:私营经济第三章测试1.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面向市场.以()为目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的具体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答案:盈利2.企业经营权不受()直接约束。

答案:所有权3.凡在我国批准登记设立外商投资公司是()答案:外商独资公司;跨国公司;本国公司4.非股东、非政府机构的社会人士可以监督上市公司()答案:对5.“大而全,小而全”对我国企业而言,是一种褒义的赞誉,说明企业较好地承担了社会责任()答案:错第四章测试1.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开始于()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2.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是在()提出的。

【时事政治】2013年10月3日

【时事政治】2013年10月3日

军转干考试【军转时政】2013年10月3日时事政治汇总
国际国内时事新闻是参加军转干考试的考生必须了解的知识点,军转网每日更新汇总的时事政治为军转干考生朋友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时事资料,同时也为时事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了解中外时事的平台。

一、国内部分: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对印尼和东盟睦邻友好政策,提出加强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受台风“蝴蝶”影响,琼、粤两省渔民在西沙海域遇险或被困,军地立即联合开展大规模搜救。

3日上午9时许,经过15个小时的航行,海军991舰搭载268名遇险渔民,抵达三亚某军港码头。

截至发稿时,仍有58名渔民处于失踪状态。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0月3日发布报告,2013年9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4%,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

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近期陕西多地出现胡蜂蜇人事件,累计蜇伤人数为1640人,现住院治疗206人,死亡42人。

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紧急部署医疗救治和防范宣传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二、国际部分: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10月3日发生在意大利兰佩杜萨岛的偷渡船失事事件已造成至少130名非洲移民死亡。

美国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停摆”3日,使得美国宇航局(NASA)成为受冲击最大的政府机构,18134名雇员中有97%停薪休假,只留3%重要员工在岗。

正在太阳系边界飞行的太空探测器“旅行者2号”通过推特账户留言:“再见,人类。

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更多时事政治请关注:军转论坛。

同心共筑中国梦两分钟演讲稿

同心共筑中国梦两分钟演讲稿

同心共筑中国梦两分钟演讲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讲话稿、发言稿、致辞稿、主持稿、合同协议、条据书信、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peech drafts, speech drafts, speech drafts, host drafts, contract agreements, letter letter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同心共筑中国梦两分钟演讲稿中国梦其实说大很大说小又很小,他大到是祖国的复兴,民族的昌盛,我们正在这条道路上勇往直前;小到就是人民安居乐业,家庭和睦团结,这也是我们一直继承与发扬的。

李强在第18届东亚峰会上的讲话(2023年9月7日,雅加达)

李强在第18届东亚峰会上的讲话(2023年9月7日,雅加达)

在第18届东亚峰会上的讲话(2023年9月7日,雅加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尊敬的佐科总统,各位同事: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椰城”。

感谢佐科总统和印尼政府为本次会议所作的周到安排。

当今世界日益纷繁复杂,更好地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既要有全球视野,又要有历史眼光,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看趋势。

对东亚而言,无论纵览国际风云变幻,还是回顾自身发展历程,都能深刻感悟到一个事实,就是和平与发展弥足珍贵,始终是各国人民最为长久的期盼和根本利益所在。

近几十年来,东亚正是从战乱纷争中吸取了惨痛教训,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把握住时代机遇,坚定走上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正道坦途,才改变了地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成为了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过去一路走来,我们深知发展之不易、开放之必要、和平之珍贵,也切身体会到团结则兴、分裂则衰的道理。

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东亚有一百个理由坚守合作与融合,而没有一个理由走向分裂和对抗。

东亚峰会成立18年来,立足东亚、联通亚太、聚焦合作,为增进各方相互理解、保障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峰会应继续坚持自身定位,为实现地区长期稳定和持久繁荣发挥更大作用。

中方愿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更好发挥促进发展作用,激发区域增长活力。

今年东盟以“东盟举足轻重:打造经济增长中心”为主题,高度契合当前形势和地区国家需要。

我们要把促进增长放在更优先位置,把更多智慧和力量用在谋合作促发展上。

要坚持经济全球化,持续推动建设亚太自贸区,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要以落实东亚峰会新一期行动计划为契机,加强能源、粮食、气候变化、电动汽车、减贫、海洋经济等各领域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增长。

二是更好发挥战略对话作用,增进各方相知互信。

东亚峰会是“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我们应当秉持相互尊重、友好坦诚态度,就国际地区大势、热点难点问题等建设性交换意见,增进对彼此了解和理解,寻求最大公约数。

东盟交流演讲稿

东盟交流演讲稿

东盟交流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有关东盟交流的一些想法和见解。

东盟作为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区域合作组织之一,其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成绩斐然。

在这段时间里,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为地区和平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东盟国家之间的政治交流。

政治交流是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高层会议、外交部长会议等形式,东盟国家就地区和国际事务进行了积极的磋商和合作。

这种政治交流不仅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也为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其次,经济合作是东盟合作的核心内容。

东盟十国在经济合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区域内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自由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

同时,东盟国家之间的投资合作、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为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另外,文化交流也是东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盟国家因地理、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差异,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通过文化交流,东盟国家之间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了地区和谐与稳定。

同时,东盟国家也加强了在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为促进地区人文交流和共同繁荣作出了不懈努力。

总的来说,东盟交流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东盟合作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地区内部矛盾、外部干扰等,这些都需要东盟国家共同努力,加强协商与合作,共同应对。

最后,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能够共同努力,推动东盟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中国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英语演讲稿

《中国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英语演讲稿

China’s role in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 It is my honor to be here to present my speech about China’s role in building a comm 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What is th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Why do we need to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On the one han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links between countries are deepening day by day. On the other hand, China 's international status has improved,and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a key choice for China to deal with the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a century.So what efforts has China made to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Fir stly, China has proposed “the Belt and Road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promote a new typ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is provides a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has taken a key step in reality. Secondly, China has expanded investment and actively engaged in trade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More importantly, China has also actively engaged in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other countries to promote cultural diversity.Such efforts by China will not only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policies by Governments to effectively address global challenges.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provide a mor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ace, prosperity and security for mankind, thus ensuring a peaceful and safe living environment.No man is an island, and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the best answer to today's challenges.. That is all.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建设命运共同体发言材料

建设命运共同体发言材料

建设命运共同体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建设命运共同体。

在此,我要强调的是,建设命运共同体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前行的过程。

我希望通过我的发言,能够激发大家对这一话题的思考,共同为我们的未来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蓝图。

我想谈谈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命运共同体强调的是全球一体化、人类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理念。

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恐怖主义等,已经影响到每一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命运共同体成为了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我国一直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不懈努力。

那么,如何建设命运共同体呢?我们要树立共同发展的理念。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之间的利益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因此,我们要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追求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在这方面,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贸易投资、深化人文交流等方式,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我们要加强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挑战。

面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们要推动文化交流与互鉴。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我们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交流与互鉴,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在这方面,我国举办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年等,都为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要关注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人民是命运共同体的主体,只有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

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演讲稿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演讲稿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向大家发出一种呼吁——那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不仅是中国的理念,也是世界的共同期待。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各种挑战,共同谋求人类的美好未来。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无论是气候变化、贫富分化、恐怖主义,还是疾病传播,都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我们不能再把问题推给别人,而是要携起手来,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其次,我们要坚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共同的利益。

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紧密,各国的利益已经紧密相连。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享其利。

只有通过合作共赢,才能够实现各国共同繁荣,实现人类的共同福祉。

最后,我们要努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增进各国之间
的互信和合作。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不同文
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实现多元文明共存共荣。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心手相连,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

让我们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演讲稿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演讲稿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重要的话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所必须迎接的命题。

在这个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的命运早已紧密相连,我们的利益早已交织在一起。

无论是气候变化、传染病疫情、贫富分化还是地缘政治冲突,都在提醒我们,我们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这些挑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树立全人类意识,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保守的利己主义。

我们需要摒弃“我行我素”的思维,转而追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相通、命运与共。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推崇多元文化,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传统和习俗。

我们需要摒弃偏见和歧视,去包容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信仰。

因为只有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我们才能找到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利益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无论是气候变化、传染病疫情还是贫富分化,都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努力。

我们需要摒弃“各打各的小算盘”,转而追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最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

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从自身做起,还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都能为这个伟大的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稿

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稿

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稿。

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要理念。

这个理念的核心是强调人类命运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

在当前世界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和挑战的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了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加强合作、增进共同利益,我们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共同实现稳定和繁荣。

首先,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

作为全球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中国坚定不移地支持世界各国的发展权利,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展开合作。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强权政治和零和游戏的思维方式,从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的角度出发,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其次,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本着共同责任的原则。

在面临气候变化、地区冲突、贫困等全球性问题时,各国都需要共同承担应对责任。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主动承担起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的责任。

我们积极参与多边机构和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我们也呼吁其他国家加大投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再次,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本着开放包容的原则。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各国应该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携手面对全球性问题,共同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经济格局。

我们不能固守各自小圈子,更不能搞封闭排他的做法。

只有通过开放的态度,共同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才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最后,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本着和平发展的原则。

和平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追求,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只有通过和平、合作的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倡导对话解决争端,反对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我们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解决各种负面因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各国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稿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稿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主办方给予我这个机会,来分享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些看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目标。

今天,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共同发展。

一、共同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共同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实现全球范围内财富和资源的公平分配,让每个国家和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世界上的问题很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都是共同发展不够引起的。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全球资源的平衡配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共同迈进发达的未来。

二、文化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文化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

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共存。

我们应该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各种优秀的文化传统,提倡多元文化的发展,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和交流。

只有尊重多元文化,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变得更加多彩。

三、环境保护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环境保护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共享同一个环境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负责任行为,地球的环境正遭受严重破坏。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保护地球的蓝天绿水,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措施。

只有保护好地球的家园,我们才能共同享受健康的环境。

四、和平与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保障和平与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保障。

世界上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通过对话、合作解决问题。

我们不仅要消除战争,更要消除恐怖主义、贫困、疾病等问题的威胁。

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言稿

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言稿

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言稿各位尊敬的领导、各国代表、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很高兴能够代表人类共铸命运共同体,向在联合国大会这个重要的舞台上发表演讲。

在这里我首先要向联合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祝贺,祝愿联合国大会圆满成功,共同开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作为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共同居民,我们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和困难。

气候变化、贫困、饥饿、战争和疾病等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焦点。

在这个紧要关头,我们不能再自顾自、各顾各的过日子,必须共同努力,共铸人类命运共同体。

首先,我们要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给人类、动植物和整个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我们必须共同承担责任,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排放温室气体,保护生态环境,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继续努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为世界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我们要共同努力消除贫困和饥饿。

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和饥饿人口,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必须共同努力,采取具体措施,实现贫困的根本性消除。

中国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通过精确的识别和帮助贫困人口,使他们早日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

希望全世界各国能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共同解决全球贫困和饥饿问题。

再次,我们要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

世界上的战争和冲突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必须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各种矛盾和分歧,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倡导国际关系中的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致力于维护全球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希望全世界各国能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构建和平安全的世界。

最后,我们要共同努力加强全球合作与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人类需要更多的团结与合作。

中国愿与各国开展更广泛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谋全球发展。

希望全世界各国能够秉持共赢的精神,加强互利合作,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建设命运共同体发言材料

建设命运共同体发言材料

建设命运共同体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我的演讲,我想在这里谈一谈我们共同的命运和建设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首先,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不论是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还是环境问题,都超越了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立解决能力。

如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共同的,例如气候变化、贫困问题、恐怖主义等。

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安全,也会对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而不能独善其身。

其次,建设命运共同体是正确的选择。

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合作和共享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设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共同繁荣。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够实现持久稳定的发展,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

另外,建设命运共同体需要多边机制的支持。

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问题此起彼伏,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挑战不断涌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发展和巩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只有通过多边合作,才能够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最后,建设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到建设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来。

发达国家应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通过良好的治理、改善民生,为全球治理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相信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充满和谐与繁荣的世界。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思考,如何为共同的命运作出贡献。

只有我们团结一心,携手合作,才能够建设出更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言稿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言稿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言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一种国际合作理念,旨在推动全球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现人类命运的共同体。

这一理念突出了人类命运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强调国际社会应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是尊重和平与发展的普遍价值,倡导国家间的平等和互利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类共同面临着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

在国际事务中,各国应以平等互利的原则为基础,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反对使用武力或实施单边制裁。

同时,各国应加强多边机制的作用,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加强文化交流与互鉴。

文化是各国人民交往与合作的纽带,是不同国家间增进友谊、增强相互了解的桥梁。

各国应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推动文化交流与互鉴,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推动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繁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加强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是各国共同管理全球事务、维护全球公共利益的重要机制。

各国应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使其更加公正、民主、有效。

同时,各国还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加强经济合作与发展。

各国应推动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降低贸易壁垒,消除贫困与不平等,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各国还应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科技进步,为人类共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与动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始终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交流发言材料

人类命运共同体交流发言材料

人类命运共同体交流发言材料
尊敬的主持人,亲爱的观众们,
我很荣幸能在此向大家发言,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主题。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全球人类共同存在,共同发展,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和机遇的现实。

这种共同体意味着我们无论国籍、种族、宗教信仰或文化背景如何,我们都是属于一个大家庭的成员。

我们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的行动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然而,要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不容易。

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贫困、疾病传播、战争和冲突等。

这些问题不仅仅影响着特定的国家或地区,而是全球范围内的共同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这些挑战。

交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增进了解和相互信任,促进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

我们可以分享经验和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共同方法。

交流还可以促进民间友谊和人际联系,打破隔阂和误解,增加和谐与理解。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

例如,通过国际会议、学术交流、人文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我们可以分享国家的最佳实践和创新,促进全球的共同进步。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现代科
技,如社交媒体和互联网,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实时的交流和互动。

最后,我希望我们都能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对共同体的发展和繁荣负有责任。

让我们摒弃偏见和局限,用开放的心态去交流,用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共同努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

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2013年10月3日,雅加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尊敬的印尼国会马祖基议长及各位副议长,尊敬的印尼人协西达尔托主席及各位副主席,尊敬的印尼地方代表理事会伊尔曼主席及各位副主席,各位议员朋友,各位部长先生,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阿巴嘎坝!大家好!今天,有机会来到印度尼西亚国会,同各位朋友见面,感到十分高兴。

我是应苏西洛总统的邀请,对素有“千岛之国”美称的印度尼西亚进行访问。

这是我这次东南亚之行的第一站,是传承友好关系之旅,也是规划合作之旅。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在座各位朋友,向兄弟的印度尼西亚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20年前,我曾访问过贵国,亲身体验了印度尼西亚发展情况以及丰富多彩的自然和文化。

20年弹指一挥间,但那时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依然历历在目。

再次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两国关系的旺盛活力,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近年来,在苏西洛总统领导下,印度尼西亚人民团结一心、奋发努力,开创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力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我衷心祝愿印度尼西亚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交往的过程中,两国人民共同谱写了一曲曲交流交融的华彩乐章。

正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印度尼西亚民歌《美丽的梭罗河》所描述的那样:“你的源泉来自梭罗,万重山送你一路前往,滚滚的波涛流向远方,一直流入海洋”。

中国和印尼关系发展,如同美丽的梭罗河一样,越过重重山峦奔流向海,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

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汉代,两国人民就克服大海的阻隔,打开了往来的大门。

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每次都到访印尼群岛,足迹遍及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地,留下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许多都传诵至今。

几百年来,遥远浩瀚的大海没有成为两国人民交往的阻碍,反而成为连接两国人民的友好纽带。

满载着两国商品和旅客的船队往来其间,互通有无,传递情谊。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对来自爪哇的奇珍异宝有着形象描述,而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则陈列了大量中国古代瓷器,这是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动例证,是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实诠释。

在上世纪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两国人民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印度尼西亚是最早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

1955年,中国和印尼两国同其他亚非国家携手合作,在万隆会议上共同倡导了以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为核心的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至今仍是国与国相处的重要准则,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国和印尼两国1990年实现复交、2005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由此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这次访问期间,我同苏西洛总统共同宣布将中国和印尼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的是让两国关系继往开来、全面深入发展。

现在,我们两国互信不断加深,双边关系政治基础更加牢固。

两国务实合作领域更加广泛,既有经贸、金融、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制造业等传统领域,还拓展到航天、海上等新兴领域,可谓“上天”、“入海”,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国和印尼共同建设的泗水-马都拉大桥,是目前东南亚最长的跨海大桥,即将合作完成的加蒂格迪大坝灌溉面积达9万公顷,将给当地民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中国和印尼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不断加强,两国关系越来越具有地区和全球影响,对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更加公正合理具有积极意义。

这些都堪称新时期中国和印尼友好关系的重要标志。

印度尼西亚人民常讲:“金钱易得,朋友难求。

”我们两国人民的真挚情谊,就是这种千金难求的宝贵财富。

2004年12月26日,平静的印度洋骤然发生9级强震,并引发了大规模海啸,印度尼西亚亚齐省遭受重大生命财产损失,世界为之震惊。

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当天就宣布向包括印尼在内的受灾国提供援助,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救援行动。

在中国,从工厂到机场,救援物资一路绿灯,一架架飞机满载着中国人民的爱心飞往亚齐等灾区。

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抵达亚齐的国际救援队,他们在短短13天里救治了1万多名受灾群众。

当地群众见到他们,不少人学会了用汉语说:“中国,北京,我爱你。

”中国民众也自发以各种方式对印尼灾区人民表达慰问、提供捐助。

杭州市有一位老人,自身家境并不富裕,老伴患病长期住院,他本人也刚做完手术,但为了让印尼灾区孩子继续读书,他捐出了辛苦积攒下来的1000元人民币。

钱虽不多,但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印尼人民的一片深情厚谊。

同样,在中国人民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时,印尼人民也向中国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急需救援。

印尼第一时间向中国人民伸出了援手,派出医疗队赶赴灾区。

印尼医疗队抵达灾区后,不顾灾后余震的危险,夜以继日工作,诊治了260名灾民,为844名居民和120名学生提供了义诊。

印尼医疗队队员在回国前把身上所有钱物全部捐给了灾区。

印尼人民也自发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有的专程来到中国驻印尼大使馆,表达他们的祈愿和祝福。

印尼民众的举动让中国人民深受感动。

这样的故事,在两国人民友好交往中数不胜数,充分印证了中国和印尼都有的一句成语,叫“患难与共”。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和东盟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方高度重视印尼在东盟的地位和影响,愿同印尼和其他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双方和本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为此,我们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坚持讲信修睦。

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真诚相待、友好相处,不断巩固政治和战略互信。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

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勇于变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探索和开辟顺应时代潮流、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

我们应该尊重彼此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各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探索和实践,坚定对对方战略走向的信心,在对方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牢牢把握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大方向。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商谈缔结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共同绘就睦邻友好的美好蓝图。

中国将一如既往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坚持合作共赢。

“计利当计天下利。

”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东盟国家。

中国愿提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水平,争取使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

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

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第三,坚持守望相助。

中国和东盟国家唇齿相依,肩负着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责任。

历史上,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在掌握民族命运的斗争中曾经并肩战斗、风雨同舟。

近年来,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抗击印度洋海啸到抗击中国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我们各国人民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形成了强大合力。

我们应该摒弃冷战思维,积极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理念,共同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

我们应该深化在防灾救灾、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联合执法等方面的合作,为本地区人民营造更加和平、更加安宁、更加温馨的地区家园。

中国愿同东盟国家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防长会议机制,就地区安全问题定期举行对话。

对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存在的分歧和争议,双方要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妥善处理,维护双方关系和地区稳定大局。

第四,坚持心心相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保持中国-东盟友谊之树长青,必须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

去年,中国和东盟国家人员往来达1500万人次,每周有10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

交往多了,感情深了,心与心才能贴得更近。

我们要促进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的友好交流,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撑,增进人民了解和友谊。

中国愿向东盟派出更多志愿者,支持东盟国家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领域事业发展。

中国倡议将2014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

今后3到5年,中国将向东盟国家提供1.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

第五,坚持开放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享誉世界的辉煌文明。

这里是充满多样性的区域,各种文明在相互影响中融合演进,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提供了重要文化基础。

我们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欢迎域外国家为本地区发展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同时,域外国家也应该尊重本地区的多样性,多做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稳定的事情。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东盟共同体、东亚共同体息息相关,应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多元共生、包容共进,共同造福于本地区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中国对未来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奋斗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也是中国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必要条件。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